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告诉你 先读伤寒吧 开始看不懂没关系 找后世注解 首推这几个 胡希恕 陈修园 曹颖甫 陆渊雷 内经我看了三遍 期间还看了张景岳的类经 景岳全书 还是不会开方 伤寒论看了几家注解我就敢著手治疗自己的胃病 苍天不负 虽然有波折 治好了八九成 我不是医学专业 毕业后才开始学的 期间弯路走了不少 现在看中医书籍基本以伤寒金匮为主 内经可以作为辅助
初学伤寒绝对看不懂,先看难经,内经,把这两本书里的中医基础理论搞清楚,再看陈修园、徐灵胎、张锡纯、胡希恕等几位大家对伤寒的注释,要把内经和难经的理论放到第一高度来理解,再看各家对伤寒用药的注解,比如说桂枝汤,一定要仔细研读几位大家(年代太往前的可以不看)的注解,再结合神农本草经对于药物的注释,反复琢磨。能理解了伤寒,一般的外感就能用药了。


先读伤寒。伤寒是临床用书,能有机会去应用,容易提起兴趣。可以看看刘渡舟、胡希恕、郝万山的书。

黄帝内经也要看看的。等后期对中医有一定理解再看它


各有优缺点吧。

读《伤寒》、《金匮》大多就是不知所以然地死板地用药治病;

读《素问》只知道一些理论而不能上临床;

读《灵枢》需要有人带著学经络腧穴(如《经脉第十》等)

所幸四本书都有注家,读起来都不太难。我个人推荐你先读《伤寒》,然后结合著看一看《医学衷中参西录》就也能知道些《内经》的知识了。


先黄帝内经,这个是理论基础


都一年前提的问题了,还有人看吗?随便说两句吧,希望对你有用!中医人,能多一个也是好的!

看你目的,来决定是先读《伤寒论》还是《黄帝内经》。

目的是了解一下中医,扩充自己的文化知识,那就先读《黄帝内经》。

目的是想保养自己的身体或疗疾,那么先读《伤寒论》。问题是要实际操作伤寒论,还需要很多的中医基础知识做储备。你需要会望闻问切的四诊技能,才能在伤寒论的112个经方当中找到最合适的那个方子。

总之,《伤寒论》和《黄帝内经》都是值得你用一生的时间去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琢磨和研究的。经过两千多年时间的洗礼还能够存世的经典,特别是现在还在发挥它原有作用的经典,比任何网红小说、穿越网文、无聊肥皂剧都更值得你去花时间了解和学习。可谓受益无穷,立竿见影!
经典需要背诵,郭靖学习九阴真经的方法


看了别人的回答就知道为什么中医在衰败了。往往我们认为绝对正确的方法其实是错误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