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所考,我們可以概括如下:

  一、太平天國後期的軍隊編製變化頻繁。一般說來,軍營編製、五行數字編製和隊營編製,是順次遞變的三種基本編製。實行軍營編製和五行數字編製的各軍番號是統一編排的,隊營編製則諸殿自成系統,頗有差別。旗隊編製可以視為隊營編製的變種。到了太平天國晚期,部隊番號以各級統領官的爵銜命名,根本沒有什麼正規的編製了。

  二、太平天國後期的軍隊編製極不統一。如1862年7月在皖南戰場的三支部隊,童容海部是隊營編製,馬桂功部是五行數字編製,楊輔清部是旗隊編製,五花八門,同時並存。這跟前期「東王佐政事,事事嚴整」(《李秀成自述》。),不可同日而語。

  三、軍中官的官級越來越高,爵賞越來越濫,官多兵少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這是在下者「動以升遷為榮,幾若一歲九遷而猶緩,一月三遷而猶不足」(《干王洪仁玕立法制喧諭》。),在上者投其所好,天王想藉以分諸王之權,將領競以獎功來籠絡部下的結果。

  四、某些高級將領還私自設立官爵銜號以餌部屬,如侍王李世賢部的中爵、丞爵,輔王楊輔清部的監尉、武尉、驍勇校尉等官職和猛勇、威勇指揮,威猛、威勇、威武車騎將軍等銜號,都是天朝定製所沒有的。這種「私與官職」的情況,破壞了太平天國制度的統一。

  五、增加軍數,軍稱天軍,猶如廣封諸王,濫施爵賞,是削減統轄軍務諸王權柄,防止尾大不掉的一些措施。但是終究未能集權中央,改變事權不一的局面。相反地,卻使人心更加渙散,指揮系統失靈,削弱了太平軍的戰鬥力,加深了太平天國的危機。


第一個原因政治目標不明確,沒有團結大多數。

太平天國的首要目標到底是什麼?是以民族矛盾推翻滿清統治么?還是以農民起義推翻封建制度?還是以反抗外來侵略的姿態爭取民族獨立?上述三個敵人,誰才是首要目標,誰是次要目標?必要時可以和誰聯合?這個問題太平天國沒有明確的答案。

因為沒有明確的答案,所以「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一直模糊不清。往往把所有的人都推向了敵對方向。「殺清妖」,所以所有滿蒙力量都不可能被團結;因為「拜上帝教」,所以漢族儒教階層和士紳階層也無法被團結;面對列強在宗教、政治和經濟等方面都持強硬態度,既無法爭取某一個列強支持,也無法爭取對方不干涉。

此外,太平軍並沒有提出任何區別於滿清的、更吸引有識之士的制度,「天國」這個目標,充滿了邪教的意味,讓有識之士敬而遠之。而且定都天京之後,諸王的行為,完全不像是反封建的鬥士,他們似乎本身就是封建的一部分。晚期《天朝田畝制度》,如果實施的話,說不定還能爭取一部分農民,可惜已經晚了。

所以滿蒙將太平天國視為天然敵人;漢族左宗棠,以及曾國藩、李鴻章等人,以及其他任何地方實力派都不可能相應太平軍的號召;英法等列強組織「洋槍隊」對抗太平軍。

太平軍的朋友,只有「捻軍」還有一定力量,還能給太平軍以戰略上的支持。

太平軍的體制內,沒有給新晉人員留下位置;無論是早期的東南西北翼王體制,還是中期的燕王,晚期的英王和忠王、干王,基本都是廣西老弟兄或者洪家人,沒有見到非廣西的核心人員。一來說明太平軍根本不信任非廣西人的老弟兄,沒有給他們留出位置,二來也說明太平軍根本吸引不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

第二,天京事變。

如果沒有天京事變,哪怕北伐失敗,劃江而治還是有可能的。

但是天京事變將這種可能徹底打消了,內亂導致大批精銳部隊和中層軍官被殺,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死亡。太平天國為未來編製的美夢幾乎幻滅,再也難以吸引到新的力量。

在軍事上,劃江而治,必須確保南京和武漢兩個節點都不能丟,才有可能讓長江成為南北分割的天塹。要是在保險一點,還需要徐州、揚州、襄樊等外圍支撐點才能確保安全。

但是石達開的出走,讓武漢淪陷,雖然石達開轉戰於外圍的閩、浙、贛等省,牽制大量清軍,緩解了天京、安徽兩地的軍事壓力,但是武漢的淪陷,讓長江防線崩潰,南北分治再也不可能。

所以我認為石達開哪怕再閩浙贛等省取得勝利,也是戰術上的勝利、戰略上的失敗。

反之,如果武漢不失,哪怕閩浙贛一時半會拿不下來,只要把清軍主力阻擋在長江以北,然後再徐徐南征,也有維持半壁江山的可能。

長江防線崩潰後,太平軍就是困獸之鬥,陳玉成、李秀成再能打,再東征西討,也不過是為南京拓展了一下生存空間而已,於大局無補,以一隅抵抗全國,滅亡是早晚的事情。


太平天國從來沒有橫掃清朝半壁江山,過度誇張太平天國前期的軍事成就毫無疑問是對太平天國戰爭史狗屁不通的人,從湖南衝出攻克武漢,太平軍有著將近十萬的戰士,四五十萬的非戰鬥人員,然而,即使如此他們也不敢對就在城下僅率領四萬的清軍主力的向榮發起決戰,從而形成了十萬大軍被四萬清軍包圍的奇觀,太平天國從來沒有在戰略力量上壓倒清朝,相反,是大清一直以優勢資源和戰略力量碾壓太平天國。


簡潔明了:

1、外部:

(1) 清朝氣數未盡

(2) 漢族地主階級不支持:a、地主階級對於流寇的天然抵制.b、文化與組織形式的嚴重衝突,近乎顛覆中國傳統社會的認知,與近千年來的民間社會的基層組織架構的撕裂.

(3) 列強的不支持

(4) 清廷的戰略、策略的得當.

2、內部:

(1) 一個邪教組織

(2) 舊式的農民起義

(3) 顛覆三觀的文化認同

(4) 嚴重內訌

(5) 發展戰略的失誤

(6) 內部結構的不穩定(組織結構,組成機構)

(7) 人員成分複雜

(8) 沒有一個持久的經濟支撐

(9) 神經錯亂式的外交關係(對列強)


西方列強已經不滿足於幕後支持,而是直接下場,組織洋槍隊擼胳膊網袖子幹了,你覺得一個農民軍能撐多久?

太平天國作為人民英雄的一部分,被西方主子和他們的中國走狗們聯合絞殺,雖敗猶榮!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