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三年靖难,朱棣夺得天下,然后对前朝忠臣展开了一场丝毫不亚于洪武时期的大屠杀,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境界。


看完下面的大多数回答,我衷心的推荐这些答主们去好好的去读一本书——《殇魂何归:明代的建文朝历史记忆》,读完后再来谈论本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发现多数人并不了解一点,就是大家今天能看到的关于靖难史事的记录,一是来源自朱棣及其党羽苦心孤诣篡改编造的文献,比如《明太祖实录》和《奉天靖难记》。

二是出自弘治正德之后,明代文网松弛,所以对建文帝抱有同情心的以江南文士们为主编写的诸多私修史书,比如《姜氏秘史》和《建文逊国记》等。

所以啊,这两类文献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第一种由于是靖难的既得利益者们的记述,当然会对朱标和朱允炆父子极尽丑化之能事,乃至将朱棣写成朱元璋一早中意的继承者。

第二种,由于距离靖难已过百年,很多资料被朱棣抹杀后再难还原,只能靠文人们的想像填补模糊的情节。另外,明朝中期的私修史书,对血腥暴力内容有著莫名的执念,建文忠臣那些惨不忍睹的死法,大多就出自这里,而并非事实。更尴尬的是,追念建文帝跟朱棣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最终导致某些人发明出了「建文逊国说」,称南京失守后,是建文主动避位。

换言之,本问题下赞数排前几名的答主,根本就不懂他们所见到的或引用的那些材料,基本都是出自政治目的而特地建构的产物。

既然如此,不加辨析的便利用它们来评价建文帝此人,岂不是南辕北辙?

就拿在本问题下被群嘲的建文帝改革来说,就是一个被刻意「荒诞」掉的问题。朱棣在篡位之后,除了革除建文年号外,对建文一朝的行政改革诸多内容,几乎采用「除忆」之举。消除原有记忆的同时,重塑一个为人荒诞不经的建文帝,以填补这段空白。

看到没有,什么叫建文改制的必要性?什么叫部分措施甚至在洪武年间便已获得太祖的肯定?

本问题下那些死命踩建文帝,恨不得把人家贬的一文不名的人,说白了只是随波逐流骗些赞同罢了。他们要是知道自己连著朱元璋一块怼了,估计得吓出一身冷汗,咱家可得罪不起啊。

那么朱棣对历史的篡改成功了吗?起码不能说是失败的。就拿我刚刚提到的来说,靖难之役中许多重要的问题,我们今天已经完全理不清了。这就是朱棣除忆的成果。

但是,事情也并没有完全随著朱棣的希望发展。因为民间对于建文帝的怀念简直日甚一日。永乐年间堪称大手笔之作的征讨安南,就是对这种追忆心理的反应:

「(出兵征讨安南)是为了转移永乐初年军民普遍怀念惠帝的情绪,并且藉这次动员机会来考验各地卫所军,特别是南京京军对朝廷的效忠程度,也可以通过军队的调遣与整合,瓦解南方卫所军对他篡位的不满情节之增长。」——郑永常《征战与弃守:明代中越关系研究》

甚至于,李新峰认为,包括郑和下西洋,都是由于朱棣对南方军队的不信任而举行的活动:

下西洋军士多来自「南京及直隶卫所运粮官军」,乃至「外卫官军」,而据零星记载,军官有来自锦衣卫、水军右卫、金吾左卫、龙江左卫、宽河卫、府军右卫者 。金吾左卫、宽河卫乃靖难后由北军改建,锦衣卫、府军右卫乃洪武以来长驻南京的上直卫,水军右卫、龙江左卫则是洪武以来的专门水军单位 。不难看出,下西洋军队以皇帝最信任的宦官充任领导,南北方军官同为将校,而由南方军士构成主体。靖难战争后,出身于北军的「新官」勋贵,在军队中迅速取代了洪武、建文时期遗留下来的「旧官」阶层,残存的南军之中,最可能保持原有独立性、最不容易被习于骑射的北军官兵取代的,就是习惯南方环境、熟习水战技术的水军了。或许,新政权一直不信任这些不可替代的水军,所以每逢大军离京、皇帝巡狩,就要把这部分水军派遣到遥远的大洋上去,以销隐患。——《郑和下西洋的国内军事背景》

