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些书,但没看过真正影响自己的书。交过朋友,缺没有真正影响自己的人。经历过很多事,却没有真正影响自己心的事。所以你的故事是怎样的呢,谢谢你陌生人!!


平凡的世界


其实,没有什么书能改变人的一生,能改变你一生的只有你自己。读书只不过把前人的经验和理论通过读书去获得。

经典的书籍可以引起共鸣,陶冶情操。推荐下我平时比较喜欢的书。

本雅明&

爱默生&

卡尔维诺&

村上春树&

东野圭吾&

菲茨杰拉德&

&


今年因为该死的疫情,无法返校,在家里读书成了最有效的一种对抗无意义的方式。今年迄今为止已经读了121本书,当然都是好书,其中有不少确实深受打动。在巨大的震撼之余,这些好书如阵阵微风拂面,荡漾起心中一圈又一圈的涟漪,绵绵之力却连绵不绝,耳濡目染中升腾了一股力量,潜移默化下打开了另一扇洞天。从这些作品中我也获得充沛的思想资源,从而丰厚了自身的生命体验,就像杨德昌所说,「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而读书,真的可以让人类的生命延长三百倍不止。

下面就从这121本书中选出10本最影响我的的书,虽有私人体验,但「奇文共欣赏」,我相信好书是有潜在的客观评价标准的。

1.《贾想12》

读了《贾想1》,已经迫不及待读《贾想2》了。读完之后,对贾樟柯导演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贾樟柯的导演能力毋庸置疑,但没想到的是他的讲述能力和书写能力也毫不逊色。文字功底之深厚,表达能力之娴熟,生命经验之丰富,反思批判之深刻,即使是在国内著名作家之中,恐怕也是不遑多让。而我,也许久没有遇到逢人便想推荐的好书了。

安德烈·巴赞说,「摄影术令时间永恒」。电影记录了时代的波涛汹涌,同样也储存了那些微不足道的个体记忆,所以才会有那么的魔力,让列宁也认为在所有艺术中,电影是最重要的(这当然不考虑阶级立场或者意识形态因素)。

黑泽明说在侯孝贤的电影中能看到尘土,贾樟柯说在锡兰的电影中能看到天气,而我在贾樟柯的电影中能看到众生。所以以前我爱极了贾樟柯的电影,现在我更是爱极了贾樟柯的文字。在他的文字中,我能看到一个独立知识分子对自身的反思与内省,对时代的思考与批判。

他说,「我要用电影去面对:无论哪一个时代,所有人都要经历的那些不可回避的艰难时刻。」电影在他眼中,绝不是一个仅供娱乐的工具,也绝非消费情怀的媒介。电影的力量是实实在在的,你注入了一腔热血,融入了真情实感,它就会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会让个体开始思考更多的可能性,也会推动整个社会向良知转型。

贾樟柯在汾阳县城的成长记忆深刻地影响著他的电影,同时也在他的文字中经常出现,也成了他「不可回避的规训」。对于成长经历,他有著不可思议的反刍能力,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宝贵素材,最终在一部部优秀作品中,他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蒙太奇式的一一拼接,呈现出了一组讲述中国故事与底层经验的时代图谱。

小时候成长在偏僻落后的豫东农村,但我始终不觉得故乡是丑陋的,回忆起来尽是美好。唯一的欠缺或许就是精神世界的缺位。那是信奉「读书无用」的乡民社会,孩子们可以在空旷的田野中摸爬滚打,书籍却没有它的生存空间。可我酷爱读书,在小学二三年级那个阅读能力与阅读目标极不对称的年龄,有时会抱著父亲仅有的、不知从哪儿来的一本厚厚的武侠小说来读,虽然囫囵吞枣,却仍能津津有味地驰骋在飞檐走壁的武侠世界里。而偶尔能得到一本《故事会》,不啻于如获至宝,翻来覆去,书中的故事滚瓜烂熟,还是舍不得丢掉。那时的自己,就像是在野外水塘边玩耍的孩子,无意中邂逅的一只贝壳,可以开心上好几天。

春节的时候会有压岁钱,不多,自己能自由支配的更少。自己学会了消费,有了起码的讨价还钱观念之后,会和玩得最要好的堂哥跑到镇上,买自己想读的书,有《中华成语故事》,有《说岳全传》,有《一千零一夜》,基本上都是拼音版。一次买回来好几本,但是不敢让父母看见,怕挨骂,也怕挨打,好像买书是种浪费,书页翻动的声音远没有鞭炮的声音响亮。

