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超级好,把这个问题弄透了,对英文发音超有帮助。汉语母音开始的音确实比较少,像a/an/ang/o/ai。然而,英文辅音开头的字恐怕也是远远多于其母音开头的字。那么是什么造成中英文发音差异呢?我想以下几点是最主要的:

先说汉语的特征:

1. 汉语的发音节奏来自于汉语每个字的发音长度基本相同,所以说汉语时,有点像用枪按照同样的时间间隔往外发射弹球,节奏感是基本均匀的,嘟-嘟-嘟-嘟。当然,可以特意不按照这个节奏说,天-安-门,故意说成:天-安安安安-门是可以的,但是就会形成外语式的口音,俗称发音不地道,不纯正。这是很多西方语母语的人很难克服的,即使他们每个汉字的一二三四声已经很准、声母韵母很准(其实这样的老外已经很厉害了),但是还是很难做到把每个字等节奏地发送出去,没办法,母语的影响太大了,于是形成口音。

2. 第二个,汉语的字与字之间,不会在普遍意义上形成连读,好难哦就是好-难-哦三个字,字与字之间界限是分明的,英文则会把hao nan o说成hao-na-no.难的结尾的辅音n会和哦的母音o连在一起,英文在说话时字与字之间是追求零界限的,这是老外说汉语造成口音的主要原因之一。

3. 第三,中文讲究字正腔圆,好的普通话是要把每个字的每个音发足(北京公交报站名的售票员不算啊:)),所以很少会大面积弱化每个字本来就存在的音。这个老外不太习惯。于是会形成发音不清晰有时听不懂的口音。

再说英文。

1. 反观中国人说英文,即使每一个字发音都已经很纯正,也会受到母语每个音等时常、不连读的强大影响,口音往往会出在这里。英文的一句话听起来像一根非常有弹性的橡皮条,每个母音都可以随著说话人的语气做节奏和长度上任意变化,伸缩性很强,一句话甚至可以看成是一个超级长的词。汉语则像一根串满珠子的项链,每个珠子就是一个字,珠子的直径是不可以随意伸缩的,不然会显得很做作,像三流朗诵表演。这个除非是深谙英文发音之道的人,很难完全适应。比如what are you doing? 其实说出来更像一个长词:whadyedoing?

2. 英文单个母音音节的长度真的是随意拉伸。比如即使是教材里说的所谓短母音,在发音时长上是可以发很长的,如把shit发成sh-iiiii-t来加强感叹,把big发成b-iiiiiiiiiii-g来强调特别大,或者sooooooooo big至于你想发多长,取决于说话者的情绪和语气。这个弹性非常大。那么汉语是怎么把这种夸张的语气表达出来呢?通过语气助词。太-大-了-吧!通过给大加上太、了、吧来实现,当然可以重读太并适当拉长太的发音,但是无法做到像英文那么肆无忌惮地拉伸,可以说成taaai,但你要是说成taaaaaaaaai,估计整个饭店人不回头都觉得你听起来像老外。

3. 还有就是弱化,尤其是t这个音,如果后面紧跟一个辅音,会干扰英文的连读,还有H音和th音,如果前面是辅音d,也会干扰连读,所以经常被弱化到基本不存在。比如just so so会说成jus』soso。let』s get him会变成』s getim, go get them会说成go getem.

4. 英文的母音经常被变成另外一个音,来适应他们无缝隙的橡皮条的感觉,也就是说会故意不把一个母音发到位发满,也就是逆字正腔圆。如 out of here, of的o完全会变成?这个短音,听起来是out?-vear。追求字正腔圆的发音习惯者会在这里受到一万点暴击。

欲把英文说地道,有个看山不是山(48个音都不能做到完全发准)、看山是山(把48个音全发准了)、看山却又不是山的过程(真正母语人把词放到特定的句子中,很多时候不是按每个字单独的发音来的,变音的地方特别多)。当然这是针对青春期以后开始学习的练习者的,婴幼儿请忽视这点,你们那么小,对口音有超级模仿能力,凭感觉即可,无需看这么多道理。

