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宝宝第一天就已经让你很难熬。

我是顺产下熊孩子,生完孩子后自己都没看一眼,昏睡了过去,第二天半梦半醒之间感觉有个小东西就在我旁边眯著眼睛看著我,当我们四目相对的时候,我知道,往后为了这团小肉团,妈妈我是会开始进化得更加坚韧的。

理想都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这句话说的太在理了——我熬夜到第五天,新鲜劲基本都被抹掉,更多的是因为得不到好好休息而带来心烦气躁,当我好不容易熬到2个星期后,已经想扔掉手里那团粉粉嫩嫩地宝贝了。

实在太累了,白头发都熬出来了,每当夜深人静时,自己刚喂养好孩子哄好他睡觉,马上钻进厨房给自己热点粥来吃或者是煮点面,抬头看著外面快要亮起来的天空,心里不光难受,也有言之不尽地苦楚。


现在回头看看,其实都还好~

坐月子宝宝外公来照顾了一个月的伙食,出月子后便开始了一个人的带娃之旅~她不是那种传说中的天使宝宝,但也不算闹腾。孕期重了三十多斤的人,出了月子体重就回到备孕前,从此体重(我155cm的身高,体重40公斤)再也没上去过~同事好友问我怎么瘦的这么快,我总是呵呵,然后一句「你们不会想体验的」……

坐月子的时候我的饮食是我爸准备的,宝宝的饮食起居都是我负责的,这么小的宝宝他处理不来,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应付这种事还是小菜一碟,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后面事实证明虽然都能处理,但是心理压力还是很大,也许是因为太爱吧~

坐月子的时候比较随性,空调房里短衣短裤伺候,也许是因为没人管(我爸有时会说说,但也只是偶尔),也许是因为太累没心思在意太多。还没出月子,就经常外面跑,包括出院后带宝宝回医院复测黄疸、申请产假那一堆流程、中间还有因为工作外出……这就是我的月子~

178天的产假一过,开始了白天上班晚上带娃的生活。宝宝一岁的时候才断的夜奶,一岁前的那段时间应该是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中比较辛苦的阶段,睡眠很差劲,经常倒头就睡。不过自己还算给力,4个月前纯母乳,为了适应奶瓶,为上班做准备,提前开启了混合喂养,那段时间确实折腾,宝宝不接受奶瓶,有的时候一天就20mL 奶量,还是靠灌进去的。我上班的时候我先生负责宝宝的饮食,他比较随意,宝宝不愿意喝就让她饿著,我不忍心,有时候会勺子一口一口喂,还好最后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宝宝接受了奶瓶。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生理性黄疸照了两天光,我因为自己的原因顺产后住院了一星期,出院后想著带宝宝下楼晒太阳退黄,晒了几天每天遇到楼下大妈都说:你这没满月吧,没满月不要带出来,你也是,以后会有月子病的,巴拉巴拉。其实我也不怕这些,因为我不相信坐月子这档子事儿,但是每天说,被不同的人说,虽然是好心,听多了也烦,索性决定出月子前不下楼晒太阳了。结果1个月的时候要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因为皮疸高而没法打,从此开启了每天6点多下楼一个人只手抱著宝宝,让她趴身上脱光纸尿裤露出背晒太阳的旅程,每次定好1个钟的闹钟,提前喂奶换尿片保证这一个钟不被打扰。8月份的广州,户外气温不是一般高,天气真心不饶人,抱著个小火炉,没几分钟就开始汗流浃背~但是效果真的很明显,很快整个人肤色就白很多,一星期就退黄了,再抱入社区皮测黄疸就已经达标了,打了第二针乙肝整个人都跟著神清气爽了。

宝宝出院后肚脐反反复复发炎,挂号看了几次,最后怀疑脐尿管瘘。因宝宝太小,不适合手术,建议先护理,一个月后复查。还好平时基本功都用上了,宝宝肚脐发炎很快就好了,我也不想成天跑医院,后面复查索性都没去~我也不是心大,期间也有心态崩过,每每宝宝哭得哄不住的时候总会怀疑是不是肚子不舒服所致,包括三个月前的肠绞痛,那种没法替代的心痛实在让人不愿意经历第二次。应该是我自己心态没调整好,也许这就是宝宝生命里所需要经历的成长。儿孙自有儿孙福,说的应该就是这个吧……