于是就把书塞到妈妈给织的毛衣里面,走起路来肚子鼓鼓的,仿佛知识是有实体的,填满了我的胸膛。睡觉的时候也是,不敢脱衣服,怕被发现,自己私藏了不具有购买力的东西。

后来还是被父母发现了,幸运的是我没有挨打,也没怎么挨骂。我很开心,终于可以抱著书,在冬日温煦的阳光下,在慵懒的午后,在自家宽敞的庭院里,看自己喜欢的书。

这种幸福感,多年以后我都记忆犹新,毕竟三四本书裹在毛衣里面,实在是不怎么舒服。

读贾樟柯的书,读他的年少时光。我们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却有同样的生存体验,而我也想拥有他那般讲述能力,我也想讲出来。

2.《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氏的两部《卡拉马佐夫兄弟》,从六月中下旬开始读,大概花了八十天的时间,终于全部读完。这种感觉,仿佛完成了一项艰巨浩大的工程。在读完的那刻,尽管有种无来由的怅然失落感,像是与陪伴已久的好友挥手作别,终不复见,但更多的是一种「功德圆满」的喜悦和周天舒畅的惬意。

对我来说,每次面对一本好书,翻开最初一页,就是开始了一场心灵的救赎之旅;合上最后一页,就是完成了一场精神的升华之路。而《卡拉马佐夫兄弟》于我而言,更是一次漫长旅途。长路漫漫,不免荆棘丛生,导致遍体鳞伤,或者时而心生杂念,无法得其三昧,但贵在坚持,待渐入佳境,仰观大师之妙,俯察经典之美,顿觉沿路山花烂漫,溪流潺潺,「得其门而入,悟其道而出」也。

《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主角有三位:大哥德米特里·卡拉马佐夫、二哥伊万·卡拉马佐夫、三弟阿辽沙·卡拉马佐夫。三人为人迥异,处事有别,在陀氏的笔下,分别象征了肉体、理性和精神。正是由于这一分野,导致三人选择的不同和命运的分野。

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卡拉马佐夫兄弟》将近千页的篇幅,洋洋万言,浩浩荡荡,关于其主题自然有多家之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其核心主题之一便是对善与恶的探讨,只是借诸宗教的外衣,具体表现为上帝与魔鬼的交锋。这在《宗教大法官》与《魔鬼。伊万·费奥多罗维奇的梦魇》两节中均有深入讨论,并且作为书中最精彩的两节之一,细细读来,大有醍醐灌顶之感,心中块垒顿消。

有人把陀氏的文学创作的主题简要概括为四个R,即揭示人的心灵隐秘(Revealation of Mans secret heart)、革命(Revolution)、俄罗斯(Russia)、和宗教(Religion)。从《卡拉马佐夫兄弟》来说,这一概括显然切中肯綮。在这部鸿篇巨著中,故事背景发生在俄罗斯(Russia)大地上的一座虚构的小城牛栏市,如果说革命(Revolution)(文中提到农奴制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尚未给予主要关注的话,那么宗教(Religion)和揭示人的心灵隐秘(Revealation of Mans secret heart)显然是这部作品的重中之重。毕竟,该书的主题便是关于情欲、道德、理性、信仰、自由意志之间的斗争与角逐。

根据译者荣如德的观点,陀氏刻画自虐癖好以及把惩罚作为摆脱负罪感的手段,比现代的「死亡本能」理论和弗洛伊德的「超越快乐」准则要早得多。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主张,死亡本能理论用以解释某些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如人与人之间的残忍、对抗、攻击,甚至杀戮。死亡本能会表现出侵犯或者自毁,当它转向外部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甚至会派生出国家民族之间的侵略、屠杀等破坏或战争等一切毁灭性行为,它也会转向人自身内部而出现自毁自虐行为。超越快乐原则则是对死亡本能的发展和超越,最初弗洛伊德断定性本能(sexual instinct)是人类行为的一概归因。在《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弗洛伊德提出超越此一简单的快乐原则,描述人类置身两种对立欲力(本能)的处境:一为生之欲力,表现为创造力、和谐、性关系、繁殖、自我保护;一为死亡欲力,表现为破坏、重蹈覆辙、侵略、强迫、自我毁灭。后者即快乐原则的例外。《卡拉马佐夫兄弟》可谓是对死亡本能理论与超越快乐原则的生动诠释,关于暴力与欲望,关于弑父情结与变态心理,关于偶合家庭与分裂人格,在书中得到完整展现。

