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建立大汉王朝的第五年,终于消灭了自己的对头项羽,平定了天下。现在所有的事都平定下来,他决定大封众臣。

  萧何被列为第一功臣,除此之外,刘邦还先封了萧何、张良等其他二十几位功臣,但这个时候其他大臣却在那里争来争去,一个个都觉得自己出力最多、功劳最大,彼此吵吵闹闹的争了一年都无法确定,以至于刘邦在一年多的时间内都不知所措。最终在张良的建议下先封了与自己素来就有很深的怨恨的雍齿, 才稳住了大臣们的心。

  在关于谁该被列为第一功臣的事情上,曹参是众望所归的,而萧何并没有上战场杀敌,只是在那里谈论军事,反而受到的封赏比所有武将都高,实在是不合适。刘邦实在为难,最后刘邦抛出一套“功人”与“功狗”的理论奚落众人,不但把众人驳的哑口无言,而且争论总算罢止。并且说没有猎人的引导,猎狗就捕捉不到猎物。众人都很愕然,但又无话可说。后来鄂千秋又出面为萧何邀功请赏,并说如果没有萧何就不会有大汉江山,而其他人则可有可无。这番话说出了刘邦心里所想,刘邦自然是十分开心,于是,萧何被列为第一功臣。

  说张良没有上榜是不对的,只是他没有向别人那么在意功劳,张良做人很聪明,视功名利禄为过眼云烟。而张良在被分封之前,也曾经遭到功臣们的质疑,是刘邦对大臣们解释说张良有计谋,让他自己在齐地自选封地,而张良则拒绝了,只选了一小块地为封地,刘邦没有拒绝,便将他封为留侯,随后张良去过了逍遥自在的神仙日子。反观其他功臣,不是被刘邦找借口杀掉,就是在造反后被灭。而聪明的张良早就看透一切,不为利禄所累,从而选择了功成而退、明哲保身。

  综上可见,追随刘邦起兵的大部分都是武将,他们对谈论军事的文官都有点看不起,所以觉得常年在外征战沙场,比较容易丢掉性命的曹参才应该是第一功臣,而刘邦则强行改成了萧何。张良没有被封为第一功臣,则是因为他本身不愿与人争,早在排列功臣位次之前,他就拒绝了齐地三万户的封赏,刘邦当然知道他不会再计较自己排名在第几位的问题,所以自然就把功臣第一的位置让给了张良之外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