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前我特意看了下百度百科,发现这个词条下居然被编辑的十分优秀,基本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回答了。那是一个很好的简短回答,随意我就放飞自我来个长篇大论好了。

这里这篇答案太长了, 我就先把一些例子放到前面,把内容放到后面。

素食主义——把消费特定的食品上升到道德领域,其消费者妄图强迫所有人接受它背后的「理念」,完全忽视环保、可持续发展背后是一整套系统工程。现在有些国家发展到了消费者集体游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他们背后的诉求毫无意义也无可实践性。有时候和下列两者一起行动。

低碳生活方式——其概念的本意是好的,但往往结果是商家通过宣传让你买了一辆你永远不会使用的自行车,这个行为本身反而加速了(生产产品过程中)碳排放。

饲养宠物——把一个很传统的人类习俗上升到爱护动物、富有爱心的生活方式,使得本来没有饲养能力的人贸然购买宠物;而且随著这一概念的扩展带来了很多人与人的纷争。最荒诞的就是关于狗粮、猫粮品牌的一些矛盾,知乎上有相关问题,可以了解一下。

如何看待全国或将禁食狗肉??

www.zhihu.com图标如何看待某宝上28元10斤毒猫粮事件?为何均价不到5块钱一斤的猫粮(还包邮)拥有其庞大的销售量??

www.zhihu.com图标

以及一个揉合了上述三种的大神级组织:反抗灭绝

「反抗灭绝」抗议升级 英国警方「强有力」反应:8天拘捕1457人?

baijiahao.baidu.com图标

网路暴力版女权——这也是一个很荒诞的例子,也是一个文化产品的例子,产品就是很多人写的文章,一些人热爱观看很多微博、公众号的文章,后来把这些虚构非纪实文学的内容误当成了学术论文,读完之后就开始对一个相对健康的社会做著很多病态的职责,从而制造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最讽刺的是,其过程中还异化了女权这个词本身;要知道这个词背后本来是一个严肃的社会进步运动。

公知——公知分两类,有一类背后是有具体理念的,但其实很大一部分人和上面的女权一样,就是写文章赚点击量而已,然后很多读者把这些虚构非纪实文学的内容误当成了学术论文。与之相对的是所谓的战狼,这也分两类和公知一样就不分开说了。

工业化明星——这个也是很特殊的一个,因为工业化明星本身其实是文化属性最低的产品,其实有点类似软色情,这个产品本来最不应该产生什么不良后果,这里就显示出了规模的重要性。就是之前提到的无意义的概念广泛传播的问题,由于短时间内消费者数量巨大,社区性质强,消费者社区居然达到了某种政治力量的程度,当然由于背后没有任何理念,他们大概率的会随机做一些自己随便想出来的行为,之前肖战事件只是个开始,这个搞不好最后会有人因此丧命。背后的原因和邪教是类似的。

工匠精神——罗老师的故事知乎应该都知道,显然目前这个概念还没什么危害,属于优质的消费主义概念了。

精致——浪费的王八蛋版同义词,登峰造极的就是「开箱体验」,你买个电子产品,那个破纸盒子有什么好体验的,早晚和低碳生活方式干起来。

体面——为富不仁的当代表达,本来这个词是指行为穿著符合社会规范,也是一个异化原本概念的例子,这个最符合幻想出一个身份差距然后歧视低收入群体,以为自己是人上人。

补票、正版优越感——这个很模糊,因为保护知识产权确实有具体的理念而且有利于商业社会,但在某些时候是把一个品牌视为这个行业的唯一正版而攻击其他品牌消费者,往往出现在服装和文娱产品中,或许不是所有人都了解。

为什么洛丽塔服饰圈子里正版意识那么强??

www.zhihu.com图标

还有一个偶然看到的:

2 元的维生素 C 和 100 元的维生素 C 区别大吗??

www.zhihu.com图标


从游戏说起

如果读者玩过类似《我的世界》、《EVE》(参与过游戏里飞船的制造)、《无人深空》、《饥荒》、《缺氧》;那么当你使用修改器或者直接氪金拥有极大游戏货币之后进入的状态就是消费主义了。其实由于工业社会带来的生产力,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已经进入这种状态了,对,虽然很多人觉得自己很穷,但他们依然处于这个无限金钱的状态,使得他们只能通过赋予商品一个超出使用之外的意义来获得满足感。

