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修復和骨盆修復是不一樣的概念。

  上週嘟媽寫了一篇關於產後發汗的文章

  “產後發汗”發的不是汗,是命!千萬別去做!

  ,於是有很多媽媽給嘟媽留言,想要了解一下產後骨盆修復的相關問題。

  之前只聽說過骨盆底肌修復啊,盆底肌修復肯定是要做的,但這骨盆修復又是個什麼呢?

  於是嘟媽上網一查,瞬間震驚了!

  圖片來源|網絡

  根據這些機構的宣傳,產後媽媽們的骨盆會鬆弛數倍,如果不進行骨盆修復,一段時間以後,不僅小翹臀會變得又扁又大,原來筆直的大長腿還會變成難看的O型腿,更會有陰道鬆弛、子宮脫垂、甚至是大小便失禁的情況發生......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1

  無資質的“康復師”

  在瞭解骨盆修復的過程中,嘟媽看到了這條留言

  “徒手修復、修復前並未做相應的檢查、技師只培訓了2個月......”

  這不禁讓嘟媽對這些產後修復機構的專業性產生了更大的質疑。

  網絡上關於徒手骨盆修復的視頻截圖:

  手指有美甲的從業人員

  有學者走訪了上海、長沙、南寧、岳陽四個城市的 20 家產後修復機構,並向 380 位產後康復的從業人員發放了調查問卷。

  調查結果令人震驚!

  數據來源:

  《產後修復機構中醫產後康復師現狀調查研究》

  有70%以上相關從業人員的學歷在高中及以下;

  僅有不到20%從業人員有臨牀或護理相關專業背景,更多是來自於家政服務業和保健按摩業;

  在入職前,有56.5%從業人員表示,他們只需要培訓10-15天就可以上崗;而在入職後,高達74%的“康復師”2年或者2年以上纔會再接受一次專業技能培訓。

  低學歷、無專業背景、速成培訓,成爲了行業內的普遍現象。

  一些沒有專業水平和服務技能的從業人員,通過自我包裝搖身一變爲經驗豐富的產後康復大師。

  依照政策規定:中醫產後康復師需持證上崗。但對所持證件的“含金量”卻沒有規定。《保健按摩師》成爲保健服務行業的“尚方寶劍”。 此證頒證機構是人力資源與社會保證部發展與就業中心,然而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資格認證列表中,卻並沒有保健按摩師的條目。

  一位“康復師”這樣說到:

  “平時我們工作穿着白大褂,不管是在中心還是上客戶家裏,白大褂可不就是醫生的象徵唄。再說醫生說的話她們容易聽,如果是別的身份,她們就沒那麼相信了。”

  2

  正常的產後骨盆應該是什麼樣?

  女性產後的骨盆,真的會如同這些機構宣傳的那樣鬆弛、變形嗎?

  咱們先來看看正常的女性骨盆。

  圖中紅框處爲兩片恥骨(無韌帶覆蓋)

  圖中紅框處爲恥骨聯合(有韌帶覆蓋)

  正常人恥骨聯合間隙約4~6mm,孕期恥骨聯合可增寬2~3mm。

  從懷孕的3個月開始,身體就會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和鬆弛素來爲寶寶的分娩做準備。

  這些激素會作用於恥骨韌帶,使恥骨韌帶變軟、延展(其中鬆弛素起到了關鍵作用),幫助寶寶順利通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爲韌帶鬆弛,所以骨盆在懷孕期間也會變得不那麼穩定,有些孕媽媽會出現程度輕重不一的恥骨上疼痛、壓痛、腫脹和水腫,這些疼痛會向腿部,臀部或背部輻射。在爬樓梯、起身、咳嗽等情況下加重。

  以上這些,是產後修復中心的人會告訴你的,當然也確實是對的。

  但最重要的一點他們卻隱瞞了。

  在孕期擴大、增寬的骨盆,會在產後4-12周恢復正常,各種疼痛不適也大約在1個月內消退。

  無需進行額外的修復。

  只有當恥骨聯合分離>10mm時,才需要進行骨盆修復治療,然而這種情況出現率小於1%。

  來源:uptodate

  絕對不是修復中心宣傳的“人人都要做骨盆修復”。

  當然,如果恥骨聯合的距離已經擴大到如他們宣傳圖中這樣,那連路都走不了、只能臥牀不起了。

  而且還有一個概念,被這些機構有意混淆了,那就是骨盆底肌修復和骨盆修復。

  盆底肌鬆弛纔是造成漏尿、性生活不和諧的最大元兇,具體修復方法文末告訴你。

  3

  恥骨分離的檢測和治療方法

  一般來說,以下這四種情況可能會造成需要治療的產後恥骨分離:

  第二產程> 150分鐘

  有三度或四度撕裂

  接生方式不當(如:胎兒頭在骨產道內旋轉用力方向變異)

  巨大兒

  如果產後突然出現這些情況:

  恥骨聯合處疼痛、翻身改換體位時疼痛、疼痛向大腿內側放射、走路像鴨子一樣、甚至只能臥牀不能行走,那麼一定要及時就醫!

  通常醫生會讓你照一個X光(恥骨聯合縫隙>10mm),來確認分離的距離。

  但有些媽媽在懷孕中會就因爲嚴重的疼痛而就醫,如果擔心寶寶會受到X光的傷害,可以選擇做B超(B超測量恥骨聯合縫隙>10mm,左右錯合差度≥ 5mm)。

  還有一些臨牀檢查可以輔助判斷:如骨盆擠壓分離試驗陽性

  對於恥骨聯合增寬>10mm但<2.5cm的媽媽們來說,目前治療方式以保守治療爲主,主要爲短期臥牀及骨盆帶束縛,還有定製的髖關節支具、雙側牽引,糖皮質激素、糜蛋白酶及利多卡因注射,經皮電神經刺激,物理治療,鍼灸等。

  一般在4個月內就能緩解。

  如果增寬>2.5cm的話,就需要由醫生來判斷要不要做手術了。

  目前市面上的產後機構良莠不齊,爲了賺錢巧立名目。

  媽媽們一定要擦亮眼,這些機構的作用僅僅是輔助保健,沒有任何治療的能力,如果真的出現嚴重的疼痛不適,那麼一定要及時就醫,千萬不要因爲這些機構天花亂墜的說辭,而延誤病情。

  如果單純只是想要放鬆下疲憊的身體,那麼嘟媽是絕對支持你的,只是不要被這些“康復師”們忽悠得花了超出預計的錢。

  參考資料:

  1.Bonnie L Bermas, MD.Maternal adaptations to pregnancy: Musculoskeletal changes and pain.uptodate,2019.

  2.左沁. 產後修復機構中醫產後康復師現狀調查研究[D]. 廣西中醫藥大學, 2018.

  3.王軼, 吳新寶, 楊明輝, et al. 妊娠相關的骨盆環疾病及治療[J].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5(2).

  4.周秀榮, 馮惠娟. 圍產期恥骨聯合分離31例臨牀分析[J]. 廣東醫學院學報, 2005, 23(2):180-181.

  5.馬坤龍, 朱磊, 方躍. 恥骨聯合分離的治療進展[D]. , 20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