而对于建文帝同情者的追杀,则几乎贯穿永乐朝始终。到永乐十四年时,大学士胡广回乡奔母丧,回朝后还向朱棣提及自己家乡的惨况:

上问百姓所苦,对曰:百姓安,独郡县穷治奸恶外亲,蔓延为害。——《明太宗实录》

过去了整整14年,结果地方上的政治整肃活动还搞得如火如荼。

综上所述,建文帝虽然没有通过「削藩」的大考,但这样一个几乎成为朱棣终身梦魇的人物,如果说只是某些答主口中的愚蠢鼠辈,那他们无疑也是把朱棣的档次拉低了。


其实建文帝除了削藩以外,在执政期间还颁布过很多其它方面关于国计民生的政策,而且他的这些政策很明显和历史上的另一个皇帝有著高度的相似性:

这个皇帝叫王莽。

这个相似之处就在于,建文帝登基后把全国上下的地名在短期内大量改成了古地名——不光大的府名要改,下面的县城名也要改,甚至卫所的名称都要改,而且有些地方改了一次不算结果还要改第二次,结果建文朝的整个行政机构大半力量都用在这项工程上面,很多地方章都来不及刻,而且改后的地名大家经常都反应不过来是哪,只好在公文上改后的地名旁边用注释标明这地方以前叫什么,否则没人看得懂。

另一个相似之处是推行恢复井田制。没错,就是周礼里面那个井田制,从孔孟时代宣告彻底破产后已经两千多年没人执行过了的井田制,规定农民们先共同耕种用来提供赋税和村内公益事务资金的公田,耕种完公田后才允许去耕种农作物归自家所有的私田。这个制度早在周朝时就已经显示出不合时宜了,孔子努力一生也没能成功让这个制度续命,后续的历朝历代除了王莽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君主想要恢复这玩意,结果到了千年后社会形态更不适应这套制度的明朝,突然皇帝说要重新实行这套不合时宜的制度……

除了效仿王莽,建文帝还有另外一些创举,那就是拆朱元璋留给他的摊子。比如建国时朱元璋考虑到北方由于长期经历异族统治导致儒学凋敝,加上作为官方钦定版本的程朱理学长期只在南宋境内讲学,所以朱元璋设立了南北两个榜分别开展科举考试,避免官员名额被某一地把持,为此还曾经闹过轰轰烈烈的南北榜案。而建文帝上来先把南北榜拆了搞成全国统一招录,然后又停办了北方各省的官学——干脆连学习四书五经的渠道都给断了,结果可想而知,朱棣刚起事附近北方各省的士绅们就纷纷凑上去给钱给粮送援助了。

朱元璋还曾经留下另外一个遗产,那就是精心筹备的水利人才体系,他从全国各地有水利建设经验的人当中选拔成立了一个人才库,并规定了这个人才库独立运作的规则。如果这个人才库还在,明朝不仅能轻松应对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的洪涝灾害,还能在陕甘等开始衰落的地区重新疏通汉唐时代那些被荒废的农田灌溉水系,让这些地区恢复往日的繁荣。

然后这个人才体系被建文帝解散了……解散了。之后明朝再想起重新建立一个类似的水利人才体系时,已经是万历年间,做什么事情都晚了。

当然,建文帝当政期间还是干过很多好事的,最突出的就是减税。只不过他这次选择减税的时机有点问题——刚好是前线与燕王军作战处于胶著状态的时候,结果当几场大的战役失败后,朝廷国库甚至凑不起钱来组织军队对燕军发动反击。我们都知道明朝最后的灭亡就是亡在这种有税收不上来上面,而朱允炆这一次……幸好和他争位置的是另一个朱家人,否则要是等到蒙古大军南下时朝廷口袋里没钱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绝对不是啥好皇帝的,这个崽但就做皇帝这一件事来说,就做的很脑瘫

单就看建文继位的前12个月就很说明问题

前12个月快速集中的削了藩王了护卫和政权,还直接削了五家藩王

先不说削的这么快本身就是在激化矛盾,而且你削的这么快,好歹留点余地吧?固然是皇家无亲情,但面子上皇家的宗亲体面都不顾及一下吗,明朝可是主推孝道的,建文当这个皇帝连大义都不顾了,5家藩王4家贬为庶人(不是当老百姓,是圈禁),剩下那个直接自焚死全家,吃相未免太难看了,朱元璋定下了孝道的大明帝国核心价值观,建文这个法定继承人连叔叔兄弟都不留情面,是觉得自己的法统太过牢固,想挖一下自己的墙角吗

