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就不提了,冯唐对这首诗发表过一个意见,我很认同:

曾经有一个诗人,有天晚上起来撒尿,见月伤心,写了二十个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千年之后,亿万小学生们起夜小便,看到月亮,都想起这二十个字。

冯唐说这很了不起,我也认为这很了不起。

我重点想说说《咏鹅》。最高票回答我基本认同,只有一句有点问题。他说《咏鹅》用字精妙,将鹅的形态写得惟妙惟肖,使他不敢相信居然是出自「小学生」之手。

我的意见正好相反。我认为,《咏鹅》音律欢畅,视角独特,恰恰因为它出自小孩之手。甚至可以说,《咏鹅》是一首大人不会写、也写不出的诗。

据记载,骆宾王七岁时写出《咏鹅》,正巧有另外一位现代诗人,八岁时也写过一些诗,他叫顾城,其中一首诗叫《杨树》: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

为说明这首诗,我附上一张图片:

作为对比,我还要放上另一首六岁孩子写的诗。这首诗我最早在韩寒主编的杂志《独唱团》里看到,作者名叫王子乔,诗的名字是《风在算钱》:

谁也没有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纸币在飘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算钱。

这首诗也被收录在果麦文化出版的《孩子们的诗》里。同一本书中,还有另外一些诗,比如之前流传甚广的两首:

《灯》

姜二嫚/六岁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

《回到地面》

朵朵/五岁

要是笑过头了

你会飞到天上去

要想回到地面

你必须做一件伤心事

……以我的意见,《灯》和《回到地面》比不上《风在算钱》和《杨树》。如果要我来判断哪一首诗的作者长大后更可能成为诗人,我会选王子乔和顾城。

大人常常因为孩子的语言和思路而震惊,并感叹孩子身上天赋的诗意和动人的天真。然而多数时候,这可能只是大人一厢情愿。

孩子没有创作意识,大人在孩子身上发现诗意,如同人在蜜蜂身上发现勤劳。根源是蜜蜂和孩子的行为,碰巧吻合人对那种行为内蕴品质的判断,最终导致误解产生。

童言易产生诗意,是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世间万物大多未知,每一样都值得仔细观察。与此同时,孩子掌握的语言又有限。为了说明观察结果,他们便只能用特别暴力的想像,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径直相连。

比如一只公鸡趴在一只母鸡身上,大人一看就知道是在交尾。孩子不知道,只会想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释眼前的景象。他会在脑中搜索相似的场景,因为两鸡交尾有叠和骑两个印象,于是便会脱口而出——鸡在骑马。

或者因为看到母鸡被公鸡啄压在身下,使他想起自己过往遭遇的欺凌,于是判断那是公鸡在打母鸡。当孩子拿起竹竿,自以为行侠仗义,实际却是棒打鸳鸯时,大人便会在一旁面带微笑,同时内心荡漾起层层暖流。

孩子的举动让大人体会到久违的冲动:天真、鲁莽、纯粹、对世界极大的干预欲望。这些品质的最终结晶,就是大人日渐流失的生命力。

孩子观察事物和解释事物时所体现出的想像暴力,兼具谬误与美感。而有美感的谬误,其实就是诗意。同一种暴力体现在成人的诗里,会摇身一变为洞察力:一种贯穿事物本质,并以语言作出准确说明的能力。

我说《咏鹅》《杨树》《风在算钱》只能由孩子写出,是因为它们具有孩童特有的视角(只观察事物的表象)、寻常事物构成的想像(臂膀与眼睛)、乃至语言(鹅鹅鹅/风在算钱)。处于成年诗人的视野之外。

大人甚至都不会去写鹅,因为鹅的象征除了富饶(或者还有一点勇敢和鲁莽?),就再没别的了。大人更喜欢云的聚散,山的静默,水的灵动,或者一片落叶的悲苦。

大人不会咏鹅,不会去想风在算钱,就算大人将风作有形化处理,也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也是成人思维。而大人若写杨树,那也一定会七弯八拐,最后拐到杨树高耸,抗风斗寒的品质上去。这不是说大人庸俗,而是大人有大人的表达任务。

后面的《灯》和《伤心事》,因为过于用力,显得像是刻意迎合成人的审美。灯把黑夜烫出一个洞,看起来是很好的句子,但是「烫」字的使用太成人。《伤心事》也是,这首诗的意象和语言,都已背离孩童天然的质感,像是由大人握著手书写出来的。

