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歷史為君者,無出李世民之其右,朱元璋次之,李世民統一全國,奠定了華夏的地位,被稱為天可汗。楊堅統一了華夏幾百年戰亂,建立了科舉制,那麼問一下,李世民跟楊堅哪一個更厲害些呢?


首先,說制度設計和物質建設。毫無疑問,楊堅比李世民要強得多。

楊堅繼承了北周,發展了北齊的政治制度,創立了三省六部制。在開皇七年,創立科舉制,在加上開皇律足以輝耀千古。李世民雖然徹底完成三省六部制,形成唯一以門下省為核心的時期,開創死刑復奏制度,五花判事,修貞觀律,但前者屬於站在楊堅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後面屬於制度性的小修小補。貞觀律雖然客觀,但也就是承上啟下,為唐律疏議奠定基礎(唐律疏議是長孫無忌修的)比不上楊堅。物質建設,楊堅修建了大興城,也就是唐朝的長安,作為近現代之前人類修建的最大的城市,也足以超過李世民興修的一些地方性的水利工程。

但是,作為統治者,李世民比楊堅要厲害得多。這點也毫無疑問。

隋朝的強大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個巨人是北周武帝和他的帝國。而李唐是在泥土裡崛起,這個泥潭是楊廣,而讓李唐崛起的是李世民。

首先說軍事:

對內統一,北周北齊給隋朝遺留的人口眾多,隋朝當時天下至少三分有其二,且對手陳叔寶也是昏聵無能的只會寫寫玉樹後庭花的昏君,寵信的也都是江總孔范這種「狎客」。可以說,隋朝平陳,五十一萬八千軍隊,加上高熲韓擒虎賀若弼楊素等名臣名將,只要隋朝這邊統治者不是昏聵,哪怕只是中人,都能完成統一大業。而在隋末唐初的統一戰爭,李世民隨著父親入關中,後面獨自平薛舉勢力,消滅劉武周勢力,到對唐朝立國最重要的洛陽-虎牢關之戰,一戰滅雙雄,後面一平劉黑闥,消滅了劉黑闥的主力。絕對可以說,從最大的角度上來說,如果李唐立國的軍功有十分的話,李世民自己能分走六到七分毫無問題。統一的難度比楊堅時候要高得多。

對外壓制。楊堅最光輝的手筆就是外交上聽從長孫晟(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的父親)的主張,運用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的手段,分化突厥;軍事上依賴高熲,虞慶則,楊素,史萬歲,竇榮定,長孫晟等人從攝圖開始打擊,一直到仁壽年間擊敗達頭扶植啟民可汗結束。從而成為令突厥臣服的聖人可汗。就憑這份武功,放到中國古代全歷史,都是有數的成就了。

而李世民,或許是漢民族帝國在軍事領域綜合建樹最強的皇帝。李世民面對的局面事實上是所有大一統帝國中最惡劣的。東突厥在隋末重新變成控弦百萬的東亞霸主,西突厥和吐谷渾阻礙絲綢之路,高句麗與佔據漢四郡和朝鮮半島大部分土地,是的東北亞的小霸。高昌這種小國來了一次長安,發現唐朝不如隋朝富庶,決定脫離唐朝控制,投靠西突厥。這還不算與唐朝和李世民同時崛起的吐蕃和松贊干布。而當時唐朝的人口,因為隋煬帝的暴政和隋末的戰爭,武德年間賬面數字是兩百餘萬戶,貞觀十三年是三百萬多一點,永徽三年是三百八十萬戶。算上隱藏人口全部總人口貞觀時期兩千萬左右(估計最高的是葛劍雄,為兩千五百萬左右)。這是什麼概念,僅僅略高於西漢和西晉初年,屬於中國歷史最低谷之一。中華大一統帝國對外戰略壓制大約都需要三千五百萬到四千萬以上的人口才能做到。比如秦始皇,漢武帝,漢宣帝,隋文帝。李世民是歷史上唯一的大一統皇帝中中從兩千萬左右人口就對外戰略壓制的皇帝。李世民貞觀四年就滅了東突厥,重新將東亞秩序拉回以中原王朝為核心,後面滅吐谷渾,薛延陀,高昌,龜茲,擊敗回紇等部落,與吐蕃點到為止算是打了個平手,征討高句麗雖然沒有滅國,但是戰術上是勝利的。殺死四萬,內遷大量人口。論軍事,貞觀時期對外威懾和領土面積均超過隋朝極盛。而這些軍事勝利是建立在人口大量增長(實際增長超過百分之八十,是少有的軍事快速擴張與人口高速增長重合期)的基礎上。

在文治上。

隋文帝雖然上過兩年太學,但是做事還是不夠文。雖然收集圖書,但是其他的文化建設上的事情都沒有做,反倒解散太學學子,精簡到七十二人。李世民則推動唐朝書法藝術的發展編修完成六部二十四史,且還有兩部的主體部分是在貞觀修的。還讓孔穎達等寫五經正義等訓詁學的書籍。發展涵養文化。至於耕地面積和糧食問題。事實上稍微換算一下就知道隋書記載是錯誤的,是放衛星。因為那個耕地面積遠遠超過現在中國耕地面積數倍之多!而現在超過十四億人,當時人口不足五千萬,耕作那麼大面積的土地根本不可能。縱向比較一下人口上億甚至兩億之後的明清都遠遠沒有那麼大的耕地面積。至於隋朝積累了大量的糧食不假,但是這是不是「治」就是問題(需要討論大索貌閱,輸籍定樣,拆戶等政策,按下不表)。至於說含嘉倉的問題,含嘉倉等到唐朝還繼續用,碳化的糧食不是隋朝留下來的。雖然隋朝當年也一定儲存了大量糧食。


其實,李世民遠勝過楊堅。

既然某些人歪曲歷史,吹楊堅楊廣,貶低李世民,那就別怪別人用事實反駁他們。對某些人的反駁,見這回答的中部、後部。

「無出李世民其有,朱元璋次之」這句話,不是只出於題主的一家之言。 隋唐史泰斗王永興有過類似的評價。

隋唐史泰斗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評價唐太宗李世民:最重、最知軍事,不世出之人傑,是推進歷史發展、改變亞洲形勢的主要人物。

1、隋文帝初登基時,是直接篡取北周的豐厚產業(龐大江山、大量實際人口人力物力),直接擁有了北周留下的大量實際存在的未統計人口。隋文帝初登基時全國的實際人口遠多於400萬戶,隋文帝初登基時,全國的實際人口已經接近890萬戶。 不用以一戶6口計,因為,史料明確記載隋朝頂峰是890萬戶、4600萬人。而且,這絕大部分是北周留下的實際人口,只是被隋朝清查了出來。

(隋朝清查人口的力度,在古代是空前絕後的。這也使隋朝搜刮百姓的能力更強。)

隋文帝時期、隋煬帝初期,那是把北周、陳留下的大量實際未統計人口清查出來,隋朝頂峰的890萬戶、4600萬戶絕大部分是北周留下的實際人口。

而隋朝楊廣造成嚴重大亂,人口嚴重減少,導致隋末唐初只有200萬戶。

隋朝人口、隋朝人口頂峰的人口,絕大部分是依靠北周留下的大量實際人口。而唐朝人口頂峰的人口,是唐朝自己長期發展出來的。而且,唐朝人口頂峰的人口,遠超過隋朝人口頂峰的人口。

(根據《通典》記載,唐朝頂峰有1400萬戶,根據歷史學家、人口史學家凍國棟《中國人口史》考證,唐朝人口頂峰在天寶年間,有約1400萬戶、8000萬人。無論《舊唐書》的記載,還是《通典》記載,還是歷史學家的考證,唐朝人口頂峰的人口都遠超過隋朝人口頂峰的人口。)

因為隋朝人口絕大部分是依靠把北周、陳留下的實際人口清查出來,而不是實際人口的增長,所以算隋文帝時期的人口年均增長率是沒意義的。 而唐朝沒有隋朝那麼極力清查人口,李世民時期的人口增長,基本就是人口的實際增長。所以能計算李世民時期的人口年間增長率。

唐朝沒有隋朝那麼極力清查人口,李世民時期的人口增長,基本就是人口的實際增長。李世民時期23年人口從200萬戶增長到接近380萬戶,這人口年均增長率是中國古代各時期里較高的之一。

(因為各時期的初始人口往往不同、時間長短也經常不同,所以用人口年均增長率比較,才合理。)

2、隋開皇、大業的那墾田地數據,早就被歷史學家考證證明是假的,是嚴重高估的。

其實,唐朝墾田地超過隋朝。唐朝農業、手工業、商業等各方面都強於隋朝。

隋朝那是應授田數,不是隋朝實際的耕地數。

看看隋朝耕地數的兩個奇葩的數據:「隋開皇九年已墾田地1944萬頃,大業中期已墾田地5585萬頃。」換算成畝,約為「隋開皇九年已墾田地19億畝,大業中期已墾田地55億畝」(若考慮到度量衡的換算,那麼這開皇九年為15億畝、大業中期為43.5億畝,考慮到大業三年曾改度量衡,則大業中期為16億畝,據汪篯《隋唐史論稿》),1957年中國才有16.8萬畝耕地,這還是幾千年發展的結果。而那幾個隋朝耕地數,要麼遠超1957年的中國,要麼與1957年的中國差不多。但是,1957年的中國,有18%或以上的耕地在遼寧、吉林、黑龍江、雲南、貴州,而隋朝在這些地區幾乎沒有耕地;有約20%的耕地在江南和嶺南,但是隋朝在這些地方只有70萬戶,還有大片地區沒有深入開發;所以隋朝的耕地數是絕不可能超過、也絕不可能接近1957年中國的耕地數,隋朝這耕地數是假的、是被嚴重誇大的。(汪篯《隋唐史論稿》)實際上,早在《通典》里就提出隋朝這墾田數不是真實的,「恐本史之非實」。 而畢生從事隋唐史研究的歷史學家汪篯,也早就提出隋朝這墾田數不是真實的。

看看其他朝代耕地最多時的數據,

西漢平帝元始2年,耕地面積約8.27億畝,東漢安帝延光4年,耕地面積約6.94億畝,明神宗萬曆30年,耕地面積約11.62億畝,清光緒13年,耕地9.12億畝,(參考《明神宗實錄》、《光緒會典》、《我國歷代耕地面積的變化》等,)看人口頂峰,以上幾個朝代的人口都遠超過隋朝的人口,看疆域,西漢、東漢、明朝疆域並不比隋朝小,歷代耕地主要集中的地區,也大多在這些朝代的疆域範圍內,而清朝疆域則遠超隋朝。但是,隋朝耕地數居然遠超這些朝代。超過漢朝還有可能,但是,竟然遠超明朝、清朝。要知道,明朝、清朝的技術遠超隋朝,而且明朝、清朝的南方的開發程度也遠超隋朝。可見,隋朝墾田數是假的,是被嚴重誇大的。根據歷史學家王仲犖的《隋唐五代史》,唐朝農業有很大發展,水利事業、農業生產工具也有很大發展,耕地面積增多,畝產量增加;手工業、商業也有很大發展。

3、隋朝那糧倉、倉庫里的糧食、財物,本身就是從北周、陳留下的大量實際人口人力物力 里搜刮來的。 而且,還絕大部分被隋朝楊廣消耗、敗壞殆盡了。 即使有剩下的糧食,到唐朝時,也已經變質了。

含嘉倉大規模存糧,開始於唐朝。

1969年在洛陽的含嘉倉遺址。面積達45萬多平方米,內探出259個糧窖。其中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這些糧食是唐朝、或宋朝儲存的,不是隋朝儲存的。

具體看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余扶危、賀官保的著作《隋唐東都含嘉倉》,含嘉倉是從唐朝開始成為國家的大型糧倉的,而且,含嘉倉大規模存糧是開始於唐朝。

而隋朝時期,含嘉倉根本就沒有大規模存糧。

有荒謬謠言說唐朝吃了隋朝存糧幾十年。 但事實上,北周、隋朝那大批糧食、財物,早就被隋朝楊廣的各種征討消耗了(,隋朝多個大型糧倉與倉庫的糧食與物資被隋煬帝運到高句麗、又因為隋軍的失敗而被丟在了高句麗)。唐朝吃的主要是唐朝人生產的糧食,唐朝依靠的是唐朝人生產的糧食。隋煬帝後期已經「百姓疲勞,府藏空竭」「國用不足,並貸社倉之物,以充官費,故至末塗,無以支給」了。 《隋書》列傳第三十記載,隋朝大業十二年,「百姓疲勞,府藏空竭……」《舊唐書·食貨志》記載隋朝:及大業中年,國用不足,並貸社倉之物,以充官費,故至末塗,無以支給。隋煬帝的消耗、以及隋煬帝造成的大亂,能輕易毀掉巨額的糧食與財物。隋朝的糧倉,儲存的再多,經歷隋煬帝消耗、以及隋煬帝造成的大亂的破壞與消耗,留給唐朝與李世民的能有多少呢?馬周的一段話造成了誤解。有人提到「貞觀十一年,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有人藉此說「隋朝已滅亡了20年,隋文帝已經死了33年,可那時的糧食布帛還未用完。」 實際這是錯誤的。是馬周搞錯了原因。其實,早在李淵進西京(長安)想用西京府庫的東西賞賜功臣時,西京府庫的東西就不夠用了,李淵另用其他辦法獲得物資。 《資治通鑒》第一百八十四卷:「淵傾府庫以賜勛人,國用不足,右光祿大夫劉世龍獻策,以為『今義師數萬,並在京師,樵蘇貴而布帛賤;請伐六街及苑中樹為樵,以易布帛,可得數十萬匹。』淵從之。」

何況,根據《隋書》列傳第三十也記載,大業十二年時已經「百姓疲勞,府藏空竭」。根據《舊唐書·食貨志》記載,大業中年隋朝就已經「國用不足」、大業末年隋朝已經「無以支給」。

