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和產品設計的區別是什麼呀

會不會知名美院的產品設計畢業生比985211工業設計畢業生更好找設計類工作(或者說985211頭銜在簡歷裏是不是沒有多大用

明年高考,非藝術生,突然覺得自己還是想做設計相關工作,但是之前沒學過素描水粉之類的,怕現在從頭學應該來不及藝考,也許我可以通過文化分考一個和設計沾邊的工業設計專業?好糾結...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理性邏輯思維必須成為一個人的元認知,在其上建構的美學意識纔是有價值的。

工作過幾年後就會知道:一個設計師最大的價值絕不是純粹的美學,而是能在運營/產品/結構溝通後的框架內,整合出設計方案的最優解。

合理的工作狀態是:採用什麼風格,什麼色彩確定設計,用手繪還是C4D表達方案,這些「術」層面的問題根本不重要。工業設計這個行業,背後依靠的是標準化的製造業溝通模式,近年來還加入了更多電商/互聯網的數據。都要求更加理性而量化的思維。在這個行業做事,不要求具備用數據說話的能力,但至少需要能理解其他崗位的數據訴求,而不是成為主觀意見的奴隸,為了設計而設計。


這其實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工業設計史中,探討最多的問題應該就是技術與藝術的區別與聯繫。

可以看一下上面這個圖

由於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化,批量化生產的產品大批量出現在市場上,1851年,英國倫敦舉報了第一屆萬國博覽會-水晶宮博覽會,博覽會上充斥這矯揉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以及混亂的折中主義風格。拉斯金以及莫里斯開始呼籲藝術與設計結合,試圖用高品質的美學思想取代粗劣的設計

再後來就是格羅皮烏斯創辦的包豪斯,經過工藝美術運動以及新藝術運動,格羅皮烏斯想通過教育的方式找到技術與藝術的新統一,他希望他培養出來的設計師是「全能造型藝術家」,將建築,設計,手工藝,繪畫,雕刻都納入了包豪斯的教育之中,並以工作坊、學徒制的形式教學,學生需要叫老師為師

不過1933年包豪斯關閉,大部分的師生去了美國

這些前往美國的設計師,將包豪斯的思想傳播了出去,最後發展為國際主義設計

由於戰爭以及戰後重建,國際主義最後發展為高度功能主義,高度次序化,從科技與藝術的統一轉向單純的科技立場,使設計成為了一個科學的過程

1953年,由包豪斯的學生馬克斯 比爾等人在德國烏爾姆創辦了烏爾姆學院,學院以理性主義設計,技術美學思想為核心,採用了包豪斯的辦學模式

在包豪斯觀唸的影響下,比爾轉向藝術與數學的結合,它認為數學可以在藝術、邏輯與工業之間建立必要的聯繫。在辦學思想上,比爾主張「通過設計,使個人創造性和美學價值與現代工業達成某種平衡」。

比爾的教育理念受到了烏爾姆其他的成員的批評,首先是託馬斯 馬爾多納多,他提出來更為科學化的工業設計觀念,設計師的任務已經從設計物品的風格轉向生產過程本身,設計不再是神祕不可捉摸的藝術活動,不屬於文化範疇,而是一種更科學化的社會運作

1957年比爾辭去校長的職位,馬爾多納多成為了第二任校長。

馬爾多納多主張「設計應該而且必然是理性的、科學的、技術的,烏爾姆學院應該完全立足於科學的基礎上,要培養成科學的設計師」。烏爾姆學院的基礎課程也著重培養學生的理性視覺思維,學生必須接受科學技術、工業生產、社會政治三個方面的訓練,發展了一種嚴格系統化的設計體系,並建立了高度理性的設計方法體系,即「系統設計」

(比爾的離去標誌著學院以藝術為基礎的設計教育的結束,之後,學院全力以赴的發展現代設計的全新觀念,這個觀念下,美學,文化和藝術都成為了歷史包袱,學院調整了教學計劃,色彩教學完全去除,更多科學課程被加入,如數學、生理學、人機工程學和科學認識等)

烏爾姆的誕生與發展,標誌著現代設計教育的兩大類型體系的誕生

理工型:以理工類學科為依託的工業設計和建築設計

藝術型:以藝術為依託的平面設計,廣告設計,產品設計


工業設計這個詞是舶來的,翻譯過來讓人很莫名其妙。工業設計做什麼的?設計工業的?

