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一兩千字的讀後感


在我高中最黑暗的生涯,不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提升成績,身邊同學帶來巨大的壓力,因為他們真的很喜歡問分數,我坐在窗戶邊,一度喪失繼續生活的勇氣,但高中的閱讀材料上有這樣一篇文章,其實也屬於作業的一部分,讀了之後便在無法放下,一位殘疾的叔叔,用他的經歷拯救了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感受,當你特別難過時,你看到比你更慘的人,突然心中有了許多慰藉,史鐵生那麼困難,他本是正常人,因為失誤,跳下了火車,斷了雙腿,他用心靈療法活了過來,他也用他的心靈感化了我,真的很喜歡他,我之後買了他的很多書,扶輪問路,奶奶的星星,每一個文章裏都透露出巨大的人性光芒,他如同一位摯友,輕輕的拍你的肩,給予你安慰與鼓勵,他拯救了我的生命我一輩子也不會忘。但這位偉大的作家在2010年12月31日

逝世了,他是我的精神支柱。也許就像今年科比出事故一樣令人感到巨大的失落,希望每天會更好,熱乾麵,加油!


小學的一篇課文,是《我與地壇》的節選,那時候還小,讀課文,就只讀課文。老師只講作者姓甚名誰。生卒哪年。講修辭,講段落。那時候沒有真正有一點瞭解史鐵生,更沒有真正瞭解他筆下的地壇。再讀《我與地壇》讀過之後,心情一直陷在裡面,拔不出來。

看似細細碎碎的描寫,好像在講述愛情,好像是在續寫心情,而更多的像是自言自語。是一個人,看著自己一點一點地歸零,又一點一點地重生。是寫作的零度,也是生命的零度。


我不著急去死了,因為那一天遲早要來。


不知道什麼感覺,但我就是在讀了這篇文章幾遍後,纔有信心決定好好活下來的。

只能說他這篇文章能量很大。


其實喜歡讀《我與地壇》的人,都是頹廢派的人,不是說你頹廢,而是性格就是這樣


特別特別特別喜歡這篇文章。都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表達。我是高考之後在書店第一次讀這篇散文。高考未能如願上理想的學校,心煩意亂。原本是無意識無目的地翻翻,結果陷了進去。讀完這篇散文,周圍很安靜,時間彷彿靜止了,歲月又重現她的厚重與沉澱感,心中的浮躁和疼痛也一併而去。於是,我買下了這本書。

此後,這片散文來來回回我大概讀了十幾遍,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心情,每一次讀都會有新的感悟和體驗。史老師在這篇散文裏對時間的參悟、對生命的思考種種,給我帶來了極大的精神財富。

上大學後,我隨身攜帶著兩本書,一本是《毛澤東詩詞鑒賞》,一本就是史鐵生老師的散文集《我與地壇》。時間倉促,僅此表達喜愛而已。日後若有空閑,定當詳細闡述我!


殘疾是一把刀子 這頭是母親那頭是自己 往前捅一下 兩邊都流血


人生不是非生即死


《我與地壇》書評要是有些事我沒說,地壇,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麼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不能想,卻又不能忘…… ——摘自《我與地壇》 史鐵生人生的故事內容,寫在一本二百多頁的書裏都顯得還是很重複。可就在他單調或重複的故事中仍能深深地觸動我。 …7 贊同 · 0 評論查看完整文章《我與地壇》書評要是有些事我沒說,地壇,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麼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不能想,卻又不能忘…… ——摘自《我與地壇》 史鐵生人生的故事內容,寫在一本二百多頁的書裏都顯得還是很重複。可就在他單調或重複的故事中仍能深深地觸動我。 …7 贊同 · 0 評論查看完整文章


我這輩子都不可能,也不想有這樣的感悟


值得讀很多遍,因為作者是真正用生命在思考為何而活。


好啊,特別好,我讀了兩遍了已經,是一種對生命沉重的希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