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紧跟技术潮流,在其11,348家门店中的近5,000家新增大量机器人。

  沃尔玛的新员工。图片来源:Bossa Nova Robotics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旗下商业频道 (CNN Business),这些机器人大多将在美国各地门店内服务,负责擦洗地板、扫描外包装、卸载货物以及跟进库存。

  为了削减日益增加的成本,机器人将替代人类从事低水平工作,比如清洁维护和基本库存工作。新的卸货机器人已经在数百家门店的装车平台投入使用,它们可以一边自动对商品进行扫描和分类,一边将货物卸下运输卡车。不久后,这类卸货机器人将在1,100多家门店内投入使用。

  沃尔玛CEO董明伦 (Doug McMillon)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实现部分工作的自动化后,员工能有更多时间做令他们有成就感的工作,也有更多时间与顾客交流互动。”在沃尔玛看来,增加机器人不仅能提高效率、增加销量,还有助于减少员工流动。

  机器人的市场反馈及其在数百家门店的应用已经证明了其高效性。但是,用机器替代人力究竟为何能减少员工流动呢?大概是因为你既然不雇佣人,自然也就没法“走人”了……所以人员流动率降低了?

  这个论断正确与否还有待考证。不过,增加机器人能赚取更高利润,这一点倒确实有强有力的支持。

  今年三月份,沃尔玛首席财务官迈克尔-达斯蒂格 (Michael Dastugue) 在一次分析会议中说到:“随着我们不断发展,某些工作注定要消失。”如此轻描淡写的语气,-达斯蒂格无意间已摘得年度“最低调”桂冠了。他要传达的信息很明确——机器人将继续替代人类从事低水平工作。沃尔玛表示,投放机器人会让人们的工作更加多样化,毕竟机器人做了人们不喜欢的工作。

  利润 vs 人

  众所周知,2018年多家零售业巨头申请破产。受破产影响,西尔斯百货(Sears)、Diesel、Beauty Brands、Mattress Firm等多家零售商正在经历重组或退出舞台。对自己的人,沃尔玛仍肩负重任(假设这里的“人”代指“股东”的话)。

  沃尔玛应用新技术也是出于商业考量,员工只能选择适应这一趋势。尤其是考虑到Bossa Nova Robotics公司的最新研究,其中得出的数据出乎意料。(充分披露:沃尔玛及其他零售商所使用的检查库存的机器人由Bossa Nova生产。根据CNBC,Bossa Nova融资7,000万美元,是卡耐基-梅隆大学支持成立的初创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在整个零售业掀起变革)

  零售业命悬一线,利润率正在萎缩,零售业者要求生存,就必须靠创新。图片来源:沃尔玛官网

  目前,库存是重点

  根据100名零售业高管(公司收入均超5亿美元)的反馈;有99%的高管表示公司在库存方面存在某些问题。此外,调查还显示:

  -87%的高管认为库存不准确导致的损失高于失窃。

  -92%的高管表示,他们的门店将更多时间用在寻找库存出了哪些问题,而不是采取行动解决这些问题。

  -有81%的高管透露,尽管有了新技术,他们仍觉得自己的门店还在努力跟上新技术,甚至已经落在后头了。

  -76%的高管表示,机器人走进商店,将提高员工生产力。

  零售业命悬一线,利润率正在萎缩,零售业者要求生存,就必须靠创新。更重要的是,此事对就业的影响不可小觑。要确切地平衡以下3点:把拖地板等不受人喜欢的任务交给机器人做,提高关键业务效率(如解决库存问题),考虑人的因素。沃尔玛采用科学技术来改善利润率,这一点并不出人意料。

  但是,机器人走入商店、来到卸货点后,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Bossa Nova联合创始人Martin Hitch表示,顾客非常认可这种新型机器。在接受《机器人商业评论》(暂译名;英文为Robotics Business Review)的采访时,他说:“只要两周——最多4周——(顾客)就接受了这些在身边移动的机器。”至于员工对此有何回应,有关评论则较不那么清楚。

  无论我们是否喜欢,自动化无处不在。福布斯12月的一篇文章显示,透明人工智能正在日益融入各行各业的业务流程。最近,高德纳的一份调查显示,软件自动化将导致180万个就业机会消失,也将创造230万个就业机会。虽然有各种预测,但是机器人对零售业的净效果尚不明朗。近期,电商日益风靡,实体店已经受到冲击。不过,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似乎毫无放缓迹象。

  Chris Westfall为福布斯撰稿人,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译 Phoebe & Joe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