其實工業設計就是產品設計,個人覺得是翻譯不準確,應該翻譯定義成產品設計讓人更容易理解點。

工業設計一般都劃在藝術系,也有劃分在機械繫的。不過這兩個都不對。因為工業設計產品設計是跨學科的,我們高等教育到現在都沒扯清楚也沒弄明白工業設計是什麼?導致社會對工業設計認知非常模糊、混亂。

——更——

這次3月教育部撤除一些大學專業,工業設計加起來第一。工業設計任道重遠。

關於工業設計,我寫了一個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89671823?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設計從最初的藍圖到現在的AI鹿班,效率一直在大幅度提升,設計業也從一個高大上的職業進化成三個月培訓班速成就業的叼絲民工職業。

設計是什麼?設計幹什麼?一直是我想弄清楚的問題。幾個月前(2019年7月)一個知乎網友提問:有多少平面設計師熬到最後的?我瀏覽了這個問題,發現很多人對設計的理解讓我很驚訝。於是我就自己寫了一個答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071690/answer/737506926

一個關於我對設計的理解和發展的一些看法。

———— 牛逼得有點長 ————

設計行業由於技術的發展、效率的提高會慢慢的整體上沒那麼大需求或者說就算有那麼大需求也不需要那麼多人去做這個事了,很多人學設計以後是很難找到工作的,也有可能像現在很多設計從業者一樣迷茫沒辦法持續下去。

本來設計行業就是一個不很核心的工作崗位,他不直接創造價值。他是附著在「商業」和「產品」上的,他的價值需要別人來體現。這句話怎麼理解?就美術設計來說,有平面廣告設計,他的價值是你的廣告宣傳讓別人知道你的品牌或者產品然後去引導達成購買行為;包裝設計就是你得保護好產品,不然產品砸爛了你再漂亮也沒有用;工業產品設計就是你設計的產品要被人使用發揮產品被人需要的價值;當然還有建築設計,建築是用來給人用的、住的,你沒有這個核心基礎功能,那叫雕塑。設計這個定位我們一定要清楚。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這樣你就能理解別人怎麼看你,你為什麼不受重視了。「奮鬥逼」說我要用設計改變世界,有設計改變世界的嗎?我瞭解的就那麼一個蘋果的IPHONE可能還能靠上去。IPHONE是喬納森設計的嗎?我看主要還是喬布斯,而且IPHONE的成功才讓大家知道了喬納森和迪特·拉姆斯,這恰好說明瞭設計附著於別的事物上,它的成功纔是你的成功。所以從這個概念得出一個認識,就是找設計工作儘可能到大公司去,到大平臺去,這樣你的設計更容易被傳播更容易被大家認識,也更容易成功。

所以我覺得我們設計師自己努力是一方面,主要的還是要提高「設計決策者」的設計知識和認知,這個纔是最重要的(建議MBA開設設計課程和美學課程)做設計決定的人審美意識在二人轉,你設計師牛逼給了一個西洋交響樂,不是你不好,而是他不買單,不買單你這個設計就是無價值。中國設計這幾年進步很大,但是還有很多人覺得的中國設計這不行,那不行,都有一種思維慣性、認知慣性。過去10年20年那種商業、產品在解決有沒有的時候是賣方市場只要有貨就能賣,設計對企業不是很重要。但是到了現在技術發展加速、商業環境充分競爭產品已經嚴重過剩了,現在的商業、產品都是要解決好不好,美不美,能不能裝逼的問題了,是最需要設計拉開競爭身位在過剩產品中脫穎而出,這時候正是設計重要的時候,消費升級就是設計升級。中國設計最好的時代已經到了。

1 - 設計是什麼?

