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9年高考還有56天,如何填報高考志願馬上就要成爲考生和考生家長們面臨的一個大難題。填報志願的基礎是考一個好的分數,但是多瞭解一些關於報考志願時可以採取的策略還是非常有用的,這樣也許可以讓你能夠把分數使用到極致,增加被自己心儀的學校錄取的機會。目前,高校錄取普遍使用平行志願,那麼什麼是平行志願呢?平行志願錄取的原則和步驟是怎樣的,可以採用什麼樣的策略填報平行志願呢?

  平行志願是相對於原來的順序志願而言的,順序志願分第一志願、第二志願、第三志願等。錄取時依照志願順序投檔,第一志願錄取完成後,如果沒被錄取,這時再看第二志願能否錄取,如果這時考生報的第二志願已經被其他考生作爲第一志願錄取滿了,這個考生的分就是比第一志願報這個學校的考生分數高再多,也是不能被錄取的。而平行各個志願是相對平行的,可能有人會說你說報六個志願是平行的,可是這六個志願的順序總有先後啊,怎麼是平行的呢,這個平行主要是從錄取方式上來說的。

  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比如一個考生報了6個平行志願,這時投檔是從高分到低分投檔。當該考生的分數可以投檔要求時,系統就會根據他的志願從院校一開始檢索,如果符合條件就投檔,如果不符合條件就檢索考生志願的第二個院校,如果符合條件就投檔,如果不符合條件則再檢索考生的下一個志願院校。如果檢索到最後一個志願仍不符合條件,這一輪投檔就結束了,只有等待填報徵集志願了。這和順序志願最大的不同就是如果考生的分數達不到投檔標準,他第一志願報了另外一個高分考生的第二志願,他也是不可能比高分考生先錄取到這個學校的。這就是分數優先的原則,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高分考生滑檔的情況。

  由於是“分數優先”,所以報考某個學校時當然就要參考這個學校前幾年的錄取分數,但是每年的高考分數之間的可比性是很差的,不過這個學校錄取的分數所在省內的排名次序卻是可以比較的。所以考生當年高考的省內排名是填報志願的最主要依據之一。當然,高考志願填報都是有一些偶然性的,有的考生考的名次處於某一個好學校錄取的邊緣上,這時報不報這個學校呢?有的考生就會以穩爲主,主動填報下一個層次的學校。而有的考生則會選擇衝擊一下,因爲平行志願的錄取方式,只要分數達到一定程度,志願填報有層次,一般不會出現滑檔的情況,所以就出現了“衝、穩、保”的填報策略。

  所謂“衝、穩、保”的填報策略就是第一志願“衝一衝”,在填報第一志願填報自己心儀的層次高的但錄取上可能有一定風險的學校,如果被錄取那麼就是最佳結果;而第二、三志願則要“穩一穩”,既然第一志願是衝,就必須做好第一志願已經被高分錄完了的心理準備,這就要保證後面的兩個志願是相對層次較好,但錄取比較有把握的學校,以保證能有一個相對理想的錄取結果;最後就是“保一保”,因爲錄取總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特別是如果志願不服從調劑,那麼現後幾個志願一定要填報保底的院校,以免滑檔。

  這樣根據“衝、穩、保”的原則所填報的志願學校中要拉開一定的層次,以確保能夠被自己的志願學校所錄取。當然衝的志願和穩的志願之間的差距還是比較重要的,這個還是要根據自己高考的排名做出合適的選擇。爲什麼是平行志願還要拉開差距呢?這是因爲如果填報的學校不拉開差距,學校水平差不多,就會有許多分數差不多的考生都報。如果第一志願沒有投檔,那麼第二志願可能會被分數你更高的考生作爲第一志願填報滿了,那麼你實際上就沒有被第二志願錄取的可能性了,就只能在保底志願裏被錄取了,這就不是理想的結果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