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邀。

有啊,不但有,而且還是革命性突破。

那就是惲鐵樵的臟腑虛擬說,它顛覆了以黃帝內經為發端的古代中醫理論,將中醫全盤虛擬化。

自此以後,中醫走上永遠正確的不歸路。


有,徹底玄幻化。


不用謝。


很正常,因為中醫理論陰陽五行是建立在古時人體黑箱機制的模擬,而且循環論證用的是典型的詭辯邏輯,這樣的體系根本沒有突破的可能。應該儘早廢除,用系統研究和科學數據證明中醫里的確有效的療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中醫藥,是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醫藥在內的我國各民族醫藥的統稱,是反映中華民族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認識,具有悠久歷史傳統和獨特理論及技術方法的醫藥學體系。

中醫應該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獨特理論及技術方法。

如果是現代的醫生做出了新的研究成果,按照法律是不能算成中醫的。

題目說的新理論突破,重點肯定是在一個新字,既然是新,那麼其必然不具備悠久的歷史傳統。既然不具備悠久的歷史傳統,那麼按照法律不能算成中醫的範疇。既然不能算成中醫的範疇,那麼更加不可能算成是中醫的理論突破。

所以,答案只能是沒有。

法律我可不敢亂編,不相信我的可以買一本看看法律原文京東¥ 6.00去購買?


謝邀,雖然你態度並不友好。

手邊有《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效驗秘方選集》和《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效驗秘方選集》(續集)。路志正老先生的健脾滌痰湯,書上說獲得了1995年中醫基礎研究二等獎(國家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這個方劑是治療冠心病的,給中醫治療冠心病打開了另一條思路。


為什麼中醫沒有得到外界認可??

www.zhihu.com圖標

慢性生活病是這個時代的特點, 古代人可能不會投入那麼多時間調理這些疾病。

比如你近視了, 也不會死,放古代可能不一定會治。 但是現代人不僅僅壽命長了, 也追求生存質量, 可能對一些人來說,這個就成為需求。

還有精神性疾病,抑鬱什麼的, 三高,這些都是這個時代經常面對的問題。

這個時候中醫的實踐就要適應這個時代,幫助病患遠離病苦。除了時代特有疾病的變化,中醫也要考慮如何繼承醫古文又回應白話文、科學思潮的影響,在內經的框架下,吸納現代醫學的實用技術。 張錫純算是敢於嘗試的大醫,這樣的大醫多了,突破才有可能。

中醫全息理論 ,全息經絡刮痧的大量實踐,是一個突破。刮痧也可以叫做砭石療法,

對應古代的《砭經》,張秀勤和郝萬山合著的 《全息經絡刮痧》,更加完善,更加詳盡。

理論的突破和大量實踐是分不開的,離開了實踐沒有孤立的理論創新。

不過這裡有個辨析的難點,什麼算是理論突破? 基本中醫都不能脫離內經的框架,

《傷寒論》、《溫病條辨論》也沒脫離內經框架,不過在那個時代都算是理論重大突破,回應了時代,有大量實踐基礎的。這個問題真正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討論中醫理論突破的內涵。中醫的理論突破不一定非要是顛覆模式,而可以是豐富和細化的模式。 中醫作為一門學科,並不是科學,而是一種人類在 信息不完全情況下和疾病博弈的藝術。 隨著醫案越來越多,信息越來越完全, 這門藝術也有細化提升的空間。

這兩個經典時間相距有點長,上千年。考慮到人口基數,以及信息技術應用在醫案中,也許未來一百年,就能出現和這兩個經典相匹敵的理論突破。

中醫的理論突破的四個特徵:

1 沒有脫離內經的精神

2 回應了時代的重大問題

3 有大量實踐

4 豐富細化深化了中醫傳承


包括但不限於:

「唵阿吽娑哈」五音對五臟氣化的影響研究

《試論「量子糾纏」與針灸》

我所知甚少,大家可以補充


《醫學衷中參西錄》


理論突破要長時間積累,目前有效的中醫研究估計也就三四十年。現在國際、國內期刊上也發表了不少論文,大家都在努力。量變引起質變。


末法時代,談創新太難了


五行是樸素系統論,把事物按照我(要調節的對象),克我,利我,我克,我利去分類。稱之為ABCDE其實也可以,但不好記。這是最小正負反饋模型,四行不夠構成正負反饋,六行不經濟。

陰陽是對各種矛盾對立統一的狀態的分類,如情緒亢奮算陽、情緒低沉算陰;大便乾燥,色深氣味重算陽,反之拉稀,色淺氣味清淡算陰;舌苔黃算陽,白則算陰;怕熱算陰虛,怕冷算陽虛。但要注意,一個人可以陰陽兩虛的,譬如夏天比普通人更怕熱,冬天比普通人更怕冷,如大病初癒的人,極其衰老的老人等等。

陰虛和陽虛不會互相簡單的抵消掉,因為陰算實體偏物質,陽算虛體偏……忘了是精神還是能量了(斷斷續續看潘毅的《中醫基礎理論》視頻,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陰虛久了導致陽也虛,或陽虛久了導致陰也虛是有可能的。

————

這個要說有什麼理論進步,無非就是越來越宏觀,五運六氣把年份也按五行去分類認為特定年份容易產生特定疾病(其實也是從易經推導的)。

對經典的修改也有,譬如有個董氏奇穴,總結了一些十二正經以外的穴位:

董氏奇穴(純乾貨建議收藏)?

www.360doc.com圖標

聽風聞論壇的萬炁一道生說董氏奇穴里還存在動態穴位,如腳後跟疼時……記不太清了,好像說是能在手掌根找到一個臨時性穴位,扎針後有得氣感(患者有酸麻脹的感覺,醫生有捻針後真有阻力的感覺),等腳後跟疼痛治好後,再扎針就沒有得氣感了。

————

其實要說起來,還原論有什麼進步?