事实上,姜二嫚的父亲就是一位诗人。我并不是据此说小姑娘的诗都是由父亲代笔,而是说小姑娘在写诗的过程中,肯定受到了拔苗助长式的干扰,最终导致她拚命模仿大人写诗。

那么《咏鹅》好在哪里?抛开技术,它最大的好,是完整保留了一个孩子观察事物的结晶,没有隐喻,没有象征,没有向大人献媚,他看到一只鹅,然后遵循诗的格律,用文字将鹅的形象填进去。从此世上对于鹅的说明,就有了骆宾王一份,也永远有了孩子的一份。

谢谢。


对不起,语文老师不背黑锅。

从赏析角度看,这两首都是不凡之作。

从教材角度看,能选入教材的诗词,是经典的经典,且完全匹配孩子年龄段的认知,和他的学习写作有密切关键。

从教学角度讲,没有做不出教学设计的材料,只有不会做教学设计的老师。

这两首诗歌的教学,大部分都集中在中低年级,就是孩子初步识字,然后能利用文字简单描述世界的时候。

3-4年级的孩子,最应该学这两首诗歌。是学习,不是背诵。

《咏鹅》,贵在观物的细腻,色彩之美,动静之美,声形兼具,顺序井然,把握物之关键,突出一股生气,是一副极其美的图画,完美的状物文范本。

给孩子讲咏鹅,我会让他们顺著作者思路,画一只鹅

  • 首先,先闻其声,神龙见首。

此处好处为真实性,鹅的天然特色就是叫声大。如果观鹅,真实情况下,大部分是从声音开始。以声夺人,用以开头,也是巧思,引出下面的观察。

因为声,所以有对于脖颈的描写,此处抓住细节,「曲」为细节,「向天」为动态。引申到猫狗狼,可以引发想像其他动物的形态。

  • 其次,再见其形,色彩靓丽

色彩美的感知是需要培育的,孩子在三四年级写作的干涩,就在于词语类型的匮乏,背默的词语和生活的联系差,对于事物观察,只有直观,没有细致和个性。

此处,白绿交叠,在色彩上,素和艳碰撞,视觉冲击感就出来了。

同理,孩子是不懂色彩配比的,这个诗歌可以让孩子理解,绿树—蓝天,白云—蓝天,绿水—红花。这类色彩配对是美的,它的美有内在规则。

且突出了鹅身的特色,「浮」字恰当,动词里的静态之美,又不失色彩静美。如果用「漂」「游」,都没有这种感觉。

  • 最后,静后有动,生机盎然

关键一点,突出「红」和「拨」。

一个是亮眼的颜色,一个是细腻的动作。

方寸间,就把鹅的生机写出来了,配合上面的「浮」之静,「拨」之动就很有趣味。

在纸上画完,孩子估计就会理解这篇的好处,不在於单个词句,而在于作者超年纪的思维,认知世界的角度和表达的精确。

  • 这篇,特别可以给三四年级孩子教学「顺序」。观察物要由头到尾。

孩子的世界是无序的,四年级孩子的认知里才有具体的空间,五年级的孩子才有时间秩序。

所以,特别需要给孩子展示顺序的部分,这就是极佳的观察里的空间顺序教学。

如果孩子能扩写这篇,这就是完美的一篇状物文章。甚至套用这个思维,去观察模写一只小狗小猫,那他这篇会是佳作。

作文的核心,在于思维能力的内外固化,而不在于记忆几个好词好句。

思维中,孩子也能提升观察能力,了解观察的秩序,观察的重点,观察的色彩,观察的多层次等。

《静夜思》这首,比上面那个还厉害,我给小学,初高学生都分别讲过,分别有不同的点。

  • 小学讲基本叙事框架。3-6年级的孩子,写故事的时候,都有部分残缺,叙事不完整,缺少节奏的毛病。

和上面的那篇相比,这篇重点在于讲清一件事的起承转合,以及「见月思乡」这类通共的情感。

故事的骨架,就是起承转合,即为:

