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5克黑面包打赢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黑面包是从德国到东欧,一直到俄国。各国士兵们的基本口粮。这种黑面包跟我们现在蛋糕店里卖的不是一种东西,混合了小麦在磨粉过程中被碾下来的皮层、胚芽、糊粉层及少量胚乳等麸皮。

所以这东西有点酸,还有点咸。最好配点砂糖,肉或者鱼才吃得下去。中国人第一口吃这种东西,感觉都是:「这面包馊了!」

二战期间,苏联平民一度每天只有300克黑面包,士兵则有500-700克,苏军的黑市价是两块手表换一整条黑面包。而一条黑面包可以供应8-10人吃一天。在供应不畅的时候,一条黑面包是10个战士一天的口粮。

在极端情况下,比如决定二战东线战场攻守易势的 列宁格勒保卫战期间,长达半年多的时间,列宁格勒市民平均每人只有125克黑面包供应,这是什么概念?二战后被抓到西伯利亚干活的日军战俘供应是每天350克,还喊吃不饱呢!

二,吸烟的军队打败了没烟抽的军队

要是问苏联士兵,有什么比黑面包更重要,那大概最多的士兵会回答是烟草了。香烟于士气的作用是明显的。比如「士兵们忍受著列宁格勒烟草的短缺,所有的替代品都被用上了,例如蛇麻草、干枫叶,用尽一切办法来保证部队的烟草供应。这对士气的影响显而易见。很少有士兵会同意用手中的烟草交换巧克力。烟草在他们心中高于空运来列宁格勒的压缩食品、、甚至在战斗中,士兵们也要找机会抽烟。(吸几口开一枪)

苏联发的不是我们今天的卷烟,而是真正的烟草,俄国人用报纸或者别的纸自己手工制作成可以吸的状态。

与盟国相反,由于希特勒本人反感吸烟,对配给士兵香烟不热心,而德国战争期间获得海外烟草也困难,所以德军配给烟草总不多,士气很受影响,战争后期德军只有到处捡烟屁股抽。

今天的人可能对这无法理解,饭都不吃不饱,随时要死了怎么还想著吸烟?事实上,吸烟是一种让士兵们暂时忘却战场上的血肉地狱的「抽离现实」的办法,熟悉的烟味能让他们想起开战前的美好生活。最终,抽烟的斯大林、丘吉尔和罗斯福指挥著他们的「烟枪」们,打败了不抽烟的希特勒和他手下无烟可抽的军队。

三,二战美军最大的敌人:神秘肉

神秘肉(Mystery Meat)其实就是午餐肉,二战期间美军选择了斯帕姆午餐肉作为部队的主要肉食来源。这东西在口味挑剔的美军看来口味单调,几乎没有肉味,只含有碎猪肩肉,食盐,糖和亚硝酸钠,只到2009年才在配料里加入了土豆淀粉改善口感。

由于这东西运输简单,保质期长,烹调方便,最关键是很便宜,于是二战美军一日三餐都吃这个,对于习惯了美国高品质生活的美国人来说,连吃这东西几年让人感觉要发疯。前线的美军士兵们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肉才能做得这么难吃,于是发明了很多诡异的传说,称之为「神秘肉」。还被美国士兵传说是战场上最可怕的东西,仅此于得淋病。

当然,这种看法仅仅限于挑剔的美国人。对于欧洲各盟国士兵来说,如英国,苏联人来说,这东西是难得的美食,更别提亚洲了。比如韩国著名美食「部队汤」,就是韩国人捡美军吃剩下的午餐肉罐头,做成的大杂烩慢慢发展出来的。

四,羊羹,爱吃糖的日军没有它就开始打败仗。

今天中国人拿出日军的食谱来看,通常都觉得这实在太丰富了。日本士兵的伙食标准明显高于普通日本人,基本相当日本国民富裕人家的水平。除了有大量肉类作为副食外,同时还提供了适合日本人口味的腌菜,味增,甜食等各种东西。日军甜食种类众多,包括奶糖,水果糖,饴糖,巧克力,果冻,柿饼,水果罐头,炼乳,羊羹等等。

羊羹:用红豆与面粉或者葛粉混合后蒸制,以豆类制成的果冻状食品

有不少羊羹还随著关东军的覆灭流落到了苏联,不过苏联士兵搞不懂这是啥东西,有的居然拿这个擦皮鞋。

虽然纸面上日军吃得很好,但其实这些配给,大多数时候士兵都吃不到,因为日本陆军跟前面我们讲的美军和德军相比,在机械化方面更落后一些,后勤运输总是跟不上军队行进的速度,据说在东南亚日军随身带著6天口粮,所以攻势往往也只能持续数天,像不像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星期攻势」?其实一点不奇怪,志愿军配备的汽车也不多。

日军一般的配给,更多的还是采取「现地自活」的方法,就是抢劫,当地能抢到什么就吃什么,这招在中国大陆人口稠密的农村和城市行得通,但当日军把这种中国战场的」成功经验「应用到丛林密集的东南亚或南太平洋地区时,乐子就大了……

日军野战时最常见的饮食,还是随身携带的精米,饼干,罐头肉,盐和腌菜等等。

日军的战斗力可以说跟军粮补给有很大关系,当一支日军的甜食配给断绝的时候,基本可以说这支日军就快完蛋了----------苏联人进攻前部分关东军已经开始吃不上大米,开始啃玉米面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