如果对系统地学习这些东西有兴趣,油管上有一个米国大姐做的系列教学视频,搜Rachel』s English就能找到,她讲解得非常详细,看过你会受益无穷。


汉语拼音的y,w是隔音字母,不妨视为i,u。这样,以母音字母i u开头的字并不算少。

汉语拼音(普通话)中,如一音节以母音字母a o e开头,那么其后只能跟n ng和其他母音字母。比如a开头,只能有a ai ao an ang这五种情况。这就大大限制了a o e开头的音节数目。而且汉字是单音节,不可能像英语那样,a下面还有about above等多音节辞汇。所以,我们a开头的就只有这五种。

汉语拼音中,如一音节以辅音字母开头,那么其后选择要多得多。但是半母音字母y w(汉语拼音中称为隔音字母)可以归到此类。


谢瑶环,

环境制约语速,语速制约送气模式,送气模式制约口腔肌肉类型。


汉语和英语是完全不同的语系,所以差异不能简单得用音节配列规则来比较,我觉得你说的差异不是因而是果,比如现代汉语韵尾只有n/ng,而英语只有v等极少数辅音不能做韵尾,然而古汉语入声没消失的时候也和英语类似,后来才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我觉得根本原因是英语是表音语言,靠音素组成音节,再多个音节组成文字,而汉语是表意的,形声字比例并不大,而单个汉字形态上由多个部首部件构成,所以容纳了很大的信息熵,也就不需要复杂的音节组合和发音变化来承载语义。汉字普遍单音节,无韵尾,而且音节内部严重压缩。


根据不足。下面粗略统计,没有考虑词频、字频:

在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的范围内,有1294种带调音节(对应8828字次),其中又有126种零声母音节(也就是母音开头的,对应1215字次),占9.7%,对应字次占13.8%。

英语方面,我根据12dicts-6.0.2中的American-2of12inf统计,为15957/81883=19.5%。

英语母音开头的词比同类汉字多5.7%,算多吗?

原因更可能在于:汉语词以单音节、双音节(且主要是两个单音节松散拼合而成)为主,音节末尾一般是母音,此外只有鼻音n、ng。而英语词音节长度就比较多样,而且整体性强,导致词内音节轻重差别大;辅音结尾很普遍,前后词连读普遍。

老北京人吞字严重,相声里说的,「建国门」说成jiangeme,竖起耳朵听像「见过没」。南方人把「这样子」说成「酱紫」。不过毕竟很少见。


最大差异是汉语是等音节语言,英语是不等音节语言。表现在:

汉语的单字都是声母+韵母一个音节构成,即使有些字的音是单个声母的音,也要强行配上一个韵母构成一个音节(整体认读音节)。这样,汉语句子中的每个单字的读音时长是相等的,因此汉语是等音节语言。

英语则不然,英语每个单字可以包括多个音节,每个音节除包含有一个母音外,还可能包含一至多个辅音,这些辅音中只有母音前面紧靠母音的辅音才和母音拼读成一个音,其他辅音要单独读出来,而且辅、母音的拼读和没有母音的辅音的读音时长不一样。这样,英语句子中的每个单字(单词),读音时长就是不同的;即使都是一个单音节单词,在读音时长上也有明显区别。因此,英语是不等音节语言。


不是。汉字是一字一音一拍也就是一字一拍而不管一个字有多少个音素,即使有意加长也只会拉长尾韵,绝不会把「太」这个音发成「他意」。英语则不一样,每个音标都要读出,例如英语you读音[ju:](一乌)会长于汉语拼音的you(右)。


个人认为这个想法没有什么道理,人完全可以用自己语言的节奏来读其他语言的东西。

日语的音节结构和汉语类似,两国人民说英语的语调可是天差地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