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本人是极简主义者,目前也想舍书。但是看到读过的书都有其价值与魅力,就很不舍得,大家是如何决定书本的去留呢?


在书籍上花费时间是真幸福啊!

之前在知乎看到一张照片让我像触电一样浑身激灵,心潮澎湃

于是就收藏在手机里了(侵删)

其实我也是断舍离门下小徒,在舍离的路上,出过衣服 厨房小家电 代步滑板车 缝纫机 工具等众多物品。

当然,其实我也出过纸质书 ,为此也有电子书kindle和石墨。

唯有在断舍离纸质书籍上,我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因为不止是决定扔或不扔,每次清点整理的时候,都是有一次回温旧梦,把那些都快遗忘的书籍翻出来浏览阅读。于是本来漫无目的可能刷手机的时间就变成了涉猎纸质书了。

在筛选后觉得确实不可留的书,我一般会通过两个二手途径送走。

一个是多抓鱼,平台提供收书服务,他们会提供免费上门收书服务。

局限是需要在线扫码图书信息看是否是正在回收的书籍,如果不是他们回收的品类,会被拒。

对书籍的清洁度完整度会有要求。

我之前有本书收藏的不太好,污损了一点就被退回了。

另一个是二手书籍专卖的孔夫子二手书,自己注册账号然后上传图书,等待个人买家来收。这个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平台是抽佣的。

再就是可以免费赠送给朋友或需要的人哈,这个比较自主,发发朋友圈都可以哦!

咱们断舍离,一定不是扔,当初花了代价得到的书,说明我们认可它的价值,。在不想拥有的时候,也请各位读书人让它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

共勉……


题主说的「书本」应该是指实体的纸质书吧。「断舍离」并非简单的抛弃,这个短语中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对纸质书而言也分为三个部分。

断,就是要减少购置新的纸质书。

目前我的阅读主要在Kindle上进行,这台巴掌大的小机器里能装几千本电子书。选择Kindle而非其他电子设备是因为:

  • 墨水屏阅读体验比电子屏幕更舒适;
  • 有助于提高专注度,不会分心切屏;
  • 会员能提供我想阅读的大部分书籍。

现在我只会添置两种纸质书:教辅资料和新出版的书,因为这些书的电子版资源很难找到。

舍,就是要舍弃现有的纸质书。

开始实践断舍离生活方式之后,我家的纸质书已经「舍」了好几遍,不然早就占领整个屋子了。

第一次,清理出完全没有价值的书,直接当废纸卖掉。这批书包括:我母亲上大学时用的教辅材料、我小学的教辅材料和幼儿读物,以及毫无营养的垃圾畅销书等。

第二次,清理出读了太多遍不会再读的书,卖给了父母同事家的小孩。这批书主要是一些经典名著,有的都翻烂了。

第三次,清理出已经有电子版的纸质书,一部分卖给了二手书回收平台。

现在我家还是有不少纸质书,不过至少都能放到书架上,不会再挤占别的空间了。

窗户另一边还有个相同的书架,也摆满了。

离,就是要减轻对纸质书的执念。

如果有「舍不得」的情绪,说明你需要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了。或许你需要纸质书带来的可视化成就感,或许你需要它们为你打造爱读书的个人形象,又或许它们代表著过去的某一段经历……

纸质书只是信息的载体,其本身没有任何附加意义。如果已经完全吸收了上面的信息,那么它就只是一副空壳。而如果可以通过其他更便捷经济的方法吸取同样的信息,也没必要非抓住这种方式不放。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多谢邀请

关于书籍的极简,一直以来都是极简主义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因为对于大部分爱书的人来说,很难做到把书本直接丢掉,大部分都会有一种舍不得的感情在里面,大概这就是书籍的魅力所在吧。

所以,既然舍不得丢弃你的书籍,那就不要丢了他们了,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较为妥当的方式,与书籍共处即可。

由于我开展极简的时间比较早,所以最初家里并没有太多的「藏书」,大概30本左右吧,开展极简之后的七年里,也买过一些纸质书,加起来总数不超过50本吧。

接下来,就讲一讲我刚开始极简的时候,与书籍相处的方式,不一定对,但是我觉得这样的相处方式,是一种舒服的方式。

一、列一份藏书的清单

首先,在你开展一项极简之前,你需要弄清楚自己有多少本书。通过列清单的形式,你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有多少本书,50本就是50本,100本就是100本。这一点很重要,"大概80本书」的你,是没办法开展书籍极简的。

二、鉴别书籍的份量

我相信,大部分的书都有他的价值所在(当然也有小部分是没有的),但是,这不妨碍你根据自己当下的心境,或者读这本书时的状态,对书籍的份量进行分类。每一本书都拿起来翻一翻,先把那些看过之后没有任何印象,或者觉得没有营养的处理掉。接著把「心头肉般」的舍不得、和「丢了怪可惜」的舍不得进行分类,然后把后者也处理掉。