實際上,早在李淵進西京(長安)用西京府庫的東西賞賜功臣時,西京府庫的東西就不夠用了,李淵另用其他辦法獲得了物資。而馬周所說的西京府庫存的東西「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馬周自己搞錯了原因,而真實原因是李淵、李世民往西京府庫里存東西,才能使其「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並非是靠隋朝儲備。而洛口倉、東都等地的物資,反而被唐朝的對手王世充、李密等人利用了,這對唐朝來說並不是好事。含嘉倉大規模儲存糧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具體見余扶危、賀官保的《隋唐東都含嘉倉》。而考古發掘出的含嘉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這些穀子是宋朝存進去的,並非隋朝存進去的。含嘉倉大規模儲存糧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可以用其他理由說隋朝的富裕與強盛,但是,用含嘉倉存糧去說「由此可見隋朝的富裕與強盛」,就錯的嚴重了。何況,隋朝的富裕強盛,早就被隋煬帝楊廣造成大亂敗壞了,沒留給唐朝。有個荒謬謠言說隋朝存糧吃到了貞觀年間、構成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接下來反駁這個謠言。隋文帝時號稱存的可以吃五六十年的糧食,那麼多糧食是屬於大規模儲存糧食,其正常儲存年限只有2到4年,(即使現代遠比古代先進的科技條件下,大規模儲存糧食的正常存儲年限才2到4年,見《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隋朝儲存糧食的正常存儲年限是短於現代的),粟存的大規模儲存時間稍長,有達到9年的,接下來說明,即使放寬條件認為隋朝大規模存糧能存5年或9年,也對唐朝沒有多大幫助,更不會構成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隋朝時期存下的糧食主要是隋文帝存入的,而從隋煬帝開始消耗巨大的征討、工程時,就難以大規模存入糧食了,而是要大量消耗之前隋文帝存的糧食。(而隋煬帝征討得到的疆域成果也隨著隋煬帝造成的大亂很快丟失了。)所以,等到隋煬帝末期,隋朝的大量存糧已經有很大一部分被隋煬帝的征討消耗了,這也與《隋書》列傳第三十記載的隋朝」府藏空竭「相符。而剩下的糧食,部分被戰火毀掉,部分也很快被各起義軍、割據勢力消耗,即使還有剩餘,也很快就變質了。 各起義軍、割據勢力要靠亂世里百姓新收穫的糧食生存。李淵起兵後,一邊作戰擴張,另一面在關中等地這些擴張佔據的疆域上恢復農業生產、經濟生產,主要是靠自己治下的百姓生產的糧食。等到李世民的貞觀時期,吃的糧食基本是李淵武德時期生產的、以及李世民貞觀時期生產的。某些人提出用「替換」「輪換」的方法使唐朝貞觀十幾年的時候仍然吃隋朝存糧、貞觀之治靠隋朝存糧。但是,必須滿足兩個必要條件,才有可能使這種方法成立。第一個條件:隋文帝時期存入的大量糧食,經過隋煬帝時期的消耗、隋煬帝造成的大亂的消耗與破壞,還能剩下相當多的糧食。第二個條件:隋朝末期、唐武德年間生產儲存的糧食能夠替換大量隋朝生產儲存的糧食。 這兩個條件都成立時,才有可能使「替換」「輪換」的方法成立,但是,如果第二個條件成立,就等於說,用不到隋朝鼎盛時的四分之一的人口 在天下大亂的環境下 生產儲存的糧食數量 與 隋朝強盛時多年生產儲存的糧食數量 差不多,這顯然是不成立的。(何況,退一步說,如果這是成立的,那麼就等於說人口凋敝天下大亂時都能生產儲存與隋朝強盛時多年生產儲存的糧食數量差不多的糧食,那麼隋朝存糧就更沒有意義了。)或許有人認為,既然大亂時期這些生產的糧食無法大量「替換」「輪換」隋朝存糧,那麼只「替換」「輪換」其中一小部分即可。但是這樣的話,能夠「替換」「輪換」的只是大亂時期生產的一小部分,其他的則變質,結果能「替換」「輪換」的數量只保持在大亂時期生產的那一小部分上,實際到了貞觀初期,吃的糧食就已經是唐朝武德年間生產的,而貞觀十幾年的時候,吃的糧食已經是貞觀初期生產的糧食了。 如果這也算吃隋朝存糧的話,那麼按這說法這樣輪換下去,往後,能輪換到宋、元、明、清,直到現在,往前,能輪換到北周、西魏……晉、魏蜀吳、東漢、西漢…… 按這說法,宋、元、明、清直到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成了吃唐、隋、北周、西魏……晉、魏蜀吳、東漢、西漢…… 中任何一個王朝的存糧了,可見這說法是很荒謬的。所以用這種「替換」「輪換」的方法說吃隋朝存糧是很荒謬的。而且第一個條件是否成立都有問題,隋文帝存糧的大量糧食,經過隋煬帝的各種征討的消耗、隋煬帝造成的大亂的破壞與消耗,其中有隋末農民起義軍(如李密翟讓瓦崗軍等)、軍閥(如劉武周、梁師都、薛舉等)開倉賑濟百姓等等(這種情況的賑濟百姓往往恣民所取,導致百姓拿的糧食超過其力所能運回去的量 ,不得不將大部分糧食拋棄在路邊的荒郊野地)。經過這樣的消耗與破壞,隋文帝那龐大的存糧也沒有多少能留給唐朝了。所以第一個條件也很難成立。而第二個條件根本不成立,所以用這種「替換」「輪換」的方法仍然不能使隋朝存糧吃到貞觀年間,更無法使隋朝存糧構成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所以 隋朝存糧吃到了貞觀年間、構成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 這說法是荒謬的謠言。而且,實際正如前面列舉的史料所說的,大業中年隋朝已經「國用不足」、大業末年已經「無以支給」、「百姓疲勞,府藏空竭」。事實是楊廣已經把隋朝的大規模存糧幾乎耗盡了。沒耗盡的也早就變質了。楊廣各種擾亂社會經濟的行為導致難以生產大量糧食,導致楊廣時期隋朝不僅幾乎耗盡了存糧,而且沒有新糧食可以替換。 而唐朝吃的糧食主要是唐朝百姓生產的糧食。

如果按照「古時人口的多少標誌著國家是否擁有繁榮的基底,人口便是國家的第一生產力」,那麼,唐朝的富裕與強盛,遠超過隋朝。唐玄宗時期的人口遠超過隋文帝時期,遠超過隋煬帝時期。 唐玄宗時期,遠勝隋文帝時期。

按那用人口吹隋的人的邏輯,能得出唐玄宗遠勝隋文帝的結論。

另外,「開皇之治」那870萬人口幾乎都是來自北周留下的大量人口,而「貞觀之治」末期接近380萬人口的人口,其中至少180萬是唐朝自己發展的。

隋朝楊廣造成的嚴重大亂,實際人口嚴重減少,導致之後的貞觀年間的人口少於直接篡取北周大量實際人口的隋文帝時期。

然而,李世民用更少的本錢,卻做出了遠強於隋文帝楊堅的成就。

李世民不僅打下中原、河西、隴右的大部分,而且李世民擴張佔據河套、漠南、漠北、西域等地,並且在安南、河套、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建立了統治。

而楊堅沒有打下中原、河西、隴右,楊堅是直接篡取了北周的中原、河西、隴右,而且楊堅沒有擴張佔據漠南、漠北、西域等地,楊堅沒有在安南、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建立了統治。

楊堅摧毀鄴城、建康等歷史名城。 楊堅還打壓工商業的發展。楊堅還摧毀了各地的華夏的學校。

李世民則鼓勵農民、工商業的發展。李世民在各地興辦華夏的學校。


既然某些人歪曲歷史,吹楊堅楊廣,貶低李世民,那就別怪別人用事實反駁他們。

其實。李世民遠勝過楊堅。李世民遠比楊堅厲害。 天可汗與聖人可汗有天壤之別。 李世民天可汗在河套、漠南、漠北、西域、安南等地建立了統治。 而楊堅這聖人可汗,只是讓突厥名義上稱臣,卻沒有在漠南、漠北、西域、安南等地建立統治。

唐朝高祖為李淵,但是統一天下的大部分功績確實李世民的。(這跟楊廣完全不一樣。 楊廣滅陳時,真正擔任指揮的是高熲,「三軍諮稟,皆取斷於熲」。楊廣只是個掛名統帥。 李世民則是在統一戰爭中親自指揮了多次重大勝利。)

科舉制在史書上的記載並不是隋朝所創立的。而是從南北朝有萌芽,而真正實現「不必非要由高官推薦、而是可以自己報名參加」,則正是在唐朝。真正的科舉制,正是唐朝開始的。後來宋朝進一步發展。 而隋朝仍然是讓高官推薦,跟數百年前的察舉制沒有本質區別。

楊堅所謂的開國,其實是直接篡取了北周的豐厚產業(北周后期已經有龐大疆域、強大國家、大量實際人口人力物力)。 北周已經統一了大部分,而且建立了秩序。 而楊堅則直接篡取了北周的豐厚產業。 在這方面,楊堅甚至不如司馬家。 司馬家至少在曹魏對蜀漢的作戰中立下很多大功, 而楊堅家族卻沒有為北周立下這麼大的功績。

楊堅直接摘了北周的桃子。而李世民沒有摘誰的桃子。李世民只在位李淵打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多次重大功績。 李世民在李淵建立政權中立下大功,而且在攻滅多個割據強敵、以及抵禦外部強敵突厥方面,李世民都立下多次關鍵大功。 只是因為李淵畢竟是唐朝正式的第一個皇帝,所以李淵是「祖」,李世民是「宗」。

李世民則是在打江山、統一天下方面立下了多次關鍵大功。唐朝江山大部分是李世民打下來的。而隋朝江山卻大部分是直接篡取自北周的。

一些楊1粉、楊2粉拿上述那點說李世民時候,要多注意自家楊堅楊廣才是白眼狼屬性,直接篡取北周豐厚產業,還把北周宗室幾乎殺盡。

「古來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婦翁之親,值周宣帝早殂,結鄭譯等,矯詔入輔政,遂安坐而攘帝位……竊人之國,而戕其子孫至無遺類,此其殘忍慘毒,豈復稍有人心。」這說的,正是楊堅。

歷史並不是勝利者書寫的。李世民可沒有主動多次干預史書書寫。早在李世民之前,早就有其他朝代的皇帝改史,早就有其他朝代的皇帝多次干預史書書寫。

李世民可沒有收集天下的記載。李世民沒法改史。

李世民想看起居注(帝王的起居注,不是創業起居注),但是被阻止了。李世民沒看起居注,李世民看的是實錄。李世民沒看實錄以外的其他大量記載,沒看其他大量官方檔案與民間記載。李世民沒法改史。因為李世民即使改,也只能改實錄,但是沒法改當時其他書的記載。李世民可沒法知道哪個書會留到後世。如果他真改了實錄,那麼就會與其他書的大量記載矛盾,仍然是沒法改史。

某些楊1粉、楊2粉已經編瞎話到了不要腦子的地步了,無腦的編瞎話說李世民被後世鄙夷為「史學家」。然而,李世民可沒有被後世鄙夷為「史學家」。

其實,李世民沒有大量收集民間記載,沒法改史。反而是隋朝大量收集民間記載,隋朝遠比李世民更可能改史。

隋朝為了控制修史,連紙、筆都限制供應。《魏鄭公諫錄》卷四:又問「隋代誰作起居舍人?」公對曰「崔祖浚、杜之松、蔡允恭、虞南等。臣每見虞南說,祖浚作舍人時,大欲記錄,但隋主意不在此,每須書、手、紙、筆所司多不即供,為此,私將筆抄錄,非唯經亂零落,當時亦不悉具。」

這也意味著史書中對於楊堅、楊廣的諸多好的記載必然是被過度吹捧的,會有相比其他帝王更進一步的各種粉飾,但即使如此,楊堅、楊廣也都遠不如李世民。

文治方面,楊堅仍然不如李世民。完善律法方面,李世民做出的貢獻超過楊堅。

人口增長方面,楊1粉直接數據造假了。 其實,隋唐史大家岑仲勉、楊志玖等人早就考證證明了,隋文帝時期那「人口增長」,不是實際人口增長那麼多,而是把北周留下的大量實際存在、但是未統計的人口清查出來。

但凡對隋唐史、人口史有些了解的都知道,隋朝清查人口的力度,在古代各王朝里的是最嚴厲、最極端的。 而北周后期有大量實際存在的人口,沒有被統計上來。 隋朝通過極端的清查人口,把北周留下的大量實際人口清查出來,這才使開皇年間人口達到870萬戶。 其實這870萬戶,主要是北周留下的人口,而不是開皇之治時的實際增長。

而且楊1粉還偽造李世民時期的人口數據。可見楊1粉理屈詞窮、悲催到了什麼地步。

其實,無論是史料記載,還是隋唐史泰斗、隋唐人口史大家的考證,根本就沒有貞觀2年、貞觀20年的數據。沒有任何證據證明290萬、360萬是貞觀哪一年的數據。

從唐高宗武德年間到唐太宗貞觀年間,到唐高宗初,有據可查的數據只有以下3個:「

隋朝楊廣造成隋末嚴重大亂,導致隋末唐初武德年間只有200萬戶。

《冊府元龜》卷四百八十六:(隋)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通典》卷第七:(隋)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

凍國棟的《中國人口史》第二卷第96頁統計《舊唐書 .地理志》諸州戶口,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有3041871戶,12351681人。

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有380萬戶。《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九:永徽三年……今戶三百八十萬。」

隋煬帝末期,嚴重大亂,人口銳減。武德年間,還在戰亂,人口基本不增長。武德年間人口只有約200萬戶。貞觀初年的人口也就只有200萬戶。而從貞觀元年(627年)到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人口從200萬戶增長到380萬戶,計算出的人口年均增長率,基本等於貞觀年間的人口年均增長率。(因為永徽前三年並沒有發生會導致人口年均增長率與貞觀時期的人口年均增長率有大不同的事。所以這可以代表貞觀那23年里的人口年均增長) 還可以用貞觀年間到貞觀十三年、人口200萬戶到304萬戶,或者用貞觀十三年到永徽三年、人口304萬戶到380萬戶,來計算人口年均增長率。得出的貞觀年間的人口年均增長率,跟其他歷史時期比較,都能看出,貞觀年間是中國古代人口年均增長率最高的時期之一。

李世民的文治遠強於楊堅。李世民時期沒有極力清查人口。李世民時期的人口增長是實際人口增長。 李世民時期,23年的時間,人口從200萬戶增長到接近380萬戶,計算得出人口年均增長率。

李世民時期 是中國古代人口增長率最高的時期之一。

(因為各時期初始人口不同,而且時間長度也經常不同,所以,比較人口年均增長率,才公正。)

李世民時期的人口增長速度(人口年均增長率),是中國古代各時期里的最高的之一。

而楊堅則是靠極端強力的清查北周留下的大量未統計人口,靠北周留下的人口達到870萬戶,這870萬戶主要是北周、陳留下的人口。 楊堅時期的實際人口增長速度(人口年均增長率),遜於貞觀。

其實,楊堅時期的人口增長,才符合楊1粉說的 「比起文景,光武年間都是遠遠不如的,和晉惠帝有一拼」。

貞觀之治是實際存在的。連歷史大家王曾瑜也承認,如果中國歷史上只有一個「黃金時代」的話,就是貞觀之治。

反倒是開皇之治,才是基本屬於一個天大的笑話和謊言,人口、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基本全靠篡取北周的產業、南北朝的遺留。

文治方面,李世民用各種措施促進農業、手工業、商業的全面發展。而楊堅則抑制工商業。

楊堅讓令狐熙「禁游食,抑工商」,並且還下令其他地區的官員也學這「禁游食,抑工商」的做法,還把「禁游食,抑工商」的令狐熙「考績為天下之最,賜帛三百匹,頒告天下」。

楊堅破壞法治。

楊堅「性猜忌,素不悅學……恆令左右覘視內外,有小過失,則加以重罪。又患令史贓污,因私使人以錢帛遺之,得犯立斬。每於殿廷打人,一日之中,或至數四。嘗怒問事揮楚不甚,即命斬之。

……後楚州行參軍李君才上言帝寵高熲過甚,上大怒,命杖之,而殿內無杖,遂以馬鞭笞殺之。自是殿內復置杖。未幾怒甚,又於殿庭殺人,兵部侍朗馮基固諫,帝不從,竟於殿庭行決人,一日之中,或至數四……

……其諸司屬官,若有愆犯,聽於律外斟酌決杖。於是上下相驅,迭行棰楚,以殘暴為干能,以守法為懦弱。

……命盜一錢已上皆棄市。行旅皆晏起早宿,天下懍懍焉。此後又定製,行署取一錢已上,聞見不告言者,坐至死。自此四人共盜一榱桷,三人同竊一瓜,事發即時行決。」

楊堅「猜忌苛察,信受讒言,功臣故舊,無始終保全者」。隋文帝殺的功臣不計其數,史萬歲,虞慶則,王世積,王誼,元諧,宇文忻,元善等等很多。除了直接賜死的,還有很多流放死的(李德林,柳彧等),貶為庶民的(高熲,賀若弼等等),蘇威幾起幾落,楊素他後來也一樣猜忌。

楊堅摧毀了鄴城、建康等歷史名城。

楊堅還關閉各地的華夏學校,搞的「太學、四門及州縣學並廢」(《資治通鑒》)。

李世民則是發展各地的華夏學校,發展華夏文化。

而從行政上,李世民拿出的實質有效的行政措施多了。此外,李世民做到了三省平行。三省六部制正是李世民完成的。李世民還有五花判事,死刑五復奏等等制度設計。

李世民主持推出了古代中國第一部系統的水利法典――《水部式》,促進了唐代的水利事業發展和社會、經濟繁榮,更對其後的朝代產生了重大、深刻的影響。

李世民時期還興修水利工程。

李世民完善律法。李世民還對各地吏治進行了整頓,做出了很大的改進、改善。

戰亂後大一統和平? 隋朝楊廣造成隋末嚴重大亂分裂,嚴重戰亂。正是李世民在統一戰爭中親自指揮了多次關鍵大勝,正是李世民結束了戰亂,做到了大一統,實現了和平。

反倒是楊堅坐收北周的豐厚產業。

而且北周已經統一了大部分,剩下的陳軍事弱小,北周后期已經有統一之勢。而楊堅直接篡取北周豐厚產業(龐大江山、強大國家、大量實際人口人力物力。)楊堅才是基本屬於坐收前人留下的人口增長經濟增長紅利,而且楊堅還坐收前人留下的大量實際人口、龐大江山、強大國家。

三省六部制是從魏晉到唐朝逐步發展出來的,隋文帝只是其中一個環節。

魏晉時期,已經有了五省六部(五曹六部),到了周隋時期,因為其中兩省太無用,而演變成為三省六部。 在唐朝,已經開始向兩省轉變。 到了宋朝,三省已經名存實亡,雖然名為三省,但是實質是一省,而且主要只能已經被轉移到其他機構。六部繼續沿用,但是六部不是隋朝開始的。

三省六部制來源於魏晉。後來,隋朝隋文帝開三省六部制,但是唐太宗實際完成了三省六部制,即三省平行。唐太宗有五花判事,死刑五復奏等等制度設計。唐太宗主持推出了古代中國第一部系統的水利法典――《水部式》,促進了唐代的水利事業發展和社會、經濟繁榮,更對其後的朝代產生了重大、深刻的影響。

科舉制根本不是楊堅創立的。科舉萌發於南北朝。南北朝時期有了允許平民投牒自進的萌芽。反而是隋朝沒有做到允許平民投牒自進。隋朝那所謂的「科舉」既沒有做到允許平民「投牒自進」參加,也沒有考試黜落法,沒有打擊門閥貴族階層的作用。與之前相比,隋朝沒有增加削弱門閥貴族的作用,更沒有為寒門開闢新的仕途通道。 後來唐朝做到了允許平民投牒自進、並且有考試黜落法。

