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曾经是志愿者,接触过部分相关人群,如今在群里偶尔科普HIV相关知识。出于偶然,最近几个月了解到这个所谓阴滋病,我希望有医学的背景的朋友可以适当的解释一下,如果是真的,为何没有相关机构跟进研究呢?甚至部分阴滋病人扬言报复社会,俨然有逐渐成为社会问题的趋势。希望有懂的朋友可以拿出一些证据说明相关问题。本人十分感谢。


谢邀~

ok,曾经是志愿者,艾滋病是啥应该多少知道一些,对不?

基础的东西就不说了,接下来就来讲讲这个所谓的「阴滋病」。

从定义上来说阴滋病就是「阴性艾滋病病毒」和「阴性艾滋病」,说白了就是人感染了某种特殊亚型的艾滋病病毒,现有的检测手段检测不出来。

检测不出来的阴性艾滋病,没有办法确诊,就没有办法开展治疗,这就会对感染者的健康和寿命造成极大的影响!

于此同时,感染了「阴滋病」,现有的检测手段没有办法检测,进一步会导致这种病毒悄无声息的广泛传播,其危害要远远大于现有的艾滋病……

不得不说,听上去确实很可怕,但是不是真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另一个问题,人们现在是如何确诊艾滋病的?

HIV/AIDS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包括不安全性生活史、冶游史、静脉注射毒品史、共用注射器、输入未经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慎重做出诊断。

现有检测技术主要是检测感染者血清中的HIV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一旦发现了人感染艾滋病的关键标志物,结合流行病学史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全都对上了,才能最后确诊患者感染了艾滋病。

说到底,感染了艾滋病,通过现有的检测手段检测不出来,只存在两种可能:

一,患者仍处于感染的窗口期。

艾滋病感染是存在窗口期的,这段时间是没有办法检测出艾滋病感染的,一般来讲,窗口期的长短受病毒、宿主、检测方法及样本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来看,通过检测HIV抗体和抗原,艾滋病的窗口期可以缩短到14~21天,WHO曾明确表示艾滋病窗口期(Window Period)为14~21天。如果是采用HIV核酸检测的话,窗口期可以大大缩短,一般认为,HIV RNA检测窗口期为7~11天,HIV DNA检测窗口期为3~7天,过了窗口期,按道理说,所有的艾滋病感染都可以被检测出来。

二,另一种可能就是有「阴滋病」。

假设有一种特殊的艾滋病病毒,能够骗过人体的免疫系统,感染后根本就不产生抗体,那就没有办法了,或者是根本不与现有检测技术所设置的抗原、抗体受体相结合,产生的是另外一种抗体,骗过了现有的检测手段!

这种情况,有可能吗?不得不说,理论上有可能,毕竟HIV这类RNA病毒「突变」十分普遍。

但是,人们还有另外一种检测技术,核酸检测!说到核酸检测,检测的是HIV病毒的关键基因片段,这是一种更高维的检测方法。

如果连艾滋病核酸检测都检测不出来,可以认为这个病原体不是艾滋病病毒。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明白没有?

2017年,协和医院曾报道过一例「血清学阴性」艾滋病病例,该名患者在多地多家医院检测HIV抗体及确证试验均无法明确诊断HIV感染的情况下,最后通过病毒核酸检测发现患者体内存在高复制的HIV 病毒,从而确诊为晚期艾滋病。

这是世界上首例成人HIV抗体阴性艾滋病合并肺卡波西肉瘤病例,同时也是国内首例、世界第26例HIV抗体阴性,最后经HIV核酸检测阳性诊断的艾滋病病例。

出现「血清学阴性HIV感染」病例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原因包括:机体本身有免疫缺陷或者机体生化免疫异常,导致无法生成足量的抗体;在艾滋病病程晚期,机体免疫系统被彻底摧毁,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功能受损 , 导致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HIV病毒的大量复制,中和了血液中原有的抗体,也会导致血清学检测结果呈阴性反应。

必须说明,「血清学阴性HIV感染」和「阴滋病」完全不是一回事!

