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有一篇。。。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1998年由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的二战题材电影。汤姆在影片中饰演一名美国游骑兵上尉,在诺曼底登陆后率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敌后寻找一名名叫瑞恩的101空降师伞兵。由于瑞恩的哥哥们相继在战场牺牲,为了给瑞恩家族留下最后的香火,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虑决定将他找到送回国内与母亲团聚。这部电影由于忠实的反映了D-Day在奥马哈海滩的登陆作战而广为人知。本片在1999年揽获五个奥斯卡金像奖,六个奥斯卡提名。2014年被评为美国国宝影片。

本片出现的各型武器值得我们仔细品味。以下为剧中所出现的轻武器。我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目录

步枪&卡宾枪

1. M1加兰德

2. M1卡宾

3. M1A1卡宾

4. 春田M1903A4

附:错误镜头

5. 毛瑟98k

6. 毛瑟98k狙击手版

自动步枪

1. M1A1汤普森

2. MP40

机枪

1. B.A.R M1918A2

2. 勃朗宁M1919A4

3. MG42

4. MG34通用机枪

手枪

1. M1911A1

2. 鲁格P08

火箭发射器

1. M1A1巴祖卡

2. 坦克杀手

手榴弹

1. Mk2手榴弹

2. M7枪榴弹发射器及M9A1步枪榴弹

3. M24木柄手榴弹

其他

1. M2火焰喷射器

2. M1A1爆破筒

3. 20mm Flak 38防空炮

4. M2迫击炮

步枪

【M1加兰德】

电影中主要由美国大兵们使用,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电影是为数不多的几部能正确表示加兰德步枪子弹打光退弹夹时「乒」的声音的电影。在一些镜头里,一些士兵拿著加兰德感觉相对轻松,让它看起来更像是一把轻飘飘的道具枪,有些失真。

该枪于1937年投产,1939年才少量装备部队,美国于1941年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军队中装备的加兰德M1式步枪数量仍然不大。后来生产数量猛增,1945年美国各厂生产总数达400万支,以后在朝鲜战争期间又生产了50万支,直至1957年M14式步枪问世,美国陆军一直装备此枪。据统计,从1939年至1959年,总共生产了550万支。然而M1步枪也存在著重量较大,8发固定式弹仓容弹量太少等缺陷,但作为大量装备部队的第一支半自动步枪,对实战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为美国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目前该枪已停止生产,除美国国民警卫队外,智利、义大利、希腊、丹麦、土耳其、菲律宾、突尼西亚、瓜地马拉、海地、宏都拉斯、哥斯大黎加等国和中国台湾装备过此枪。

【M1卡宾枪】

这把枪在电影中由技术中士麦克.霍瓦特手持。枪托上还有可放置两个弹夹的小包。

M1卡宾枪具有质量轻、射击时容易控制等优点。与当时的步枪相比,便于更换的弹匣和较大的容弹量,实际射速高而且后坐力低,其射击精度和侵彻作用比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M1卡宾枪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近战武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更称卡宾枪为「为我们赢得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最大因素」。但是在朝鲜战争期间,在严寒低温环境下M1卡宾枪的可靠性表现得很差。

【M1A1卡宾】折叠枪托版本

一些101空降师的伞兵拿著这种可折叠枪托的M1A1卡宾。

【春田M1903A4狙击步枪】

作为小队里的狙击手,二等兵丹尼尔杰克逊一把狙击手版春田M1903。两者的区别在于前面的机械瞄具被去除然后增加了一个瞄准镜。杰克逊在射击前都会引述一段经文。这一特点在杰克逊击杀一名德军狙击手时被看作是经典桥段。这一习惯的真实演绎是一名叫卡洛斯的武器中士在越战时所展现,400码的距离就会使子弹没有威力去对目标造成伤害,但是卡洛斯射击的时候目标在400码开外,(当时卡洛斯在山丘上,敌人狙击手在掩体中)杰克逊在电影中明显难以驾驭这把枪,因为他是一个左撇子射手可这把枪是为右撇子设计的。

