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审美这件事要从三个方面来说

  1. 能力不足
  2. 超越当前审美
  3. 审美真的不够

审美这件事虽然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标准的。

判断美与不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起来能让人愉悦的就是美的。

能力不足型

画画这件事能力还是很重要的,也许他现在画的不是很好,刚开始画或者正在摸索著进步。

他知道他自己画的也不是很好,但是他在努力进步,这就是眼高手低。

画的不好看,未必就代表他审美没到位。

在绘画里有很多学术派的,学一些美术史论,他们精通美术史要说审美肯定没有问题,但是画的未必能达到极高的水平。

就像是我能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但是我画不到达芬奇的水平一样。

超越当前审美型

也许你觉得这个事有点扯淡,看完接下来的真事可能会有新的看法。

莫奈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创始人

现在看起来是不是很厉害。

当初他可是被人唾弃的

印象派的名字是因为被耻辱的嘲笑才产生的。

现在大名鼎鼎的莫奈,在当时只是一个无名小辈。

在19世纪的法国,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画派一直在激烈的斗争,所有的官方学院都在进行著这一斗争,所以官方学院不允许其他画派的作品进入沙龙展览。

1863年有4000件年轻有为的画家的作品被拒之门外,这件事在整个社会轰动了,所以拿破仑三世出面过问了这件事情,由此举办了落选沙龙。

1874年这些画家决定举办一个「无名画家展览会」。

当时莫奈的一幅《日出·印象被批评家「路易 勒鲁瓦将这次画展嘲笑的称作」印象派画展。「由此印象派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出名厉害的过程就不说了。

很多绘画作品在开始的时候是被世人所不待见的,但是当时大家不喜欢,不代表未来不喜欢。

美的标准也是在变化的。

审美真的不够

这一种应该就是题主说的那一种,这种人是真的存在的,有时候也不能怪他,这个有可能跟周围的影响有关-被动审美

如果去过日本会发现,日本的平面设计水平很高,就算是随意的一张宣传单牌匾都很好看。

反观中国的以大和醒目为标准的设计大街上随处可见。

让日本一名没学过设计的人,来初次尝试设计,他做出来的内容也会美一些的。

这就是我们被周围环境所影响造成的被动审美审美。

审美这件事需要我们自身和周围环境共同的努力,谁都想做最好的,那就要去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我高三的时候去老四川美院学习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教我们的那个老头教授说过:「眼睛比手重要,画画最主要的练的是眼睛。」

我以前画画经常会遇到一段时间特别难受,总觉得画不出来,或者画什么都觉得很难看很难受,我一个学二胡的女同学跟我说,她老师跟她说过一句话:「当你觉得拉琴拉不出来,很难受的时候就是你长功的瓶颈期,一定要坚持突破过去!」

后来明白了当你学习画画或者做别的艺术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时期,因为你的眼睛,耳朵,或者说你的审美,欣赏水平提高了,但是你手上的功夫跟不上,所以你会很难受,就是你知道自己画的不好看,但是手上的功夫又不够,跟不上眼睛的审美,所以你会觉得很难受,一旦坚持,手上的功夫突破了,跟上眼睛的审美,那你的功力就会大涨。

所以学艺术最重要的天赋就是美感,你得知道什么是好看好听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然后再去通过后天学习手上的功夫,来做出达到自己审美水平的东西,同时期也会看很多别人的作品,各种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眼睛审美水平,但是眼睛一定走在手的前面。

如果一个人懂很多画画的技术技巧,手上的功夫也够,但是审美不够,自己画的画自己看不出来哪里好,也不知道哪里不好,你说他作品的水平能到哪去?


因为老师就没有审美,或者不强调审美,学生就更不关心审美,学技艺,自己修行很重要,引路老师的水平更重要。


学绘画的朋友,大都经历过一个难受期。总感觉画不出来或者画什么都觉得很丑很难受,这个时期就是「手跟不上眼」的困难时期,眼里的审美提高了但是手上的技术没有跟上,这个时期一定要坚持,一旦手上的功力跟上了眼睛的审美水平,就会功力大增。

