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父亲早逝,祖父仕金,官职做的貌似也不是很低。老辛多少能算官二代,而且当时金朝貌似也统治北方很长时间了。他的治理就这么无能?况且退一万步讲,怎么看金朝都比南宋看起来更有统一天下的可能。


辛弃疾是华夏民族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也是一名军人,可以说在军人之中没有人比他诗写的好,在诗人之中没有人比他仗打的好。

他为什么会反金,只有一个原因,他华夏民族的DNA使他无法容忍生活在异族的统治之下。


谢邀!

正好我之前写了一篇辛弃疾反金的文章。名为:《起义抗金归南宋》 请多多指教!

临安,是北宋皇室血脉得以延续的地方。这座城市原本的名字并不称作「临安」,而是叫作「杭州」。大抵是南归的北宋旧臣们并不想承认「靖康之变」带来的迁都耻辱,希冀于有一天还能夺回失地,重回汴京,才向世人宣布将「杭州」改为「临安」,寓意临时安定。

可从后来的时光里看,这种行为未必不是自欺欺人。不然也不会有南宋诗人林升吟咏的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两国争战,只一次战事或许就可以奠定这个时代的基调,因为失败大多时候带给世人的是悲伤和绝望,纵然心有不甘,也未必敢再一次使尽全力地尝试,譬如南宋和北金。

宋金战乱之后,南宋并没有擐甲操戈,整装备战,而是偏安一隅,纵情临安的美景与歌舞。面对金朝的侵犯,他们大多是选取一种妥协的姿态,以一个又一个「和约」「协议」换来国家暂时的安定。

殊不知,在战争时代,不平衡和不平等的条约只是一场场战事之间的标点符号罢了。乱世中不乏有许多野心勃勃的人,他们一旦点燃了一统山河的斗志,便怎样也不会放弃抓在手心里的每一次机会。譬如完颜亮,这个对汉族的江山和文明心有执念的金朝君主。

传说他在翻阅书籍时曾读到北宋词人柳三变的一首《望海潮》,对词人描绘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临安城心生无限向往。完颜亮深深沉醉在柳永笔下风景优胜,物阜民丰的南宋都城中,一时动了占领之心。不得不说,这就是宋词的魅力所在。

一个河山分两半,北方是暗下决心的完颜亮,南方是正载歌载舞的宋高宗。北方的金朝,正修战舰、造兵器、招兵买马,忙得如火如荼。临安的南宋,修庙筑祠,醉心江山,还以为靠著那年「绍兴和约」换来的太平,能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

金风肃杀的九月,金国一个狂妄至极的口号打破了两朝维持了二十一年的寂静与和平。完颜亮率领六十万大军,喊著「百天之内,必定灭掉南宋」的口号,兵分四路向南宋发起了大规模的战争。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他败了,不是败给了南宋,而是败给了自己的一颗贪婪之心。他的眼里只看到尚未侵占的南宋江山弥足珍贵,却忽略了已经得到的土地上早已民不聊生。战乱平息的时代,完颜亮为了征战四方,强征男丁修建战船,铸造兵器,而忘了要休养生息,善待百姓。

暴政之下,安有生计?百姓唯有拚死一战,才能为自己的未来博得一线生机。

当完颜亮率领著金军的铁骑渡过淮河时,此时中原正风起云涌的各路起义,在完颜亮脸上重重地打下了一记记耳光。

就在此时,辛弃疾终于等来了这个属于他的机会。玲珑之卦开始运转他南归的命运,此后山高路远,他只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做一名出塞斩贼的勇士。

然而,他的祖父却是看不到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了。燕京归来的第二年,从小陪他成长,给他教诲的祖父便含恨而逝了。辛赞临去的那一刻一定也在叮嘱他,要带著他的遗愿继续行走下去。

命运是这般无常的,就像这慌乱的时代,是温床也是囚笼,是繁华亦是荒蛮,不论你愿不愿意,都无法行走在框架之外。

佛家有云:「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现世的人们不管是平庸之人还是非凡之辈,任凭其在时代的洪流中如何挣扎,在逝去时,除了虚长的年龄与身体,一样也带不走。可是若如佛家所言,抛去我们生存的时代大环境,人生又还能剩下什么呢?须知,我们还要毫无保留地将一生交付给它。

祖父的逝去让辛弃疾在苍茫的乱世里,无家可依。一心想要南归的他,在失去了最强的后盾之后,势必只能抓住起义的这根稻草。他知,一旦决定,便再无回头之路。

在完颜亮撕毁二十年前签下的休战协议,兀自率兵攻打南宋的那段时间里,中原许多地方都爆发了或大或小的起义,以抵抗金国的暴政。辛弃疾一腔热血,壮志凌云,自是不愿屈于汴京,而百姓亦是需要这样一个领路人。