1.矛盾出现

2.矛盾扩到极点

3.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矛盾

4.解决结果及感悟

这首诗歌里,叙事节奏分明,且极其巧妙。

情起——月光触发情思

情张——由月光联想到「秋」之意味,愁绪逐渐扩大

情转——情绪凝定为游子之情且不能解决,到达了最高点

情落——思故乡三字,因为之前的愁绪铺垫,才有了千斤重量

这个部分,低年级的孩子,可以演绎诗人行动,特别是模仿语气,来感知情感的流动和情节的交替。从而把「起承转合」的叙事秩序教授给孩子们,教孩子们讲好故事。

初中讲联想能力。初中阶段,孩子在抒情中,间接抒情的频率很多。联想不仅是一种手法,且是一种能力,可用于比喻,可用于结构营造。

在七年级上,《咏雪》里,讨论雪花和柳絮,盐粒的相似性,实际上就是教授孩子借物联想的精确性,这是比喻句的基础。

在《天上的街市》里,则教学诗歌里,联想的飞跃,达成文章的虚实结合之美。

李白的诗歌以想像飞扬著称,《静夜思》就是飞扬的范本。

月光——白霜,这部是在物的表面,找到了共同特点,进行联想的第一次飞跃。

白霜——秋寒这是从实物到文化,从表到里,实现了第二次飞跃。且联想范围扩大了。秋,里面主要是文化之愁,还有中秋节的联想,可能还有诗人的个性的一些体验。

一时之间,他和万古仁人同悲苦,上升到文化层,愁就扩大了。

中秋——明月从文化到实物。实际上,这个时候,月亮不仅是最开始的月亮了,这时候,它因为之前的两步,已经成为了文化的月亮和个人情感的月亮。

明月——思乡,从景物到情感,由实入虚。因为联想的飞跃和深入,这种思乡的愁绪,不仅今夜的和个人的。它有了一种超越的力量,从而能打动今天的我们。

初中学生,可以通过这个,了解借物抒情时,出发点是单个特征,到了八年级就得把握文化特征,从而达成写作的虚实兼具,从而实现所谓的「厚重」和「升华」。

同理,初中学生,也可以模仿这首诗的内在思维,去写「落叶」「流水」「落花」等,根据之前我在南京课堂实践,当堂就可以出佳作,孩子和打通任督二脉一样。

李白真的天才,他每首诗歌的内里思维结构都不一样,诗意流动简直绝美。我特别喜欢给学生讲「跟著李白大大学写作」,每次遇到都要讲。

这个部分教学的时候,初中孩子也可以通过画思维导图,以情感线和「月」为两条线,老师可以先梳理出诗人行动线,然后以它为基准,让孩子填充物和情,于每个阶段的变化,从而感知其中变化的推动力是「联想」。

我给高中学生也讲过这首,不过没有上面那么系统针对作文。高中学生,已经是思维能力完备了,更多需要实地的规律感知和文化哲理的深入。

在教学上,一般就用设计对比加学生自主归纳的方法,跨文体,时代和学科来进行阅读的深入。

1.讲现代诗歌体式

用海子的同乡愁主体诗歌和这首对比,让学生归纳现当代诗歌的概念范畴。

2.讲意象作用题

用李白,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和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三人的诗歌对比,提取里面的月,从文化之月,禅道之月,情绪之月,感知古诗里物象的作用和内涵。

3.主旨教学,讲文化内蕴

把李白的这首诗歌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链接,让学生思考中国式「乡愁」的来源和「自然」与乡愁链接的原理。从而获得一些中式哲学的感知。

有助学生主旨开拓的深入,方便深层的阅读和理解。

现有的语文课本里,没有一篇诗歌不是精品。

只有不会深挖课本来进行教学的老师,漠视内容,天天逼孩子背诵的家长,以及茫然中被无形迫害了的学生。

诗是好的,一直都是。真的,给孩子找个好老师吧,有时候,真不是学生的问题。


题主,我现在就可以明确地告诉你,瞧不起这两首诗的人,都不懂诗,只是附庸风雅而已。对这种人,我一般都是送他两句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先说说《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此生动形象的比喻赢得了明代学者胡应麟「妙绝古今」的赞誉,「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说的就是这种信手拈来而又浑然天成的佳句。看到清冷的月光洒在床前,诗人情不自禁地抬头看看天上的明月,低下头来,就开始思念远方的家乡和家人。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小诗,原来那个让诗圣惊叹「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太白,也会写这种语言平实而又耐人寻味的小诗,原来那个走遍天下、四海为家的「谪仙人」也会在某个难以成眠的夜晚一个人偷偷地想家。