設計從字面理解就是:設:設想,構思,藍圖描繪;計:計劃,按步驟,有序。

百度百科:

設計就是:設計構思 — 按計劃步驟實施 — 檢驗結果(是否符合設計構思)— 調整優化設計構思。

我把設計做成一個閉環了,這樣子我們設計師就有不盡的工作做了,這樣就不會失業了(???)。事實這纔是一個設計常態,這樣子做就是在不斷的試錯,所以我以前經常跟我的小夥伴說,設計就是選擇(設計師的選擇)設計就是試錯,錯了就調整,不好的就優化。這才符合商業、產品發展的規律,因為商業、產品瞬息萬變,不是某一個產品某一個設計會符合所有、當前、以後的人的需求,所以我們要不斷的調整我們的設計,設計是活的,他在不停的追求完美,追求符合當下人的需求。由於設計是選擇所以設計也是取捨。

這個閉環的設計,互聯網企業的APP做的比較好,因為他試錯成本低,APP一個星期就進行迭代。現在硬體行業也在這麼做,都學IPHONE,一年出一個迭代升級產品。我們這樣能理解蘋果了嘛。他的設計就是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更新迭代,讓設計,讓產品慢慢完善,也慢慢符合當下市場環境。

2 - 設計和創新

說設計離不開說創新,那設計和創新到底是什麼關係?做產品設計上一個說法,我覺得對創新有一個很好的詮釋。做產品應該: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便宜。這個說法也說了一個產品的生命週期。大家沒有的時候我研製出來了,我比別人快我能定價,可以做第一個喫螃蟹的人,這個就是創新。這個時候的產品其實風險很大的,你突然做出來一個東西,大家認可不認可,買單不買單,還不好說,還有就是公司渠道,品牌,推廣能不能跟上,把新產品快速推出去?最致命的有個公司比你渠道強,品牌強, 推廣強,抄了你的創新,你怎麼辦?在中國沒辦法,但是小公司必須承擔這個創新風險,就因為創新是小公司唯一不二的選擇,你不創新連露臉的機會都沒有。所以有很多小老闆,要設計師創新,因為他不創新一點機會都沒有,創新可能還有一丁點機會。

由於創新風險大,這時一般公司策略就是優化現有的產品或者設計,這個就是微創新,微創新其實基本上就是設計師乾的事,也就是我上面說的設計是活的,你這個設計好了,然後形成反饋,然後改進優化,這就是「人有我優」。做設計能做到前面兩樣還算幸福的了,畢竟設計就是創新,這個認知大家還是認可的,設計師做這個事也有成就感。關鍵是現在是市場經濟,沒什麼行業不是充分競爭過了的,大家都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大家都有都很牛逼,怎麼辦?那就儘可能壓縮成本,把產品成本降下來,這樣子纔有競爭力,降成本這個事牽扯到方方面面,設計上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請個便宜的設計師,你就按市場上熱賣的抄吧,抄的時候能省的就省了吧。其實設計師在這個時候也有很多發揮的,可以重新審視下當前的設計,看是不是有過度設計的行為,因為很多設計都為了創新而創新,而不知道為什麼要創新。

創新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為了有個好的市場表現,設計創新的目的也是這個,脫離了這個為了不一樣而設計創新,那就是設計師自我意淫了。買單的當然是老闆,關鍵是老闆會為你設計師意淫買單嗎?