他提剑而起,便召集了两千多民起义军,结成抗金的自卫武装。揭竿而起,便是义无反顾。这一年,他二十一岁,还未褪去少年的青涩,便将自己投进了由鲜血铸就的熔炉里,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金人的马蹄声踢踢踏踏,十分嚣张,却也让辛弃疾军营的杀敌士气不断高涨。他凭借著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此前探悉的情报,带领义士一路过关斩将,奋勇杀敌。但谋智如他,岂不知以卵击石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区区两千多人若仅凭著一腔义气前进,走不了多远必会在纷扬的战火中灰飞烟灭。

辛弃疾细细思量之后,决定带领部下的起义军前往山东济南,他的故乡,加入耿京所在的农民队伍中。当时耿京的营帐下,已经聚集了二十多万的起义大军。他相信,将谋略与力量相结合,胜利的火焰一定会越烧越旺。辛弃疾拿起挂在腰间的配剑,轻轻擦拭。阳光的照耀下,他英姿勃发的脸庞和无比坚定的眼神,在宝剑的锋棱里格外清晰。

对于辛弃疾的加入,耿京喜不自胜。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戎马壮士,迎来了他的掌书记。在耿京军中,辛弃疾掌管著起义大军的大印,并时时为耿京出谋划策,助他在齐鲁大地上点起一处处抗金的大火,以燎原之势攻占了济南、兖州、东平等地。

辛弃疾带著收复河山的梦想,在沙场上浴血奋战。一场场战事下来,他的人生道路也逐渐变得豁然开朗起来。这次起义犹如他人生的分水岭一般,将他此前二十一年积蓄的力量,在一朝爆发,而他自己也如一只雄鹰,张开双翅,扶摇直上九万里。

柳永的《望海潮》是天水氤氲的江南最为耀眼的一张名片,也非怪完颜亮在占据了北宋龙椅之后,还对临安的繁华与精致念念不忘。

完颜亮在这场战争中频频失利,节节败退,犹如一只被拔了獠牙的孤狼,想大肆撕咬却无可奈何。但作为一个有著狼子野心的君王,此次南征如若不做出点成绩,又怎么对得起他心里的江南梦呢?那临安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还在向他招手,那「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的繁华还在深深引诱著他。

然而就在完颜亮孤注一掷,仍然率兵南下的时候,金国都城东京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留守在东京的完颜雍趁完颜亮南征时,发动政变,在东京辽阳府自立为帝,改元大定,且颁发诏令揭露了完颜亮数十宗罪。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最令人心寒的事情,不是在面对外人的伤害时无力反击,而是被自己深信不疑的亲人从背后划了一刀,还无能为力。

完颜亮失去了继续征战的动力,因为他的帝位来得同样是名不正言不顺。当年他杀兄夺位,如今他的堂弟取缔于他,因果轮回,一丘之貉,仿佛也没有什么可被指摘的地方。身处前后夹攻的困境,完颜亮心灰意冷,最终殒身在战场上。

渴望与现实,终是隔著千山万壑的距离,不是每个人都能修来在转角处得见柳暗花明的缘分。完颜亮在凛冽的寒冬里失去了他的江南梦,辛弃疾却等待了他生命中姹紫嫣红的春天。

此战胜利后,他是多么希望南宋官兵乘胜追击,夺回失去的江山。但他等来的却是一纸撤兵令。许是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太过巨大了,而权力越大的人越缺少勇气。

刚刚登上帝位的金主完颜雍根基未稳,主张停战,选择向南宋低调求和。面对金人的妥协,临安那位高高在上的南宋皇帝自是欢喜的。这一雪前耻的荣光,恍若久违的甘霖沁入他的心房。宋高宗深深沉醉在临安的旖旎风光里,也根本无意再起兵攻打金国。于是,两国的议和事项又大张旗鼓地操办起来了。

突如其来的和平,让中原的各路起义军举足无措。置身于这尴尬的处境中,辛弃疾以及一众起义军的头子,成了金庭和宋庭口中的盗贼。好在宋高宗正处于一种欣喜若狂的胜利情绪中,大赦天下的诸多条款中,有一条专门为起义军而立。「在山者为盗贼,下山者为良民。」

机会只有一次,一心归宋的辛弃疾,自然不肯放过。管他熙熙攘攘阳关道,既然选择了这座独木桥,便要一往无前地走到黑。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成功的大门往往虚掩著,只要你勇敢去推,他就会豁然洞开。前二十一年,辛弃疾一直在观望,静待南归的时机。经过两年的征战杀伐,他终于推开了南宋朝廷的大门,推开了他的命运之门。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向耿京献计南归,详细分析了时下的处境和未来的局势。辛弃疾的真诚与谋略赢得了耿京的赞同。但一时间,他仍心有忌惮。于是,辛弃疾自荐做一把敲开南宋大门的匕首,在宋绍兴三十二年年底,与诸军都提贾瑞率领部下先行一步向临安进发。第二年年初,在建康得到了高宗的召见。

