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的专业越来越觉得没意思,每天都觉得很枯燥,不知道将来要干嘛,觉得生活没有动力,很无趣很想摆脱现状,我不知道我应该做点什么


做一个有趣的人,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交时代的刚需。可是怎样才是一个有趣的人呢?我见过非常多事业有成、内外兼修的人,但能称得上有趣的却不多。他们是靠谱的,成功的,甚至是渊博的。但,未必有趣。

?

什么是有趣的?

财富、知识可以让人变强大,但不一定会让人变有趣。而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发生热点事情,我们第一反应都是打开微博。而且,看的还不是事件本身,最让我们觉得有意思的,是网友们根据这件事生发出的有意思的评论、吐槽,我们一般称之为「神回复」。

?

你会发现,这些东西的有趣,很少是来自于他们给你提供了什么知识。而是他们让你看到:哇,原来这件事还可以这样看。

观点,让你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很多人在面对人生选择题的时候,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总想著追求正确,这其实阻碍了我们的思考。而你知道吗?它还会让我们变得无聊。

在现实生活里,有著太多的正确——政治正确、文化正确、道德正确、常识正确……而无数本来可以变得很有趣的观点,都被埋没在了这些不假思索的群体认同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在当下,丧文化、毒鸡汤这么受欢迎。几年前网路上有一句话叫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意思是,人就是要心态积极一点,才能过得好。

?

但我们更喜欢理解成爱笑的女孩当然运气都不太差——因为如果她的运气真的差,哪里还笑得出来!

你无趣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人之所以没有什么有意思的想法,通常是出于三个原因。第一是平时想的问题太少,思路打不开;第二是思维已经形成了定见,怎么想,都是那些东西;第三就是不知道怎样去逼迫自己,问题想不深。

这三者,分别代表了思想的贫瘠、平庸和浅薄。而它们,恰好就是「有趣」的对立面。

自由开放的大脑造就有趣的人

例如逆境让人成长,一直以来都被许多人当作是侥幸成功的人灌给社会大众的鸡汤。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有顺境可选,谁会愿意在逆境中受苦啊?

但是用一个全新的观点——成长只孕育在逆境之中,这个讲法就很妙。逆境,就是对人的困境和不满足。可是,恰恰只有在不满足的时候,我才会想去改变,或者说,才会去妥协和屈服。而成长,就是名为社会化的屈服。

?

顺境的时候,我们是不会想要改变的——反正一切都很顺嘛!于是,人在顺境中,得以一直在「做自己」,却未必成长。

对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的成长,其实就是从一个任性自私的婴孩,自我改变成一个适应于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成人。而这,只有逆境可以带给我们。

在一场题目是「拿起更难还是放下更难」辩论比赛中,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熊浩博士就设了一个局,诱使对方孜孜不倦地攻击自己的立论,有趣的是这样做的目的等。于是让对面用自己对胜负的执著,来凸显出「放下」这件事有多难。

从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开放自由的大脑会重塑你的认知,让你获得更深刻的思想体验。从而变得有趣一点,让人有耳目一新的体验。

《神探夏洛克》里说,Brainy is the new sexy,思考是这个时代的性感。让我们一起享受自由而开放的思考,然后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吧!


我现在就很无趣,所以我给自己布置了一个任务,每天上知乎认真回答4条。(囧)

老话说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自己应该完成的事情,我想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听起来你现在的状态还在读书阶段,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读书,我觉得读书不一定只限制于专业内的书,我经常看访谈节目和纪录片,觉得那些有成就的人都读了不少书,随口就是一个国外作家,一本很难记的书名。记得白岩松在《对白》(一档名主持走进大学演讲的节目)中说过,人一定要读史,所以楼主可以多看一些关于历史的书籍,或者是一些名著,又或者是心理学的书籍,甚至是一些脑洞大开的网路小说,如果真不喜欢看书,也可以看一些纪录片,名人间的对话,能够扩展视野,而且或许能从中获取一些答案。

之前有个调查是大学时期你最后悔没做什么?其中有个高赞回答就是没有去学车,所以如果楼主还没考驾照,也可以考虑下。

另外如果有挺多时间,还可以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兼职,需要出去接触人的那种,一来可以历练自己,二来可以更早认清社会,认识到钱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是人生奋斗的目标,并且是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把钱给赚了的那种。

有知心的朋友也很重要,所以结交一两个能够互相倾听,互相鼓励的朋友也很重要,可以找一些爱玩乐观的朋友,时不时的去下闹市,看看周边环境的变化。

再来如果条件允许,我觉得养小动物也能让心情愉悦,把宠物照顾好也能够获得心里上的满足感。

还有一个就是吃,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总的一句话就是多去尝试,喜欢的也好,不喜欢的也罢,都要去接触接触,让自己的生活多元化。


想想你想过什么的生活

是有自己的房子?什么风格的装修,买什么电器,每天几点醒,每周休几天,吃饭怎么吃,一个季节买几百几千块的衣服...

然后你再想想要给你父母提供什么样的生活,一天吃多少水果,喝多少牛奶,要不要吃坚果,每个季节要不要帮他们添两件衣服...

......

想完这些之后,你就不会觉得生活无聊了,你就能决定你要干什么来匹配上你想要的生活了

其实,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求稳」,我讲的是大部分,不是知乎水平!

每个人在维持普通生活中都已经很费力了,所以你就要尽快搞清楚,你觉得你的专业枯燥,是真的不喜欢,还是说自己不想琢磨,然后尽快想明白以后乃至人生几十年要靠什么谋生,人生太长了,还是做点取悦自己的事情吧~


书中自有万千世界,培养读书的爱好,永远不会独孤无聊,而且能让有限的一生无限叠加。


大多数人过的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有的人心态好,很快乐;有的人就过得很烦恼。当然,你也可以想像一下自己的人生目标。你有人生目标吗?一般时时感到枯燥的人,是因为没有人生目标,从没想到自己要实现什么人生目标,天天都是得过且过,随波逐流。请从现在开始,写下你的人生目标,然后当你枯燥时,想想你的目标,想著你已经实现你的目标,感受那种快乐的心情。坚信自己会实现,你一定会好梦成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