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顽固慢性病,发病时局部关节僵硬、肿胀、疼痛。执业中医师林高士昨日表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常见寒热错杂,适合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热毒明显酌加金银花、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关节肿胀酌加木瓜、防己;中西医并治提升疗效。

林医师指出,传统中医认为,对于关节冷痛,遇寒加重等症状,用药必须因地制宜,毕竟台湾气候偏于湿热,不宜使用大辛大热的乌头,而应加用细辛、制马钱子等药材,以便散寒止痛,使用姜黄、羌活、独活等药材,以便祛风除湿。此外,治疗这种病症十分棘手,患者往往必须长期服药,倘若中医、西医结合并治,对患者来说较有利。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入中晚期,常见肝肾两虚、痰瘀阻络,这阶段治宜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由于中晚期往往病邪深入经络、骨髓,非走窜之药不能治疗,治宜搜风通络,此时必须使用虫类药。中医认为,很多昆虫可以入药使用,古代本草纲目记载七十多种药用昆虫,清代本草纲目拾遗补充十几种药用昆虫;神农本草经还将药用昆虫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为无毒久服不伤身,如常见的蜂蜜即是。

林医师指出,当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日久,痰浊瘀血早已内生,往往阻滞经络,治宜破血行血;倘若久病患者出现气血两虚、脸色苍白、气短乏力,适合加用大剂量黄耆、党参、黄精,著重补气而生血。一般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采西医疗法,若能接受中医辅助治疗,对于患者而言相当有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