有些梦想,看似遥远却触手可及,而有些梦想,看似近在眼前,伸出手却什么也摸不到。从济南到建康,不过翻过几座山,渡过几条河的距离,历时几个月便也到了,可他想再次踏上战场驱金出境,收复失地,却是终其一生也未能做到。

南归前,他是那个两赴燕京,率兵起义的少年英雄。南归后,他只叹年华空逝,壮志难酬,不是在边远的地方做著几个不为人知的无名小官,就是掉入了带湖的山水清欢里,进退两难。

这首《鹧鸪天》是辛弃疾晚年隐居瓢泉时所作。上阕忆旧,即是回忆自己少年时骑著快马,带领义军,和金兵战斗时那酣畅淋漓的景象。「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他说当年自己揭竿起义,在耿京军中时,曾带领数万名义士,纵马突袭金国的军营。当金兵还在准备箭袋之时,汉军的飞箭就已经射穿了他们的营帐。

不论过了多久,年少时的英勇事迹,一直在辛弃疾的脑海中回荡浮现,念念不能忘。然而正如词至下阙的无奈与荒凉,辛弃疾的后半生只留一句「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清风或许能将往事吹散,却不能将其湮灭。他追忆著往事,也感叹如今的自己。

最伤一句「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孤身涉险,两赴燕京,只为探得情报。南归后他曾写下两本著名的兵书《美芹十论》和《九议》,其中字字句句,都是攻打金国的良策,却无情地被朝廷的「主和派」搁置在一边。此间的种种无奈滋味,只有他自己知晓。

在时光的缝隙中,他痴痴地回望一生的时光。满面风霜之时,想起年少时「旌旗拥万夫」的勃发英姿,恍如隔了一个世纪一般,清晰可见却不再回来。

他以为南归是他理想开始的地方,只要自己一直行走下去便能找到归宿,却不知他脚下的这条独木桥,是多少前人用鲜血造就的。他以为祖父的逝去是他生命里最残忍的事情,殊不知一切才刚刚开始而已。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

这些就是后来的辛弃疾,但少年时的他跟以后迥然不同。

辛弃疾出生恰逢宋金大战,一个动荡的年代。虽然宋对金占了小上风宋朝对金忍气吞声,对金的强大心有余悸,于是在高宗,秦桧的主持下,割地,赔款,并将岳飞父子送给了金,他的父亲死的早,由祖父扶养长大,而他祖父辛赞身在曹营心在汉,好像是任山东的这个知开封府,于是他祖父每次吃完饭后登高望远,给他指点一番,并说点军事韬略。济南辛氏原本为秦国甘肃出来,当地人骁勇善战,祖上有当将军的。然后所以就说自己是将门之后。在这样的耳濡沫染下,就觉得自己应该去报效宋国,宋是汉人的国家。后来也就有了一腔热血去绑架张安国了。


辛弃疾出生的时候北宋大片领士已经沦陷,南宋遣使议和,偏安一隅。辛弃疾反金主要有以不两个方面的因素:

1:其祖上世代为北宋官员,其祖父辛赞也是,后因金兵侵入,家族人口众多,并未随高宋赵构南下。但辛赞从小教育弃疾应以恢复旧山河,统一祖国为已任。受辛赞影响,辛弃疾从小就有归宋之意。

2:当时金主完颜亮在金统治区内实兴的是森严的等级压迫制度:女真族为第一等,汉族为最低等。各地原北宋区内农民纷纷起义,在这种时局下,辛弃疾毅然拉起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反金,因为在汉人眼里,偏安一隅的南宋才是正统! 而辛弃疾始终未忘,自己是汉人的后代!


自小受到长辈们的影响+自身有气节有壮志

以及他对金国统治区下人民生活的不满


可以看看辛弃疾1162这部电影,对辛弃疾的心理状态的还原还是可以的,当然和网红谈恋爱的桥段可以去掉。

自古汉贼不两立,饱读诗书,自然就会认为宋是正统,华夷之辨还是很核心的问题的。辛弃疾,山东大汉,又是这么厉害读书人,这点书怎么会都不明白。他爹最多算是委身事金,保一方平安,私底下的教化,可一点没断……

而金朝之所以没有统一天下,主要还是汉化的不彻底,金朝上层对汉家文化没学多少,腐化堕落权力斗争绝对是好学生,后金就好多了,就得了天下。


是什么促使国共两党放下内斗携手抗日?


因为在他心里始终觉得自己是汉人,国既不国,家何以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