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需要明白一个概念:人体平衡的唯一器官是内耳前庭,以及半规管、耳蜗。

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这些感受到的刺激信息传入到中枢之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人体正是拥有这样的位觉感受器(简称位觉),就可以帮助自身在从事任何运动时,及时感知身体各部位的空间运行状态,并及时给予平衡、协调支持。

当然了,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位觉感受的功能程度也各不相同。对于梅尼尔综合征患者来说,位觉功能的损伤是非常可怕的。

而对于正常健康的人来说,在从事自己喜爱的运动时就无须担心,你也可以把它视为人的一种本能反应。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们不难发现,胸部并不具备平衡身体运动的功能。当然了,如果你只是打算依靠胸部支撑、固定球杆的位置,从而表现一种静态美的话,那倒是可以参考的。

其次,事实上,有许多球手都习惯了击球时,球杆贴著胸口送杆,只能说,这是一种个人习惯行为。假如,侧身角度略微改变,球杆自然就不会贴胸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许多球手击球时,习惯了通过屈臂完成送杆,即:小臂打开,球杆后拉;然后屈小臂,球杆前送。当屈臂至小臂与大臂叠合,送杆完成。

通过这种击球方式不难发现,球杆的运行空间是非常狭窄的,运行距离也非常短,相对而言,更有利于打点精准,但是它却考验打击者较强的爆发力及身体的协调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出杆的稳定性,不在于你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完成击打的,而是你是否有很好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准确的身体执行能力。

祝进步!

2020.6.13 于家中


这个问题挺好。球杆要贴胸,但是要明白的是整个姿势结构正确了之后自然贴胸,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个刻意球杆贴胸,或者刻意胸压球杆的过程。


你可以看一下斯诺克职业球员有哪个是不贴胸的,斯诺克对稳定性的要求是最高的,所以答案很明显


可以但不是必要。贴都是轻轻贴,只是增加大脑对杆子运行轨迹的判断,很多职业在打一些需要很高准度的长台会刻意贴紧一点点,但是这也不是常规做法。无论是手、下巴、胸,对杆施加太多压力,出来的旋转不确定性会增加,控球难度就增加。


这个问题其实马奎尔和凯伦威尔逊是师父巴里斯塔克都讲过,他们作为世界斯诺克的优秀球员和教练还是比较权威的。他们都认为要轻贴。其实球杆贴胸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不需要很紧,那是轻轻贴著的。打球的基本动作如果做得好做得协调,球杆很自然的就会贴著胸,贴上之后也自然会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稳定球杆的作用。你不需要刻意去让球杆贴紧,也不要去贴紧。贴紧了反而让球杆容易偏,而且一定会影响你整体技术动作的协调,与此同时也会限制你出杆的发力效率,限制你的臂摆速度。只要你做到一个协调的技术动作你就不纠结这些问题了。至于说中式撞球和斯诺克,我两个都打,但是我也没有刻意在打两种不同的球时去调整什么,其实我认为也不必有太多刻意的调整,撞球终归是相通的。以前我也曾纠结过,平时打斯诺克,有时候又要打中式的比赛,就很难受,但撞球毕竟相通,不能融会贯通是水平没到,后来水平到了,自然不纠结,自然就可以很快适应两个不同的项目。


胸部?女选手的选材重心那就要放在是不是飞机场上了,否则就是波浪加一个小坑的曲线出杆哈哈!~


没拿过什么比赛冠军 不敢说

但是一个事情就是 姿势这种东西 在大的范围之内有一些小差异没什么问题

有的人贴胸 有的人不贴

有的人说贴胸稳定 有的人说不贴胸发力空间和发力顺畅度高

其实这个问题你可以看看职业斯诺克和中八选手们的后手和摆臂速度幅度这些 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并不妨碍厉害的人厉害

个人认为 撞球类运动需要的是小肌肉的协调性 锻炼协调性再去练习稳定性不迟 毕竟不是速成班 我觉得任何人10天内都学不会所有撞球技术

真实例子就是我教练比我矮 手架长度比我短 后手握杆位置比我靠前 拉杆幅度比我要短

如果我按照他的姿势一板一眼练 事实上不是很适合我 当然现实中他也不会要求我一板一眼和他一样或者和某些身体条件与我不一样的球手一样 哪怕他是冠军选手 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慢慢去找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不是专业的 没拿过大比赛冠军 没有职业排名 也许我是错的 希望有个职业大神来指点一下迷津

更新一下 20200707

其实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 前停确认 运杆节奏 后停时间 拉杆出杆速度

这些细节找到自己舒服的节奏 包括自己打球比赛或者赌钱不一样的节奏 这是最重要的 前提是你的撞球原理环节理解的没有问题


我两个都打,大多数斯诺克球员是贴的,但是中八很多球员不贴,九球选手就更是自由了,我是学不会那种划船式运杆


这个问题你可以看看女子撞球比赛,很刺激


详细解说里面有

希金斯:怎么快速提高撞球技术?有哪些技巧??

www.zhihu.com图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