不要再觉得舍不得了,当书籍的存在成为你的负担,就没有保存它的必要了。如果还是觉得舍不得,那就把他们送给身边的人吧。捐赠或者进行书籍交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保存剩下的书籍

如果你已经知道哪些书是你的心头肉了,我都不好意思让你丢弃它们了,你怎么好意思不妥善保管它们呢?有条件的简友们可以把他们整齐的码在书架上,没有条件的简友们可以把他们收进箱子里,保存起来。(南方的小伙伴记得做好干燥处理)

这里有一个知识点很重要,极简主义的核心是找到与物品的相处之道,而不是简单的扔扔扔。既然你那么爱书,不极简也没有关系的。

推荐一下我的心头肉,马克李维的《偷影子的人》,希望你会喜欢。

四、试试电子书

你可以试试电子书,比如kindle或者其他类型的书本阅读器,或者是读书APP,微信读书里面的有声读书,虽然声音很机械,但其实听多了也就习惯了。我就是利用通勤的时间听书,阅读量暴涨。

至于纸质书跟电子书怎么取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这里就不多说了。

五、整理好你的书架

在我看来,很多人的书架都会慢慢变成杂物架。把书架整理好,只放20%的书,80%的空间留白,这样反而能够更好的提醒自己,多读书,读好书。这比买一堆书把书架填满更有效,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做法,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启发。


对于书本断舍离我经历了几个阶段。

家里曾经满墙的书,还专门弄了几个书柜,现在书柜也捐了。

从满墙的书到现在一个箱子,存放在好友那里。以后也会阅读完捐赠的。

第一步:整理,扔一些看完的小说,杂志等。

第二步:扔一些课本,知道自己不会再学,再看的。

第三步:扔一些没看过,但是一想到打开看就「头疼」,劝自己看,但是不会翻开的书。

第四步:扔看过,受益的书。可以再翻开来快速浏览一遍,写一个总结。一本好书,捐赠给别人,也能受益。

第五步:珍藏版的书籍打包,放起来。有一些书确实捐了不一定能买到。暂时存放起来,一个小箱子。机缘巧合,赠予有缘人或留给后辈。

第六步:开始下载电子书Kindle,到哪里都可以看,整个图书馆都在手机里了。虽然放弃了看纸质书籍的质感,但是电子书阅读习惯后速度快,缩短了查找书本的时间,容易记电子笔记,也对环境相对友好,能减少对于树木的砍伐。

第七步:对自己看过的书写一个复盘总结,也看一看哪方面书籍对生活帮助很大,但是没有抽时间学习。可以买几本电子书开始。

看书从薄弱环节下手,进步会很快,但是书籍一定要能看懂,不要买太难,级别太高的。

如果是薄弱环节,从最基本的买起。

总结:

1:我对以后的书籍都一定会只买电子版。

2:少数没有电子版,但是很想看的书籍,买完看了之后,复盘总结,捐赠或者送给家里的后辈,挚友。

想要背著行囊走天下,行囊不能太重,轻装上阵。书籍也不要因为打折而买,需要,想学,想看来买书的原则就很好。

书籍也不是越多越好,一个图书馆的书,看过学到了的才是自己的,而拥有了这本书,并不代表拥有了知识。

学到了才是拥有,能不能输出是最好的检验之一。

断舍离书籍是断掉想要学,但是不会学的书籍,拥有和去学能提高自己的知识。

断舍离部分书籍后,阅读的行动力和效率也会有所提升。


请给我一个赞,极简路上有个伴!

关注 @大师兄快乐一家人 Learn and play. Happy everyday!


分享下我是怎么断舍离书本的

1.首先将所有的书收集起来,挑选出最没用的书,舍掉。

2.在剩余的书籍里,挑选出你最希望阅读的一本。

3.其余的书统统用纸箱装起来,放床底或者仓库,你视线看不到的地方。

4.如果你连最希望阅读的那本书,都没法在3个月内读完。那就舍弃吧,然后循环几次即可。

作为没有什么阅读习惯的人,以前看到热门的书就想买,总以为我拥有了那本书,我就可以变得更渊博,幻想自己读完书后生活就会变得更好。下拆快递时的小兴奋超过书籍带来的满足和快乐,买回来的书翻了两下就丢到角落,很快被遗忘。

现在发现,这是资本家对消费者的洗脑,「让我们想像得幸福;看起来幸福,远比当下过的幸福更重要」,实际带给我们的只能是痛苦和烦恼。

我现在是确定读再买,原价也买,一本一本的买,再也不会为了凑单买一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