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三年靖難,朱棣奪得天下,然後對前朝忠臣展開了一場絲毫不亞於洪武時期的大屠殺,幾乎到了喪心病狂的境界。


看完下面的大多數回答,我衷心的推薦這些答主們去好好的去讀一本書——《殤魂何歸:明代的建文朝歷史記憶》,讀完後再來談論本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發現多數人並不瞭解一點,就是大家今天能看到的關於靖難史事的記錄,一是來源自朱棣及其黨羽苦心孤詣篡改編造的文獻,比如《明太祖實錄》和《奉天靖難記》。

二是出自弘治正德之後,明代文網鬆弛,所以對建文帝抱有同情心的以江南文士們為主編寫的諸多私修史書,比如《姜氏祕史》和《建文遜國記》等。

所以啊,這兩類文獻的侷限性非常明顯。

第一種由於是靖難的既得利益者們的記述,當然會對朱標和朱允炆父子極盡醜化之能事,乃至將朱棣寫成朱元璋一早中意的繼承者。

第二種,由於距離靖難已過百年,很多資料被朱棣抹殺後再難還原,只能靠文人們的想像填補模糊的情節。另外,明朝中期的私修史書,對血腥暴力內容有著莫名的執念,建文忠臣那些慘不忍睹的死法,大多就出自這裡,而並非事實。更尷尬的是,追念建文帝跟朱棣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最終導致某些人發明出了「建文遜國說」,稱南京失守後,是建文主動避位。

換言之,本問題下贊數排前幾名的答主,根本就不懂他們所見到的或引用的那些材料,基本都是出自政治目的而特地建構的產物。

既然如此,不加辨析的便利用它們來評價建文帝此人,豈不是南轅北轍?

就拿在本問題下被羣嘲的建文帝改革來說,就是一個被刻意「荒誕」掉的問題。朱棣在篡位之後,除了革除建文年號外,對建文一朝的行政改革諸多內容,幾乎採用「除憶」之舉。消除原有記憶的同時,重塑一個為人荒誕不經的建文帝,以填補這段空白。

看到沒有,什麼叫建文改制的必要性?什麼叫部分措施甚至在洪武年間便已獲得太祖的肯定?

本問題下那些死命踩建文帝,恨不得把人家貶的一文不名的人,說白了只是隨波逐流騙些贊同罷了。他們要是知道自己連著朱元璋一塊懟了,估計得嚇出一身冷汗,咱家可得罪不起啊。

那麼朱棣對歷史的篡改成功了嗎?起碼不能說是失敗的。就拿我剛剛提到的來說,靖難之役中許多重要的問題,我們今天已經完全理不清了。這就是朱棣除憶的成果。

但是,事情也並沒有完全隨著朱棣的希望發展。因為民間對於建文帝的懷念簡直日甚一日。永樂年間堪稱大手筆之作的徵討安南,就是對這種追憶心理的反應:

「(出兵徵討安南)是為了轉移永樂初年軍民普遍懷念惠帝的情緒,並且藉這次動員機會來考驗各地衛所軍,特別是南京京軍對朝廷的效忠程度,也可以通過軍隊的調遣與整合,瓦解南方衛所軍對他篡位的不滿情節之增長。」——鄭永常《徵戰與棄守:明代中越關係研究》

甚至於,李新峯認為,包括鄭和下西洋,都是由於朱棣對南方軍隊的不信任而舉行的活動:

下西洋軍士多來自「南京及直隸衛所運糧官軍」,乃至「外衛官軍」,而據零星記載,軍官有來自錦衣衛、水軍右衛、金吾左衛、龍江左衛、寬河衛、府軍右衛者 。金吾左衛、寬河衛乃靖難後由北軍改建,錦衣衛、府軍右衛乃洪武以來長駐南京的上直衛,水軍右衛、龍江左衛則是洪武以來的專門水軍單位 。不難看出,下西洋軍隊以皇帝最信任的宦官充任領導,南北方軍官同為將校,而由南方軍士構成主體。靖難戰爭後,出身於北軍的「新官」勛貴,在軍隊中迅速取代了洪武、建文時期遺留下來的「舊官」階層,殘存的南軍之中,最可能保持原有獨立性、最不容易被習於騎射的北軍官兵取代的,就是習慣南方環境、熟習水戰技術的水軍了。或許,新政權一直不信任這些不可替代的水軍,所以每逢大軍離京、皇帝巡狩,就要把這部分水軍派遣到遙遠的大洋上去,以銷隱患。——《鄭和下西洋的國內軍事背景》