還原論_百度百科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把還原論定義為:「在哲學上,還原論是一種觀念,它認為某一給定實體是由更為簡單或更為基礎的實體所構成的集合或組合;或認為這些實體的表述可依據更為基礎的實體的表述來定義。」 還原論方法是經典科學方法的內核,將高層的、複雜的對象分解為較低層的、簡單的對象來處理;世界的本質在於簡單性。】

整體可以拆分為部分加總,也很難有大的改變……

個人理解,研究到量子測不準(動量和位置,其中一個測得越准另一個就越不準),微觀下甚至可以有因果倒置等奇特現象……就很難進一步發展下去了(我這個理解也許是錯的?70年代有個假說叫客觀塌縮,說大引力的星體本身相當於客觀觀測者可以消除宏觀上的不確定性,不過前些天看有文章說引力似乎不能造成客觀塌縮?有其他原因在保證宏觀確定性?暈得要命……)。

————

不過,引入還原論去論證樸素系統論的一些觀點是真的倒是不錯,有點像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說的那樣,在一個體系內無法自證自己是真是假,拓展體系後反而可以研究了。類似歐幾里得幾何裡面的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與已知直線平行的平行線,在黎曼幾何等橢球面幾何里才可以打破,但似乎又可以相互轉換。

如古人認為藥物有偏性,人有偏性,藥物的偏性可能糾正人的偏性也有可能加重偏性。傷寒病要用溫熱葯,熱病則要用涼葯,但涼藥用多了人會越來越涼。

這個觀點在西藥出現後,如抗生素能殺有害菌從而讓一些發熱停止,那麼抗生素這種寒涼藥用多了,生物會不會變得怕冷?也會!

抗生素誤殺掉了某些能分泌丁酸鹽的腸道細菌,然後使得棕色脂肪中的線粒體把食物轉化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併產熱的過程受阻,這樣小白鼠自身產生的熱量就減少了,生物就「陽虛」怕冷了。

天冷了,腸道菌群幫你禦寒-新聞-科學網?

news.sciencenet.cn

此外,葛根岑連湯能改變腸道菌群組成種類,從而改善II型糖尿病的雙盲實驗有了:

Structural mod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during alleviation of type 2 diabetes with a Chinese herbal formula - PubMed?

pubmed.ncbi.nlm.nih.gov圖標

不過,並不能因此就完全用益生菌理論指導治慢性病,因為人體微生物已知就有6000種,基因編碼複雜程度是人千倍,研究出來各有啥用投資額度搞不好也得是人類基因組千倍?體外培養技術大多沒有,再要搞清楚什麼草藥具體影響哪種細菌就更複雜了。

(倒是可以模糊地直接拿看似健康的人的糞便,篩查138種已知有害微生物後,給患者灌腸來嘗試調理,但具體的分子藥理學必然是非常糊塗的~~)

————

還有就是用TMT類熱成像設備,能對中醫的一些辯證找到觀測依據了:

這樣理論上能用神經網路AI演算法去辯證,然後開藥(最好還有壓敏電阻脈診儀,電子鼻嗅探器,常規攝像頭,麥克風,把望聞問切都AI化,不過有生之年能否看到AI中醫就不知道了。中醫的各種用藥經驗其實也可以看做是人力神經網路演算法的統計結果)。

********

水木故事:「黑話」中醫自學世界(上)?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這人介紹了日本有人搞了一套腹診技術來輔助判定中醫疾病(可能是因為日本不太在乎男女授受不親?),豐富了診療手段,有點意思。

順便一提藏像在中醫基礎理論公開課視頻里介紹(我看了一點),就是按大致功能分,而不會把腎和腎上腺分得特別細,同時也要和相應的經絡(也許是間質通道之類的體液循環系統)連接起來。


中醫是和中國古代文化、哲學一脈相承的,其道理是相通的。近現代,我們接受的是什麼教育?打開國門後,迎進了西方的文明,卻拋棄了我們千百年來錘鍊沉澱下來的精華。試問精通國學的大師,現在能有幾人?更妄論深刻理解中醫的了!能夠繼承已屬不易,發展?難!回答這個問題真讓我很心痛啊!還好有樓主這樣關心中醫的人。


中醫對人體已經研究得非常透徹了,近現代人體沒有比幾千年前的人體多個手腳或者多個器官什麼的吧?那理論為什麼要突破呢?瞎扯亂搞就是突破的話,那強行將中醫西化的中藥注射劑確實算創新,但成效呢?副作用呢?


好像用砒霜治療白血病吧。其實那得看你怎麼想吧,只要沾現在儀器的中醫,就不是中醫了,沾點西藥,那就趕出中藥界了,中國文化的兼容並蓄已經被丟的差不多了。


新的理論都被歸到現代醫學了,類似屠呦呦的青蒿素,明明是按照古方指導提取的,卻被說成是現代醫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