按这个一年削5王的速度建文四年不应该是靖难军进京,而是藩王全完蛋,结果是藩王被逼的急了眼,建文四年自己完蛋了

这一些列操作就很迷幻

前12个月上演了一把赶尽杀绝,把以朱棣为首的藩王和南京中央的政治权利斗争彻底激化成了生死矛盾,朱棣要么被贬为庶人圈禁高墙苟且偷生,要么扯旗造反奉天靖难,已经没有其他结局可言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唯一可惜的是朱棣三个儿子还在南京当人质

然后建文把局势搞得不死不休了,就突然把朱棣的三个儿子给他放回去了…

就这???

就这能当个好皇帝?

把权利斗争激化成尖锐的生死矛盾,可以,能用好人那也还能赢,无非是过程难看了些,毕竟南军巨大优势,飞龙骑脸怎么输?

问题是建文连驭人之道都不懂

最典型的就是后面那个著名的不想背上杀害叔叔的罪名,甩锅都不会甩,一个皇帝能说出这种话,其愚蠢程度简直堪比何不食肉糜

建文当皇帝想要伟光正,想要让手下当白手套,难道一个伟光正的皇帝会给杀了皇帝叔叔的臣子加官进爵吗?那这个皇帝还会是伟光正的吗?

那帮领兵的将领都是累世勋贵,什么空印案蓝玉案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叔叔兄弟都赶尽杀绝,现在还要我们当白手套,我们要是傻,洪武年就被灭门了好吧?

看见朱棣就撤,眼看要赢了就大风刮断大纛,搞政治么,谁不会呀?

建文这政治水平,别说明君了,能不能善终都不好说


建文帝虽然在位时间只有四年,但从很多方面来说,他不急著削藩,可能情况会好一点。但削藩肯定是要提上日程表的,朝廷肯定是要对藩王下刀的。但朱允炆削藩的时机和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削藩根本不需要第二代天子去做,这是后面君王该做的事情。建文帝只要和汉惠帝一样,老老实实的萧规曹随就行。说实话,建文帝虽然在位时间短,但他颁布的一些惠民政策,的的确确让百姓感受到了便利,或许这就是题主提这个问题的由来。

即便建文帝铁了心要削藩,怎么也得先忍耐个十年八年,先磨练磨练自己的能力再说。怎么也得等他的叔叔们老的老,死的死才行。朱棣作为当时最年长的藩王,作为宗室诸王之首,他也就不到四十岁。

建文四年,朱棣攻破南京时,才四十二岁。建文元年朱允炆搞事情时,大明藩王中最年长的燕王朱棣,才三十八岁。大明当时在位的诸位王爷,最年长不过三十八,正当壮年。

这还是最年长的,也就是岁数最大的,那些年轻点的呢。建文帝削藩时,大明的藩王除了已经死亡的,其他人的年纪都是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这二十年,是一个男人精力最旺盛,脑子最清晰的二十年。

大明九大塞王,最年长的才四十不到。二十多位藩王,年纪都在二三十之间。建文帝刚登基不到一年,就敢对这些人开刀。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好,说是自信过头也罢,朱允炆这件事情,无疑是一个人单挑一群尖牙利嘴的老虎。

既然已经进了铁笼子,要和这群猛虎搏斗了,那么建文帝是怎么搏斗的呢。他是不顾一切,一股脑往前冲。虽然成功击杀了一两头老虎,又抓住了两头老虎,可剩下了十几头猛虎,都已经做好了咬死朱允炆的准备了。

而且说难听点,朱允炆为人毫无原则可言,根本没想过任何事情都有阴阳正反两面。刚开始削藩时,把自己放在至高君王的位子上,对藩王那叫一个铁血无情真龙天子,自古无情是帝王。可到了后面,却又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建文初年,缃王朱柏被人怀疑谋反,只是被怀疑谋反而已。此时朱允炆一点亲情都不念,连查都不查,直接让军队伪装成商队,暗藏兵器前去镇压。朱柏知道侄子的军队要来后,心里很清楚一旦军队抵达,不管是赢是输,都对自己没任何好处。