在这部作品中,陀氏不仅展现了一位文学大师的生花妙笔和才华横溢,更对哲学、心理学、宗教学等有鞭辟入里的讨论,所以哲学巨擘尼采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最接近自己的人,弗洛伊德也称这部作品为「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尤其是是其中的俄狄浦斯情结),而卡夫卡自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有「血缘关系」。

纵览世界文学史,能与《卡拉马佐夫兄弟》相颉颃者,寥寥可数。遗憾的是,陀氏本对这部作品规划了更为宏大的蓝图和磅礴的故事,岂意阳运告终,赍志而殁。对于这一文学史上的莫大憾事,未免不让人捶胸顿足,喟然长叹。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2》

在我看来,杨奎松教授的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有三大特点:

其一,这两部作品恢弘万里,气势磅礴,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30年左右的历史一一道来,既以宏大的视野和历史的规律审视建国以来的重大政治时刻,又以审慎的眼光和缜密的思维考察历史事件背后的行为逻辑。

其二,作为党史研究领域中的佼佼者,杨奎松教授以严谨的治学自觉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去挖掘历史事件深处的隐藏图景,考察历史人物背后的真实动机。作为后人,不应以今时今日的立场苛责前人的选择,进而遮蔽发现历史真相的可能。因此,历史语境至关重要,能够使得我们在历史研究中换位思考,在「感同身受」中作出客观冷静的判断。

其三,绝大多数此类著作,要么按照时间序列的方式将历史发生一一按部就班地陈述,不仅毫无特色,而且寡淡无味,无法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要么一味地歌功颂德,突出成绩掩盖问题,丧失了一个研究者的学术追求。所谓「 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一个真正的党史研究者,不仅要肯定我们党的巨大成就,也要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前车之鉴,方能行稳致远,我们党也能走向更加成熟和坚定。杨奎松教授的两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虽是在学术论文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汇编,却兼具严肃性和趣味性、学术性和可读性,对于了解我们的党史,学习我们的建国史,实是必不可少的经典著作。

这两本书在具体」职能「上也」各有分工「。第一部主要聚焦于内政建设方面,主要探讨了土地改革、镇反运动、「三反」运动、「五反」运动、干部任用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我们党对待资产阶级的政策等部分。第二部则聚焦于国防外交方面,主要探讨了中苏关系、中美关系、抗美援朝、抗法援越、两岸关系、世界革命等部分。

从研究方法上看,杨奎松教授的这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既体现了德国兰克史学的特点,也吸收了法国年鉴学派的方法(尽管后者创立之初是反兰克史学的)。在这两本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对大量原始资料的引用和考辩,认真分析,严谨论证,试图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同时,秉持「总体历史」的观念,相信「历史就是整个社会的历史」,不仅关注浮现于表面的历史事件,更关注整个社会内部的结构-功能关系,从而发掘历史深处的深层逻辑。

没错,真正的历史研究就该是这个样子的。因为相较于如歌德所说的,「撰写历史是摆脱过去的一种方式」,我更相信廖沫沙的朴实话语,「只要我们都尊重历史,就一定能够得到真理。」

4.《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关于党史研究,最为知名的学者怕是南高(高华)北杨(杨奎松)了。读了萧冬连老师的《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顿有如获至宝之感,方知高杨之外,还有高人。

《筚路维艰》以极为精炼的笔法和简要的概述,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探索分为五个阶段,这其中既有实在性的历史,又有建构性的历史。

5.《霍乱时期的爱情》

读完《百年孤独》后很久的一段时间内,我一直在时间与人物的迷宫中摸索前进,却始终看不到象征著尽头的明亮光束出现。于是,在马尔克斯以弥达斯王般的魔力和西西里弗般的毅力所构筑的深奥魔幻丛林中,我先尝试越过了荆棘甚少的灌木和清澈见底的山渠。终于,当喜鹊已经停止了歌唱,玉米也开始抽雄时,在度过了无数个懊悔的夜晚后,每到时钟指向十点钟方向就一直辗转反侧以至于连床板也对吱吱呀呀的声音感到餍足时,我终于做出了一个迟到了多年的决定:是时候了,踏上那场期待已久的冒险旅程。

