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為人和作品,都是愛之者眾,恨之者切,崇仰鄙棄皆不乏其人。好奇求問一下,在大家的經驗和觀點中,他們分別是怎樣的人?大都有怎樣的人格特質?


這個問題很無稽。

喜歡不喜歡,都要讀過才能客觀評價,

不然,僅是聽別人人云亦云,毫無意義。

你讀過後喜歡,即使是讀過後批判的、部分喜歡,才是真正的、透徹的、屬於自己的喜歡,反之亦然,那時無論別人怎麼說你都有自己的判斷,別人對他的觀感真的重要否?

……魯迅先生自己好像沒想過,讓所有人都喜歡他和他的作品這個問題: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魯迅《而已集》

半個魯迅粉,魯迅的作品粉來答。

讀過的部分雜文,部分散文,部分小說。喜歡的理由很多,俏皮,詩意,靈透。以故事新編為例,你以為玩一玩結構主義就很新潮,圖樣,眉間尺甚至還帶著一份凜冽。

傷逝帶著哀而不傷,清冷的美麗。

在酒樓上,寫了人類永恆的命題之一,孤獨。我故意不說狂人日記和阿Q正傳,畢竟大家分析的已經太多了。朝花夕拾溫潤的柔能軟化雜文里的銳利。周先生的雜文除卻一些時代因素,一些被某些政治原因利用,還是可以好好讀的。有些文章的魅力是要帶著時代因素,而周先生顯然不是,他的文筆很好,如果你真用心你去讀了的話。

至於不喜歡,很多時候是因為某些其他原因。

另外作為經典文學,我覺得馮唐有句話說的很好,有些作品讀著像是去醫院,是需要你大動干戈,甚至要讓你疼的。
初接觸先生的文章是在初中、高中的教科書,因為是填鴨式教學,所以要背先生的文章,同時要把文章中的問題背下來,懵懵懂懂就只感覺這老頭真討厭,寫的什麼東西,就一個歸鄉還扯回來這麼多事,直到大三了我把魯迅先生的小說集來回看了好幾遍,發現會讓人上癮。 先生生在中國最不精彩的年代,在困難的時候人性才是最容易暴露的,所以先生有很好的體會對於人性。他的文章中始終關注著人的人性,如阿Q的「精神勝利法」,用自己的筆來揭露那赤裸裸的人性,這種做法當然會讓一些「叫不醒」的人看不慣,讓「被叫醒的人」心存感激。

有人評價先生「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犀利的魯迅先生讓喜歡他的人更喜歡他,討厭他的人害怕他。


他的作品不予評價,但是人品是我討厭的,既然反感封建社會的包辦婚姻,又為什麼要聽從父母呢?敢說不敢做也是個懦夫。原配夫人真是可憐!
喜歡還是討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去讀,不是猜。
我是從真正讀懂魯迅的文章開始喜歡魯迅的。討厭魯迅的可能是不能理解魯迅要表達的東西,或者對傳承、道統過於尊重敬畏的人吧。
長大了就懂了
我覺得魯迅寫文章很有趣,雖然我是學生,真的很喜歡他的文筆 。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