再說下創新,其實創新和技術發展有很大關係,一直是新技術落地應用在推動設計可能有新技術沒應用到你做的行業或項目上,但是別的行業在做,設計要做的是基於當下實際情況做出一個優解方案。我們就說蘋果,蘋果手機開始的cnc機殼,cnc一直都有隻是沒用來銑手機機殼。再又大猩猩玻璃,康寧公司一直在做玻璃,只是沒用在手機屏幕上而已。

3 - 設計和藝術

簡單理解,藝術是感性的,設計是理性的。

現代藝術是作者自我情感表達,通過繪畫、雕塑、音樂等形式輸出以引起觀者共鳴。而設計是服務於商業和產品,他通過人的行為分析,相關數據分析得出的一個經設計師選擇的解決方案,是一個有方法有步驟有數據的理性行為。

設計需要靈感嗎?其實我們做選擇就是靈感,你為什麼選擇這個而不是哪個,這很玄乎的,很玄乎的事一般不可靠,所以我們做設計要數據分析,要人的行為判斷,要經驗積累,要學習別人怎麼選擇來幫助我們做選擇。這樣靈感就不至於那麼玄乎了。

中國很多人把設計看同藝術,也有很多設計師把自己作為藝術家自詡,其根本原因是中國教育把設計分在藝術裏,是藝術的一個分支,導致教學、思維都在按藝術那套模式。出來的設計師的想法就是,設計作品是自我表達,我的作品全宇宙第一,你們不用是你們沒文化不懂設計和藝術。而我們的老師基本上就是大學畢業就留校根本就很少有設計實踐,就是個半吊子,從來就沒說清楚藝術是什麼,設計是什麼。由於設計是藝術的一個分支,學生學了很多藝術類的知識(這個我覺得是設計的方法論,設計最終表達本來也很依靠藝術的某些理論和技法),而設計的宿主商業和產品方面的知識反而全都忽視了。我覺得設計應該劃分在商業科(不劃商業科也必須加大商業方面的知識教學),讓學生理解商業的本質是什麼?商品是什麼?產品是什麼?產業鏈是什麼?設計在商業活動中處在什麼位置。他的作用有多大。這樣設計師也好,設計決策者也好,就知道設計的定位了,定位好了,什麼事情就理順了。

藝術和設計還有很大的一個不同,就是藝術可以一個人創造,可以獨立完成。而設計是集體勞動,設計是商業、產品活動的一個環節,而且這個環節還不是特別必須,不是太重要(由於技術發展和信息的快速傳播,設計在過剩的生產力裏會越來越重要,為什麼呢,因為技術大家都沒代差,競爭更激烈,拼到最後只有精細化運作從源頭設計開始拼了)這就很尷尬了。所以設計師必須端正態度,你要牛逼,一定得要別人覺得你很牛逼,自己覺得自己牛逼那是不行的。怎麼才能牛逼?

a - 加強技能訓練(設計的技能主要是藝術方面的)

b - 理解設計的本質;

c - 找一個大平臺,做出一些有傳播度的設計;

d - 認清自己,你在整個商業、產品環節中真沒那麼重要, 不要患得患失。

4 - 好的設計是怎樣的,設計的標準在哪裡

設計是一個帶有很強目的性的活動,而檢驗他是否達到了目的就是實踐。實踐最終證明設計達到了設計目的,那就是一個好的設計,超預期達成設計目的,那就是非常好的設計。所以做設計,你最開始的想法很重要,你要幹嘛?你想達成怎樣的效果?這些一定要想清楚,越仔細,細節越豐富設計的目的越容易達到,越容易出好的設計。

比如說,我設計這個產品就是要跑量佔市場的,最後這個產品真的在市場表現很好,那這個設計就是好設計;又我設計這個產品是用來拉昇品牌逼格的提升品牌溢價的,最後這個產品對品牌口碑有很大拉昇,也屬於好的設計(小米MIX屬於這個);又或者我這個設計就是用來裝逼的要放到博物館展出的要得設計大獎的,設計出來了做到了,哪也是好的設計。