自此之后,望月思乡就成了一种民族心理。人们一看到明月,就容易勾起乡愁,圆满的明月寄托著著人间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可以说没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没有后来的「路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千古名句。

再说《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寥寥数语,把鹅的叫声、相貌和生活习性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哪怕没见过真正的鹅,也能够大概知道鹅大概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了,脖子弯弯的,对著天叫「鹅鹅鹅」,长著一身白色的羽毛,脚掌却是红色的,还会游泳,游泳的姿势还特别优雅。「白毛浮绿水」中的「浮」字和「红掌拨清波」中的「拨」字,十分传神,把本来个头挺大的鹅在水中游泳时却是十分轻盈的体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就是翻遍新华字典,也不可能找到更贴切的字来替代这两个字。说真的,如果不是史书上白纸黑字的描述,我都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小学生」写的。

和这两首诗类似的,还有《春晓》《悯农》等。

瞧不起这样的好诗,能有多高水平的文学素养呢?

如果你发现哪位老师瞧不起这两首诗,麻烦转达一下我的话:「这水平就别误人子弟了,自己辞职吧。」如果你的孩子摊上这样的老师,还是想办法给他换个班吧。

最后,提一句,能选入小学课本的诗,每一首都堪称千古绝唱,不懂欣赏别贻笑大方。


对「床前明月光」的「床」有不同理解的,可以看看这个回答:

小小303:「床前明月光」中,「床」字作何解??

www.zhihu.com图标

《戏为六绝句》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很好用,我再发一遍。

有些人自视甚高不说,非得觉得自己牛逼。

这两首传到现在也一千多年了,一千多年下来也没见几首比这更经典的啊?

词句简单,没有典故,更没有生僻字,自然直接

颇有一种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感觉

古今中外,又有几句比这个经典呢?

我就谈《静夜思》吧

觉得简单跟自己写的出来时两码事

就比如年年出高考作文题,又有几个写的好的呢?

又有什么诗可以成为中外华人,集体的深刻记忆呢?

中国是有对月思乡的传统的,这种文化构建到今天,里面最重要的一句就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亮在上,低头思乡,家远难归,念念难睡。

每一个旅人,客居异乡的人,深夜醒来都会有这种想法。

这种几乎成为了DNA里面的记忆,怎么就简单呢?

自然的诗很难写,也写不好。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我也没事写点什么,用心琢磨这么多年,也只有一句我非常满意。

遍览九分雪,一分共白头

我写出来的那一刻,我的身躯似乎有种过电般的战栗,这就是我所追求的自然。

更是上天赐予的灵感

这一句发出来后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有些简单不代表感情简单,能与大众的感情共鸣的句子,才是好句子。

这一句写完往后,关于雪,关于雪中白头,我再也写不出了。

而我的这句远远不如静夜思,静夜思中有著无比而纯净的情感,远不如静夜思引起的共鸣强烈,静夜思里有千百年来所有学到这首诗之人的思乡之情共振。

而我不管怎么学怎么写,也只是仅这样而已了。


本来想说「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一个人代表不了很多人」这种话。

提问包含很强烈的主观判断,并且这类措辞可以吸引很大的热度,无非是这样。

毕竟容易引起热度和争议,早上看到的提问,晚上再来浏览量就翻倍了。

倒不如问《静夜思》《咏鹅》看起来有些幼稚,给相对年龄较低学生学的诗,到底好在哪里?

其他回答也讲的很清楚了,也不乏专业的讲解,我就不再赘述了。

我想表达的是,这种看起来好像很容易,人人都会的东西,实际上做起来却很难。

五言诗一句话五个字,每一个字都是极为精炼的,这里到底要用哪个字好,可能会斟酌很久。

相关的故事也有很多,都被后人所传颂,评价多为一个「绝」字。

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也会问这个字到底「绝」在哪里?为什么不能用另外一个字?

我们自己真正想要做这样一首诗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五个字远远表达不了自己想要的意思。

五个字能说些啥啊?怎么都不够用啊,哪怕是七个字,也未必够用。

还要考虑音韵,平仄等诗方面的问题,在现代看来难度是很高的。

目前没见过哪位老师瞧不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