春田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日本的一个兵工厂,其实则不然。它只是美国一家兵工厂(英文:「Springfield Armory」)(也译为斯普林菲尔德)的直译名。始创于1794年,关闭于1964年,曾经是美国政府的主要的国营轻兵器生产和研发中心。著名武器包括M1903春田步枪,M1加兰德步枪,M14自动步枪,M79榴弹发射器,M1903/A5狙击步枪,M1911.45系列手枪,XDM系列手枪。

春田狙击步枪,也许这是最容易被误会的枪名,很像日本名字,但实际上它是美国春田兵工厂生产的,和日本没有任何关系。春田步枪有很多衍生型号。(日本的是村田步枪)春田M1903步枪有大量的收量型,包括M1903A1、M1903A2、M1903A3及M1903A4。M1903A1有著特殊的直线型后托,在M1步枪出现之前一直被美军广泛使用,并曾使用于二战早期。M1903A2被视为轻型步枪,使用于炮兵单位。M1903A3改良为更精简,并改用手枪式握把后托。而多种收量型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M1903A4狙击型

杰克逊装上了一个8倍数的瞄准镜去对决德军狙击手

【毛瑟98k】

就像美国士兵拿加兰德一样,德军士兵的基本作战武器就是毛瑟98k。

【狙击手版毛瑟98k】

一名国防军士兵装备了毛瑟98k狙击手版。装备蔡司ZF42瞄准镜和橡胶护眼垫圈。

【M1A1汤普森】

被戏称为汤姆枪,快枪。米勒上尉使用。汉米尔上尉也用。在米勒的小队与德军僵持时,他俩一举将一群国防军干掉。

【MP40】

德军也普遍装备的一种武器,不论在滩头还是在小镇,随处可见它的身影。

【B.A.R. M1918A2自动步枪】

作为班里的支援火力,二等兵理查德拿著B.A.R作为他的首要武器。这把不是他登陆时的原配,原配在登陆时为了避免被淹死而丢弃了。加装两脚架,使其的威力较轻机枪更大,但是它的射速慢,电影中说就像加兰德一样。但是它抵肩射击时更为实用。

【勃朗宁M1919A4】

又被称为.30机枪,在奥马哈滩头可以看到美军肩扛著它。在最后的那场防御战中,这种机枪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挺M1919A4被伞兵小队放在了教堂上,另一挺被哈德森和麦尔西拿走,后来都弹药耗尽,射手都壮烈牺牲

【MG42】

被称作「希特勒的撕布机」的德国MG42可以称作是二战中最致命的武器了,它那极高的射速被电影忠实的还原。奥马哈光秃秃的沙滩变成了MG42的杀戮场。从那个硕大的碉堡里吐出火舌打的美军抬不起头,MG42机枪班后来在一个小山丘上被米勒他们碰到。那是一个德军雷达站。

【MG34通用机枪】

在最后一战里纳粹的虎式坦克(被改装的T34)装备著一挺,在驾驶员旁边。

M1911A1手枪

二等兵杰克逊,技术中士霍瓦特和米勒上尉都有装备。在最后一战里,受伤的米勒用它向德军虎式坦克开枪,后来虎式被美军增援干掉。

【鲁格P-08】

在战斗中,德军一名装甲掷弹兵手持鲁格面对霍瓦特。

【M1A1巴祖卡】(好多美制武器都叫M1A1啊)

自始至终巴祖卡都在被使用。第一次是在汉米尔的领导下,一名美军士兵肩扛巴祖卡,后来我们看到瑞恩使用巴祖卡干掉了德军装甲车。在最后的战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辆黄鼠狼自走炮被巴祖卡报销。后来还有机会干掉虎式。但是面对虎式的重装甲,产生了跳弹。