以上纯属逗趣,以模仿马尔克斯的写作方式说明自己在读了他的绝大部分作品后,终于克服了《百年孤独》所带来的巨大阴影,鼓起勇气去读《霍乱时期的爱情》。但模仿起来才知道,那种写作方式不是无主的存在,它是属于马尔克斯的,谁也不要企图去征服它,否则不仅是缺乏文学功力,也是缺乏自我认知。

理查·德·弗尼维尔说过,爱情是一片炽热狂迷的痴心,一团无法扑灭的烈火,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一分如糖似蜜的喜悦,一阵如痴如醉的疯狂,一种没有安宁的劳苦和没有劳苦的安宁。《霍乱时期的爱情》以其瑰丽万千的想像和珠玑锦绣的文字,讲述了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费尔明娜·达萨、胡维纳尔·乌尔比诺是这段旷日持久的爱情中的三个主角。他们在爱的追逐中冒险,如安第斯山脉般波澜壮阔,如马格达莱纳河般悠长曲折,就连老去与死亡的威胁也视而不见。岁月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印迹,他们却留给岁月半个世纪的回忆。

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有句话后世流传:「我一生中遇到过成千上万个身体,并对其中的数百个产生欲望,但我真正爱上的只有一个。」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就是罗兰·巴特笔下的情种。尽管在遭遇了爱情的挫折之后,与为数众多的女性保持著介于友谊与爱情之间的肉体关系,灵魂的童贞始终属于费尔明娜·达萨。终于在初恋情人的丈夫乌尔比诺医生摔死在芒果树下之后,在一场刻意安排的漫长的内河航行中,唤醒了那已经沉睡了53年7个月零11天的爱情。

这部被《纽约时报》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的作品,也是马尔克斯自认为最为得意之作。他说《霍乱时期的爱情》而非《百年孤独》「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对于费尔明娜·达萨究竟是不是真正的爱情,在于是否笃信书中的一句话:「灵魂的爱情在腰部以上,肉体的爱情在腰部以下」。当然这不仅仅是生活逻辑可以简单解释和驳斥的,文学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剥离了实际生活的文本表达。也正因为这部作品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才会生发出各种各样的讨论,关于爱情、人生与死亡。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文版正式在大陆出版的时候,即使「文无第一」,余华仍然盛赞马尔克斯「是在世作家里最伟大的作家,《霍乱时期的爱情》教给作家一个写作方法。」的确,不要让马尔克斯写爱情,这会让其他作家再无爱情可写。而至于「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这一美名,在稳定了半个世纪之后,终于在2014年,才又重新开始了白热化的角逐。

6.《活著为了讲述》

马尔克斯,无论其人还是其文,都得到了名副其实的评价。但读了《活著为了讲述》,我还是由衷觉得,这是马尔克斯最被低估的一部作品。倒不是说评价不好,而是相比于其他作品,这本书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显然是被埋没了。也难怪,这并非一部严格的小说式作品,而是马尔克斯本人创作的自传式作品。但我可以拍著胸口保证,这部作品绝不输于马尔克斯的任何一部小说。如果可以不加限定词的话,我想说,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自传作品。

尽管并非形式意义上的小说,但无论其叙事内容还是作品架构,都是实质意义上的小说,甚至可以在多处遇到熟悉的马尔克斯式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并且我认为,《活著为了讲述》不仅仅是马尔克斯对往事烟云的讲述和成长过程的记录,更是一部其创作生涯中的集大成之作。因为,马尔克斯的所有作品都可以在这部书中找到线索,所有的问题也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譬如,书中开头就提到了母亲找我一起去卖阿拉卡塔卡的房子,两人到了镇上的场景,像极了《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一篇小说。当然,更为准确地说,《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那对母女是为了因偷窃被开枪打死的丈夫而来,这在书中也有线索。

譬如,书中提到了比利时人看完《西线无战事》后自杀,可以联想到马尔克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枯枝败叶》。

譬如,书中说身为自由党人的外公一直在等待军人退伍金,可直到外公去世,那些退伍金依然杳无音讯,可以联想到《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譬如,书中数次提到了匿名帖的事情,而《恶时辰》正是以匿名帖为一切发生的导火索。