生娃前想法比较简单,一直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后来事实证明大错特错,根本没人帮忙带娃,也怪我自己考虑不周,生娃这么大事儿,怎么它就必有路呢?月子里我让老父亲过来帮忙煮饭,老家是农村,老人家实在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没人唠嗑,也没啥活儿干,觉得像坐牢,所以出了月子我就放行了。后面产假没修完我又死皮赖脸地把老父亲叫过来了,老父亲从来没独自带过这么小的宝宝,也多亏了这次经验,发现老父亲有当保姆的潜质(哈哈,赖皮我最在行),老父亲在我这过得很不开心,他还是喜欢山窝窝,因为那里有大城市永远都感受不到的人情味儿。没办法,宝宝10个月大的时候,我又放行了。这次死皮赖脸的把老母亲叫过来了,老母亲一直帮妹妹带宝宝,这个宝宝也就是我宝宝的表姐,大我宝宝刚好一岁。所以也是抱著试试的心态,看看能不能帮忙带俩。那段时间实在是辛苦老母亲了,老母亲心疼我,一直觉得我更辛苦,其实她才是被我所负累的。半年之后实在太辛苦就让老母亲回老家了,又把老父亲给叫过来了~相比心疼父母,我还是比较自私,因为我更心疼宝宝,这也是我一直不愿意找保姆的原因,我甚至都不敢想像保姆要是趁没有大人在的时候虐待宝宝的场景……也许会有人会问宝宝爷爷奶奶呢,我先生负责跟他父母沟通过,第一次求的时候不愿意过来,后面我就再没求过。我想我之所以死皮赖脸地求我父母,大多是利用我父母对我的爱吧……

不过现在好了,宝宝快两岁了,会表达了。重新找了位保姆,目前相处很融洽~今后应该也不会再麻烦老父亲老母亲了。先生跟他母亲沟通了一下,家婆也过来了,不过只是帮忙看看。有个家人在,相对而言,安全很多,上班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所以还是很谢谢家婆的到来……

一直为宝宝没人带的事情困扰,期间也像个怨妇一样怨恨过,怨恨宝宝爷爷奶奶为什么袖手旁观,怨恨先生为什么不多挣点钱,更怨恨始作俑者的自己明明是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怨恨别人。不停地怨恨,又不停地自我安慰,觉得是自己三观不正所致,简直人格分裂,心态崩过无数次……但是看到宝宝这么可爱,先生这么爱我,我也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只是二胎,就不要再想了……

最后,希望你们能遇到生命中相互扶持的家人,希望你们的宝宝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睡不够。婆媳关系,夫妻关系。母乳喂养,婆婆身体不好,全职在家带娃,失去自己经济收入,还有房贷,都是压力。中国式丧偶式育儿,老公啥也不懂,生孩子后发现老公是最没用的育儿产品。自己做饭,自己换尿布,尿不湿,自己做家务,晚上自己和孩子睡自己哄孩子,自己记著孩子啥时候打疫苗。以前觉得自己一个人带娃是不能做到的d事,不可思议的事。结果我也可以做的很好!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很难熬吧、97年宝宝现在5个月。

睡眠脱发都是小事、总感觉自己心情巨dang、动不动就不开心、除了带宝宝出去洗澡基本上没有什么自由、生以后请了月嫂40多天月嫂走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

之后找了阿姨打扫卫生做饭什么的、不是说带自己的宝宝不幸福、可能不够成熟吧

生了宝宝以后、很多时候不是别人能理解你、孩子爸爸会说孩子只要你、比如现在半夜2点20我睡不著、不是不累,是精神心神太累觉得不被别人理解、别人不懂自己的辛苦,很烦躁了

身体和少女时期的差别可能生完的才懂

生之前96斤、现在103。不是体重、是哪里都不一样了,很难过

每天只能在家里带宝宝、哎

宝宝最近有点闹人、长湿疹不舒服夜奶无数次

太难了什么时候才能熬过去我感觉我的人生也才刚开始啊

真的不想过这样的日子、甚至后悔结婚、但是又总要过这一关、不和他换一个人又能好起来么

可能是我没调整好自己吧


我是艾佳,很高兴为你解答。

现在回想起来,艾佳生完宝宝的第一年,过的还算可以,总结起来就是:

建立自我管理观念建立良好的婆媳、夫妻、母子关系以宝宝为主、以宝宝为重,其他都靠边站

首先,建立自我管理观念。

艾佳常说生宝宝时最明智的选择就是预定了月嫂,这一点,对艾佳的帮助是巨大的。作为一个新手妈妈,不能指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宝爸,不能指望已有三十多年没有照顾孩子经验的婆婆,能指望的,只能是自己,所以,月子期间,艾佳不贪睡不贪玩,时时跟著月嫂学习如何照顾宝宝,如何做月子餐。

为了不太费神,我列了一个详细表单,内容包涵时间、事件、注意事项,早上起来,就按照表单做事,月嫂来了后一起忙活宝宝和午餐,午饭后及时、效率地午睡,下午趁月嫂打扫卫生时聊一些宝宝的注意事项、艾佳的心情等等,晚饭后老公也回来了,一起开心地聊聊宝宝、照顾宝宝,等宝宝睡著我也让老公自己去休息,免得他上班太累……每天按部就班地照做,月子做的非常好。

出月子后,月嫂回家了,婆婆也回老家了,白天晚上成了艾佳一个人面对小东西。但是,艾佳没有恐慌,没有不安,有的只是接受挑战的勇气,毕竟,孩子是自己的,不能指望别人帮你一辈子,得自己担起来,艾佳相应地调整了作息表单,老公的帮助也不容忽视,使得艾佳照顾宝宝得心应手、心情愉悦;没有老人的帮忙也没有那种失落,更增加了艾佳的自信心。

其次,建立良好的婆媳、夫妻、母子关系。

这一点,一定要在之前就打好基础,这样在宝宝出生后才能转换自然,才能在增添人口意即增添矛盾的时候起到缓解、缓和乃至解决问题的作用。

都说婆媳不可能做到母女,说实话,没有血缘关系,人家凭啥?都是将心比心换来的。平时也体会及理解老人的辛苦及劳累,要说些暖心的话,让老人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有了孩子,夫妻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多多站在老公白天外出工作劳累的角度,替老公多担待、多体谅,对于一些小矛盾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以致各自内化。

这里的母子关系,不是宝妈和宝宝,而是婆婆和老公,要成为一个调节剂,缓和全家的生活氛围。不要让老公做风箱里的老鼠。

处理好以上三者的关系,家庭生活保证至少面上风和日丽、和谐阳光。至于底下如何暗流涌动,就看自己的内化及处理关系的能力了。

第三,以宝宝为主、以宝宝为重,其他都靠边站。

家里多了第三代,欣喜是有的,矛盾也会随之出现。这期间,艾佳非常注意自己的心情,一旦发现自己有些烦躁、郁闷、不开心,及时调节,及时制止,及时转移注意力。看看可爱宝宝的睡颜,听听喜欢的轻柔音乐,想想一会儿吃些什么好吃吃,慢慢让自己从不开心中走出来。

一切,都以宝宝为主,别的都不能与之相较。以前在自己看来了不得的受委屈、困难、为难,为了宝宝,能解决的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弃,为什么说母亲是伟大的,母亲的伟大就在于能时时以宝宝为重。

总之,生完宝宝的第一年,艾佳就是在不断调整、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中自我成长,有困难、有收获,但更多的是努力后的欣喜、欣慰,是付出必有回报的老怀安慰。

不用畏惧,勇往直前!

我是艾佳,希望我的答复能帮到你。


我觉得生完娃之后,最难的是自己的心理承受!生完娃之后要面临很多实际的问题:1、坐月子,谁伺候你?月嫂?婆婆?自己妈?坐月子的一个月是否习惯他们的照顾,如果不是月嫂,和婆婆和自己妈的生活习惯、育儿观念、月子期间的保养理念是否相同?2、一直工作突然停下来,每天面对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种种?如果不是一个可以对不同生活理念视而不见的,心理会好受许多!3、老公是个温柔体贴?超级奶爸的,那你幸福了!如果丧偶式的,那完蛋了!肯定得自己承受身体?心理双重的压力!

不过总之,不管再累、心里再委屈看到宝宝健康成长,作为母亲的我们都会把一切烦恼抛之脑后!尽情享受这件痛并快乐著的过程吧!


难熬,还好吧,除了不太方便出门以外,我觉得都还ok呀,我都是一个人自己带的。看见很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保姆捧著的孩子,我觉得才难熬吧!声明一下,我也是两孩子母亲,大宝7岁,二宝1岁,都是我自己带的,身体棒棒,所以觉得孩子也没那么难带。


最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睡不够,无奈又无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