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声/师大青年报提供

国立台湾大学联盟(以下简称三校联盟),从108学年度开始,开放三校学生跨校修习辅系。从106学年度学分学程合作的讨论,到本次的跨校辅系,目的是拓展三校学生跨领域多元能力,使学习不局限于一门专业,借此在职场上能有更丰富的专长展现。陈昭珍教务长对跨校辅系的洽谈过程,表示必须考量到三校的意愿,以及行政处理的负担,「提供更多服务的时候,都会增加行政上很多的负担。不过我想,一切当然是以学生的学习跟前途为最重要的考量。」

三校联盟开放辅系 回复超过六成展现辅系意愿

对于三校联盟开放辅系一事,根据本次师青问卷,有超过六成回复学生展现辅系意愿,在考虑至他校修习辅系这一问题中,有26.3%的人选填「意愿极高」37.1%的人选择「意愿次高」。而在「对于三校联盟开放辅系您所持态度」这一问题中,则有近九成的学生选择非常支持和次高支持,一成左右的学生保持中立。由数据得知,对于三校联盟开放辅系,多数学生持有正面态度及高度参与意愿。

教程修课不受影响 辅系系所求互补

然而开放跨校辅系后,是否会影响三校学生,修习各自校内教程的机会? 对此,陈昭珍则回应道:「教程有些个别的课程是可以修,但是教程整个开放是不可能的。因为教程其实每一个学校都有一些名额限制。」因此目前得知跨校辅系对教程名额并无太大影响。

而跨校辅系以互补为原则,例如师大已有英语系可供辅系选择,师大学生则不必跨校修习他校的相似学系。校内辅系的部分,陈昭珍也提出,希望学生能有多元跨域的能力,目前师大校内双主修、辅系的学分数已逐渐调低,目标是让课程更精实,避免课程修不完、内容重复度高等问题,确保学生有时间拓展个人兴趣和各项能力。

影响修习因素多 课业问题与交通距离为主因

进一步探讨学生对于新政策的疑虑,据问卷统计,影响修习意愿的因素以课业问题和交通距离为主。关于交通问题也有人留下进一步的疑虑,「虽然很感兴趣,但交通方面有些难安排,像是每两节课后只有20分钟的休息,要抵达校园再抵达教室或许时间会有些不足;接著可能又需要再回到原本的校园上别的课」。除此之外,填答同学也提出开放系所、学分配置、毕业证书呈现方式等问题,同时有人期盼能更进一步透明化资讯,「希望能更了解台大联盟跨校修课的名额是否会受到影响。」并且尽快完善制度,「让学生有了更多资源和选择,但同时仍需要完善许多流程,如选课方式、课程详情等。」

多数学生持肯定态度 盼学校尽早完善规画

「台大资源多又广,能学到的东西跟师大很不一样。台科大的科系跟我们更是截然不同,开放辅系这件事情我觉得是利大于弊。」不少学生表示目前虽对此政策规划及未来实行状况存疑,但依旧认为这是一项令人期待且跨时代的制度,「学校可以提供合时宜的政策代表有在关注学生的权益,更觉得当初选择这所学校是对的。」多数学生在回复中肯定学校的此项政策且期待后续配套措施,少数同学则表示即将毕业无法利用此项资源深感遗憾。

除了辅系的合作之外,三校联盟未来也有打算朝「跨校双主修」的方向来合作,但考虑到行政作业的互动会更多,陈昭珍表示目前会先以建构完整的教务系统为主,待线上选课系统、三校行政流程皆上轨道后,再去拓展其他可能的合作项目。(初声/张慈恩、苏俞心/师大青年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