(《晉書·柳毅傳》)為克服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到東晉末期尤其是南北朝中葉以後,人們便採取「罷中正,限年入仕,不拘門資,九流常選,試經授官」等強化考試在人才選拔中的作用的措施。公元505年,梁武帝「詔開五館,建立國學」,規定凡五館就讀學生均可參加考試,「其射策通明者除為吏」。(《梁書·儒林傳序》)公元509年,梁武帝再次頒布「不拘門資,考試取才」的詔令,規定「其有能通一經,始末無倦者,策實之後,選可量加敘錄。雖復牛監羊肆,寒品後門,並隨才試吏,勿有遺隔」。(《梁書·武帝紀》)北齊時代也採取了類似的措施,且考試管理更嚴格,考試時「皇帝常服乘興,出坐於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對。其有脫誤、書濫、孟浪者,呼起立席後,飲墨水,脫容刀」。

( 看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的詔書,看隋的記載,都沒有允許平民「投牒自進」參加。隋唐宋元明的記載里,隋朝都沒有允許平民「投牒自進」參加。 只有距離隋朝一千多年以後的清朝的一個人幻想出隋朝允許「投牒自進」,既跟隋自己的記載不符,又跟唐宋元明的記載不符,清朝這個人的記載不可信。事實上,隋朝沒有做到允許平民「投牒自進」參加。 )看隋朝楊堅、楊廣的詔書,仍然是讓五品以上官員推薦人,沒有允許平民「投牒自進」參加,並不具備科舉的本質與主要特點,反而在實質上仍然是察舉制(如果隋朝這算是科舉的話,那麼早在漢朝就已經有科舉了)。 【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投牒自進」和考試黜落法雖然在南北朝後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現卻在唐朝。隋代儘管廢除了九品中正制,但實行的實質卻仍然是察舉制,具體見研究過科舉制的歷史學家何忠禮的《科舉制起源辨析———兼論進士科首創於唐》、金錚 的《科舉制度與中國文化》 。隋朝隋文帝、隋煬帝都沒有做到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而仍然是讓高官推薦人,隋朝隋文帝、隋煬帝那所謂的「科舉」其實與數百年前的察舉制沒有本質區別。隋朝沒有開闢新的晉陞通道,沒有為小地主、平民開闢新的社會晉陞通道。唐朝開始做到了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這才開闢了新的晉陞通道,為小地主、平民開闢了新的社會晉陞通道。

武功方面。 隋唐史泰斗王永興都認可李世民的功績,並且指出唐初統一的功績大部分是李世民的。之後擴張佔據河套、漠南、漠北、西域等地的功績,也是李世民的。

李世民做秦王時期,親自親自指揮了多次關鍵大勝,這確實是李世民的功績。 李世民李淵,跟韓信劉邦的情況有很大不同。楊1粉拿來瞎類比,只能說明楊1粉是黔驢技窮了。

作為君主而言,楊堅的軍事成就遠不如李世民,軍事才能方面,仍然遠不如李世民。無論是打天下時期、統一,還是統一之後擴張佔據外圍疆域,楊堅都遠不如李世民。

北周已經統一了大部分,剩下的陳軍事弱小。北周已經有統一之勢。而楊堅直接篡取了北周的豐厚產業,順勢滅陳,難道遠低於李世民在隋末那惡劣形勢下做到統一。

北周時期,突厥室點密西征、割據行政,突厥實質已經分裂。

楊堅隋朝的大部分疆域直接篡取自北周。而李世民唐朝的疆域都是李淵李世民唐朝打下來的,是李淵李世民從太原一地開始,逐步擊敗眾多內外強大,打下來的。而且大部分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楊堅擊敗東突厥,使東突厥在名義上稱臣於隋朝。但是楊堅、楊廣都沒有在東突厥、西突厥建立統治。 楊堅沒有在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建立統治。 楊堅出兵征高句麗,結果隋軍損失慘重,卻沒什麼戰果。 楊堅這方面的成就,在中國歷史帝王里排不到前列。

楊廣仍然沒有在漠南、漠北、大部分西域建立統治,楊廣反而很快把河套丟了,還被東突厥崛起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程度,把河西、隴右、陝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等地納入勢力範圍,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

楊堅的所謂「中原王朝的核心地位」,成色、質量都遠不如李世民。

在隋末,李世民不僅攻滅割據勢力,做到統一,還多次抵禦突厥,阻止突厥入主中原。李世民保護了華夏文明。

李世民做到統一之後,李世民派唐軍攻滅東突厥國、西域諸國、薛延陀國,擴張佔據河套、漠南、西域、漠北、安南等地,並且在這些地區真正建立了統治,使唐朝開始統治這些地區。唐朝真正統治了這些地區,不僅在這些地區設置統治機構,還能在當地任免、處置官員,徵兵,並且控制了當地的政治、軍事、外交,唐朝甚至在漠北收稅,而唐朝對河套、漠南、西域、安南等地的統治還要強於對漠北的統治。

李世民還派唐軍攻滅吐谷渾汗國,並且使吐谷渾成為被唐朝控制的下屬;李世民還派唐軍唐軍還打敗吐蕃、西突厥、高句麗、松外諸蠻;松外諸蠻歸降於唐朝;吐蕃退出党項、吐谷渾、白蘭羌等;吐蕃、西突厥、高句麗稱臣於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才是確立中原王朝的核心地位,確立了華夏的霸主地位。

李世民的成就,才是能在中國歷史帝王里足以排在前幾名的。

李世民打吐蕃可不是打平手,更不是輸了,而是李世民、唐朝取得了勝利。 本質上是李世民、唐朝贏了。(貞觀年間,唐與吐蕃的交戰只有松州之戰。而芳州之戰不是唐與吐蕃交戰,而是唐與吐谷渾交戰,芳州之戰後,唐朝很快打垮了吐谷渾。)

松州之戰,韓威只是率極少量的人去偵察,遭遇小敗。然後就是唐軍擊敗吐蕃軍。唐軍主力侯君集部還沒出手,唐軍先鋒牛進達部已經打敗了吐蕃軍。 吐蕃松贊干布大懼,吐蕃不僅退出党項、白蘭羌、吐谷渾,而且吐蕃松贊干布還認慫、謝罪、送厚禮、稱臣於唐朝。

在給唐朝皇帝的書表裡,吐蕃松贊干布說「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並臣治之。高麗恃遠,弗率於禮,天子自將度遼,隳城陷陣,指日凱旋,雖雁飛於天,無是之速。夫鵝猶雁也,臣謹冶黃金為鵝以獻」。

唐朝是在打贏了、並且自己處於優勢時,和親吐蕃。類似蒙古和親吐蕃、高麗。是唐朝、蒙古這處於優勢的一方去和親吐蕃。而且,唐朝嫁到吐蕃的公主都是宗室女,蒙古嫁到吐蕃的公主也都是宗室女。

李世民征高句麗,其實是勝利。跟隋朝完全不一樣。隋朝征高句麗,隋朝的損失遠大於戰果,對華夏的破壞遠大於對高句麗的破壞。 李世民征高句麗,唐朝的戰果遠大於損失,對高句麗破壞很大,而華夏的損失微不足道,唐朝的損失微不足道。

中國史書對李世民征高句麗可沒有輕描淡寫,更沒有找n多借口,沒有吹了不少成績。而是如實記載了。 本質其實一目了然,就是唐朝取得多次大勝,戰果很大,而唐朝的損失很小。最後因為「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才返回。

可笑的是,楊1粉連推到墓碑的時間都不知道。李世民推倒了魏徵墓碑,遠早於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李世民是因為魏徵推薦的幾個人犯罪、甚至謀反,而懷疑魏徵結黨,所以暫時推倒了魏徵墓碑。後來李世民又把魏徵的墓碑重新立了起來。

而楊1粉竟然錯誤的認為推倒魏徵墓碑這事是在李世民親征高句麗之後。果然,楊1粉是最不了解歷史的。

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出征只用了10萬人。楊1粉竟然能把這說成是「真正舉國之力的一戰」。楊1粉說瞎話真是成習慣了。

然而,李世民征高句麗,只是用了唐軍里的一小部分,遠沒有到「真正舉國之力的一戰」的地步。更沒有要超過打突厥的。 其實,李世民時期,唐朝攻滅突厥國所動用的唐軍數量(李靖親自率領的唐軍少,但是其他各路進攻突厥的唐軍總數多),唐朝出征西域(攻滅西域諸國、打敗西突厥、震懾西突厥)所動用的唐軍數量,以及打敗薛延陀時動用的唐軍數量,都遠超過李世民征高句麗用的軍隊數量。 所謂重要性「要超過打突厥的」,純粹是楊1粉瞎編的了。

楊堅打高句麗,結果隋朝損失慘重,而高句麗幾乎沒有損失。楊廣打高句麗,隋朝損失更加慘重,直接導致隋朝內部發生百姓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而高句麗則俘獲大量隋人、繳獲大量物資。

用楊1粉話吐槽他們自己的偶像了。楊堅、楊廣「最看重的一戰打成這鳥樣,其實客觀上也說明了他真實的軍事水平」。

而李世民征高句麗,唐朝的戰果遠大於損失,相比於唐朝的戰果,唐朝的損失微不足道。

(另外,專業研究著作《唐征高句麗史》、《唐麗戰爭史》、《高句麗軍隊與戰爭研究》也都證明了,唐太宗征高句麗,是唐太宗、唐朝取得了大勝;貞觀年間唐軍大勝高句麗,只是未滅國而己。)

楊1粉那麼看重征高句麗。然而在征高句麗方面,從戰果與損失來看,李世民是取得了大勝,而楊堅是慘敗,楊廣比慘敗還要慘好幾個數量級。

楊1粉那麼看重征高句麗。然而在征高句麗方面,李世民把楊堅爆的渣都不剩。

這會兒楊1粉又說「因為在這種對外戰爭的結果上,史書基本沒法作假」了。之前楊1粉還各種否定史書對李世民征高句麗的記載。 楊1粉這自打臉還真是快啊。

中國歷史上不但沒有嚴重誇大突厥的實力,反而低估了突厥的實力,低估了隋末東突厥的實力。

高句麗確實有些實力。在征高句麗方面,從戰果與損失方面看,楊堅遭遇失敗,楊廣則是遭遇非常嚴重的慘敗,李世民其實是取得了勝利。

在征高句麗之前,李世民已經確立了中原王朝的東亞霸主地位,已經建立了天朝秩序。 打敗突厥、薛延陀,才是最重要的。

中國帝王的排名(蒙古帝國不計入其內):

第一檔: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 同一檔內排名不分先後。 隋文帝遠不能進入第一檔。隋文帝至多進入第二檔。


隋文帝楊堅派出30萬隋軍征高句麗,結果隋軍還沒踏上高句麗的土地,就因為「水潦,饋運不繼,軍中乏食,復遇疾疫」等等原因,大量死亡,還沒打著高句麗,隋軍就撤回了,30萬隋軍死了十分之八、九。

《隋書》帝紀第二:乙巳,以漢王諒為行軍元帥,水陸三十萬伐高麗……九月己丑,漢王諒師遇疾疫而旋,死者十八、九。

《資治通鑒》開皇十八年:漢王諒軍出臨渝關,值水潦,饋運不繼,軍中乏食,復遇疾疫。周羅睺自東萊泛海趣平壤城,亦遭風,船多飄沒。秋,九月,己丑,師還,死者什八、九。

隋煬帝楊廣一征高句麗時,楊廣的錯誤指揮導致慘敗。楊廣下達了錯誤命令,導致諸將奉旨不敢赴機,食盡師老,轉輸不繼,諸軍多敗績,隋朝大軍損失慘重,損失的隋軍超過34萬(來護兒之敗,隋軍精甲4萬損失慘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宇文述九軍之敗,30萬5千隋軍,只有2700人逃回,物資儲備兵器軍械巨以萬計,也丟失殆盡。這還沒算損失的民夫,以及之前數次大戰損失的隋軍),隋朝民夫、糧草兵器資儲也大量損失。百姓被隋煬帝的殘幉暴征斂與統幉治逼的沒活路,紛紛起幉義,王薄、豆子頏、竇建德等百姓農民起義蜂起,不可勝數,攻陷城邑……《隋書》:「大業七年,帝將討元之罪,車駕渡遼水,上營於遼東城,分道出師,各頓兵於其城下。高麗率兵出拒,戰多不利,於是皆嬰城固櫼守。帝令諸軍攻之,又敕諸將:「高麗若降者,即宜撫納,不得縱兵 。」城將陷,賊輒言請降,諸將奉旨不敢赴機,先令馳奏。比報至,賊守御亦備,隨出拒戰。如此者再三,帝不悟。由是食盡師老,轉輸不繼,諸軍多敗績,於是班師。」 《資治通鑒》大業八年:護兒不聽,簡精甲四萬,直造城下……伏兵發,護兒大敗,僅而獲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資治通鑒》大業八年:九軍渡遼,凡三十萬五千,及還至遼東城,唯二千七百人,資儲器械巨萬計,失亡盪盡。隋煬帝楊廣二征高句麗時,後方楊玄感起事,隋煬帝密召諸將,密令撤軍。隋軍留下的軍資、器械、攻具積如丘山,營壘、帳幕、案堵不動,皆棄之而去,全被高句麗繳獲。楊玄感這貴幉族造幉反,卻被隋煬帝迅速剿滅了,貴幉族門閥無力動搖隋煬帝的統幉治。隋煬帝三征高句麗時,隋朝國內已經大亂,高句麗王表面上遣使請降,囚禁並送回之前投奔高句麗斛斯政,但是高句麗仍然不放還俘獲的大量隋人。後來中原人到高句麗,還看到大量當年被高句麗俘獲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隋煬帝下令征高句麗王入朝,高句麗王卻沒有來。隋煬帝下令將帥嚴裝,準備再次征討高句麗,但最後沒有成行。隋煬帝對高句麗的數次戰爭,使隋朝大量軍隊與百姓喪生,損失了巨額物資,還擾亂了正常生產秩序、破壞了隋朝的經濟。過度殘暴征斂逼的隋朝中原與南方各地百姓農民沒有活路,中原與南方各地百姓農民不得不紛紛起義。愈演愈烈的農民起幉義竇建德、瓦崗軍、杜伏威輔公祏等等屢次消滅隋軍主力,使隋朝統幉治崩潰、名存實亡。隋朝楊廣三征高句麗,楊廣的錯誤指揮導致華夏損失慘重,嚴重削弱了華夏,華夏大亂,而高句麗還在,還俘獲大量隋人不放還。後來中原人到高句麗,還看到大量當年被高句麗俘獲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不是說征高句麗不對,而是要看征高句麗的方式。隋煬帝楊廣這樣征高句麗,對華夏的破壞遠大於對高句麗的破壞,對後世征高句麗反而有不利影響。-------說到征高句麗,或許有人會說唐太宗也征高句麗。但是,唐太宗征高句麗與隋朝楊廣徵高句麗的區別大了。唐太宗征高句麗,唐軍戰果遠大於損失,有利於之後征高句麗、滅高句麗。高句麗是個強國,但是仍然被唐太宗打敗了,仍然被唐高宗攻滅了。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唐軍消滅大量高句麗軍,攻破高句麗10座城,而唐軍的損失極小,無論在作戰中還是在撤軍的時候,唐軍的損失都極小。只是因為唐太宗在對外事務方面對自己的要求特別高,才因為沒有滅了高句麗而說沒成功。唐太宗是因為沒有攻滅高句麗而後悔。 唐太宗已經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句麗。而且唐太宗征高句麗,唐軍戰果遠大於損失,有利於之後征高句麗、滅高句麗。唐太宗親征高句麗的戰果與損失,《資治通鑒》:貞觀十九年……凡征高麗(高句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岩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始行,士十萬,馬萬匹;逮還,物故裁千餘,馬死十八。船師七萬,物故亦數百。」可見,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唐軍總損失接近2000人,戰馬死了八千匹,但是唐軍打下高句麗10座城,遷7萬人入中國,還斬首4萬多級(通常殺敵數遠多於斬首數,例如平壤之戰明軍斬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軍損失卻超過1萬),唐軍還繳獲大量馬、牛、裝備、物資。(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時,唐軍是多次勝利,其中單是擊敗高延壽高惠真的那次勝利,唐軍不僅消滅大量高句麗軍,還繳獲馬5萬匹,牛5萬頭,鐵甲萬領,以及其他大量裝備。)(唐軍擊敗高句麗的高延壽高惠真15萬軍隊的那次,唐軍是以少打多還做到了包圍敵軍(古代其他頂級將領也有幾個做到以少打多包圍敵軍的),並取得大勝,高延壽高惠真率餘眾依山自固,沒有退路,於是投降於唐軍,高延壽高惠真率領的餘眾是三萬六千多人,這是之前高延壽高惠真15萬軍隊被唐軍包圍並打的慘敗之後的餘眾,這之間少了的那11萬多軍隊大部分是被唐軍消滅了,唐軍在這一戰消滅的敵軍遠超過2萬數倍,還有三萬六千多敵軍投降於唐軍。唐軍還繳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以及大量其他裝備。)《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高麗(高句麗)北部傉薩高延壽、南部傉薩高惠真引兵及靺鞨眾十五萬來援……帝夜召諸將,使李勣率步騎萬五千陣西嶺當賊,長孫無忌、牛進達精兵萬人出虜背狹谷,帝以騎四千偃幟趨虜北山上,令諸軍曰:"聞鼓聲而縱。"……帝望無忌軍塵上,命鼓角作,兵幟四合,虜惶惑,將分兵御之,眾已囂。勣以步槊擊敗之,無忌乘其後,帝自山馳下,虜大亂,斬首二萬級。延壽收餘眾負山自固,無忌、勣合圍之,徹川梁,斷歸路……延壽等度勢窮,即舉眾降。入轅門,膝而前,拜手請命……獲馬牛十萬,明光鎧萬領。高麗震駭,後黃、銀二城自拔去,數百里無舍煙。《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高麗(高句麗)北部耨薩延壽、惠真帥高麗、靺鞨兵十五萬救安市……上夜召文武計事,命李世勣將步騎萬五千陳於西嶺;長孫無忌將精兵萬一千為奇兵,自山北出於狹谷以沖其後。上自將步騎四千,挾鼓角,偃旗幟,登北山上,敕諸軍聞鼓角齊出奮擊……上望見無忌軍塵起,命作鼓角,舉旗幟,諸軍鼓噪並進,延壽等大懼,欲分兵御之,而其陳已亂……龍門人薛仁貴著奇服,大呼陷陳,所向無敵;高麗兵披靡,大軍乘之,高麗兵大潰,斬首二萬餘級……延壽等將餘眾依山自固,上命諸軍圍之,長孫無忌悉撤橋樑,斷其歸路。己未,延壽、惠真帥其眾三萬六千八百人請降,入軍門,膝行而前,拜伏請命……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他器械稱是。高麗舉國大駭,後黃城、銀城皆自拔遁去,數百里無復人煙。)唐太宗的退兵原因,《資治通鑒》: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