由於每個設計項目的目的不一樣,所以設計沒有萬世劃一的標準。那我開始怎麼檢測你的設計是符合我的預期目的,畢竟還沒投入實踐啊。這時候需要引入一個設計上很重要的東西-對標物。好和壞是怎麼來的?是對比出來的。對標物就是用來檢測你的設計,所以你的設計的目的不是很清晰的時候,那就選擇好對標物,對標物就是你的標準。

對標物也可以叫參照物,現在產品上專業的叫法叫「競品」。這個對標物可以是現在已有具體的一個事物,也可以是你自己虛擬出來的一個事物,對標物的概念就是我開始說的設計之前想清楚你要幹什麼,達到什麼目的,豐富具體的設計細節,有了對標物,這些虛幻的詞語就更具體了,變成看的到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標準了。對標物的制定很考驗設計決策者、設計師的能力,為什麼?因為要清楚認識自己有多大能力,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你一個小山寨手機公司,不能對標IPHONE,因為他的標準你沒能力達到。當然你可以學習他,但是你不能拿他做標準,因為你真的做不到。

中國的設計就是這麼苦逼,設計開始的時候目的不清,標準不明,導致這樣也可以,那樣更好,改一改,再改一改,改來改去改到第一版。由於設計本身處於一個乙方角色沒什麼話語權,有設計為了生存跪舔「設計決策者」,在專業上不能說服他,導致設計在重複改稿,加班,做一些無意義的工作,其實本質就是一開始就沒想清楚自己要什麼。我為什麼說要提升「設計決策者」的設計認知,提高他們的審美品味,原因就在這裡,要他們一開始就想清楚這個設計我要幹什麼,要達到什麼目的,再製定一個驗收標準。這樣設計工作就非常好開展了。

5 - 設計的一般性原則

5.1 - 設計是服務於人的

設計的最終目的應該是為了人類生活更美好,我們設計不能背離這個終極目的。你的設計對人造成了不便,那就是個壞設計。

5.2 - 設計是創新的

設計是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基於現在實際情況提出一個新的優的解決方案,創新是設計存在的基礎、基石。創新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創新是有目的的。所以我們設計師不能為了創新去創新,不能為了設計去創新,要為瞭解決問題去創新。

5.3 - 設計是活的

世界是發展的技術是發展的設計為了適應世界和新技術需要不斷優化改進,所以設計是活的,他需要不斷進化完善。我們要時不時回頭審視自己的設計,看是不是哪裡可以再改進點優化點。

5.4 - 設計是美的

美大致上可以分三種,壯美(雄偉,高大,力量)悽美(就是文學裡的悲劇美,美術上悽美的表現力沒文學強,悽美主要是故事性打動人)優美(和諧,舒服,平靜,我們說的美大致上以這個美居多,設計上也基本上以優美做為追求)

而審美是一個很需要知識的心理活動,由於每個人知識儲備、側重點不一樣,對同一個事物會有不同的反應。只有在同一個語境去審美才更容易產生共情。這也是我為什麼要說對「設計決策者」進行設計和美學教育。只有你們兩個在同一個頻道了,才更容易理解你的設計。

