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單一部落對於統一的中原王朝沒有議價權。

尤其是統一的中原王朝還有長城和大量邊防部隊。

單一部落入寇入寇打不過。做生意做生意還沒有議價權。

南方說你這羊多少錢就多少錢,你不同意?

隔壁東胡可比你們便宜。你還敢不同意。

所以面對統一的中原王朝。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只有通過結合統一成一個龐大的部落聯盟才能對中原王朝提出議價權。

比如秦統一前。

北方有婁煩,東胡,匈奴等多個部落。

我搶不了秦國,搶趙國,搶不了趙國,搶燕國。

而秦始皇的統一戰爭幾乎和北邊匈奴統一草原是同一步調。

等到漢高祖那會就有白登之圍了。

而等中原王朝再度強盛。

就會促使雙方的進一步戰爭。

而這種情況下。北方游牧民族不具備長期作戰的能力。

輸了就是輸了。贏了還是輸了。

所以北方游牧民族,倒了一批,又起來一批。

匈奴人跑了以後是鮮卑。

鮮卑人南下以後是柔然。

柔然被捅了腚眼子以後是突厥。

突厥跑西邊玩王國風雲以後是回紇和黠戛斯。

他兩一個玩完一個去西域以後。

是契丹人的西北路招討司。

耶律大石把這幫人帶走以後。

女真人接管了這裡。

後面蒙古人放飛自我。

一飛衝天,不僅僅走出了中國還走出了亞洲。


1、生存空間

農耕文明需要大片年降水量800ml以上的良田,游牧文明同樣需要大量年降水量400-800ml的牧場。而游牧帶中只有蒙古高原東部(含大興安嶺)和南俄草原(含烏克蘭)有這樣的生存空間。河中地區、哈薩克草原、准格爾盆地等處降水量太低。依賴高山迎風坡降水形成的草場、綠洲太小。

2、獵物決定獵手的大小

中原文明是大一統文明。如其他答案所說,游牧不統一就無法與之貿易或抗衡,而統一的游牧必然要進攻中原,幾千年時間總會得手。而歷史是農耕文明書寫的,能擊敗更多農耕人口的游牧文明,自然被認為越強大。而東歐並沒有大一統農業帝國,黑海使南俄游牧民族能順利貿易,統一傾向低。中東歐也沒有華北平原這種一旦佔領就能奴役大量人口的地理中心。

3、次大陸特例

印度河恆河平原同樣是個龐大的「獵物」,但其距離游牧草原太遙遠,翻越阿富汗高原而來的往往是邊緣游牧民族,根本不是游牧帶上的強者。所以即使其統治了印度上億的黑矮人種,並為其帶來了印歐血統、種姓制、YSL教等烙印。但這些征服者幾乎沒有游牧帶上的話語權,所以並不被認為「強大」。


先問有沒有好嗎?怎麼這麼不知乎那。蒙古高原上幾乎沒有崛起任何一個強大的民族。

匈奴來源於中原地區,興盛于勒拿河南岸和貝加爾湖之北,跟蒙古高原沒有任何關係,那時蒙古的主要游牧民族是樓煩,就是給項羽當狗的那個民族。

鮮卑興盛於大興安嶺,和蒙古高原也沒關係。

柔然倒是在蒙古高原上崛起的,但關鍵是他本身也不強啊,天天讓鮮卑人刷戰績。

突厥人源於匈奴,興盛於阿爾泰山,同樣和蒙古高原沒什麼關係。

回紇,一個被大唐帝國東拼西湊的民族,來源不明,從沒有崛起國,只有安史之亂期間蹦躂一會,然後又接著給唐朝當狗,最後被大唐給滅了。跟蒙古高原也沒關係。

契丹,崛起於大興安嶺,跟蒙古高原沒有任何關係。

蒙古,這個跟蒙古高原倒是有些淵源,畢竟近代都用上蒙古高原這個名字了。但問題是,蒙古帝國早起的基本盤在內蒙古,也就是蒙古高原東側和大興安嶺交接處啊。這個和蒙古高原的關係好像也不是很大啊。

綜上所述,蒙古高原跟游牧民族的龍興之地真是屁都挨不上,歷史上幾乎沒有崛起過幾個帝國,

有什麼值得吹的,跟漢人的中原地區這個帝國搖籃比較起來就是個費拉。

如果,你說把範圍擴大至把整個西伯利亞的內亞的話,我只能說這面積都快3000多萬平發米了,

比傳統漢地大上10多倍,出幾個超規格的帝國不是應該的嗎?


先寫上我的結論哈

我認為蒙古高原不斷出現強大的游牧民族是一種錯覺

游牧民族看似崛起的背後是有政治強人統一了各個游牧部落外加上周邊國家的衰落

  1. 游牧民族的區域並不止於蒙古高原,而是東起大興安嶺,西至河中地區,北達貝加爾湖,南抵河套地區

游牧民族可不止是局限於蒙古草原

因為氣候分布的原因,大陸的中央往往是溫帶大陸氣候,所以游牧民族基本位於大陸的中心地帶,他們佔據了交通要道,往往可以在商業交流中處於優勢地位,在東西方的科學交流中也可以把新的技術應用于軍事領域

但游牧民族的生產方式生產力低下,這決定了他們很難有技術和制度上的突破,所以游牧部落的生產力和轉化效率低下卻穩定

當有一個像冒頓單于 鐵木真這樣個人能力強大且善於運用政治手段的領袖出現時,草原上的民族聚攏在他周圍,那他們的「崛起」也就順理成章了

公元2世紀中葉,北匈奴西遷後,鮮卑日益強大,在檀石槐和軻比能治理下,鮮卑已成北方大患,可在韓龍刺殺軻比能成功後,鮮卑各部族便作鳥獸散,各部族互相侵伐,強者遠遁,弱者請服。 這就再次印證了,游牧民族的強大主因是靠強大的個人領袖而不是像農耕民族一樣通過制度和技術的提升。

2.因為游牧民族的生產力基本處於穩定,他的動員能力和戰爭效率也比較穩定(相對來說),所以,周邊國家強盛與否是游牧民族能否崛起的關鍵因素,蒙古西征時一竿子就捅到了維也納,雖然當時蒙古部隊不管是軍事裝備還是戰術素養都壓了西方一頭,但我認為西征獲得巨大成功的關鍵因素還是周邊國家的衰落,摩柯末治下的花刺子模外強中乾,塞爾柱突厥垂垂老矣,羅斯正在上演三國演義,而神羅正面臨著教皇格里高利與腓特烈二世的爭權,無法整合力量防禦蒙古人

3.補充一點,雖說高原上出現了一波波民族,但主要還是那一批人,從匈奴到柔然到突厥,變的只是管事那幾千號人

所以我認為,與其說蒙古高原上不斷出現強大的游牧民族,倒不如說是出現了一個有一個的具有強大能力的領袖加上周邊國家的衰落。

碼字不易,如有錯誤,敬請斧正。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說這個話的陳湯,早在西漢就給了答案。

陳湯見成帝,說原來武帝時候,一個漢兵對付五個匈奴沒問題,現在只能對付三個了。

為啥草原出現一波一波強大的游牧民族,根本原因在於軍事科技擴散了。鐵器,機械,都從農耕民族吸取各種科技擴散,造就自己的帝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