(唐太宗征高句麗,戰果遠大於損失。最後唐太宗是從容班師。班師時唐太宗還耀兵於安市城下,安市城的人皆屏跡不出,安市城主登城拜辭,唐太宗讚賞安市城主的堅守與忠誠,賜給安市城主縑百匹。之後的返迴路上,唐太宗聽說太子來了,為了儘快見到太子,唐太宗還騎馬賓士,這種情況下騎馬賓士,由此可見,在征高句麗以及班師過程中,唐太宗顯然沒有受傷。

《資治通鑒》:「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先拔遼、蓋二州戶口渡遼,乃耀兵於安市城下而旋,城中皆屏跡不出。城主登城拜辭,上嘉其固守,賜縑百匹,以勵事君。命李世勣、江夏王道宗將步騎四萬為殿……」「丙辰,上聞太子奉迎將至,從飛騎三千人馳入臨渝關,道逢太子」。

而那些說唐太宗在征高句麗時受傷被射瞎一隻眼的說法是近代朝鮮半島小說偽造出的謠言,之前的古代漢人史料、朝鮮半島史料里都沒有這事。)

之後,唐太宗派出李勣、牛進達、李海岸等征高句麗,也都取勝了。再之後,唐高宗時期,唐朝攻滅了高句麗、百濟。

另外,專業研究著作《唐征高句麗史》、《唐麗戰爭史》、《高句麗軍隊與戰爭研究》也都證明了,唐太宗征高句麗,是唐太宗、唐朝取得了大勝;貞觀年間唐軍大勝高句麗,只是未滅國而己。


中國帝王的排名(蒙古帝國不計入其內):

第一檔: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 同一檔內排名不分先後。 隋文帝遠不能進入第一檔。隋文帝至多進入第二檔。


李世民強於楊堅十倍不止。

楊堅是篡取北周的豐厚產業(龐大江山、大量實際人口人力物力、強大國家),隋朝的江山絕大部分是楊堅篡取自北周的。

而李世民面對的是隋朝楊廣留下的嚴重大亂爛攤子,李世民是擊敗眾多強敵,打下的江山。唐朝的江山則都是李淵李世民唐朝自己打下的。

(李世民先是協助李淵統一,李世民在統一過程中親自指揮、參與了多次關鍵大勝,李世民登基之後,擊敗多個外敵,擴張佔據龐大疆域。)

(隋朝楊廣過度殘暴征斂與統治導致大規模百姓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隋朝楊廣把疆域丟盡。 之後,李淵李世民才起兵,而且起兵時只有太原一地,這太原一地還是李淵李世民殺了監視自己的人之後才控制,連近處的西河郡(不是河西)都不聽李淵的,而太原的軍隊早就被楊廣損失殆盡,李淵李世民自己招募人員,起兵時總共只有3萬人。之後靠李淵李世民突出的政治、軍事能力,擊敗敵人、擴張地盤與軍隊,再擊敗更強的敵人、擴張地盤與軍隊,不斷進行這過程……最終擊敗眾多強敵,打下江山。)

在統一難度、統一過程中擊敗的強敵、統一過程中佔據的疆域大小、統一之後擴張佔據的外圍疆域、給下一代留下的疆域 等各方面,李世民都遠強於楊堅。

一直用到明朝的三省六部制其實不是楊堅的。真正的科舉制不是隋朝楊廣開啟的,反而是唐朝開啟的。

六部不是隋朝楊堅開始的。魏晉時期,已經有了五省六部(五曹六部),到了周隋時期,因為其中兩省太無用,而演變成為三省六部。 在唐朝,已經開始向兩省轉變。 到了宋朝,三省已經名存實亡,雖然名為三省,但是實質是一省,而且主要只能已經被轉移到其他機構。六部繼續沿用,但是六部不是隋朝開始的。

三省六部制來源於魏晉。後來,隋朝隋文帝開三省六部制,但是唐太宗實際完成了三省六部制,即三省平行。

看隋朝楊堅、楊廣的詔書,仍然是讓五品以上官員推薦人,沒有允許平民「投牒自進」參加,並不具備科舉的本質與主要特點,反而在實質上仍然是察舉制(如果隋朝這算是科舉的話,那麼早在漢朝就已經有科舉了)。

【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投牒自進」和考試黜落法雖然在南北朝後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現卻在唐朝。隋代儘管廢除了九品中正制,但實行的實質卻仍然是察舉制,具體見研究過科舉制的歷史學家何忠禮的《科舉制起源辨析———兼論進士科首創於唐》、金錚 的《科舉制度與中國文化》 。

隋朝那所謂的「科舉」既沒有做到允許平民「投牒自進」參加,也沒有考試黜落法,沒有打擊門閥貴族階層的作用。與之前相比,隋朝沒有增加削弱門閥貴族的作用,更沒有為寒門開闢新的仕途通道。 而唐朝做到了允許平民「投牒自進」參加,而且有考試黜落法,為寒門開闢了新的仕途通道。

唐太宗有五花判事,死刑五復奏等等制度設計。被後世所推崇。

唐太宗主持推出了古代中國第一部系統的水利法典――《水部式》,促進了唐代的水利事業發展和社會、經濟繁榮,更對其後的朝代產生了重大、深刻的影響。

突厥分裂成東西兩部,主要原因是突厥內部矛盾,而不是楊堅。北周時期突厥室點密西征,實質上西突厥已經形成並割據行政,突厥實質分裂。 之後突厥攻隋時,楊堅還沒派人離間的時候,突厥到隋朝邊境的就只有可汗本部,而突厥其他各部大部分軍隊根本沒來。

隋朝楊廣造成隋末大亂,嚴重削弱了華夏,人口銳減到200萬戶。而外敵隋末東突厥卻崛起達到空前強大,東突厥不僅佔據了西域、漠南、漠北、河套、東北,而且把河西、隴右、山西北部、陝西北部、河北等地納入勢力範圍。

「隋末亂離,中國人歸之者無數,遂大強盛,勢陵中夏。迎蕭皇后,置於定襄。薛舉、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梁師都、李軌、高開道之徒,雖僭尊號,皆北面稱臣,受其可汗之號。使者往來,相望於道也。」

「隋大業之亂,始畢可汗咄吉嗣立,華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皆役屬,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倔起虎視,悉臣尊之。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

可見,李世民面對的隋末東突厥 遠強於 楊堅面對的突厥。但是李世民的表現遠強於楊堅。對外敵,李世民打的硬仗大勝更多,反而是楊堅更加靠對手內部分裂才得以撿便宜。

李世民面對東突厥,可沒有「傾府庫換取對方退兵」。 某些唐黑無腦的惡意歪曲歷史、意淫出「李二面對東突厥就傾府庫換取對方退兵」這種瞎話。(後面有對此的詳細說明。)

而實際情況是,唐軍趕到,李世民與唐軍嚇的突厥不敢交戰,之後雙方議和,突厥可汗還送三千匹馬、一萬隻羊給唐朝。「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

看歷史大家王永興的《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230頁231頁對渭水之盟的分析:李世民之行為與軍事部署是示之以強、示之以無所畏懼;剛健自強之精神,一方面可以激勵唐之軍民之人心;另一方面可以使突厥可汗及其兵眾將士畏懼。有此二者,則如唐太宗之言「與戰則克,與和則固」也。

李世民不僅攻滅了外敵,而且擴張佔據漠南、漠北、西域等地,並且在這些地方建立了統治。而楊堅卻沒能再這些地區建立統治。

李世民既抵禦突厥,又攻滅突厥支持的多個割據勢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與威望,分化突厥,最終攻滅突厥國,攻滅薛延陀國、西域諸國,佔據河套、漠南、漠北、西域等廣大疆域。

歷史大家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還指出:隋末華夏弱,而突厥極強,突厥可汗想要做拓跋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而華夏有不世出之人傑李世民,李淵李世民數年苦戰,不僅統一,還抵禦突厥,粉碎了突厥可汗想做北魏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的企圖,因而保衛了華夏民鎻族幾千年的文明;還消滅了突厥支持的多個割據勢力,削弱了突厥的力量,打擊了突厥可汗的威望。

歷史大家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評價唐太宗李世民:最重、最知軍事,不世出之人傑,是推進歷史發展、改變亞洲形勢的主要人物。

連「楊堅跟獨孤伽羅一夫一妻」都拿來說事,隋吹唐黑真是黔驢技窮了。然而楊堅還有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弘政夫人陳氏、宮人尉遲氏(尉遲迥孫女,被楊堅臨幸後,被獨孤伽羅所殺) 等等。

如果說這些都不是皇后,所以楊堅仍然是跟獨孤伽羅一夫一妻。 那麼李世民跟長孫皇后也是一夫一妻。 而且,楊堅跟獨孤伽羅一夫一妻,那是因為獨孤伽羅妒忌,楊堅寵幸尉遲氏,獨孤伽羅卻把尉遲氏殺了。 而長孫皇后不妒忌,李世民仍然與長孫皇后一夫一妻。

隋吹唐黑真是無腦的可以,竟然意淫出「趁齊王李元吉在外作戰,誘姦齊王妃楊氏」這種謊言。李世民在外作戰遠比李元吉頻繁,根本不可能做出這種事。莫非隋吹唐黑自己家發生了這種事?

玄武門之變後,有建成元吉餘黨很可能利用建成元吉的幼子起兵鬧出大亂,破壞天下的安寧。李世民殺了建成元吉的幼子,有利於天下百姓的安寧。

隋吹唐黑有臉提渣男?楊堅這寵幸了尉遲氏,卻保護不了她,反而導致獨孤伽羅殺了尉遲氏。楊堅這才是渣男。

關於李世民貞觀之治,之前是隋朝楊廣導致的嚴重大亂導致隋末唐初只有200萬戶。 而李世民貞觀之治使得國力增長迅速, 貞觀之治約20年的時間,人口戶數從200萬戶增長接近380萬戶。計算出人口戶數年均增長率(別忘了開年數次方),貞觀年間的人口戶數年均增長率是中國古代較高的之一。

貞觀之治20年,國力增長迅速,是從200萬戶增長到近380萬戶。隋吹唐黑用平均每年增長數說事,還把平均每年增長數說錯了。真是又狠打了隋吹唐黑的臉。

何況,因為初始的人口基數不同,所以應該用人口戶數的年均增長率(別忘了開年數次方) 來比較。 貞觀年間的人口戶數年均增長率是中國古代較高的之一。

史料明確記載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隋吹唐黑真正無腦,竟然有臉那高昌國王鞠文泰說的說事。而且還篡改、歪曲了高昌國王鞠文泰說的。

高昌國王鞠文泰說的是「秦、隴之北」的情況,而不是整個中原的情況。 而且當時高昌國王鞠文泰是為了讓高昌人認為唐軍不會打敗高昌,才那麼說。其實高昌國王鞠文泰說的很可能是假的。事實上唐軍很快攻滅了高昌,高昌國王鞠文泰被嚇的暴病而死。

何況,即使高昌國王鞠文泰說的屬實,那也是隋朝楊廣造成的嚴重大亂破壞,導致了高昌國王鞠文泰所說的情況。 只能說明隋朝楊廣造成的大亂破壞太嚴重。 而隋朝楊堅是直接篡取了北周的龐大江山,直接篡取了北周大量實際人口人力物力、富強國家。 而隋朝楊廣卻把北周留下的豐厚產業敗壞殆盡,造成嚴重的大亂,留下隋末爛攤子與惡劣局勢。

李世民結束隋末嚴重分裂,結束隋末大亂, 李世民使華夏安寧並且開始迅速發展、增長,但是因為隋朝楊廣留下的爛攤子比北周留下的豐厚產業差太多了,短時間內在總量上沒超過北周后期、隋文帝時隋煬帝初期(畢竟隋文帝時期、隋煬帝初期有北周留下的豐厚產業),也很正常。

而隋吹唐黑拿著來嘲笑唐朝李世民,只能說明隋吹唐黑太無腦。按照隋吹唐黑的邏輯,那麼隋吹唐黑應該從社會最底層開始 立即成為世界首富,否則就是隋吹唐黑 無能、垃圾。(雖然隋吹唐黑確實在社會最底層,而且確實無能、垃圾。但是並沒有要求隋吹唐黑立即成為世界首富,也沒說社會底層的人就是無能、垃圾。)

北周留下大量實際人口戶口,只是很多沒有被統計上來。而隋朝通過大索貌閱等手段極力清查北周留下的人口,使得隋文帝開皇年間人口達到870萬戶,隋煬帝大業五年達到890萬戶。 其實隋朝這870萬戶、890萬戶 主要是靠北周留下的實際人口多。 (只要腦子沒問題,都能想明白這些。否則,按照隋吹唐黑們說的隋朝那人口增長速度,短短几年就增長了4倍,是把隋朝人當成細菌分裂了么。) 但是隋朝楊廣卻造成嚴重大亂,導致人口銳減,導致隋末唐初只有200萬戶。

再說說對外戰爭,李世民的最大功績包括:滅東突厥國、西域諸國、薛延陀國,擴張佔據河套、漠南、漠北、西域等地並且在這些地區建立統治,打垮吐谷渾,使吐谷渾成被唐朝控制的下屬,打敗吐蕃、西突厥、高句麗、松外諸蠻等,松外諸蠻歸降於唐朝;吐蕃退出党項、吐谷渾、白蘭羌等;吐蕃、西突厥、高句麗稱臣於唐朝李世民。

真相是:李世民既與突厥多次大戰,成功抵禦突厥,還消滅突厥支持的多個割據勢力,李世民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與威望,還分化突厥,這才導致薛延陀能反叛成功。 薛延陀首領不敢自稱可汗,還要等到唐朝冊封,薛延陀首領才敢稱可汗。

本來隋末東突厥實力強大,而且能從隋朝部分中原(山西北部、陝西北部、河北等地)以及河西、隴右得到大量人力物力,這使得隋末東突厥足以控制薛延陀回紇,這時薛延陀回紇根本無法成功反叛。 之後,唐朝李世民與突厥多次大戰,還攻滅突厥支持的割據勢力,唐朝李世民從隋末東突厥勢力範圍里奪取了河西、隴右、山西北部、陝西北部、河北等地,使得突厥獲得人力物力的能力大幅下降,唐朝李世民還分化突厥、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實力與威望, 然後薛延陀回紇才能反叛成功。

可見,正是唐朝李世民多次大戰突厥、以及攻滅突厥支持的割據勢力、分突厥,使得突厥可汗的力量大幅下降,然後薛延陀回紇才能反叛成功。

而薛延陀還沒發生內部矛盾時,薛延陀組織大軍南下,但是唐朝李勣以少勝多、大勝薛延陀大軍,但是俘虜就抓了超過5萬。 然後唐朝分化薛延陀。 再之後才是薛延陀內部矛盾、回紇反叛。