譬如,父母的爱情遭到祖父母的反对,正是《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与费尔明娜·达萨的故事原型,而因失恋导致下半生一直寻花问柳、偷香窃玉的弗洛伦蒂诺,其人物原型正是自己的父亲。

譬如,书中叙述了卡耶塔诺·亨蒂雷被小学老师的两兄弟追杀,这个事故启发了《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中的故事。

譬如,书中毫不讳言作者在结婚之前的风流韵事,包括出入风月场所,怪不得马尔克斯能够写出《苦妓回忆录》呢。

譬如,书中提及了天主教教会对电影的审查和评级,以及萨巴拉老师告诉他的谜团,关于一个长发委地的少女的传说,这促成了《爱情和其他魔鬼》这部小说的诞生。

譬如,水手路易斯·亚历杭德罗·贝拉斯科在驱逐舰出事后幸存,马尔克斯根据其真实经历撰写了连篇累牍的报道,甚至因此受到政治牵连,不得不远赴异国他乡,不就是《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吗?

譬如,书中提到的采矿工程师讲述的传说故事,有关玻利瓦尔的传说,马尔克斯发挥天才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了《迷宫中的将军》。

譬如,书中的很多经历都与其访谈录《番石榴飘香》「暗通款曲」,两者形成完美互文。

譬如,作者在书中念兹在兹,无日或忘的小说《家》,讲述其家族的故事,就是后来名闻四海的《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本想将这本书写成三部曲,可以想像这是一个艰苦的创作工程,也必将是伟大的艺术作品。唯一遗憾的是,仅仅完成了第一部,就像曹雪芹的《红楼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拜伦的《唐璜》、卡夫卡的《审判》、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卡尔维诺的《美洲豹阳光下》,马尔克斯便与世长辞。

我想,作家的生命有限,但作品却永世流传,正如托尔斯泰所言,「没有伟大的作家,只有伟大的作品」。(托翁到底说过这句话了吗?抑或是王朔的杜撰,经李健引用而以讹传讹呢?)但我相信,既有伟大的作家,也有伟大的作品,两者虽彼此分离,却互相成就,而那些未完成的作品,同样是伟大的「断臂的维纳斯」。

7.《迷宫中的将军》

读马尔克斯的小说,只需要文学背景足矣,即使其作品中常常涉及到拉美的历史风情以及哥伦比亚的内战,但《迷宫中的将军》则需要更多历史知识,尤其是对玻利瓦尔的了解。因为这本书以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为人物原型,讲述了其人生中最后一次旅程——沿著马格达莱纳河回忆余生。

在这次旅程中,将军玻利瓦尔经过了昔日战斗和解放过的城市,回忆往昔的辉煌和荣耀,也不禁哀叹当下处境的落魄和理想的破灭。

马尔克斯用文学手法将玻利瓦尔最后的岁月以艺术化处理,不同于历史纪实,赋予了玻利瓦尔的最后岁月以更多的文学想像,也多了几分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历史和想像的结合,产生了不可思议的魔力,这也是由马尔克斯的文字所散发出来的奇异魅力。

在《番石榴飘香》中,马尔克斯说自己的作品都是关于孤独的,依我看来,老马最常展现的还是两种孤独:爱情和权力。前者如《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和其他魔鬼》,后者如《族长的秋天》《迷宫中的将军》《恶时辰》。

在《迷宫中的将军》中,马尔克斯将有关魔幻现实主义的意象倾泻而出,不遗余力地刻画了一个早年辉煌而晚年凄凉的权力人物。关于辉煌和没落,关于荣耀和凄凉,关于忠诚和背叛,一生疯狂追逐于逆境与梦想的迷宫,在迷宫的尽头,唯有无尽的黑暗。

8.《是非与曲直——个案中的法理》

法学圈也是个江湖,在法学的江湖掀起惊涛巨浪的,当然是江湖中人。若仿照金庸先生的小说,这个江湖自然也还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目前我国法学发展迅速,可谓高手如林,将这些美名一一对号入座,颇费思量。私以为,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东邪」非苏力老师莫属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法学中人因学术观点迥异、派系有别,抑或是私人恩怨,不相谋者可谓不少。但这些江湖中人,似乎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苏力老师。固然是夸张,但有不少老师可是半调侃半认真地要将苏力老师「撵出」法学圈子的。

