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上看到一个翻译项目,明显就是机器翻译的,比如把「例子」写成「栗子」,指出来之后作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看简介还是个留学生,无语,连母语都不会了还装什么逼呢。 其他很多地方也是,看到的很多东西都像是机器翻译,现在大家都变懒了吗……(当然我也懒)


把"例子"翻译成"栗子"不是正好说明这这个词不是机翻吗?

而且题主不给出GitHub项目链接也没法具体评价


现在的社会文化就是能挣快钱的才是有本事,不管你是蒙的还是骗的,例如你能炒作一个概念,拉来投资上市,然后变现离身,或者搞短视频、直播、参加个什么节目比赛立马成网红,这些就是人生赢家,不仅要挣钱,还要挣的快,挣的轻松,姿势漂亮,30岁之前实现财务自由。至于说你是用什么手段,或者最终这个东西对社会有多大好处,不重要,包装和概念最重要,拉来粉丝最重要。

几十年苦心经营,通过管理和技术赢得市场的同时来获取应得的收益,或者静下心钻研一个东西,十年磨一剑,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现在早已成了不时兴了,甚至是傻了。

原以为浮躁的中国最终也会走上德国日本的路,从粗制滥造到精工制造,社会氛围也会趋于沉稳,但发现路还很长,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其实就是机器翻译。


如果是打错字,那就有点要撞墙的无奈感,有时候量大,难免会有打字错误

虽然个人觉得,借助机器翻译,会是一种趋势

but

后期没有检查,就是不负责任态度问题了

不可否认,人都是有惰性的,希望产出收益高,但是实际上,翻译的产出,不是很高~(个人觉得,完全一个字一个字码)


既然看起来是机器翻译,那就不用怀疑,它就是机器翻译的。机器翻译能不能说出人话,关键在于它意群的划分。按照字词句段篇的单位,它对语境的把握越准确,翻译得就越地道。其实是否是机器翻译的内容,一眼就能看出来。现在的笔译多追求速度,所以直接把文字扔给机器。勤快的再自己加工,懒的拿来直接用,别别扭扭的也能懂,就是这样。


其实不是反对别人这样做,但自己一点都不付出,贴点机器翻译到博客或者github上,就能标榜自己是contributor了?要不要脸啊……也很容易给初学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