而對於建文帝同情者的追殺,則幾乎貫穿永樂朝始終。到永樂十四年時,大學士胡廣回鄉奔母喪,回朝後還向朱棣提及自己家鄉的慘況:

上問百姓所苦,對曰:百姓安,獨郡縣窮治奸惡外親,蔓延為害。——《明太宗實錄》

過去了整整14年,結果地方上的政治整肅活動還搞得如火如荼。

綜上所述,建文帝雖然沒有通過「削藩」的大考,但這樣一個幾乎成為朱棣終身夢魘的人物,如果說只是某些答主口中的愚蠢鼠輩,那他們無疑也是把朱棣的檔次拉低了。


其實建文帝除了削藩以外,在執政期間還頒布過很多其它方面關於國計民生的政策,而且他的這些政策很明顯和歷史上的另一個皇帝有著高度的相似性:

這個皇帝叫王莽。

這個相似之處就在於,建文帝登基後把全國上下的地名在短期內大量改成了古地名——不光大的府名要改,下面的縣城名也要改,甚至衛所的名稱都要改,而且有些地方改了一次不算結果還要改第二次,結果建文朝的整個行政機構大半力量都用在這項工程上面,很多地方章都來不及刻,而且改後的地名大家經常都反應不過來是哪,只好在公文上改後的地名旁邊用注釋標明這地方以前叫什麼,否則沒人看得懂。

另一個相似之處是推行恢復井田制。沒錯,就是周禮裡面那個井田制,從孔孟時代宣告徹底破產後已經兩千多年沒人執行過了的井田制,規定農民們先共同耕種用來提供賦稅和村內公益事務資金的公田,耕種完公田後才允許去耕種農作物歸自家所有的私田。這個制度早在周朝時就已經顯示出不合時宜了,孔子努力一生也沒能成功讓這個制度續命,後續的歷朝歷代除了王莽以外沒有任何一個君主想要恢復這玩意,結果到了千年後社會形態更不適應這套制度的明朝,突然皇帝說要重新實行這套不合時宜的制度……

除了效仿王莽,建文帝還有另外一些創舉,那就是拆朱元璋留給他的攤子。比如建國時朱元璋考慮到北方由於長期經歷異族統治導致儒學凋敝,加上作為官方欽定版本的程朱理學長期只在南宋境內講學,所以朱元璋設立了南北兩個榜分別開展科舉考試,避免官員名額被某一地把持,為此還曾經鬧過轟轟烈烈的南北榜案。而建文帝上來先把南北榜拆了搞成全國統一招錄,然後又停辦了北方各省的官學——乾脆連學習四書五經的渠道都給斷了,結果可想而知,朱棣剛起事附近北方各省的士紳們就紛紛湊上去給錢給糧送援助了。

朱元璋還曾經留下另外一個遺產,那就是精心籌備的水利人才體系,他從全國各地有水利建設經驗的人當中選拔成立了一個人才庫,並規定了這個人才庫獨立運作的規則。如果這個人才庫還在,明朝不僅能輕鬆應對長江、黃河、淮河等流域的洪澇災害,還能在陝甘等開始衰落的地區重新疏通漢唐時代那些被荒廢的農田灌溉水系,讓這些地區恢復往日的繁榮。

然後這個人才體系被建文帝解散了……解散了。之後明朝再想起重新建立一個類似的水利人才體系時,已經是萬曆年間,做什麼事情都晚了。

當然,建文帝當政期間還是幹過很多好事的,最突出的就是減稅。只不過他這次選擇減稅的時機有點問題——剛好是前線與燕王軍作戰處於膠著狀態的時候,結果當幾場大的戰役失敗後,朝廷國庫甚至湊不起錢來組織軍隊對燕軍發動反擊。我們都知道明朝最後的滅亡就是亡在這種有稅收不上來上面,而朱允炆這一次……幸好和他爭位置的是另一個朱家人,否則要是等到蒙古大軍南下時朝廷口袋裡沒錢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絕對不是啥好皇帝的,這個崽但就做皇帝這一件事來說,就做的很腦癱

