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行为永远用边际收益比较边际成本啊。

买负利率一定是因为持有现金的缺点大于存银行的负收益。


不用什么理论,简单说,持有一项资产,需要在收益、流动性、波动性、安全性、几个方面做选择,负利率债券虽名义上没有收益,但在流动性、波动性、安全性等方面没有更好的替代性资产,只能持有它


虽然说债的安全性更高一些,但没有利益怎么可能有买卖。简单地说债券的收益可不仅仅是利息,还有个资本利得。利率是负的,和收益是负的可不是绝对相关的。

打个比方,一个国家要推出负利率,一个老板买了100W利率是-5%的债,结果没多久,利率继续往下砸,成了-6%,这时有人要买这100W的债,老板肯定不可能继续原价卖吧?因为他买的利息比现在的高,他当然有理由卖的价格更贵,这样他就有了收益。

债券和股权其实都和未来预期有一定的相关,并不是说当下的负利率就一定是不好的,说不定未来更烂,那现在的就值钱了。当然如果未来变好了,那现在的就会贬值。


朴素来说是为了投资套利~ 第一,购买负利率债券的损失可能会比他只做现金储蓄的贬值损失更小,比如瑞士银行。第二,债券还有二级市场可以交易,如果当前这只负利率债券未来还大概率会继续下跌,那么现在购买这只债券就是有利可图,相当于在未来这只债券会慢慢体现出来值钱的空间。

对养老基金来说一般购买国债、政府债券,也是为了看重政府信用,反而比银行存款赔付上限比例要来的安全。


原因很多,

1 有的是投机,如果认为会更加负利率,就会买。

2有些是刚性要求(如保险公司),要期限匹配.

3有时候买入的是非本币债,在债上不划算,但是汇率上可以赚回来。

4.有的是对冲,不能只看组合的一部分

等等


刚好最近在研究这个问题,随便说几句。负利率在数学模型桑是可行的。在实际中,以前的教科书说不吭呢是负的,就带过去了;现在这个真的是负的了,教授们傻了眼。原因在于这些教授大多都是文革期间的假把式,数学一定不过关的。混了个教授而已。现代投资理论的基石是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理论,其中的投资组合前沿是可以负的。那么就意味著斜率可以大于90度。现在实践中有了负利率,我们只需要将这个线在最小值的顶点滑倒最小值的下面,理论上依然成立。另外一个就是现代投资学的柱石——CAPM,这个地方就根本没有规定RF是正还是负。至少理论模型上米有。将这个只看做正,是经济学家和假金融学家的意淫。总结一下,现代投资学的基石和柱石都支持负利率。如果您要写文章,可以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全面进入Ri+RF=α+β(Rm+Rf)时代》注意,一定要发前五大刊才有可能给你见光,发国内一定四,因为这些猪编辑不懂~~~~~哈欠~~~~


负利率的意思是,债券到期本息加起来才110元,但现在市场交易价是120元,那收益率果断是负的。

如果你是想持有到期等著收入本金和利息,那肯定亏损的。

但如果,以后要130块才能买到这本息合计110元的债券呢?那120块买到的人不就可以卖出去赚10块了嘛。

以上只是通俗解释,实际上也不会出现超越本金的状况,理论上,无限接近110元是顶峰了,非专业的人大约这么理解,

因为有个东西叫现金价值,叫折现,一年后给你110元,如果利率是10%,那现在就是值100元而已,就跟你去银行存款定期一样,今天存100,一年后本息合计就是110元了。

如果一个债券一年后到期本息合计110元,年利息是10%,那么现在的现金价值就是100元,半年后的现金价值就是105元,如果半年后,我用106元买下这债券,那我收益率是负的了,虽然看起来我用106元买下110元的东西是赚了,但实际上考虑时间价值,用超过价值的钱买下就是亏了,但如果日后经济变得更差,106元只能买来半年后108元的债券,那我现在106元买来半年后110元的债券不就是赚了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