可見,唐朝滅突厥國、薛延陀國,都是唐朝先通過大戰與計謀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突厥國、薛延陀國,然後薛延陀、回紇才能反叛成功。 唐朝佔據河套、漠南、漠北,其中唐朝打了很多次硬仗、大勝,是唐朝對敵人的大幅削弱、分化,然後才是敵人的內部分裂。

隋朝反而更多的是靠敵人的內部分裂才得以撿便宜。

隋朝時期,突厥汗國早就不是鼎盛時期。之前,北周時期突厥室點密西征,實質上西突厥已經形成並割據行政,突厥實質分裂。 到了隋初,突厥可汗號召南下攻隋,然而大部分突厥部族的軍隊都沒服從突厥可汗的命令到達。 而隋朝楊堅卻通過篡取北周的豐厚人口人力物力兵力,很容易就使這早已開始分裂的突厥臣服了。

確實有本質不同。北周時期突厥已經實質分裂,隋朝時期,突厥的內部矛盾已經使突厥分裂了,遠不如隋末崛起的東突厥強。(隋末東突厥不僅有西域、漠南、漠北、東北、河套,還把河西、隴右、陝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等地納入勢力範圍,遠強於隋初楊堅面對的突厥)。

要說早宮殿,楊堅造了宮殿。 而李世民想修洛陽宮,張玄素進諫,阻止了李世民修洛陽宮。李世民不但要修洛陽宮的行為,而且還賞賜了張玄素。

【上嘆曰:「吾思之不熟,乃至於是!」顧謂房玄齡曰:「朕以洛陽土中,朝貢道均,意欲便民,故使營之。今玄素所言誠有理,宜即為之罷役。後日或以事至洛陽,雖露居亦無傷也。」仍賜玄素彩二百匹。】

李世民征高句麗,使用的軍隊不多,消耗的戰略物資也不多,戰士傷亡極少,只死了接近兩千人。但是李世民的戰果很大。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的戰果與損失,《資治通鑒》:貞觀十九年……凡征高麗(高句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岩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始行,士十萬,馬萬匹;逮還,物故裁千餘,馬死十八。船師七萬,物故亦數百。」

可見,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唐軍總損失接近2000人,戰馬死了八千匹,但是唐軍打下高句麗10座城,遷7萬人入中國,還斬首4萬多級(通常殺敵數遠多於斬首數,例如平壤之戰明軍斬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軍損失卻超過1萬),唐軍還繳獲大量馬、牛、裝備、物資。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時,唐軍是多次勝利,其中單是擊敗高延壽高惠真的那次勝利,唐軍不僅消滅大量高句麗軍,還繳獲馬5萬匹,牛5萬頭,鐵甲萬領,以及其他大量裝備。) (唐軍擊敗高句麗的高延壽高惠真15萬軍隊的那次,唐軍是以少打多還做到了包圍敵軍(古代其他頂級將領也有幾個做到以少打多包圍敵軍的),並取得大勝,高延壽高惠真率餘眾依山自固,沒有退路,於是投降於唐軍,高延壽高惠真率領的餘眾是三萬六千多人,這是之前高延壽高惠真15萬軍隊被唐軍包圍並打的慘敗之後的餘眾,這之間少了的那11萬多軍隊大部分是被唐軍消滅了,唐軍在這一戰消滅的敵軍遠超過2萬數倍,還有三萬六千多敵軍投降於唐軍。唐軍還繳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以及大量其他裝備。)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高麗(高句麗)北部傉薩高延壽、南部傉薩高惠真引兵及靺鞨眾十五萬來援……帝夜召諸將,使李勣率步騎萬五千陣西嶺當賊,長孫無忌、牛進達精兵萬人出虜背狹谷,帝以騎四千偃幟趨虜北山上,令諸軍曰:"聞鼓聲而縱。"……帝望無忌軍塵上,命鼓角作,兵幟四合,虜惶惑,將分兵御之,眾已囂。勣以步槊擊敗之,無忌乘其後,帝自山馳下,虜大亂,斬首二萬級。延壽收餘眾負山自固,無忌、勣合圍之,徹川梁,斷歸路……延壽等度勢窮,即舉眾降。入轅門,膝而前,拜手請命……獲馬牛十萬,明光鎧萬領。高麗震駭,後黃、銀二城自拔去,數百里無舍煙。《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高麗(高句麗)北部耨薩延壽、惠真帥高麗、靺鞨兵十五萬救安市……上夜召文武計事,命李世勣將步騎萬五千陳於西嶺;長孫無忌將精兵萬一千為奇兵,自山北出於狹谷以沖其後。上自將步騎四千,挾鼓角,偃旗幟,登北山上,敕諸軍聞鼓角齊出奮擊……上望見無忌軍塵起,命作鼓角,舉旗幟,諸軍鼓噪並進,延壽等大懼,欲分兵御之,而其陳已亂……龍門人薛仁貴著奇服,大呼陷陳,所向無敵;高麗兵披靡,大軍乘之,高麗兵大潰,斬首二萬餘級……延壽等將餘眾依山自固,上命諸軍圍之,長孫無忌悉撤橋樑,斷其歸路。己未,延壽、惠真帥其眾三萬六千八百人請降,入軍門,膝行而前,拜伏請命……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他器械稱是。高麗舉國大駭,後黃城、銀城皆自拔遁去,數百里無復人煙。)

唐太宗的退兵原因,《資治通鑒》: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

之後,唐太宗派出李勣、牛進達、李海岸等征高句麗,也都取勝了。

再之後,唐高宗時期,唐朝攻滅了高句麗、百濟。

阿史那思摩是死在長安,中間還隔著那麼長時間的班師時間,就古代那醫療條件,重傷是幾乎不可能活那麼長時間才死的。所以阿史那思摩並不是重傷死去。 何況,即使阿史那思摩重傷死去,也說明不了什麼。最多說明阿史那思摩在高句麗作戰時身先士卒受傷而已。 而大將李勣、李道宗這些人根本沒受傷。

李世民只是沒攻下安市城,因為「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所以班師返回了。但是綜合的看李世民征高句麗,唐軍的總損失極小,唐軍的總戰果卻非常大,遠大於損失。

李世民征高句麗,實際是大勝而回。只是因為李世民對自己在外戰爭方面的要求特別高,才因為沒滅了高句麗而說沒成功。

李世民時期徭役並不重,並不會導致百姓自殘手腳避役。根本就沒有證據證明「李世民時期徭役導致百姓自砍手腳避役」。根據史料證據證明,是隋朝徭役繁重導致很多百姓自殘手腳避役,導致百姓出現自殘手腳避役的習俗。後來貞觀年間徭役不繁重,但是有無賴之徒用之前留下的這方法躲避征戍,所以立法禁止自殘手腳,「今後自害之人。據法加罪。仍從賦役。 自隋季政亂。征役繁多。人不聊生。又自折生體。稱為福手福足。以避征戍。無賴之徒。尚習未除。故立此例。」 「煬帝無道,失人已久,遼東之役,人皆斷手足以避征役」。 這說的很清楚,是隋朝楊廣徭役過度繁重導致出現很多百姓自殘手腳避役。而貞觀年間徭役征戍並不重,沒有導致很多百姓自殘手腳。只是極個別無賴之徒才用這種方法躲避征戍。而且,不止一處史料證明 貞觀年間百姓踴躍參軍。

李世民可沒徵發不願去征高句麗的人。李世民征高句麗時,只徵發的那些願意去征高句麗的人里的一部分。

《資治通鑒》唐紀:上曰:「……朕今征高麗,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

《資治通鑒》唐紀:上見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縣療之,士卒莫不感悅。有不預征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討,皆曰:「不求縣官勛賞,惟願效死遼東!」上不許。

《舊唐書》列傳第三十四:劉仁軌……仁軌又上表曰:……往在海西,見百姓人人投募,爭欲征行,乃有不用官物,請自辦衣糧,投名義征…… (這說的「百姓人人投募,爭欲征行,乃有不用官物,請自辦衣糧,投名義征」是指貞觀、永徽年間,包括了李世民的貞觀年間。)

隋朝才是「內地人民為了逃脫兵役,自殘手足稱為福手福足」。 唐朝李世民可沒徵發他們。

唐朝李世民征高句麗時,徵發的只是那些願意去征高句麗的人里的一部分。

李世民時期可沒有「四川因造船激發民變」 這種事。隋吹唐黑是腦子進屎了意淫出的李世民時期「四川因造船激發民變」 啊。

李世民聽說四川百姓因為出錢造船導致生活苦難,立即改成官方代替百姓出錢造船,改善了百姓生活,而且沒有引起百姓農民起義。

李世民時期沒有百姓農民起義。雖然有獠人造反,但是獠人造反是被征服民族的反抗,並不是百姓農民起義,而且李世民時期很快就平定了獠人的造反。

李世民後期雖然不如李世民前期,但是仍然比大部分皇帝好。 而且,無論李世民前期、後期,都遠好於楊廣。

即使李世民後期,仍然擊敗多個外敵、佔據龐大疆域、同時保證了華夏百姓的安寧、發展。李世民晚年還知道反思、改錯。即使李世民多活幾年,也絕不會像楊廣那麼差,反而會有更多成就。

唐高宗下令暫停徵遼,然而不久之後唐高宗就出兵攻滅了高句麗。唐高宗初期延續李世民的政策,有了永徽之治,還攻滅了高句麗。後來唐高宗改變李世民的政策,反而不如李世民時期了。

李世民雖然沒征服高句麗,但是李世民征高句麗,戰果遠大於損失,對高句麗的削弱很大,而華夏的損失微不足道,有利於之後攻滅高句麗。

而隋朝楊廣徵高句麗,卻造成華夏大亂,分裂內戰嚴重削弱華夏,而高句麗還在,還俘獲大量隋人不放還。後來中原人到高句麗,還看到大量當年被高句麗俘獲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隋朝楊廣徵高句麗,結果對華夏的破壞遠大於對高句麗的破壞,對後世征高句麗、滅高句麗反而有不利影響。

搞笑的,是隋吹唐黑 竟然有臉拿征高句麗說事,還說的是各種錯誤。

要說楊堅比李世民唯一厲害的地方,恐怕就是心狠手辣了。 楊堅濫殺賢臣、功臣,助楊堅篡取的劉昉,堅定的支持楊堅的梁士彥、宇文忻、王誼,元諧及其親朋故舊,楊堅的親信虞慶則,為楊堅立下大功的史萬歲等等,一大批楊堅的賢臣、或功臣,都被楊堅殺死。

而李世民是在侯君集確實參與謀反之後,才殺了侯君集。李世民沒殺李靖、李勣、秦瓊、尉遲恭、程知節、房玄齡、杜如晦等等賢臣。

楊堅篡取北周豐厚產業之後,還把北周宗室幾乎殺盡。其他朝代皇帝做過這種事。篡取前朝江山與豐厚產業,還把前朝宗室幾乎殺盡,大一統的帝王之中也只有楊堅一個人做過這種事。

《廿二史札記》卷十五:古來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婦翁之親,值周宣帝早殂,結鄭譯等,矯詔入輔政,遂安坐而攘帝位……宇文氏子孫以次誅殺,殆無遺種。今以《周書》考之,周文帝子,除宋公震、譙王儉、冀公通先卒,衛王直先以罪誅外,趙王招、陳王純、越王盛、代王達、滕王逌皆被殺。而並殺招子員、貫、乾銑、乾鈴、乾鑑等;純子謙、讓、議等;盛子忱、悰、恢、懫、忻等;達子執、轉等;逌子祐、裕、禮、禧等。而震之子實、儉之子乾惲、通子絢亦被殺。於是周文帝子孫盡矣。節閔帝一子康先死,其子湜亦被殺。於是節閔子孫又盡矣。明帝子畢王賢、酆王貞皆被殺。並殺賢子宏文、恭道、樹孃等;貞子德文等。於是明帝子孫亦盡矣。武帝子漢王贊、秦王贄、曹王允、道王充、蔡王兌、荊王元皆被殺。並殺贊子道德、道智、道義等;贄子忠誠、靖智、靖仁等。餘本無子。於是武帝子孫盡矣。宣帝子靜帝既為隋文所害,餘子鄴王衍、郢王術皆幼而被殺。於是宣帝子孫又盡矣。其宗室內:宇文冑以起兵應尉遲迥被殺。又宇文洽、宇文椿及子道宗、本仁、鄰武、子禮獻等;宇文眾及子仲和、熟倫等,皆被殺。惟宇文洛以疏屬幼年,得封介國公,以為隋賓。未幾,又斃之。於是宇文之宗族,亦無在者。竊人之國,而戕其子孫至無遺類,此其殘忍慘毒,豈復稍有人心。

李世民殺兄弟,那是因為之前他兄弟先出手要害死李世民,然後李世民當然有足夠的理由反擊、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他的兄弟。這種情況下,李淵的嫡子只剩下李世民還活著(李淵雖然還有其他庶子,但此時只有嫡子李世民了,而李淵、李世民都是特別寵嫡子的),而且李世民在打天下過程中立下多次關鍵大功(李世民在打敗薛仁杲、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梁師都的過程中親自指揮、參與了多次關鍵大勝,大部分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的),李淵也就順水推舟讓李世民當太子、並且即位了。

而楊廣不同。楊勇沒有先害楊廣,反而是楊廣先害楊勇。

而且隋朝江山大部分是楊堅篡取自北周,不是楊廣打下的。 滅陳時,真正擔任指揮的是高熲,而楊廣只是個掛名的。之前,北周已經統一了大部分,還留下豐厚人力物力國力,而剩下的割據勢力陳軍事弱小,北周后期已經有統一之勢。隋朝文帝楊堅篡取了北周的豐厚產業(龐大疆域、大量實際人口人力物力、強大國家),滅陳時,真正指揮軍隊的是高熲,《隋書》:「以熲為元帥長史,三軍諮稟,皆取斷於熲。」前有賀若弼和韓擒虎等名將真正在前線作戰。而楊廣只是個掛名的。

打突厥,楊廣沒打著突厥,就返回了。楊廣「後數載,突厥寇邊,復為行軍元帥,出靈武,無虜而還」,沒有任何殺獲就返回。楊廣帶兵出征,沒能殺獲任何一個突厥人,楊廣就率軍返回了。

不過畢竟比後來楊廣被突厥圍在雁門以及楊廣造成隋末大亂突厥再次崛起強盛好。後來楊廣登基之後,反而造成大亂、嚴重分裂,破壞了統一,隋朝楊廣造成了遠比南北朝嚴重的多的分裂,楊廣把疆域丟盡,還造成隋末東突厥崛起達到空前強大,楊廣卻沒能削弱突厥,楊廣反而躲到江都去醉生夢死去了。

--------------------------------------------------------------------------------------------------------------------------

李世民征高句麗的時候,百姓是踴躍參軍的。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七 唐紀十三 記載 李世民征高句麗時,「朕今征高麗,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有不預征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討,皆曰:「不求縣官勛賞,惟願效死遼東!」上不許」。楊廣動用的軍隊(軍人與民夫)數量過度龐大,楊廣時期徭役賦稅過度沉重,必然導致百姓採取極端手段避征役,即「煬帝無道,失人已久,遼東之役,人皆斷手足以避征役」。 相比而言,李世民征高句麗時用的軍隊(軍人與民夫)很少,負擔輕的多,而且李世民是只讓願意出征的人參加,「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按照史料記載的楊廣、李世民征高句麗分別動用的人數,楊廣動用的人數是李世民動用的人數的數十倍。李世民動用的軍隊遠少於楊廣,但戰果遠好於楊廣。楊廣是慘敗。而李世民是大勝。平民作為軍人、民夫跟著楊廣出征,結果是大部分死亡,而且倖存者也得不到多少好處;平民作為軍人、民夫在李世民時期出征,結果是死的人極少,戰果卻很大,出征者能得到很多好處(官爵 或 財物),而且李世民給從軍者的補助、賞賜也很多。 兩者之間的巨大差別自然導致隋煬帝楊廣時出現很多人自殘手足避役,「煬帝無道,失人已久,遼東之役,人皆斷手足以避征役」 ,而李世民征高句麗時 很多人踴躍參軍,「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唐太宗時期沒有百姓農民起義,只有少量獠人造反,但是獠人造反並不是百姓農民起義,而是被征服民族造反,而且唐太宗時期很快平定了獠人造反。 蜀人出錢造船導致蜀人生活困難,唐太宗知道之後,立即下令改成官方代替蜀人出錢造船。 李世民時期徭役並不重,並不會導致百姓自殘手腳避役。根本就沒有證據證明「李世民時期徭役導致百姓自砍手腳避役」。根據史料證據證明,是隋朝徭役繁重導致很多百姓自殘手腳避役,導致百姓出現自殘手腳避役的習俗。後來貞觀年間徭役不繁重,但是有無賴之徒用之前留下的這方法躲避征戍,所以立法禁止自殘手腳,「今後自害之人。據法加罪。仍從賦役。 自隋季政亂。征役繁多。人不聊生。又自折生體。稱為福手福足。以避征戍。無賴之徒。尚習未除。故立此例。」 「煬帝無道,失人已久,遼東之役,人皆斷手足以避征役」。 這說的很清楚,是隋朝楊廣徭役過度繁重導致出現很多百姓自殘手腳避役。而貞觀年間徭役征戍並不重,沒有導致很多百姓自殘手腳。只是極個別無賴之徒才用這種方法躲避征戍。而且,不止一處史料證明 貞觀年間百姓踴躍參軍。(《資治通鑒》唐紀:上曰:「……朕今征高麗,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資治通鑒》唐紀:上見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縣療之,士卒莫不感悅。有不預征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討,皆曰:「不求縣官勛賞,惟願效死遼東!」上不許。《舊唐書》列傳第三十四:劉仁軌……仁軌又上表曰:……往在海西,見百姓人人投募,爭欲征行,乃有不用官物,請自辦衣糧,投名義征…… (這說的「百姓人人投募,爭欲征行,乃有不用官物,請自辦衣糧,投名義征」是指貞觀、永徽年間,包括了李世民的貞觀年間。))李世民時期徭役並不繁重。否則就隋朝楊廣留下的那爛攤子,再徭役繁重早就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了。但是李世民時期沒有農民起義,更沒有大規模農民起義。唐朝李世民時期出現用和雇,唐朝官方出錢去僱用人員從事勞動。