單就看建文繼位的前12個月就很說明問題

前12個月快速集中的削了藩王了護衛和政權,還直接削了五家藩王

先不說削的這麼快本身就是在激化矛盾,而且你削的這麼快,好歹留點餘地吧?固然是皇家無親情,但面子上皇家的宗親體面都不顧及一下嗎,明朝可是主推孝道的,建文當這個皇帝連大義都不顧了,5家藩王4家貶為庶人(不是當老百姓,是圈禁),剩下那個直接自焚死全家,喫相未免太難看了,朱元璋定下了孝道的大明帝國核心價值觀,建文這個法定繼承人連叔叔兄弟都不留情面,是覺得自己的法統太過牢固,想挖一下自己的牆角嗎

按這個一年削5王的速度建文四年不應該是靖難軍進京,而是藩王全完蛋,結果是藩王被逼的急了眼,建文四年自己完蛋了

這一些列操作就很迷幻

前12個月上演了一把趕盡殺絕,把以朱棣為首的藩王和南京中央的政治權利鬥爭徹底激化成了生死矛盾,朱棣要麼被貶為庶人圈禁高牆苟且偷生,要麼扯旗造反奉天靖難,已經沒有其他結局可言了,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唯一可惜的是朱棣三個兒子還在南京當人質

然後建文把局勢搞得不死不休了,就突然把朱棣的三個兒子給他放回去了…

就這???

就這能當個好皇帝?

把權利鬥爭激化成尖銳的生死矛盾,可以,能用好人那也還能贏,無非是過程難看了些,畢竟南軍巨大優勢,飛龍騎臉怎麼輸?

問題是建文連馭人之道都不懂

最典型的就是後面那個著名的不想背上殺害叔叔的罪名,甩鍋都不會甩,一個皇帝能說出這種話,其愚蠢程度簡直堪比何不食肉糜

建文當皇帝想要偉光正,想要讓手下當白手套,難道一個偉光正的皇帝會給殺了皇帝叔叔的臣子加官進爵嗎?那這個皇帝還會是偉光正的嗎?

那幫領兵的將領都是累世勛貴,什麼空印案藍玉案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叔叔兄弟都趕盡殺絕,現在還要我們當白手套,我們要是傻,洪武年就被滅門了好吧?

看見朱棣就撤,眼看要贏了就大風刮斷大纛,搞政治麼,誰不會呀?

建文這政治水平,別說明君了,能不能善終都不好說


建文帝雖然在位時間只有四年,但從很多方面來說,他不急著削藩,可能情況會好一點。但削藩肯定是要提上日程表的,朝廷肯定是要對藩王下刀的。但朱允炆削藩的時機和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削藩根本不需要第二代天子去做,這是後面君王該做的事情。建文帝只要和漢惠帝一樣,老老實實的蕭規曹隨就行。說實話,建文帝雖然在位時間短,但他頒布的一些惠民政策,的的確確讓百姓感受到了便利,或許這就是題主提這個問題的由來。

即便建文帝鐵了心要削藩,怎麼也得先忍耐個十年八年,先磨練磨練自己的能力再說。怎麼也得等他的叔叔們老的老,死的死纔行。朱棣作為當時最年長的藩王,作為宗室諸王之首,他也就不到四十歲。

建文四年,朱棣攻破南京時,才四十二歲。建文元年朱允炆搞事情時,大明藩王中最年長的燕王朱棣,才三十八歲。大明當時在位的諸位王爺,最年長不過三十八,正當壯年。

這還是最年長的,也就是歲數最大的,那些年輕點的呢。建文帝削藩時,大明的藩王除了已經死亡的,其他人的年紀都是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這二十年,是一個男人精力最旺盛,腦子最清晰的二十年。

大明九大塞王,最年長的才四十不到。二十多位藩王,年紀都在二三十之間。建文帝剛登基不到一年,就敢對這些人開刀。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也好,說是自信過頭也罷,朱允炆這件事情,無疑是一個人單挑一羣尖牙利嘴的老虎。

既然已經進了鐵籠子,要和這羣猛虎搏鬥了,那麼建文帝是怎麼搏鬥的呢。他是不顧一切,一股腦往前沖。雖然成功擊殺了一兩頭老虎,又抓住了兩頭老虎,可剩下了十幾頭猛虎,都已經做好了咬死朱允炆的準備了。

而且說難聽點,朱允炆為人毫無原則可言,根本沒想過任何事情都有陰陽正反兩面。剛開始削藩時,把自己放在至高君王的位子上,對藩王那叫一個鐵血無情真龍天子,自古無情是帝王。可到了後面,卻又瞻前顧後,畏首畏尾。