真正的「巴祖卡」之父当属美国陆军上尉莱斯利·斯金奈。斯金奈和他的助手海军上尉爱德华·厄尔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试验成功了一种采用滑膛身管发射、以尾翼稳定的简易肩射火箭筒。1942年5月19日,军械部与通用电器公司签订了在30天内生产5000具火箭筒的合同。前线急需这种反坦克武器,绝大多数产品直接从工厂送往码头,然后装船运往北非,为了赶时间,有些火箭筒是用飞机空运到港口的。巴祖卡」(bazooka),这个名字来源于当时一位名叫鲍勃·彭斯的美国广播喜剧明星表演时使用的一种粗管乐器,这种乐器与火箭筒发射管的形状十分相似。尽管这只是一种通俗的称呼,不是正规的军事术语,但是被叫到现在。

【坦克杀手】

坦克杀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种口径为88毫米,可重复使用的反坦克火箭发射器。这种武器被用来增强步兵的反坦克能力,尾部装填,肩扛发射,通过电子点火发射由火箭推进的高稳定性的榴弹头,不过作为德军的反坦克武器,虽然有更强的威力和更远的射程,却比后期诞生的另一种划时代轻型反坦克武器(铁拳)生产量要小很多

【MK2手雷】

在进攻德军机枪阵地时,美军使用了这种手雷,一些被扔回被他们幸运的躲过了。最后一战时,这种手雷被用来毁伤坦克里的成员组。

二战期间,美军士兵使用了许多类型的手榴弹,但主要配备的Mark II手榴弹。它为铁铸,外部呈锯齿状,利于在爆炸后产生更多的弹片。它内部TNT填充物,但由于战争初期TNT短缺,内部多填充硝化淀粉复合物。Mark II的杀伤半径是5-10码,但弹片可杀伤至50码。

【M7枪榴弹发射器】及【M9A1步枪榴弹】

在德军的防线被撕开后,一名士兵在发射这种榴弹

在美制M1「伽兰德」步枪上安装的M7型枪榴弹发射器,它是一种典型的「筒型」发射器。注意在安装之前,需要去除M1步枪标准的气体调节阀;当安装枪榴弹发射器之后,M1也无法进行半自动射击。M7枪榴弹发射器使用M9和M9A1型枪榴弹,其中后者的穿甲厚度可达75mm,射程可达250码(在射击装甲目标时通常在50码以内);但由于弹道和后坐力等原因,它的命中率并不高。

【M24木柄手榴弹】

在最后一战中,麦尔西和哈德森的机枪阵地被扔进了几个M24手榴弹,幸运的是在它们爆炸前都被及时的扔出。

24型柄状手榴弹为德国陆军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所使用之手榴弹。它非常独特的外表使它被称作"柄状榴弹",且为20世纪步兵武器中最易辨识者之一。

【M2火焰喷射器】

登陆作战接近尾声时,道尔在清剿残余德军时使用。

M2火焰喷射器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由士兵背在背部的三个罐子(其中两个大小相等的罐子是装载著混合了柴油和汽油的燃料,而一个较小的就是装载著在压力容器内部的推进剂氮)。氮气罐位于两罐汽油罐之间和较顶端位置。三个罐子安装在一个支架上,并且大量使用帆布包覆著,帆布并用作四条背带的材料,射手在休息时仍然可以背在背面。另一部分是火焰喷射器的握把及喷嘴,通过后端的一条软管连接到罐子。

【M1A1(又是M1A1!)爆破筒】

在海滩上美军用以炸开德军的铁丝网障碍

【20mm Flak 38防空炮】

38型20毫米防空炮,由于30型防空机关炮的射速太低,渐渐不附合军方要求,故改良莱茵金属的空用机关炮为地面用,发射率为每分钟二百二十发至四百五十发。此型防炮大量给配备在地面部队中,由于战斗重量轻,故很多货车,卡车,战车,装甲车给改装为防炮载具。

【M2迫击炮】

由于没有迫击炮,所以在最后瑞恩用力敲击炮弹底部使弹头引信在惯性作用下解脱保险,也造成了一定的伤亡。这个桥段取自二战在义大利战斗的一名叫查尔斯的士兵的故事,他真的用60炮弹当手榴弹使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