考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时,往届师兄师姐总是推荐看苏力老师的书,已成「路径依赖」。于是认真读了《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以及苏力老师的不少论文,实在不明白这对复试能有多大助益。复试之后,发现果然毫无用处。苏力老师的文章自然是妙笔生花,读到兴起时甚至会拍案叫绝,只是和复试实在没什么关系。不知复试建议怎会以讹传讹,一至于此。

在北大法学院读书时,去蹭过几次苏力老师的课,也听过他几次讲座。老实讲,有些枯燥无聊,还是觉得读他的书好。

在未名湖畔也多次见过苏力老师,好几次看到他都在用手机拍摄未名美景。活力四射的样子,还是有几分可爱。也许,面对此情此景,苏力老师又有灵感喷涌而出,然后心底默念,或是猛拍大腿:「我怎么那么有才」。

扯是扯远了,回到苏力老师的新作《是非与曲直》,多是根据以往的论文重新整理扩充而成,讲述的是活生生的现实案例中的法理。这些案例都是当年的热门案件,比如延安黄碟案、许霆案、药家鑫案、南京虐童案、肖志军案。部门法学者有部门法的视角,苏力老师作为法理学方面的大家,主要从法社会学的角度解剖麻雀,认真说理,回归到案件本身,放大案件细节,考察案件背景,并设身处地站在案件相关当事人的角度看待案件。

不得不说,苏力老师是雄辩的,文章纵横恣肆,捭阖雄奇,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给自己的大脑狠狠地沐浴了一次,带来思想启迪和智识风暴。针对每个案件,苏力老师总是能提出新的角度,挖掘新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即使不同意他的观点,也会被他的论辩所折服。

这是一个纯粹的法学家,也一定是一个会被时间记住的法学家!

9.《巴黎烧了吗》

一本出色的纪实小说,既要有严谨的求证和认真的考究,也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丰满饱实的脉络。有前者而无后者,枯燥乏味;有后者而无前者,科学不足。《巴黎烧了吗》则兼顾两者,在科学性和趣味性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从而成就了一部经典的纪实小说。

在巴黎即将被解放之时,希特勒向他的总参谋长约德尔发出了歇斯底里的责问,「巴黎烧了吗」。而作为巴黎总司令,肖尔铁茨直接承担了毁灭巴黎的军事任务。一方是绝对服从的严格科层制军事层级,一方是遍布人类文明的千年古城。孰是孰非,全在一念之间。而个中考量,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幸运的是,肖尔铁茨选择了消极执行,顶住压力拖延时日,最终挨到盟军攻进巴黎,保住了这座城市,也保住了人类文明的珍贵火种。肖尔铁茨选择了违抗军令,听从内心良知和至上道德。

纳粹组织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暴力机器,但机器上的每个部分却是有血有肉。军人的职责是赢得战争,而非毁灭城市、屠杀无辜、抹杀文明。给手段以目的,不要给目的以手段,当面对两难抉择、深陷选择困境时,要服从道德伦理、坚守人文精神。简单来说,选择真善美。

遗憾的是,历史终究还是给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希特勒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2019年4月15日的那个下午,替他悲剧性的完成了。

10.《米格尔街》

奈保尔,全名为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简称为V·S·奈保尔,1932年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后赴英求学并定居于此。奈保尔与石黑一雄、萨尔曼·拉什迪并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前两者已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奈保尔最先折桂,于2001年加冕桂冠,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为「奈保尔的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人们从被压抑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

已经收藏了奈保尔的绝大部分著作,没错,有时,喜欢一个作家,靠感觉驱使就足够了,就像两个素不相识的陌路人,仅仅凭依那毫无来由的「第六感」,就可以心照不宣,神交已久。

《米格尔街》是我所读过的奈保尔的第一本书,整个阅读过程可谓酣畅淋漓,心神愉悦。如果之前还是倾慕不已的话,与《米格尔街》的偶遇,促成了我与奈保尔的一见钟情。是的,我爱上了这个作家。

《米格尔街》以特立尼达首都西班牙港的一条街道为中心,描写了这条街上各具特性的小人物,写作结构在严肃文学中比较少见,倒是在悬疑推理小说中经常使用。

就语言风格来说,《米格尔街》诙谐风趣,十分可爱,浑不正经的叙事风格使得书中人物的行为多了几分荒诞色彩,但又不同于拉丁美洲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读完《米格尔街》,好像发现了一座宝藏,我决定深挖下去。


《新华字典》


平凡的世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