建文初年,緗王朱柏被人懷疑謀反,只是被懷疑謀反而已。此時朱允炆一點親情都不念,連查都不查,直接讓軍隊偽裝成商隊,暗藏兵器前去鎮壓。朱柏知道侄子的軍隊要來後,心裡很清楚一旦軍隊抵達,不管是贏是輸,都對自己沒任何好處。

朱柏沒有幾位哥哥那樣揮斥方遒,指揮萬馬千軍如翻掌一樣的優秀軍事才能。一想到自己侄子的軍隊要來了,和侄子開戰自己也沒贏的把握,想來想去還是追隨父皇而去吧。朱柏喝了酒,穿好親王冕服,騎著白馬衝進熊熊燃燒的火焰中自焚而死。

湘王一脈,皆隨湘王而去。

朱柏舉家自殺後,建文帝立刻撤銷了他的封國,還加送惡謚——戾。

送給自殺的叔叔一個惡謚,這不就是明擺著侮辱他嗎?那些還活著的藩王,尤其是手掌重兵的藩王,知道這件事情後,會作何感想。

建文帝登基時,大明藩王只是權勢大,還沒到不尊皇帝,不朝天子,把他這個侄子當空氣的時候。而且削藩要有理由,漢景帝削藩時,至少被削的諸侯王多多少少都有罪名。就算師出有名,漢景帝都差點翻車,何況是更加極端的建文削藩。

建文初年,五位大明藩王被廢,歷朝歷代,削藩如此急不可耐,也唯有建文一朝。哪怕只是廢掉他的五位叔叔的王位,從叔叔的兒子裏選一個當新任藩王,這都比直接廢爵位來的要好。

而且都和四叔朱棣撕破臉皮了,不想著學習漢景帝派遣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全力鎮壓燕王叛軍。卻想著不能背負殺掉叔叔的惡名,導致手下軍隊畏手畏腳,這就是典型的瞎指揮。這種時候,能在戰場殺擊殺朱棣,就是給那些藩王一擊重鎚。

而且說難聽點,就算有藩王起兵了,難道其他藩王都一起起兵?九大塞王還能組成九星連環,一起造反?

朱棣起兵時,除了綁架了寧王朱權,脅迫大寧鐵騎一塊起兵,其他藩王起兵了?

建文帝削藩的時間不對,藩王起兵後的應對措施也不對,唯一做對的事情,就是失蹤。

建文帝老老實實的當他的皇帝,別有剛登基就削藩的想法,至少大明可以和西漢初年一樣,先慢慢恢復過來。朱棣也好,其他藩王也罷,不臣之心多多少少肯定有。中央政權肯定也感受到了藩王帶來的壓迫和難處。放縱藩王,那麼遲早要出事。

但藩王主動造反的幾率,基本上很低。畢竟建文帝和他們還是叔侄或是堂兄弟關係,血緣不算隔太遠。

————————————————————————————

個人一點愚見,朱允炆繼位時,大明開國才三十年有餘。剛經歷過戰火洗禮的中原,三十年的時間顯然不會讓經濟、民生等恢復到太好的程度(足以支持一場大戰)。而朱元璋生前殺掉了那麼多的人,顯然朱允炆登基時,大明的朝堂上,並沒有幾位能從容應對藩王起兵的名將。也沒有幾位能說出行之有效削藩之策的名臣。

(有人說建文朝時,朱棣未來託孤時的三楊已經在朝為官了。可他們幾位大能,此時還很年輕,或許還未達到朱棣臨終託孤時的卓越才能。)

思來想去,個人還是認為朱允炆不該行削藩之事,至少不能夠剛登基就削藩。西漢景帝削藩時,至少還有文帝臨終前囑託可重任的周亞夫,至少景帝削藩時,西漢的藩王的的確確有把柄被捏住了。

晉朝不太瞭解,也不敢妄言,但八王之亂的確是不該發生的。

削藩是個技術活,什麼時候削,什麼時候不削,都得根據當時的大局考慮。而且很顯然前代的例子並不能完全照抄,就像朱允炆想弄推恩令,前提就是先打垮幾個強有力的大明諸侯王。

————————————————————————————————

這個話題有很大的爭議性,希望諸位知友不要一上來就全盤駁斥,也希望不要一上來就懟我,至少也提出自己的觀點,大家和平討論。知識交流,本就該互換思想,以成就自我。


他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傻不傻的問題。

儒學成為顯學最主要是因為能忽悠人,所以是一個好工具,但這是上位者用來忽悠別人的,結果堂堂一個皇帝把自己忽悠瘸了,他自己信了!結果就是好多傻事做的理直氣壯,完全不會做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