就是说,HIV感染者有极低的可能产生不了足够的抗体,但是通过核酸检测这个「大杀器」一样可以确诊艾滋病感染。

过了窗口期,如果连核酸检测都没有办法检出,可以确定患者没有感染艾滋病。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早已经辟谣过:没有所谓的「阴性艾滋病病毒」和「阴性艾滋病」,这一人群都未感染艾滋病病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吴尊友介绍:中国从2009年3月开始介入对「阴滋病」的调查检测,已为全国59例患者排除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

至于为什么有些人在高危行为后,会出现类似艾滋病感染的「高危症状」呢?比如,全身无力、发热、头痛、食欲下降、咽喉肿痛、关节疼痛、淋巴肿大、体重下降、精神不振、容易疲惫,甚至舌头长绒毛……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及其所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研究团队对60名自述有「艾滋病症状」人群进行检测,结果显示:60 人均可排除感染了HIV,但是检出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有48人,其中EB病毒检出阳性33 人,占68.75%;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淋球菌、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分别检出阳性12人、9人、7人、8人、1人;还有16人被检出多种的病原体感染。

研究人员还专门对其中的12个人做了心理测试,证实有7人存在心理异常,其中疑病症5例、焦虑状态1例、轻度抑郁1例。

由此可见,这些所谓的感染了「阴滋病」的人是感染了其他类型的病原体,从而导致自身的不适症状。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检测不出来的艾滋病」,所谓的「阴滋病」人群大部分是在「高危行为」后,感染了某些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加之精神高度紧张,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紊乱,最终才导致了TA们出现「类似艾滋病」的症状。

所以,好好做志愿者,洗洗睡吧!

以上~

更多艾滋病问题深度解读,欢迎点赞关注。


既然您是志愿者,那您应该很清楚的知道,目前流传在恐艾人群中间的「阴滋病」纯属无稽之谈。

2017年,北京协和医院报道了世界首例成人HIV抗体阴性艾滋病合并肺卡波西肉瘤病例,同时也是国内首例、世界第26例HIV抗体阴性,HIV核酸检测阳性诊断的艾滋病患者。

注意,这个报道里面明确提到,是HIV抗体阴,核酸阳的艾滋病患者。因为颠覆了之前抗体检测阴即代表著阴性的常识,所以被称作「阴性艾滋病」。但归根结底,依然是艾滋病患者,只是受限于检测技术,及这名患者的特殊情况(未接受治疗,艾滋病后期,免疫系统破坏殆尽),而产生的特殊称呼。

而现在变了味儿的「阴滋病」是什么?是抗体阴,抗原阴,DNA阴,却死钻症状的牛角尖。明明检测结果才是确诊的唯一标准,到了「阴滋病人」那里就变成了自我确诊和未知病毒。

至于阴滋病人报复社会,如果真的是抗体阴,核酸阳的患者,身体已经完全没有办法支撑「报复」这个动作了。至于全是阴单的「阴滋病」,可以无中生友,但病毒真的不能无中生有。


最近更新,因不可抗力,项目停止了。希望大家相信科学,医院没有特异性诊断方式,不代表不存在这病,多保重。

泻药

我是中疾控一个工作人员,关于阴滋病,我们做过很多调查。首先,她们肯定没感染艾滋病。但是,是不是新发传染病不好说。

我们抽取了38个人的样本,还有10个健康人做对照组。其中38人的逆转录酶全部超标,同时细胞因子水平普遍低下,白介素2和6比常人要高一倍。

同时,做了流式细胞分选,阴滋病患者的cd4水平明显较低,有八成的cd8被激活,出现比值倒置情况。

目前来看,他们是感染了一种影响免疫的病原体。至于下一步怎么做,还要看领导安排,目前课题只做了涉及免疫方面。


阴滋病是有的人恐艾严重导致正常生活受到影响,结果免疫力下降出现类似艾滋病的症状,结果更恐,症状更严重,恶性循环。

这种人缺少常识而且偏执,连医生都不信,直接送精神科就好了


其实不管是阴滋病还是艾滋病都没有想像中的那么恐怖,完全可以治疗到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状态。

要治好一种疾病不难,关键是找到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然后辨证施治。

艾滋病的根本原因并不复杂,如下:

1.性滥交纵欲、2.输血感染、3.吸毒、4、母婴传播。性滥交纵欲大伤元气;人身体大失血后必须输血时,毫无疑问已是元气大伤;吸毒是透支身体的元气,玩命的嗨,也是元气大损;胎儿的元气非常稚嫩依赖于母体。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艾滋病高危因素的共同特点,那就是元气严重受损,病毒乘虚而入,元气不足是发病内因,病毒是外因。元气是源于肾精,化生周流全身的原阳、元阴之气,是推动脏腑功能、气血运行和营养全身的动力,免疫力就是元气的一种呈现方式,要从根本上治疗艾滋病必须内因外因双管齐下,大力扶正培植元气和攻邪。

具体内容请看我同名公众号文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