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一说到「德械师」,那是很能让人格外兴奋的,尤其是那些只喜欢从地摊传奇、神剧和自媒体中了解历史的国粉们,就更是会激动的流出哈拉子来。

其实当年根本就没有德械师这个建制,也没有德械师这个说法,不信的话你去翻国军的旧档案,或者阅读改开以前的相关记述,看看能否找到「德械师」这三个字。这所谓的德械师,大概也就是最近这一二十年以来先由某个写手这么说了,然后在各网路论坛和自媒体上以讹传讹叫起来的。

但如今太多的自媒体读者不管那么多,只要看到戴了德式钢盔的,便迫不及待地惊呼:看!德械师!

图1 戴了德式M35钢盔的国军

德械师一说流传的如此之广,应该与战前那几十个调整师的德械有关。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份《陆军改革建议书》被德国军事顾问团奉献给老蒋,提出了以有限的物力财力,分批分期完成60个师的整编计划。这就是国军三十年代60个整编师方案的由来。

根据这个方案,1935年下半年开始,分两批对20个单位进行整编。

第一批10个单位是:第2、第11、第14、第25、第36、第57、第67、第87师等8个师和第2师补充旅、教导总队。

第二批10个师是:第3、第4、第6、第9、第10、第27、第80、第83、第88、第89师。

这其中,第2师补充旅和教导总队并不是师,但略等于师,因而后来也就笼统地和其他18个师一并称作调整师了。

由于此时这20个单位的德械装备尚未运抵中国,因而只得在编制体系方面进行一些调整,故又称其作调整师。又因为这20个「调整师」均是在1936年、也就是民国二十五年完成的,故称「二十五年调整师」。

调整师的编制:每师辖2个旅、每旅辖2个步兵团,每团辖3个步兵营,每营3个连,每连3个排,每排3个班,每班分步枪组(7人)和机枪组(5人)。师直属炮兵、工兵、通信、辎重兵各1个营,骑兵、特务各1个连,卫生队。极少数的师还有1个战防炮连和1个高射炮连。步兵团直属1个通信连,1个小炮连。营另辖1个重机枪连,1个迫击炮排。

不过呢,这仅仅是书面上的编制,实际上这20个师不同程度都有缺编,没有一个完全编满了的,但相对其他国军,其编制装备却是最精良的。

图2 正在操纵37毫米战防炮训练的调整师炮兵

1937年,本来还在继续调整第三批、第四批的20个师,但尚未调整完成,全面抗战爆发,这后20个师的调整也就半途而废,所以到抗战爆发前,国军总共就那先期调整的20个师,被作为甲种师使用于战场。

大概就是因为调整师是采纳了德国人的建议,训练中又有德国军事顾问的参与,装备、装具中又有部分德械的缘故,因而被今天的许多人称作德械师。

实际上,这所谓「德械师」的德械与德国陆军师根本不是一回事儿。来看一看调整师与战前德步兵师的重装备(火炮)配备情况:

国军调整师(1937年标准):75毫米山炮12门,20毫米机关炮18门,82毫米迫击炮18门。极少数的师有37毫米战防炮4门和20毫米高射炮6门。

德军步兵师(1939年标准):150毫米重型榴弹炮12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36门,150毫米重型步兵炮6门,75毫米轻型步兵炮20门,37毫米反坦克炮75门,20毫米高射炮12门,81毫米迫击炮54门,50毫米迫击炮84门,火焰喷射器9具。

看到差距没有?调整师与德步兵师的装备根本就不在一个等级上。

不仅火炮的数量严重不等,更不等的是这所谓的「德械师」中,从枪到炮来自多个国家,并非纯粹德械。比如其装备的博福斯75毫米山炮和pak35/36式37毫米战防炮,就购自瑞典,士乃得75毫米山炮购自法国,奥利冈20毫米机关炮和苏罗通20毫米机关炮购自瑞士,伯莱塔20毫米机关炮购自喜大利,二十年式82毫米迫击炮则系金陵兵工厂自产。当然由于瑞典、瑞士与德国的特殊关系,其所造的各型火炮,就是德式,是可以算作德械的。

这「德械师」的轻武器,也并不都是德械。调整师中,步枪是采用德制毛瑟标准型,或中国的仿制品中正式,这是比较接近德军的。轻机枪则不同,德军普遍装备的MG34通用机枪在调整师中并没有被采用,他们使用的是捷克ZB26轻机枪。重机枪采用仿马克沁的24式水冷重机枪,这枪倒是仿的德国货,但数量又不同。调整师每个步兵营建制内有一个重机枪连,共6挺重机枪,而德军步兵营的重机枪是12挺。

图3 良友画报封面上头戴德式钢盔的国军士兵

「德械师」中最象德国鬼子的德械,应该要算官兵头上戴的德制M35钢盔了,这也是很多人之所以将调整师认作德械师的最主要看点。这钢盔真的很好看,不仅今天的人们看著好看,就是当年的人们大概也喜欢这样式,从可以搜到的很多抗战期间出版的画报的封面上,可以发现大量戴这种钢盔的国军图片,给人的感觉好像这是国军的标准钢盔似的。实际上当年这德盔本来就不多,这些戴德盔的部队绝大多数又都在抗战初期的上海、南京诸役中遭受重创,所以,从进入抗战第二年开始,官兵头上戴这种钢盔的,怕是百分之一也没有。

如今德械师在自媒体上炒的是热热烈烈,如果约定俗成,以此来代指当年的调整师,倒也没什么不可,但必须说清楚,这只是改开以后才有的新制造,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么一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