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是否更加願意飼養寵物而不是誕生嬰兒,尤其是寵物對單身人士對尋找配偶意願的影響和對已婚家庭對懷孕後代意願的影響?


典型的伯克森悖論問題。

從結果去推測結論,要避免出現兩個不相關的變數出現強烈相似性的問題。

舉個例子,某國的犯罪率升高,眾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有人發現,誒?這個國家的青少年的人數也在增長,而且增長曲線和犯罪率升高的曲線強烈相似,於是得出結論——青少年的增長是犯罪率升高的原因,二者存在因果關係。

在得出這個結論後續的調查發現,其實這些新增長的罪犯都是中年人,青少年罪犯少之又少。

但是,因為數據確實存在強烈相似性,產生懷疑的學者不肯罷休,覺得青少年增長一定和犯罪率提升有關係,於是他們提出了「青少年犯罪論」,並且尋找青少年犯罪的因素。

由於這個結論的主相關是罪犯,於是他們會集中找到那些青少年罪犯,在他們的口中得知,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這個愛好就是打遊戲。

學者恍然大悟。

第二天,報紙的主標題赫然寫著「知名學者調查後發現,打遊戲會大大增加青少年的犯罪幾率」

家長們看到了這篇報道,隨手點了個贊,他們對報紙上的報道深信不疑,於是他們回憶,自己的孩子自從打了遊戲之後的所作所為。

偷家裡的錢,罵髒話,不尊重長輩,成績不好。

哦!原來如此!

家長恍然大悟。絲毫沒有想到孩子出現劣跡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導致的。

於是,一場浩浩蕩蕩的聲討遊戲的風波拉開了帷幕,這個國家的遊戲行業遭受重創,並且在之後的二十年都無法翻身。

這就是一系列伯克森悖論導致的後果,當兩個數據出現強烈相似性的時候,人們都會先入為主地相信兩個數據一定有其因果關係。

題主所說的寵物說也是這種悖論導致的,不生孩子的人由於不需要承擔生養孩子造成的經濟負擔,加之精神空虛需要一個情感寄託,所以才有了對寵物的需要。

而這些人更願意把感情花在寵物身上,而不是生孩子,更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想要孩子,養寵物是低迷的生育慾望造成的果,也有可能是因為社交媒體發達,人們經濟提高,大家本來就對寵物有好感,這下更養得起寵物了,造成一種寵物代替孩子的假象。


影響遠沒有媒體報道那麼嚴重,媒體和信息渠道根據大數據演算法,會集中推送你關注的內容。低出生率有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到了老齡化社會,而且未富先老,人口問題顯得尤為突出。計劃生育(計劃不是限制只生一個,而是平衡可持續)堅持下去會有階段性成果。

寵物一定程度上是曝露了早期限制生育帶來的影響,獨生子女占絕大多數,人們身邊缺少了供參考的親密對象;經濟起飛,個人實現權重逐漸增加;很多媒體平台粗暴的運作方式,讓大家容易誤解很對社會現象。


從自身來講覺的是因果顛倒了

應該是先不婚不育,然後寵物填充情感空隙


因為寵物便宜啊


你好,很榮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出生率低這是一個社會問題,其原因肯定不是單方面的,國家政策,結婚率,離婚率,社會經濟的發展等,諸多因素,所以不要單方面的看待這個問題哈。


並不會。

首先,絕大部分的寵物是貓和狗,只不過品種不同。貓狗的壽命顯然要比人短很多,養寵物總會面對寵物離開自己的時刻,甚至多次,這和養孩子顯然不一樣。

其次,人對寵物和孩子的期待是不一樣的。沒有人指望養一隻寵物能夠考上大學成家立業種種,這些希望還是會寄托在孩子身上。現在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對後代的期待高,養寵物「代替」養孩子是在迴避這種壓力和期待。完全放下的當然有,但是並不佔大多數。就像單身和丁克現在看似很多,但是結婚生子依舊是主流選擇。

最後,現在各種亂教別人養寵物的人太多了,吃國產狗糧就是對不起自己的狗子之類的聲音不絕於耳。跟不能給自己的孩子吃國產奶粉的那幫人一樣荒誕。


寵物不一定會嫌棄自己,但是人會……要是能擼貓擼狗,那我還找啥對象啊(噢我本來也找不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