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在文学之海中 被拆解的故事

萤幕撷取画面 (159).png

图文不符,此图为《小绿和小蓝》

 

以此篇,记录我第一堂听的硕士班课程

 

 

  「象很重要,在文学中是否具有图像性,决定此文学是纯文学或是俗文学……」

  我撑著头、歪著脑袋听老师口沫横飞的说明象的重要性,第一堂的硕士班课程让我头晕晕,虽然这内容听来似曾相似,以前也听过部分,但硕士班终究是硕士班,术语、名词都陌生而有距离感,好像懂、又好像不懂。

  「听得懂吗?听不懂要问啊!」老师用很欢乐的语气提醒,每次上这位老师的课总是笑点满满,生动活泼又趣味,我时常被逗得偷偷憋笑。

  「一年级的……欧!还不是一年级的,听得懂吗?」在场归类于不是一年级的,只有我和另一位同班同学,我们都还是大学生。

  「大概……懂……」我真的,语带迟疑,自己有没有懂,我都搞糊涂了。

 

  「你有去国际书展吗?」下课休息时,老师询问我。

  「有有有!!」我很嗨的连回三个有,老师挑眉又问:「那你最喜欢哪个作家?」

  大脑快速转动,我立刻选择一个『可行』范围内的答案:「J.K罗琳,写《哈利波特》。」我补充。

  「太好了,妳不是回我蝴蝶还是蜻蜓或是蜜蜂。」老师笑道,直觉告诉我,蝴蝶是指《禁咒师》的作者。

  「老师,我知道蝴蝶,但蜻蜓蜜蜂是谁啊?」脑海掠过许多笔名,我询问。

  「蜻蜓蜜蜂是我随便乱说的啦!我会记得蝴蝶,是因为问面试学生说你最喜欢哪个作家,结果一堆回蝴蝶,我才记住的。」

  「像《哈利波特》啊!它是一集是一个故事,七集组合再一起又是一个大故事,那写作模式根本没变。」

  我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隐约察觉老师接下来说的话……很毁灭性。

  「妳看第一集,不就一开始以为奎诺是好人,结尾却是坏人;一开始石内卜是坏人,结果最后一集告诉妳他是好人。它就是一直在误导妳。」

  我的脑海搅动,许多类似的小说划过。

  「《波西杰克森》也和《哈利波特》很像,故事一开始波西是半神半人进混血营、哈利是十一岁到霍格华兹;都有一个终极敌人,泰坦巨神或佛地魔;最后都打赢了。」

  我掩面,开始比对拆解,这两部小说我都有看,也有发现些微的共同点,但并没有像老师一样拆得如此彻底。

  「就不知道谁先谁后,可能有模仿。」

  我抗议:「可是《哈利波特》比《波西杰克森》还好看。」至少在我心中有不败之地。

  「因为她写得比较细致。」老师回:「主角也是,羊人是代表友情、雅典娜的女儿是智慧、波西是勇气;《哈利波特》也一样,当勇气为主角,智慧会相佐,友情会无条件支持,而勇气与友情凑在一块就会闹许多笑话,在智慧眼里看来都很白痴。」

  ……我真的哀号了,悲痛的说:「这要我以后怎么享受看小说啊──」可能看完后就不小心开始拆了。

  

  我一直知道畅销小说会有一套模式,模式在我眼里随著每一年接受的文学教育逐渐清晰,直到今天破掉。

  其实,现在还在出版的《特殊传说》,早在去年我就发现与《哈利波特》颇为相像。不说第二部的<亘古潜夜>与<恒远之昼>篇,单从第一部<学院篇>说。

  一是故事开头都是火车,哈利搭上火车前往霍格华兹、漾漾跳火车抵达亚特兰提斯;二是结尾都有战争,而且都是在校内,哈利的霍格华兹大战、漾漾的守世界保卫学院之战。

  单单发现这两点就对我来说很冲击了,暂时不想再拆下去……

  而且我也发现,自己是没有意识到这模式,下午回过头来检视自己目前创作的小说架构,好像……冥冥之中依循此道而前进。

  

  说到底,我的直觉还是很好啊──

  

  下课后,扭伤脚的我走到电梯口等待,硕士班的学长姐笑著说:「多看点纯文学啊~不要一直看通俗文学。」

  我点头回应,其实,书桌上的书籍配置有在改变,悄悄、冥冥之中。

 

             108/2/20 PM4:44

 

天阳的碎碎念:

桌上有《美丽新世界》、《水浒传》、邱妙津的《鳄鱼手记》、哲学书籍和--星子的小说X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