--------------------------------------------------------------------------------------------------------------------------

隋朝直接篡取的北周的豐厚產業(龐大疆域、大量實際人口人力物力、強大國家),因為有北周留下的豐厚產業而很快達到頂峰,然後被隋朝楊廣都敗壞了,人口銳減到200萬戶,留下嚴重分裂、外敵崛起達到空前強大並要入主中原 的隋末惡劣局勢與爛攤子。

唐朝是自己擊敗眾多強敵、打下的江山,然後經過自己長期的發展達到頂峰。

但凡有腦子的都能看明白,隋朝楊堅時期的狀況、以及隋朝的頂峰(隋煬帝初期)是靠篡取的北周的豐厚產業,隨後很快就被隋煬帝楊廣都敗壞了。 而唐朝頂峰是靠唐朝自己的發展。

北周「留給」隋朝約690萬戶以及約690萬戶以外的大量隱漏瞞報戶口(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玖等人的考證),隋朝吞併陳的戶口,通過大索貌閱等手段清查北周、陳的隱漏瞞報戶口,使開皇年間就達870萬戶(《資治通鑒》:「隋開皇中,戶八百七十萬」),隋朝鼎盛時期達890萬戶,但是,隋煬帝造成隋末嚴重的大亂,隋朝留下200餘萬戶(《通典》記載「(隋)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以及內外眾多強敵、破壞極其嚴重、疆域丟失、嚴重分裂的隋末爛攤子與惡劣局勢。

[說明: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玖等人的考證,《通典》所說後周靜帝末授隋禪有戶359.964萬戶,實際沒有算上北周吞併北齊的大量戶口,而加上北周吞併北齊的戶口,則有約690萬戶,而且,這個690萬戶還仍然未算上北周「留給」隋朝的大量隱漏瞞報戶口。 隋朝吞併陳的戶口、通過大索貌閱等手段清查北周與陳的隱漏瞞報戶口,使戶口在開皇年間就達到870萬戶(《資治通鑒》:「隋開皇中,戶八百七十萬」),這大部分是北周、陳留下的實際人口戶口。 隋煬帝大業五年達到890萬戶,之後隋煬帝造成大亂,破壞嚴重,隋朝留下的人口戶口只有200餘萬戶(《通典》記載「(隋)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

唐朝人口最多時,是在天寶年間。

(隋朝的頂峰人口是已經大規模清查過瞞報人口之後得出的,而唐朝開元、天寶年間沒有大規模清查瞞報人口,很多增長的人口被瞞報,天寶年間唐朝的實際人口遠超過961萬餘戶。而天寶年間唐朝的這個人口數據961萬餘戶已經超過了隋朝頂峰人口,而且天寶年間唐朝的這個961萬餘戶還不包括天寶年間唐朝存在的大量瞞報人口。算上瞞報人口,按照實際人口算,唐朝人口頂峰時的人口遠超過隋朝人口頂峰時的人口。)

《通典》記載唐朝天寶年間的戶數人口數時提到當時有嚴重的瞞報少報現象,認為當時至少有1300萬-1400萬戶。

《通典》記載唐朝天寶年間「所在隱漏之甚也……大唐百三十餘年中,雖時起兵戎,都不至減耗,而浮浪日眾,版圖不收。若比量漢時,實合有加數,約計天下人戶少猶可有千三四百萬矣。」

而《中國人口史》等相關書籍、歷史學家考證出的唐朝天寶十三年的實際戶數與人口數,則更多。

歷史學家凍國棟《中國人口史》考證認為,唐朝天寶十三年時,有約1430萬到1540萬戶,約7475萬到8050萬人。

(還有其他歷史學家考證的唐朝頂峰人口數據更多的,例如根據葛劍雄《中國人口發展史》考證,唐朝人口峰值在755年前後,在8000萬至9000萬人之間。 (第159頁。) 《中國人口發展史》第151頁,還提到了以下兩位學者的觀點: 現代學者陳旭麓,唐朝人口峰值:9254萬人。 日本的現代學者日野開三郎,唐朝人口最高峰:2000萬戶,1.4億人。 這裡暫且不採用「9254萬人」「2000萬戶,1.4億人」 這兩個數據。 )

凍國棟、葛劍雄在研究隋唐人口方面是權威級別的歷史學家。他對數據的處理是有大量史料證據支持其處理方式的,他考證眾多史料證明的人口。 這裡採用 凍國棟《中國人口史》考證史料證明的數據,唐朝天寶十三年時,有約1430萬到1540萬戶,約7475萬到8050萬人。也可以採用葛劍雄的數據,8000萬至9000萬人之間。

李淵李世民起兵時,只有太原一地。但是,之後李淵李世民唐朝擊敗眾多強敵,擴張佔據了中原、南方等地,還擴張佔據了龐大的外圍疆域。

實際上,北周留給隋朝的疆域與人口,遠多於隋朝留下的疆域與人口。而唐朝打敗眾多內外敵人,經過擴張,疆域遠超過隋朝,後來經過發展,唐朝的人口、經濟等方面也遠超過了隋朝。

--------------------------------------------------------------------------------------------------------------------------

實際上,這個 唐太宗把府庫里的財物都給了突厥可汗才讓突厥退兵(既空府庫、「傾府庫」) 的說法 是錯誤的,是把小說《隋唐嘉話》的記載篡改歪曲後得出的。「傾府庫」的原始記載出自小說《隋唐嘉話》,而《隋唐嘉話》記載的是「靖請傾府庫賂以求和,潛軍邀其歸路。帝從其言,胡兵遂退。於是據險邀之,虜棄老弱而遁,獲馬數萬匹,玉帛無遺焉。」根據《隋唐嘉話》的記載,李鎻世鎻民和李靖用財物騙突厥退兵的同時還派唐軍在突厥的歸路上阻擊,結果突厥狼狽逃跑,唐軍不僅奪取了突厥數萬匹馬,還把之前給突厥的財物都奪回了(「玉帛無遺焉」)。如果採信「傾府庫」的說法,那麼也要採信唐軍立即在突厥歸路上打的突厥逃跑,唐軍奪回了給突厥的財物,還奪取了突厥數萬匹馬。而如果不採信後者,那麼也沒有理由採信「傾府庫」的說法,否則只能理解成惡意歪曲記載的無腦與惡意黑了。而且空府庫、「傾府庫」的說法與《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史書的記載矛盾,所以空府庫、「傾府庫」的說法並不可信。

--------------------------------------------------------------------------------------------------------------------------

李淵起兵之前,隋朝已經統鎻治崩潰、名存實亡。 李淵起兵時地盤極小、只有太原,因為隋煬帝留下的惡劣形勢,為了防止突厥與劉鎻武周攻打,李淵才暫時結好突厥。後來李淵建立唐朝之後,不久就與突厥開戰。唐朝一面打敗眾多敵人,擴張,進行統一戰爭,另一面抵禦突厥,還消滅突厥支持的割據勢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與威望,還分化突厥。

[

歷史大家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指出:隋末華夏弱,而突厥極強,突厥可汗想要做拓跋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而華夏有不世出之人傑李世民,李淵李世民數年苦戰,不僅統一,還抵禦突厥,粉碎了突厥可汗想做北魏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的企圖,因而保衛了華夏民鎻族幾千年的文明;還消滅了突厥支持的多個割據勢力,削弱了突厥的力量,打擊了突厥可汗的威望。

]

唐朝的力量上升,唐朝還削弱突厥可汗的力量與威望。

之後渭水之盟,是因為唐朝內訌(玄武門之變等)導致的偶然情況,建成餘黨羅藝放突厥南下,突厥趁機入寇。

《舊唐書》 卷一百九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 對渭水之盟的記載: 太宗與侍中高鎻士廉、中書令房玄齡、將軍周范馳六騎幸渭水之上,與頡利隔津而語,責以負約。其酋帥大驚,皆下馬羅拜。俄而,眾軍繼至,頡利見軍容大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懼。太宗獨與頡利臨水交言,麾諸軍卻而陣焉。蕭瑀以輕敵固諫於馬前,上曰:「吾已籌之,非卿所知也。突厥所以掃其境內,直入渭濱,應是聞我國家初有內難,朕又新登九五,將謂不敢拒之。朕若閉門,虜必大掠,強弱之勢,在今一舉。朕故獨出,以示輕之;又耀軍容,使知必戰。事出不意,乖其本圖,虜入既深,理當自懼。與戰則必克,與和則必固,制鎻服匈奴,自茲始矣!」是日,頡利請和,詔許焉。車駕即日還宮。乙酉,又幸城西,刑白馬與頡利同盟於便橋之上,頡利引兵而退。蕭瑀進曰 :「初,頡利之未和也,謀臣猛將多請戰,而陛下不納,臣以為疑。既而虜自退,其策安在?」上曰 :「我觀突厥之兵,雖眾而不整,君臣之計,唯財利是視。可汗獨在水西,酋帥皆來謁我,我因而襲鎻擊其眾,勢同拉朽。然我已令無忌、李靖設伏於幽州以待之,虜若奔還,伏兵邀其前,大軍躡其後,覆之如反掌矣!我所以不戰者,即位日淺,為國之道,安靜為務,一與虜戰,必有死傷;又匈虜一敗,或當懼而修德,結怨於我,為患不細。我今卷甲韜戈,陷以玉帛,頑虜驕恣,必自此始,破亡之漸,其在茲乎!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此之謂也!」九月,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

(《資治通鑒》也有於此基本相符的記載。)

《資治通鑒》對渭水之盟的記載:

武德九年(丙戌,公元六二鎻六年)……

上自出玄武門,與高鎻士廉、房玄齡等立騎徑詣渭水上,與頡利隔水而語,責以負約。突厥大驚,皆下馬羅拜。俄而諸軍繼至,旌甲蔽野,頡利見執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輕出,軍容甚盛,有懼色。上麾諸軍使卻而布陳,獨留與頡利語。蕭瑀以上輕敵,叩馬固諫,上曰:「吾籌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傾國而來,直抵郊甸者,以我國內有難,朕新即位,謂我不能抗禦故也。我若示之心弱,閉門拒守,虜必放兵大掠,不可複製。故朕輕騎獨出,示若輕之;又震曜軍容,使之必戰;出虜不意,使之失圖。虜入我地既深,必有懼心,故與戰則克,與和則固矣。制鎻服突厥,在此一舉,卿第觀之!」是日,頡利來請和,詔許之。上即日還宮。乙酉,又幸城西,斬白馬,與頡利盟於便橋之上。突厥引兵退。

蕭瑀請於上曰:「突厥未和之時,諸將爭戰,陛下不許,臣等亦以為疑,既而虜自退,其策安在?」上曰:「吾觀突厥之眾雖多而不整,君臣之志惟賄是求,當其請和之時,可汗獨在水西,達官皆來謁我,我若醉而縛之,因襲鎻擊其眾,勢如拉朽。又命長孫無忌、李靖伏兵於幽州以待之,虜若奔歸,仗兵邀其前,大軍躡其後,覆之如反掌耳。所以不戰者,吾即位日淺,國家未安,百姓未富,且當靜以撫之。一與虜戰,所損甚多;虜結怨既深,懼而修備,則吾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韜戈,啖以金鎻帛,彼既得所欲,理當自退,志意驕惰,不復設備,然後養威伺釁,一舉可滅也。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此之謂矣。卿知之乎?」瑀再拜曰:「非所及也。」九月,突厥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

實際上,這個 唐太宗把府庫里的財物都給了突厥可汗才讓突厥退兵(既空府庫、「傾府庫」) 的說法 是錯誤的,是把小說《隋唐嘉話》的記載篡改歪曲後得出的。「傾府庫」的原始記載出自小說《隋唐嘉話》,而《隋唐嘉話》記載的是「靖請傾府庫賂以求和,潛軍邀其歸路。帝從其言,胡兵遂退。於是據險邀之,虜棄老弱而遁,獲馬數萬匹,玉帛無遺焉。」根據《隋唐嘉話》的記載,李鎻世鎻民和李靖用財物騙突厥退兵的同時還派唐軍在突厥的歸路上阻擊,結果突厥狼狽逃跑,唐軍不僅奪取了突厥數萬匹馬,還把之前給突厥的財物都奪回了(「玉帛無遺焉」)。如果採信「傾府庫」的說法,那麼也要採信唐軍立即在突厥歸路上打的突厥逃跑,唐軍奪回了給突厥的財物,還奪取了突厥數萬匹馬。而如果不採信後者,那麼也沒有理由採信「傾府庫」的說法,否則只能理解成惡意歪曲記載的無腦與惡意黑了。而且空府庫、「傾府庫」的說法與《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史書的記載矛盾,所以空府庫、「傾府庫」的說法並不可信。

渭水之盟的情況是,唐朝發生內訌玄武門之變、內部不穩時突厥趁機入寇,唐朝援軍很快趕到,「俄而諸軍繼至,旌甲蔽野,頡利見縣執失思力不返,而上挺身輕出,軍容甚盛,有懼色」(記載於《資治通鑒》),突厥頡利可汗已經畏懼,此時開戰,唐軍能擊敗突厥軍,但是還滅不了突厥汗國,李世民為了取得更大的勝利,才選擇議和麻縣痹突厥頡利可汗,

「我所以不戰者,即位日淺,為國之道,安靜為務,一與虜戰,必有死傷;又匈虜一敗,或當懼而修德,結怨於我,為患不細。我今卷甲韜戈,陷以玉帛,頑虜驕恣,必自此始,破亡之漸,其在茲乎!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此之謂也」。

然後雙方達成渭水之盟,唐朝給了突厥可汗財物(「陷以玉帛」),而突厥可汗給了唐朝馬三千匹、羊萬口。

《舊唐書 卷一百九十四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九月,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

渭水之盟這事,放在其他朝代相當一部分皇帝那裡根本不算恥辱,反而會被當成是勝利。但是,因為李世民在對外事務方面對自己的要求特別高,所以李世民才說那是「渭水之恥」。所以不能因為李世民自己說「渭水之恥」就認為渭水之盟是失敗、恥辱。

看李世民在對外事務方面對自己的要求,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戰果遠大於損失,(《資治通鑒》:貞觀十九年……凡征高麗(高句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岩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始行,士十萬,馬萬匹;逮還,物故裁千餘,馬死十八。船師七萬,物故亦數百」。班師原因是「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可見,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唐軍損失接近2000人,戰馬死了八千匹,但是唐軍打下高句麗10座城,遷7萬人入中國,還斬首4萬多級(通常殺敵數遠多於斬首數,例如平壤之戰明軍斬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軍損失卻超過1萬),唐軍還繳獲大量馬、牛、裝備、物資(唐軍多次大勝,其中單是擊敗高延壽高惠真的那次勝利,唐軍不僅消滅大量高句麗軍,還繳獲馬5萬匹,牛5萬頭,鐵甲萬領,以及其他大量裝備)。如果是其他朝代征高句麗取得這種結果,會認為這是大勝,但是李世民仍然因為沒有滅了高句麗而認為是沒有成功、因為沒有滅了高句麗而後悔。可見李世民在對外事物方面對自己要求特別高。

[

另外,看歷史大家王永興的《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230頁231頁對渭水之盟的分析:李鎻世鎻民之行為與軍事部署是示之以強、示之以無所畏懼;剛健自強之精神,一方面可以激勵唐之軍民之人心;另一方面可以使突厥可汗及其兵眾將士畏懼。有此二者,則如唐太宗之言「與戰則克,與和則固」也。