朱柏没有几位哥哥那样挥斥方遒,指挥万马千军如翻掌一样的优秀军事才能。一想到自己侄子的军队要来了,和侄子开战自己也没赢的把握,想来想去还是追随父皇而去吧。朱柏喝了酒,穿好亲王冕服,骑著白马冲进熊熊燃烧的火焰中自焚而死。

湘王一脉,皆随湘王而去。

朱柏举家自杀后,建文帝立刻撤销了他的封国,还加送恶谥——戾。

送给自杀的叔叔一个恶谥,这不就是明摆著侮辱他吗?那些还活著的藩王,尤其是手掌重兵的藩王,知道这件事情后,会作何感想。

建文帝登基时,大明藩王只是权势大,还没到不尊皇帝,不朝天子,把他这个侄子当空气的时候。而且削藩要有理由,汉景帝削藩时,至少被削的诸侯王多多少少都有罪名。就算师出有名,汉景帝都差点翻车,何况是更加极端的建文削藩。

建文初年,五位大明藩王被废,历朝历代,削藩如此急不可耐,也唯有建文一朝。哪怕只是废掉他的五位叔叔的王位,从叔叔的儿子里选一个当新任藩王,这都比直接废爵位来的要好。

而且都和四叔朱棣撕破脸皮了,不想著学习汉景帝派遣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全力镇压燕王叛军。却想著不能背负杀掉叔叔的恶名,导致手下军队畏手畏脚,这就是典型的瞎指挥。这种时候,能在战场杀击杀朱棣,就是给那些藩王一击重锤。

而且说难听点,就算有藩王起兵了,难道其他藩王都一起起兵?九大塞王还能组成九星连环,一起造反?

朱棣起兵时,除了绑架了宁王朱权,胁迫大宁铁骑一块起兵,其他藩王起兵了?

建文帝削藩的时间不对,藩王起兵后的应对措施也不对,唯一做对的事情,就是失踪。

建文帝老老实实的当他的皇帝,别有刚登基就削藩的想法,至少大明可以和西汉初年一样,先慢慢恢复过来。朱棣也好,其他藩王也罢,不臣之心多多少少肯定有。中央政权肯定也感受到了藩王带来的压迫和难处。放纵藩王,那么迟早要出事。

但藩王主动造反的几率,基本上很低。毕竟建文帝和他们还是叔侄或是堂兄弟关系,血缘不算隔太远。

————————————————————————————

个人一点愚见,朱允炆继位时,大明开国才三十年有余。刚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中原,三十年的时间显然不会让经济、民生等恢复到太好的程度(足以支持一场大战)。而朱元璋生前杀掉了那么多的人,显然朱允炆登基时,大明的朝堂上,并没有几位能从容应对藩王起兵的名将。也没有几位能说出行之有效削藩之策的名臣。

(有人说建文朝时,朱棣未来托孤时的三杨已经在朝为官了。可他们几位大能,此时还很年轻,或许还未达到朱棣临终托孤时的卓越才能。)

思来想去,个人还是认为朱允炆不该行削藩之事,至少不能够刚登基就削藩。西汉景帝削藩时,至少还有文帝临终前嘱托可重任的周亚夫,至少景帝削藩时,西汉的藩王的的确确有把柄被捏住了。

晋朝不太了解,也不敢妄言,但八王之乱的确是不该发生的。

削藩是个技术活,什么时候削,什么时候不削,都得根据当时的大局考虑。而且很显然前代的例子并不能完全照抄,就像朱允炆想弄推恩令,前提就是先打垮几个强有力的大明诸侯王。

————————————————————————————————

这个话题有很大的争议性,希望诸位知友不要一上来就全盘驳斥,也希望不要一上来就怼我,至少也提出自己的观点,大家和平讨论。知识交流,本就该互换思想,以成就自我。


他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傻不傻的问题。

儒学成为显学最主要是因为能忽悠人,所以是一个好工具,但这是上位者用来忽悠别人的,结果堂堂一个皇帝把自己忽悠瘸了,他自己信了!结果就是好多傻事做的理直气壮,完全不会做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