这就是造型逻辑说的「脑和眼走在手前边」,也就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美,训练的时候先要思考你的审美立足点在哪里?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训练观察力的过程,观察能力也是审美不可或缺的基础能力。运用审美的能力来学习绘画,然后在过程中去提高观察能力、空间造型能力、色彩敏感能力…的艺术内在修养,并非脑袋眼睛不动、关注力全放手上。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逐步去观察和思考,作者是如何画的、他为何这样做?从而逐步扩大眼界、提升思维,学会判断好与不好,好在哪,不好在哪?只有训练的审美立足点足够清晰了,绘画才可能有思路和目标,如此融入画里,才能使作品有灵魂。所以提醒初学者注意两件事,第一,观察作品需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二,提升审美、应用审美、训练形成审美立足点的意识。

讲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剖析这位杨·史云梅耶同学的作品。

上图是史云梅耶同学的作品

这位同学很聪明,他把照片调得很灰,这是一个格调没问题。但是调了那么灰了之后,在训练的时候一定有重点的。

造型逻辑学院认为它的重点在哪?

◆ 锋利的短裤的边缘

◆ 柔和的大腿的轮廓

◆ 手部轮廓的丰富性

◆ 头发的几何流畅性

你已经把画面调整到这个样子了,包括它的构图都是色块的构图,所以这张画的所有的重点一定在轮廓上。

在轮廓上的这种能力恰恰是学院派的主要核心价值,所以这张照片实际上有点像学院派的味道,只不过色彩是灰的。

可是这个照片不是,这个美少女靠的是轮廓。你应该去看安格尔、修拉、德加这些,尤其是安格尔。

上图作品:安格尔《尼俄柏头像》▲安格尔《尼俄柏头像》

▲安格尔作品

▲安格尔作品

学院派大师们对轮廓的这种高度的重视,他们整个一张画全在画轮廓,所以你只要把重心一移过去立马味道就会出来。

所以画画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你站在哪个点去做什么事儿??这个叫绘画和造型的逻辑问题,有了这些,我们的力气和时间才不会白花。

这位同学他现在还是那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他是不是只要再加一层强调轮廓的感觉就好了?还是这是一个逻辑概念,它必须得先画轮廓才可以?这两个步骤方式都可以。

以前传统的做法是如果这是古典油画,传统的画家们一定会很认真地画一张古典素描,完了腾印到画布上。

▲安格尔《大宫女》素描与油画

现代人的做法是快。我们都是画宣传,很快画完后,认认真真地去把轮廓描好也可以。但是无论你用哪种方法,你首先一定要知道你的目标(就是你这张画他的审美的立足点)在哪?

现在,我们回到今天的画作,他这个调调你用印象派不是说不可以,出来的味道就不是这个味道,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其实是逻辑问题,就是画画你站在哪个角度的问题。

我们很多时候总以为自己的水平有问题,其实根本不是的,人的水平是一样的。各位永远记住,我们都是正常人,人水平都一样的。

人的差别在于判断,在于逻辑,在于起点和未来终点站的设定问题。这个才是绘画有意思的地方,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技巧问题,你要担心的是你的理解和观念问题。

▲为美有道

审美分析、空间模块、分形基础、减法训练、肖像大全、分形解剖、衣纹描绘、古典素描、现代素描、色彩大全,这些都是艺术里很重要的底层训练,谁也无法一蹴而就,是有技巧有逻辑的完整训练体系,如果自学自练或打乱成碎片化去学的话,会导致绘画创作不成体系,结果就是三种1、画不出来的。2、画不好的3、不知道哪里出问题了不明就里的。

?自学太久或者碎片化学习的朋友,靠自己有限的基础是很难去看出来自己的问题的,很多学习者努力很多年也摸不到门槛的原因,就是自学自画、碎片化自由组合学习,没法去判断自己应该怎么样思考、怎么样学、怎么样练,更不知道标准是什么,绕开技术,单画作来讲就无法达到自己所想、无法达到顶尖造型艺术水平、无法平衡画作与参与项目的调性。所以我们才讲完整有逻辑的学习顶尖造型训练体系的重要性。


没有审美是见的好东西太少。好作品看多了自然有审美。其实听觉没有审美的人更多,要不不会有那么多人爱口水歌。


这再正常不过,有大师就有小丑。不可能要求所有画画的人都是毕加索伦勃朗。

还有,你觉得不美的东西可能有两种原因:

1确实很丑2:你的审美层次没达到人家的程度。


审美能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天生。一小部分后天培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