]

渭水之盟並未阻止唐朝實力的上升。渭水之盟之後,唐朝整頓內部,軍事實力迅速上升,唐初攻滅突厥汗國已成為必然,而突厥是否遭受內亂薛延陀之亂、自鎻然鎻災鎻害,都不會改變這個結果,最多只是影響突厥汗國被唐朝攻滅的時間早幾年或晚幾年而已。

何況突厥遭受內亂薛延陀之亂,本身就有之前唐朝削弱了突厥汗國的力量、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威望的因素,以及唐朝支持薛延陀反突厥的因素。突厥遭受大雪自鎻然鎻災鎻害,但是中原的唐朝也在遭受自鎻然鎻災鎻害。而且古代時期草原上經常出現大雪等自鎻然鎻災鎻害,出現這些自鎻然鎻災鎻害本來會導致游牧民鎻族大肆南下劫掠以彌補其受到的損失,但是唐朝實力不斷上升,導致這時的突厥難以通鎻過南下劫掠獲得補充。

之前武德年間李世民唐朝與突厥多次大戰,已經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實力與威望,唐朝還分化突厥(即使突厥碑文所說的突厥瓦解的原因里也包括唐朝用陰謀),突厥可汗威望與實力被唐朝削弱之後,才無力壓制薛延陀回紇的造反。唐朝攻滅突厥汗國。

唐朝打擊了突厥的威望,隨後薛延陀等鐵勒諸部叛亂,突厥在與薛延陀等鐵勒諸部的交戰中失敗。而薛延陀的領鎻袖夷男不敢當可汗,直到得到了唐朝的冊封,夷男才敢當可汗,也表現了唐朝在周邊已經比較有影響、威望。

《資治通鑒》:貞觀二年……突厥北邊諸姓多叛頡利可汗歸薛延陀,共推其俟斤夷男為可汗,夷男不敢當。上方圖頡利,遣游擊將軍喬師望間道齎冊書拜夷男為真珠毘伽可汗,賜以鼓纛。夷男大喜,遣使入貢,建牙於大漠之郁督軍山下,東至靺鞨,西至西突厥,南接沙磧,北至俱倫水;回紇、拔野古、阿跌、同羅、仆骨諸部落皆屬焉。

突厥頡利可汗仍然有一定的實力,如果此時不攻滅突厥汗國,那麼突厥有可能在短短几年後再次崛起(類似隋文帝末期dong突厥可汗勢力很弱很馴服,但是數年之後突厥可汗就圍隋煬帝於雁門,還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程度。) 隨後,唐朝攻滅突厥汗國,生擒頡利可汗,並俘獲、收降大批突厥部眾。

即使突厥碑文也記載,突厥「貴鎻族子弟,陷為唐奴,其清鎻白女子,降作奴婢。突厥之匍,棄其突厥名稱,承用唐官之唐名,遂服鎻從唐皇,臣事之者五十年。為之東征向日出之方,西征遠至鐵門。彼等之克國除暴,皆為唐皇出力也」。

[

歷史大家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評價唐太宗李世民:最重、最知軍事,不世出之人傑,是推進歷史發展、改變亞洲形勢的主要人物。

]

李世民派李靖李勣攻滅了隋末空前強盛的東突厥國,佔據河套、漠南,薛延陀崛起成為一個新興的強大勢力。李世民派李勣打敗薛延陀國,使薛延陀由盛轉衰,又派李勣攻滅薛延陀國,佔據漠北。唐太宗還派兵打敗西域諸國,並將西域納入統治。 李世民不僅擴張佔據河套、漠南、西域、漠北等地,還在這些地區建立了統治,使唐朝開始統治這些地區。

唐朝真正統縣治了河套、漠南、西域、漠北、安南等地,唐朝不僅在這些地區設置統縣治機構,還能在當地任免、處置官員,徵兵,並且控制了當地的政治、軍事、外交,唐朝甚至在漠北收稅,而唐朝對河套、漠南、西域、安南等地的控制還要強於對漠北的控制。

李世民派唐軍徹底打垮吐谷渾,李世民還派唐軍擊敗吐蕃、高句麗、西突厥、松外諸蠻;吐谷渾成為被唐朝控制的下屬;松外諸蠻歸降於唐朝;吐蕃退出党項、吐谷渾、白蘭羌等;吐蕃、高句麗、西突厥稱臣於唐朝李世民。

唐高宗時,唐軍攻滅西突厥汗國,唐朝擴張到蔥嶺以西的中亞。

因為李世民的訓練與重視,使得貞觀年間唐軍戰鬥力非常強大。薛延陀崛起強盛,大軍南下,李勣數千唐軍以少勝多,大破薛延陀大軍,殺獲超過5萬人。(此戰唐軍雖然動用數萬唐軍,但是實際與薛延陀交戰的只有數千唐軍。數千唐軍已經做到了大破強盛時期的薛延陀大軍,俘獲超過5萬人。)

《舊唐書》卷六十七 列傳第十七:命勣為朔州行軍總管,率輕騎三千追及延陀於青山,擊大破之,斬其名王一人,俘獲首領,虜五萬餘計。《資治通鑒》貞觀十五年:李世勣敗薛延陀於諾真水。初,薛延陀擊西突厥沙缽羅及阿史那社爾,皆以步戰取勝;及將入寇,乃大教步戰,使五人為伍,一人執馬,四人前戰,戰勝則授以馬追奔。於是大度設將三萬騎逼長城,欲擊突厥,而思摩已走,知不可得,遣人登城罵之。會李世勣引唐兵至,塵埃漲天,大度設懼,將其眾自赤柯濼北走。世勣選麾下及突厥精騎六千自直道邀之,逾白道川,追及於青山。大度設走累日,至諾真水,勒兵還戰,陳亘十里。突厥先與之戰,不勝,還走。大度設乘勝追之,遇唐兵。薛延陀萬矢俱發,唐馬多死。世勣命士卒皆下馬,執長槊直前沖之。薛延陀眾潰,副總管薛萬徹以數千騎收其執馬者。薛延陀失馬,不知所為,唐兵縱擊,斬首三千餘級,捕虜五萬餘人。(此戰是唐軍擊敗薛延陀,但沒有攻滅薛延陀汗國。後來唐太宗再次出兵攻滅薛延陀汗國。)《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七 唐紀十三 記載唐太宗說「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而且唐初的唐軍確實做到了唐太宗說的「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

貞觀年間,唐朝攻滅薛延陀,設置六府七州,控制包括回紇在內的漠北諸部,漠北諸部「歲內貂皮為賦」(《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唐朝將漠北納入統治。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帝(唐太宗)剖其地為州縣,北荒遂平。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貞觀二十年……鐵勒百餘萬戶,散處北溟,遠遣使人,委身內屬,請同編列,並為州郡……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使窮髮之地盡為編戶。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取古人所不能取,臣古人所不能臣」。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九:古人所不能致,今既吞之;前王所不能屈,今咸滅之。

《舊唐書》:「太宗幸靈武,受其降款,因請回鶻已南置郵遞,通管北方。太宗為置六府七州,府置都督,州置刺史,府州皆置長史、司馬已下官主之……」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即故單于台置燕然都護府統之,六都督、七州皆隸屬,以李素立為燕然都護。其都督、刺史給玄金魚符……渠領共言:「生荒陋地,歸身聖化,天至尊賜官爵,與為百姓,依唐若父母然。請於回紇、突厥部治大塗,號『參天至尊道』,世為唐臣。」乃詔磧南弟鳥泉之陽置過郵六十八所,具群馬、湩、肉待使客,歲內貂皮為賦。

《舊唐書》本紀第三:鐵勒回紇、拔野古、同羅、仆骨、多濫葛、思結、阿跌、契苾、跌結、渾、斛薛等十一姓各遣使朝貢,奏稱:"延陀可汗不事大國,部落烏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能逐延陀去,歸命天子,乞置漢官。"詔遣會靈州。九月甲辰,鐵勒諸部落俟斤、頡利發等遣使相繼而至靈州者數千人,來貢方物,因請置吏,咸請至尊為可汗。於是北荒悉平……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敕勒諸部俟斤遣使相繼詣靈州者數千人,咸云:「願得天至尊為奴等天可汗,子子孫孫常為天至尊奴,死無所恨。」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九:……鐵勒諸姓、回紇胡祿俟利發等,總百餘萬戶,散處北溟,遠遣使人,委身內屬,請同編列,並為州郡。收其瀚海,盡入提封……

(鐵勒即敕勒,回紇是其一部分。)

--------------------------------------------------------------------------------------------------------------------------

1、

隋文帝登基時的戶口數沒有包括北周留下的大量實際存在卻沒統計的人口。之後,隋朝通過大索貌閱等方式極力清查北周戶口,使得隋文帝開皇年間達到870萬戶,隋煬帝大業五年890萬戶,這其實主要是北周留下的實際人口戶口多,被統計上來了。

什麼「以一戶6口計」? 隋朝憑什麼「以一戶6口計」?史料明確記載了隋朝人口最多時是890萬戶、4600萬人,隋朝平均一戶約5人,隋朝根本不能以一戶6口計。

而唐太宗時期、唐太宗末期人口少於隋朝頂峰,那是因為隋朝頂峰有前不久北周留下的大量實際人口,而唐太宗時期前不久是隋朝楊廣導致是隋末大亂,隋朝楊廣導致的隋末大亂使人口銳減到200萬戶。 從隋末到唐高祖時期還在戰亂,人口很難增長。之後唐太宗時期安寧,發展。唐太宗時期約20年,人口從200萬戶增長到約380萬戶,這人口戶口年均增長率(別忘了開年數次方)在中國古代是較高的之一。

正是因為隋朝楊廣造成的破壞太嚴重,才導致之後不久的唐太宗時期人口少。 但是唐太宗用遠少於隋文帝時期的人口,卻擊敗了更多、更強的敵人,擴張佔據了遠比隋文帝時期、隋煬帝前期大的多的疆域(至於隋煬帝後期,隋煬帝後期把疆域丟盡了),同時唐太宗貞觀年間保證了內部安寧、發展,而且沒有百姓農民起義。 更說明李世民遠強於楊堅。

隋朝直接篡取的北周的豐厚產業(龐大疆域、大量實際人口人力物力、強大國家),因為有北周留下的豐厚產業而很快達到頂峰,然後被隋朝楊廣都敗壞了,人口銳減到200萬戶,留下嚴重分裂、外敵崛起達到空前強大並要入主中原 的隋末惡劣局勢與爛攤子。

唐朝是自己擊敗眾多強敵、打下的江山,然後經過自己長期的發展達到頂峰。

但凡有腦子的都能看明白,隋朝楊堅時期的狀況、以及隋朝的頂峰(隋煬帝初期)是靠篡取的北周的豐厚產業,隨後很快就被隋煬帝楊廣都敗壞了。 而唐朝頂峰是靠唐朝自己的發展。

北周「留給」隋朝約690萬戶以及約690萬戶以外的大量隱漏瞞報戶口(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玖等人的考證),隋朝吞併陳的戶口,通過大索貌閱等手段清查北周、陳的隱漏瞞報戶口,使開皇年間就達870萬戶(《資治通鑒》:「隋開皇中,戶八百七十萬」),隋朝鼎盛時期達890萬戶,但是,隋煬帝造成隋末嚴重的大亂,隋朝留下200餘萬戶(《通典》記載「(隋)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以及內外眾多強敵、破壞極其嚴重、疆域丟失、嚴重分裂的隋末爛攤子與惡劣局勢。

[說明: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玖等人的考證,《通典》所說後周靜帝末授隋禪有戶359.964萬戶,實際沒有算上北周吞併北齊的大量戶口,而加上北周吞併北齊的戶口,則有約690萬戶,而且,這個690萬戶還仍然未算上北周「留給」隋朝的大量隱漏瞞報戶口。 隋朝吞併陳的戶口、通過大索貌閱等手段清查北周與陳的隱漏瞞報戶口,使戶口在開皇年間就達到870萬戶(《資治通鑒》:「隋開皇中,戶八百七十萬」),這大部分是北周、陳留下的實際人口戶口。 隋煬帝大業五年達到890萬戶,之後隋煬帝造成大亂,破壞嚴重,隋朝留下的人口戶口只有200餘萬戶(《通典》記載「(隋)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

唐朝人口最多時,是在天寶年間。

(隋朝的頂峰人口是已經大規模清查過瞞報人口之後得出的,而唐朝開元、天寶年間沒有大規模清查瞞報人口,很多增長的人口被瞞報,天寶年間唐朝的實際人口遠超過961萬餘戶。而天寶年間唐朝的這個人口數據961萬餘戶已經超過了隋朝頂峰人口,而且天寶年間唐朝的這個961萬餘戶還不包括天寶年間唐朝存在的大量瞞報人口。算上瞞報人口,按照實際人口算,唐朝人口頂峰時的人口遠超過隋朝人口頂峰時的人口。)

《通典》記載唐朝天寶年間的戶數人口數時提到當時有嚴重的瞞報少報現象,認為當時至少有1300萬-1400萬戶。

《通典》記載唐朝天寶年間「所在隱漏之甚也……大唐百三十餘年中,雖時起兵戎,都不至減耗,而浮浪日眾,版圖不收。若比量漢時,實合有加數,約計天下人戶少猶可有千三四百萬矣。」

唐朝人口最多時,是在天寶年間。《通典》記載唐朝天寶年間的戶數人口數時提到當時有嚴重的瞞報少報現象,認為當時至少有1300萬-1400萬戶。

《通典》記載唐朝天寶年間「所在隱漏之甚也……大唐百三十餘年中,雖時起兵戎,都不至減耗,而浮浪日眾,版圖不收。若比量漢時,實合有加數,約計天下人戶少猶可有千三四百萬矣。」

而《中國人口史》等相關書籍、歷史學家考證出的唐朝天寶十三年的實際戶數與人口數則更多。

歷史學家凍國棟《中國人口史》考證認為,唐朝天寶十三年時,有約1430萬到1540萬戶,約7475萬到8050萬人。

(還有其他歷史學家考證的唐朝頂峰人口數據更多的,例如根據葛劍雄《中國人口發展史》考證,唐朝人口峰值在755年前後,在8000萬至9000萬人之間。 (第159頁。) 《中國人口發展史》第151頁,還提到了以下兩位學者的觀點: 現代學者陳旭麓,唐朝人口峰值:9254萬人。 日本的現代學者日野開三郎,唐朝人口最高峰:2000萬戶,1.4億人。 這裡暫且不採用「9254萬人」「2000萬戶,1.4億人」 這兩個數據。 )

凍國棟、葛劍雄在研究隋唐人口方面是權威級別的歷史學家。他們對數據的處理是有大量史料證據支持其處理方式的,他考證眾多史料證明的人口。 這裡採用 凍國棟《中國人口史》考證史料證明的數據,唐朝天寶十三年時,有約1430萬到1540萬戶,約7475萬到8050萬人。也可以採用葛劍雄的數據,8000萬至9000萬人之間。

李淵李世民起兵時,只有太原一地。但是,之後李淵李世民唐朝擊敗眾多強敵,擴張佔據了中原、南方等地,還擴張佔據了龐大的外圍疆域。

實際上,北周留給隋朝的疆域與人口,遠多於隋朝留下的疆域與人口。而唐朝打敗眾多內外敵人,經過擴張,疆域遠超過隋朝,後來經過發展,唐朝的人口、經濟等方面也遠超過了隋朝。

2、

隋朝那墾田地數早就被證明是錯誤的,是被過度誇大的,這是史學界早就證明的。

某些人提到隋朝耕地開墾量。但是,畢生從事隋唐史研究的歷史學家汪篯也早就提出隋朝那墾田數不是真實的。

那是應授田數,不是隋朝實際的耕地數。

看看隋朝耕地數的兩個奇葩的數據:「隋開皇九年已墾田地1944萬頃,大業中期已墾田地5585萬頃。」換算成畝,約為「隋開皇九年已墾田地19億畝,大業中期已墾田地55億畝」(若考慮到度量衡的換算,那麼這開皇九年為15億畝、大業中期為43.5億畝,考慮到大業三年曾改度量衡,則大業中期為16億畝,據汪篯《隋唐史論稿》),1957年中國才有16.8億畝耕地,這還是幾千年發展的結果。

而那幾個隋朝耕地數,要麼超過1957年的中國數倍,要麼與1957年的中國差不多。但是,1957年的中國,有18%或以上的耕地在遼寧、吉林、黑龍江、雲南、貴州,而隋朝沒有控制這些地區,而且隋朝在這些地區沒有耕地;1957年的中國有約20%的耕地在江南和嶺南,但是隋朝在這些地方只有70萬戶,還有大片地區沒有深入開發;所以隋朝的耕地數是絕不可能超過、也絕不可能接近1957年中國的耕地數,隋朝這耕地數是假的、是被嚴重誇大的。(汪篯《隋唐史論稿》)