这里具体举一个例子,在《无人深空》里,你开始可能想买一个格子更大的飞船方便携带更多物品,然后你发现你的钱不够,你打算挖点矿卖钱,然后你觉得效率不够就得去搞更好的矿枪,在之后你发现不如设立一个基地建造一个挖矿设备,为了建造基地你开始寻找一个事宜的星球,你不会赋予这些劳动任何意义,你只是重复著一些劳动,劳动的目的是扩大你的生产力,从而得到更多的物资来继续投入劳动,这时候行为本身就是意义。每一个行为都带来一个「理所应当」的回报。(当然这个游戏还又不完善的地方,在EVE里,你的飞船也是需要玩家自己建造的。)

但如果你通过作弊器或者刷钱(现实生活中的上班),从一开始就得到一大笔钱,让你不用关心以上流程的话,你关心的就是挑选一个你觉得好看的飞船,如果是游戏的话,你很快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无聊的行为了,从而快速的放弃这个游戏。

如果是游戏你很快会厌倦这种无意义的挑选,现实中呢?

但现实中不会,因为现实中商品不只是「内容」,还是「形式」。比如一个肉色拖鞋,和一款限量篮球鞋,和一双粉红色高跟鞋,显然我们认为他们是区别很大的东西,似乎这双鞋可以代表著穿著它的人的身份,你是怎么做到这个判断的?如果你回答说,一位农民穿著粉红色高跟鞋显然不适合去从事农业劳动,但其实高跟鞋不适合从事任何活动。所以这种「常识」是何时何地谁赋予你的呢?

其实利用「形式」锚定「身份」古已有之,古代贵族历来喜欢穿著宽大且行动不便的衣著,从而显示自己无需参与体力劳动,更早的古人甚至也会用刺青和简单装饰来区别等级,但现代社会这种现象扩展到了几乎所有人,分工使得所有人都拥有了「直接得到钱」的方法,使得所有人更加依赖「偏见」而不是「经验」来做判断,就如同你不知道鞋子怎么造或者它的原材料如何获取,但你熟知他们的不同类型。但问题是,既然大家都一样,这种「形式」带来的「身份」还有意义么?对使用者来说没有,但对生产者来说是有意义的。

这里不得不引入一个原则,就是价格歧视,工业化生产必然带来一定的「过剩」,这不是工厂主不会算数,而是内在的矛盾,相对过剩的商品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就要使用价格歧视来保证让更多的人买得起,而又能从其中一部分人手里赚到更多的钱,当然有更多钱的人也不傻,你凭什么把一样的商品用更高的价格卖给他呢?最好的办法是赋予没有差别的商品更多的「意义」。

这里的意义可以多种多样,更好的「音质」,更新的「款式」,更工匠的「精神」,更理想的「情怀」,更人性的「设计」(最后这个人性设计有两个含义,其中一个多用在消费主义话术中)。总之就是让「物」非「物」,因为它们并不解决物与人的关系,而是解决隐藏在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这里不得不又要引入一些名词概念,一般来说,解决物与物的关系,比如把何物制作成他物,我们一般称之为「工程」,解决物与人的关系,比如一个房顶到底应该多高,我们称之为「设计」,解决人与人的关系,笼统的说是艺术,比如战争的艺术、政治的艺术,绘画艺术等等,当然你也可以用哲学这个词替换掉艺术。战争工程、战争设计、战争艺术,你对这三个词的值观理解,就是我这里要表达的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生产者为了利润「被迫」要把商品艺术化,他们能成功么?

显然不能,因为之前我们提到了,购买商品的人其实没有差别,他们都是公民或者市民,互相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等级区别,那么为了通过价格歧视盈利,商家就只能编造这种区别了,比如:懂得生活的人才用某某牌化妆品。独立思考的人才看某某媒体的新闻节目。这个过程不涉及善恶,这一切都是市场化工业生产的必然结果。这个过程其实很艰难,但印刷术、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发明正好加速了这个过程,可以想见移动互联网必定使得这个过程更加迅速。

如果市民们普遍认可了商家赋予商品的这种价值,(其实很多人并不认可,但只要周围的人普遍认可,那么他们就必定被裹挟,比如一个女生明明自己更偏爱肉色拖鞋同时喜欢大红色丝袜,显然她也不敢在大学课堂上如此装扮。虽然自文明以来人都不能胡乱搭配,但以前的规则往往是由政治权威或者是生产生活限制所规定的,但当今构建这套规则的是商家的广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城市进入到消费主义了。