5.5 - 設計是務實的

設計是有目的,有方法,有輸出,有反饋,有一定的驗收標準,這些都是可以落實到具體的事情上去的。不是鏡中花水中月看得見摸不到。

——關於"玄學"的補充說明——

設計很多人理解的就是腦袋一拍,靈感泉湧,然後就出來一個曠世設計,這種沒有標準沒有流程的做法就是我理解的"玄學",也有很多人把設計往美上做、文化上做也是我理解的"玄學"。我理解的"玄學"就是忽悠,我為什麼這麼說?"玄學"其實就是沒大家都認可的標準,自己覺得自己好就是好,然後就會自說自話。一個沒有共識標準的東西,哪誰的話語權強他就可以說他是標準。我這個答題就是要把設計標準做成一個大家都認可的可量化的標準。我反對玄學,就是反對設計藝術化,文化化,因為他們標準太模糊,可操作空間太大。藝術和文化誰的話語權強?其實是藝術圈、文化圈裡面的所謂"精英""大師",也可能是政府,他們說你好就是好。設計藝術化,文化化,就會對設計圈內的所謂的"精英""大師"諂媚,看現在設計跪舔甲方就知道是一回事了。不過畢竟甲方是出錢的,你"精英""大師"出什麼?出玄而又玄的設計標準?而設計是一個解決方案,你諂媚"精英""大師"就會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他們說你是好設計?你就真的是個好設計?所以我們一定不能把設計往藝術上靠文化上靠,不要覺得藝術、文化聽起來很高大,很牛逼,其實於設計一點好處都沒有。設計還是要基於事實情況提出一個優解的方案,然後去實施驗證。方案優不優好不好,要驗證才知道,而不是"精英""大師"說好就是好。

求點贊,關注,謝謝。

知乎鹽選會員暢享鹽選專欄、Live、電子書等海量會員內容新用戶僅 9 元¥ 19.00去購買?


溯一下源吧。

工業設計本來就是舶來品,在引進之前其實有相關專業,基本教的是和裝飾設計相關的內容。

比較正式的稱呼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工業造型設計專業,後來到九十年代改成工業設計專業,無論是藝術類還是工科都叫這個。

到了本世紀一零年代後,教育部教學目錄調整,工科的叫工業設計,歸在機械大類,藝術類的叫產品設計,歸在設計學下面。

二者從本質上來說,沒啥差別,甚至一些院校其實就是一套人馬兩個專業,學生所學都是一樣的。當然,具體到不同學校,因為師資和背景不同,教學內容上是存在一定差異的。

從學校的角度看,儘可能選擇985211學校,平臺更好;從專業角度看,儘可能選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學校報考。

即使是考工科類的工業設計,對手繪還是會有要求的,建議提前學習。

另外,我們要明白,一般人所理解的工業設計和大學裡設置的工業設計專業是存在差異性的。在大眾的認知裡面,工業設計其實包括了造型設計、結構設計、軟硬體設計、模具設計、鈑金設計等。所以,社會對工業設計的期望值是很高的,加油吧,未來的設計師,不要說你只會做造型,那是30年前的畢業生的目標。


這個行業叫ID——Industrial Design,本來是做工業批量化產品 設計的,初級的是做產品美化外觀造型,深入的話參與產品定義……因為產品方案跟生產加工息息相關,所以這個專業除了審美外也需要有工科基礎,是溝通 藝術與技術的行業……

國內大學對應的專業有工業設計和產品設計,這倆專業就業本質沒有區別,主要各學校開設專業的時候搞亂的,大致是 藝術類的叫產品設計,工科類的叫工業設計,課綱是各學校自己定的,工科的工科類課程會多一些,就業工作沒有區別,大家是一個行業同樣崗位的……

工科的就正常高考選工業設計專業就好,大一有專業基礎課素描和水粉,這個專業後期主要是練產品手繪,素描水粉只是打個入門基礎,不會學習素描繪畫,不必糾結這個……

關於就業問題:

985211其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應屆校招是最重要的一次機會……走校招途徑是非常容易進入大公司的……社招難度會很大很大……目前大多數好的大型企業,校招都是設置底線的,只要研究生或者只要985211……對於很多優秀的非重點學校的畢業生來說,完全沒機會通過校招進入好的大型企業……

對口的就業主要分兩種:工業設計公司和企業的設計部,id這個行業在國內很年輕,專業的設計公司運營機制目前來說並不是特別成熟,在整個設計行業裡面可以說是營收水平最差的……id設計公司的薪資天花板比較低……企業的設計部門主要跟著公司的整體薪資水準來,天花板會高一些,而且職業發展方向的選擇也會多一些……但企業的設計部一般在研發體系裏,這個體系都蠻重學歷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