實際上,早在《通典》里就提出隋朝這墾田數不是真實的,「恐本史之非實」。

而畢生從事隋唐史研究的歷史學家汪篯,也早就提出隋朝這墾田數不是真實的。

看看其他朝代耕地最多時的數據,

西漢平帝元始2年,耕地面積約8.27億畝,

東漢安帝延光4年,耕地面積約6.94億畝,

明神宗萬曆30年,耕地面積約11.62億畝,

清光緒13年,耕地9.12億畝,

(參考《明神宗實錄》、《光緒會典》、《我國歷代耕地面積的變化》等,)

看人口頂峰,以上幾個朝代的人口都遠超過隋朝的人口,看疆域,西漢、東漢、明朝疆域並不比隋朝小,歷代耕地主要集中的地區,也大多在這些朝代的疆域範圍內,而清朝疆域則遠超隋朝。

但是,隋朝耕地數居然遠超這些朝代。超過漢朝還有可能,但是,竟然遠超明朝、清朝。要知道,明朝、清朝的技術遠超隋朝,而且明朝、清朝的南方的開發程度也遠超隋朝。可見,隋朝墾田數是假的,是被嚴重誇大的。

根據歷史學家的《中國古代經濟簡史》,唐朝的農業、手工業、商業等各方面都遠超過了隋朝,唐朝經濟遠超過隋朝。

根據歷史學家王仲犖的《隋唐五代史》,唐朝農業有很大發展,水利事業、農業生產工具也有很大發展,耕地面積增多,畝產量增加;唐朝手工業、商業也有很大發展。

3、

隋朝各地糧倉的糧食,早就被楊廣各種征討與失敗消耗殆盡了。

楊廣徵高句麗時,曾下令把各地糧倉、府庫的糧食、物資運到高句麗,後期卻因為楊廣的指揮錯誤導致隋軍慘敗,各地運到高句麗的大量糧食、物資被丟給了高句麗。

根據含嘉倉存糧的記錄、刻銘磚的記錄,含嘉倉是從唐朝開始大規模存糧的。 (具體見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余扶危,賀官保的《隋唐東都含嘉倉》,含嘉倉大規模儲存糧食是開始於唐朝。)

所謂的「內探出259個糧窖。其中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這些存糧根本不是隋朝的,而是唐朝的或宋朝的。

而馬周那段話,是馬周自己搞錯了原因。其實,早在李淵進西京(長安)想用西京府庫的東西賞賜功臣時,西京府庫的東西就不夠用了,李淵另用其他辦法獲得物資。

《資治通鑒》第一百八十四卷:「淵傾府庫以賜勛人,國用不足,右光祿大夫劉世龍獻策,以為『今義師數萬,並在京師,樵蘇貴而布帛賤;請伐六街及苑中樹為樵,以易布帛,可得數十萬匹。』淵從之。」

其實因為隋煬帝的各種征討與失敗的巨額消耗與損失,在隋煬帝中期隋朝已經「國用不足,並貸社倉之物,以充官費,故至末塗,無以支給」,到了隋煬帝後期,隋朝已經「百姓疲勞,府藏空竭」了。

有荒謬謠言說唐朝吃了隋朝存糧幾十年。 但事實上,北周、隋朝那大批糧食、財物,早就被隋煬帝大量消耗(隋朝多個大型糧倉與倉庫的糧食與物資被隋煬帝運到高句麗、又因為隋軍的失敗而被丟在了高句麗),在隋煬帝後期就已經沒剩下多少了。唐朝吃的主要是唐朝人生產的糧食,唐朝依靠的是唐朝人生產的糧食。

隋煬帝後期已經「百姓疲勞,府藏空竭」「國用不足,並貸社倉之物,以充官費,故至末塗,無以支給」了。 《隋書》列傳第三十記載,隋朝大業十二年,「百姓疲勞,府藏空竭……」《舊唐書·食貨志》記載隋朝:及大業中年,國用不足,並貸社倉之物,以充官費,故至末塗,無以支給。

隋煬帝的消耗、以及隋煬帝造成的大亂,能輕易毀掉巨額的糧食與財物。隋朝的糧倉,儲存的再多,經歷隋煬帝消耗、以及隋煬帝造成的大亂的破壞與消耗,留給唐朝與李世民的能有多少呢?馬周的一段話造成了誤解。有人提到「貞觀十一年,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有人藉此說「隋朝已滅亡了20年,隋文帝已經死了33年,可那時的糧食布帛還未用完。」 實際這是錯誤的。是馬周搞錯了原因。其實,早在李淵進西京(長安)想用西京府庫的東西賞賜功臣時,西京府庫的東西就不夠用了,李淵另用其他辦法獲得物資。 《資治通鑒》第一百八十四卷:「淵傾府庫以賜勛人,國用不足,右光祿大夫劉世龍獻策,以為『今義師數萬,並在京師,樵蘇貴而布帛賤;請伐六街及苑中樹為樵,以易布帛,可得數十萬匹。』淵從之。」 何況,根據《隋書》列傳第三十也記載,大業十二年時已經「百姓疲勞,府藏空竭」。根據《舊唐書·食貨志》記載,大業中年隋朝就已經「國用不足」、大業末年隋朝已經「無以支給」。實際上,早在李淵進西京(長安)用西京府庫的東西賞賜功臣時,西京府庫的東西就不夠用了,李淵另用其他辦法獲得了物資。而馬周所說的西京府庫存的東西「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馬周自己搞錯了原因,而真實原因是李淵、李世民往西京府庫里存東西,才能使其「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並非是靠隋朝儲備。而洛口倉、東都等地的物資,反而被唐朝的對手王世充、李密等人利用了,這對唐朝來說並不是好事。含嘉倉大規模儲存糧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具體見余扶危、賀官保的《隋唐東都含嘉倉》。而考古發掘出的含嘉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這些穀子是宋朝存進去的,並非隋朝存進去的。含嘉倉大規模儲存糧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可以用其他理由說隋朝的富裕與強盛,但是,用含嘉倉存糧去說「由此可見隋朝的富裕與強盛」,就錯的嚴重了。何況,隋朝的富裕強盛,早就被隋煬帝楊廣造成大亂敗壞了,沒留給唐朝。有個荒謬謠言說隋朝存糧吃到了貞觀年間、構成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接下來反駁這個謠言。隋文帝時號稱存的可以吃五六十年的糧食,那麼多糧食是屬於大規模儲存糧食,其正常儲存年限只有2到4年,(即使現代遠比古代先進的科技條件下,大規模儲存糧食的正常存儲年限才2到4年,見《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隋朝儲存糧食的正常存儲年限是短於現代的),粟存的大規模儲存時間稍長,有達到9年的,接下來說明,即使放寬條件認為隋朝大規模存糧能存5年或9年,也對唐朝沒有多大幫助,更不會構成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隋朝時期存下的糧食主要是隋文帝存入的,而從隋煬帝開始消耗巨大的征討、工程時,就難以大規模存入糧食了,而是要大量消耗之前隋文帝存的糧食。(而隋煬帝征討得到的疆域成果也隨著隋煬帝造成的大亂很快丟失了。)所以,等到隋煬帝末期,隋朝的大量存糧已經有很大一部分被隋煬帝的征討消耗了,這也與《隋書》列傳第三十記載的隋朝」府藏空竭「相符。而剩下的糧食,部分被戰火毀掉,部分也很快被各起義軍、割據勢力消耗,即使還有剩餘,也很快就變質了。 各起義軍、割據勢力要靠亂世里百姓新收穫的糧食生存。李淵起兵後,一邊作戰擴張,另一面在關中等地這些擴張佔據的疆域上恢復農業生產、經濟生產,主要是靠自己治下的百姓生產的糧食。等到李世民的貞觀時期,吃的糧食基本是李淵武德時期生產的、以及李世民貞觀時期生產的。某些人提出用「替換」「輪換」的方法使唐朝貞觀十幾年的時候仍然吃隋朝存糧、貞觀之治靠隋朝存糧。但是,必須滿足兩個必要條件,才有可能使這種方法成立。第一個條件:隋文帝時期存入的大量糧食,經過隋煬帝時期的消耗、隋煬帝造成的大亂的消耗與破壞,還能剩下相當多的糧食。第二個條件:隋朝末期、唐武德年間生產儲存的糧食能夠替換大量隋朝生產儲存的糧食。 這兩個條件都成立時,才有可能使「替換」「輪換」的方法成立,但是,如果第二個條件成立,就等於說,用不到隋朝鼎盛時的四分之一的人口 在天下大亂的環境下 生產儲存的糧食數量 與 隋朝強盛時多年生產儲存的糧食數量 差不多,這顯然是不成立的。(何況,退一步說,如果這是成立的,那麼就等於說人口凋敝天下大亂時都能生產儲存與隋朝強盛時多年生產儲存的糧食數量差不多的糧食,那麼隋朝存糧就更沒有意義了。)或許有人認為,既然大亂時期這些生產的糧食無法大量「替換」「輪換」隋朝存糧,那麼只「替換」「輪換」其中一小部分即可。但是這樣的話,能夠「替換」「輪換」的只是大亂時期生產的一小部分,其他的則變質,結果能「替換」「輪換」的數量只保持在大亂時期生產的那一小部分上,實際到了貞觀初期,吃的糧食就已經是唐朝武德年間生產的,而貞觀十幾年的時候,吃的糧食已經是貞觀初期生產的糧食了。 如果這也算吃隋朝存糧的話,那麼按這說法這樣輪換下去,往後,能輪換到宋、元、明、清,直到現在,往前,能輪換到北周、西魏……晉、魏蜀吳、東漢、西漢…… 按這說法,宋、元、明、清直到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成了吃唐、隋、北周、西魏……晉、魏蜀吳、東漢、西漢…… 中任何一個王朝的存糧了,可見這說法是很荒謬的。所以用這種「替換」「輪換」的方法說吃隋朝存糧是很荒謬的。而且第一個條件是否成立都有問題,隋文帝存糧的大量糧食,經過隋煬帝的各種征討的消耗、隋煬帝造成的大亂的破壞與消耗,其中有隋末農民起義軍(如李密翟讓瓦崗軍等)、軍閥(如劉武周、梁師都、薛舉等)開倉賑濟百姓等等(這種情況的賑濟百姓往往恣民所取,導致百姓拿的糧食超過其力所能運回去的量 ,不得不將大部分糧食拋棄在路邊的荒郊野地)。經過這樣的消耗與破壞,隋文帝那龐大的存糧也沒有多少能留給唐朝了。所以第一個條件也很難成立。而第二個條件根本不成立,所以用這種「替換」「輪換」的方法仍然不能使隋朝存糧吃到貞觀年間,更無法使隋朝存糧構成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所以 隋朝存糧吃到了貞觀年間、構成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 這說法是荒謬的謠言。而且,實際正如前面列舉的史料所說的,大業中年隋朝已經「國用不足」、大業末年已經「無以支給」、「百姓疲勞,府藏空竭」。

事實是楊廣已經把隋朝的大規模存糧幾乎耗盡了。沒耗盡的也早就變質了。楊廣各種擾亂社會經濟的行為導致難以生產大量糧食,導致楊廣時期隋朝不僅幾乎耗盡了存糧,而且沒有新糧食可以替換。 而唐朝吃的糧食主要是唐朝百姓生產的糧食。

4、

隋文帝楊堅大肆摧毀華夏學校。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七十九記載,仁壽元年 隋文帝詔廢除各地學校,「太學、四門及州縣學並廢」。

隋文帝楊堅摧毀了鄴城、建康等歷史名城。 隋文帝楊堅還抑制工商業的發展。例如,《隋書》列傳第二十一 記載,隋文帝用令狐熙「抑工商」,並且稱讚令狐熙「抑工商」的政斲策。在隋文帝時期,令狐熙「抑工商」,卻在政績考核里成為第一,可見隋文帝對其「抑工商」的支持。

唐太宗李世民則在唐朝各地建立了大量華夏學校。唐太宗李世民還採取多種措施促進經濟的發展。

--------------------------------------------------------------------------------------------------------------------------

隋朝通過大索貌閱等等手段極其嚴厲的清查人口,隋朝這麼極端嚴厲的清查人口,中國古代其他王朝是不這麼做的。

而隋朝開皇年間的人口以及大業五年的人口,主要是靠清查北周、陳留下的實際人口,主要是依靠北周留下大量實際人口,當年在北周沒被統計上來,但之後被隋朝清查統計了上來。

而唐朝貞觀年間的人口增長,主要是依靠實際人口的增長。

隋朝楊廣造成的隋末大亂對人口、物資、經濟等等各方面都有極其嚴重的破壞,導致隋末唐初只有200萬戶人口(《通典》記載「(隋)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但是唐太宗以這麼少的人力物力,卻建立了戰鬥力非常強大的軍隊,不僅四面擴張作戰取勝(而且擴張佔據的疆域遠大於楊堅的),而且同時保證了絕大部分華夏百姓的安寧,保證了華夏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還興修了數十處水利工程;而且在貞觀年間二十餘年的時間裡,人口從約200萬戶增長到近380萬戶,這是古代中國歷史上人口年均增長率較高的時期之一。

(因為各時期的初始人口、時期長短往往不同,所以應該用比較各時期的「人口年均增長率」來比較各時期的人口增長情況。計算「人口年均增長率」時別忘了要開年數次方。貞觀年間是古代中國歷史上人口年均增長率較高的時期之一。)

可見「開皇之治」主要依靠篡取北周的豐厚產業(北周的龐大疆域、強大國家、大量實際人口人力物力), 「貞觀之治」則是依靠李世民與唐朝自己的努力,擊敗眾多強敵、統一、擴張佔據遠大於隋朝的疆域、自己發展經濟,「貞觀之治」的人口增長主要依靠實際人口的快速增長,而「開皇之治」則是依靠清查前面北周留下的大量實際人口。

「開皇之治」依靠前面北周留下的豐厚產業。而「貞觀之治」前不久是隋朝楊廣留下的隋末爛攤子與惡劣局勢。「貞觀之治」是依靠自己努力。

「貞觀之治」不僅在軍事、疆域、擴張佔據的疆域等各方面遠超過「開皇之治」,而且在實際人口的人口增長(人口年均增長率)方面也超過「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遠勝「開皇之治」。李世民遠勝楊堅。

--------------------------------------------------------------------------------------------------------------------------


不知道是誰厲害,應該說倆人評價都挺高,楊堅篡權,李世民也是搶的哥哥皇位,別說李世民比李建成強,楊堅哪又比宇文家弱。 應該說李世民肯定厲害,但楊堅絕對是被低估的,雖說老外把楊堅和秦始皇並論,但中國通史講楊堅講了一集半也能說明一些東西,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律法,應該是制度影響更大。 作為女性我更喜歡楊堅!!!因為他怕老婆,作為皇帝還怕老婆這絕對是真愛啊!!!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傳為佳話,但也沒妨礙李世民和別的女人一茬一茬生娃。楊堅的子女都是獨孤所出,除了明朝的明孝宗,歷史上也只有他這方面做的比較好了。別說什麼獨孤家勢力大,獨孤皇后死後楊堅亂來?有次楊堅想和別人好,最後因為獨孤皇后氣的離家出走,這件事反而說明獨孤皇后在他心中的份量。就好比一現代男性,他要出去找小三,因為女的反對,然後就不找小三,然後他就賭氣離家出走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的,用古代標準要求楊堅真算不錯的了。獨孤皇后死後,楊堅不到一年也去世,說實話一般是夫妻感情特別好的才可能這樣,他們畢竟相伴那麼多年,倆人很小就結婚了。而且楊堅的父親也是痴情的人,就是楊廣也和蕭皇后感情很好,妃子還真不多。 李世民粉絲更多,但楊堅也慢慢進入大眾視野,因為他符合現代審美啊!!!


「無出李世民其有,朱元璋次之」這句話相信只是出於題主的一家之言。1、隋文帝初登基時全國人口400萬戶,隋煬帝登基時已達890萬戶(而唐太宗直到駕崩才有380萬戶)以一戶6口計,全國人口不下5000萬,這個數字大約直到唐玄宗時才達到。2、隋開皇九年已墾田地1944萬頃,大業中期已墾田地5585萬頃。但唐天寶十四年才墾田地1430萬頃。3、隋朝時政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許多糧倉,其中著名的有興洛倉、回洛倉、常平倉、黎陽倉、廣通倉等。存儲糧食皆在百萬石以上。貞觀十一年,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隋朝已滅亡了20年,隋文帝已經死了33年,可那時的糧食布帛還未用完。1969年在洛陽發現了一座隋朝糧倉——含嘉倉遺址。面積達45萬多平方米,內探出259個糧窖。其中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古時人口的多少標誌著國家是否擁有繁榮的基底,人口便是國家的第一生產力,由此可見隋朝的富裕與強盛,私以為,「開皇之治」亦遠勝「貞觀之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