消费主义可能带来的问题

既然消费主义并不是由某人的善恶所导致的,那么我们也大可不必对他进行道德判断了,但是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还勉强可以讨论,那就是消费主义所带来的艺术(哲学),是服务于商品制造者的,这种模式导致一种不稳定性,因为艺术(哲学)本应服务于统治者。

说到这里肯定有些人会对此嗤之以鼻,但没办法,人类需要群体协作,要过集体生活,而能调解集体中矛盾的角色不可或缺,统治者(或者说政府)所提供的商品就是矛盾调解员,用中国的说法就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人们要围绕著生存的大事来构建自己的艺术与哲学体系,从而减少社会的运行成本,如果一个群体对于基础的社会规则都难以达成妥协,那势必带来群体性的混乱与灾难,这个回答下就不做过多阐述了。

作为社会统治者,或者政府,它能维持自己利益的基础就是社会稳定,所以是要对群体负责的,必然他们所偏向的哲学体系一定被认为是有利于群体利益的。那么商家呢?不可否认大的企业家似乎也把有益于社会作为自己企业的目标,但商业逻辑能鼓励他们真的这么做么?一个企业家会说:「XX牌子的产品似乎质量更好,大家还是买他家的产品吧。」,我们不能对一个个体有如此高的道德要求吧。

一个广泛的概念,如果对人类无溢,那本身就对人类有害。这里并不是说大家不能追求无意义的事,因为那是个体的哲学追求,对你自己肯定是有益的,但广泛性的概念对人类是很珍贵的。比如「团结」「勤劳」「尊老爱幼」,这些抽象的概念都是通过长时间的刻意选择而慢慢驯化了我们。消费主义所输出的概念,我们之前说过了,它毫无意义,这和它的诞生机制有关。

大量广泛而又毫无价值的概念

这就是消费主义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消费主义必然要输出概念与意义,如果你了解虚无主义与存在主义的区别就能明白它的问题了。消费主义被动的创造了大量实质上的虚无主义者,他们妄图通过「物」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这在以前是从未有的挑战。

在以前,人与人的矛盾往往存在于家族与家族之间、国家之间、宗教信仰之间,你很难想像两个同村的农民因为使用的锄头的款式不同而产生矛盾,但这在现代似乎司空见惯了。同样处境、相同城市,面对著同样困境的人会因为毫无实体的概念而互相攻击。这两年互联网上比较热门的似乎是洛丽塔洋装圈子、汉服圈子、饭圈这类,早些年就是集体性的对「非主流」亚文化的集体网路暴力。

是的,我认为「非主流」与任何小众文化没有什么不同,它是一个典型的弱势消费主义概念被其他消费主义概念排挤的事件。

如果你想到随著消费主义继续发展,这些概念会越来越多,就知道很多人对消费主义的担忧了。在媒体与商业利益的加持下,它会不断的割裂本来同质化的群体,用「形式」创造宗教,别忘了商品不只是衣服、汽车、电子产品,文化产品本身也是商品。普通商品也包含文化属性。而这些新的宗教背后并没有实质的理念,也就是说它们带来的纷争背后,不代表任何组织形式或者对群体的反思。



消费主义的本质是生产过剩,所以需要人为的制造差异,把商品分成好几个档,通过大众媒介向受众渗透,让不同档次消费品的影子无处不在,把它们和阶级、成功、品味联系起来画上等号,这样就会不断有人去追逐,从而使人忽略产品的使用价值。

但消费主义并不是洪水猛兽,从宏观经济学角度看消费是拉动GDP的马车,如果大家都返璞归真了,只买满足使用价值的东西,那我们就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了,相应的广告/公关/文娱业也会走向末路吧,对社会发展应该是不利的。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不同社会形态会有不同的价值观,这个就比较主观了,我觉得不利的,不一定是不利的。也许到时会发展出一个更好的模式吧。


双11 双12 618商家给你洗脑,如果错过那天狂欢损失一个亿。520,情人节,七夕,甚至是端午,清明节,如果你不买,那就对不起女朋友,屈原,或者去世的先祖


宁愿欠著钱死,也不愿饿著肚子活。


从个人来看就是花钱。

从商家来看就是挣钱。

从国家来看就是促进金钱流通、经济发展。


怎么说呢。消费主义就是把一切都进行结构后重新组合成消费的话语,比如三八妇女节本是对女性独立与解放致敬,争取女性更大权益的节日却最终成为了「姨妈巾大减价」「减肥药大减价」「面膜化妆品大减价」的消费狂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