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說守住魏國江山靠的不是曹氏而是司馬氏,這種說法對嗎?魏國的勝利是大勢所趨還是主要真的歸功於司馬氏?


大概率是不可能,那時候魏國的綜合國力–(蜀漢+東吳)=綽綽有餘。


如果武侯沒死的話,或者改革(土地革命?人才選拔?)成功的話有可能,或者三代姜維能有諸葛亮的聲望並且能力比武侯更強的話。還是有可能的

否則,正常軌跡不能的,為啥諸葛亮北伐?因為時間是站在魏國這邊的,畢竟全國未統一魏國有共同的敵人,大概率不會內亂,舉個不恰當的例子,2000年灣灣軍力財力跟大陸比簡直碾壓,現在?大陸跟灣灣也是碾壓。 因為時間站在人多土地多的勢力


蜀漢諸葛北伐時期,司馬只在第一,第四,第五有過較大影響。

張郃,曹真,郭淮,後期與姜維對抗的陳泰,鄧艾,在國力差距和防守優勢下,上述人物都能夠有效止住北伐的效果。

個人覺得除了第一次出其不意有機會獲得大規模成果外,蜀漢其他幾次希望都不大。如果不是第一次無功而返,諸葛也許不至於事必躬親到短短六年就殞命五丈原。

丞相天下奇才,鞠躬盡瘁,對內不擾民,對外」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但仍舊在敵人有防備的針對防守下收效甚微。後期雙方主將才智相差無幾,能把計劃完全兌現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附:諸葛五次北伐戰爭經過

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諸葛亮設疑兵於斜谷,自己率大軍攻祁山。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

建興六年(228年)年冬,諸葛亮為響應東吳而進行第二次北伐。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蜀軍糧盡退軍。魏將王雙率兵追擊,被蜀軍擊敗,蜀軍斬殺王雙。

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諸葛亮派遣陳式攻佔武都、陰平。魏將郭淮帶兵援救,諸葛亮親自率軍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漢成功得到二郡。

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李嚴運糧不繼,蜀軍糧盡退軍。張郃追擊蜀軍至木門,被蜀軍射殺。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搶佔北原而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秋,諸葛亮逝世,蜀軍退回漢中,至此諸葛北伐結束。


不能,沒有司馬氏,還有張馬氏,李馬氏。東漢是外戚,內侍皇權,文臣世家共治天下,十常侍之亂,董卓進京後,平衡被打破,皇權統治基礎被摧毀。單純以擁漢為目的,基本不會成功。劉備的前半生就證明這點。待隆中作對,諸葛出山,劉備開始成功,隆中對有一句」待天下有變,將軍」,沒有提擁漢。


單看三國後期魏蜀吳的人才就能看出,魏國是最強的。當時黃河流域是成熟的農耕地區,人口眾多,長江流域也就幾個點像建康,長沙,成都,江夏等口多點,好多地方還是未開發的蠻荒之地,根本沒法和當時的黃河流域比,魏國只要不內亂,滅掉其他倆是早晚的事。在古代生產力低下的情況下,人口的優勢非常明顯,人口就是最大的資本。沒了司馬,還有其他的人才冒出來,何況當時的鐘會鄧艾等單論軍事能力都是傑出的


滅不掉的,實力擺在那,諸葛也是一步步來的,他自己都不敢確定


謝邀。三國後期,魏蜀吳國力相差巨大。武侯北伐時期,想要打敗魏國,重興漢室都已經很難實現了,更別說姜維那會了。並且武侯北伐時,司馬懿的作用並不大,前幾次司馬懿都沒參加。並且當時魏國主要是防吳,對於蜀國,只要做到堅守不出,待其糧盡自會撤退。這是曹睿下的意思,司馬懿只是執行這條政策而已,只能說司馬懿執行的很完美,讓武侯找不到破綻,以至於北伐後期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成果。等到武侯死後,期間蔣琬,費禕休養生息,後面的姜維窮兵黷武,再加上黃皓亂政,蜀國已再無成功的希望。蜀國最接近成功實在一伐的時候,可惜一伐還是敗了,以至於武侯在後出師表中寫道「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換句話說武侯自己也知道成功的機會已經很渺茫了,後面的幾次北伐,只是為了自保,並不求成功。而魏國那邊即便沒有司馬家族,只要統治者自己不作死,基本上不會被翻,頂多只是延後統一的時間而已。


概率會比有司馬家要大一點,但還是要看具體情況


結合歷史實際情況,答案是 不能 。

首先一個,蜀漢政權的滅亡並不是完全由司馬家族一手造成的,司馬家族當政,任用鍾會、鄧艾滅蜀只是歷史巧合,而蜀漢走向滅亡卻是歷史必然。

每一個政權的興衰,不僅僅有外界的干預,其本身的弊病更是促使這個政權衰亡的根本因素。

就曹魏滅蜀一事,鍾會鄧艾的進攻只是直接因素,而最根本的還是蜀漢政權內部的腐敗、國力衰減(損耗)以及當權者的昏聵。從這一點上說,只要蜀漢政權不能對國家弊病予以補正,別說消滅曹魏,就是自保尚且不能。說個題外話,例如南唐、南宋吧,偏安一隅的政權是不能長久的,所以國力較弱的蜀漢政權在三國環境不發生大變化的情況下是註定為他國所滅。

好,現在我回歸到題主的問題上。我先按著題主的意思,假設沒有司馬家,看看為什麼蜀漢滅不了曹魏。

先來看一下地理方面。早在昭烈帝拜訪諸葛亮那會兒,諸葛亮就強調要「跨有荊益」「待天下有變」,可蜀漢後來有保持嗎?

史實證明,沒有。219年,荊州守將關羽被呂蒙擊敗,荊州失守,關羽被「傳首洛陽」。查看地圖,我們看到荊襄之地居當時天下腹心,是絕對的戰略重地。無論哪國得之,都是受益無窮,可就是丟了,這是一個。

再一個,就是益州,其地理環境確實是保護了蜀漢一段時間。但在唐李白《蜀道難》中 ,我們也看到其地勢之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地勢的險要在保護了成都的同時,又阻礙了成都的對外經濟等方面的交流,並不像荊州那樣四通八達,這是益州不如荊州的地方(也算是在強調了荊州的重要性)。

但荊州又過於開闊,不易守城,這點不如益州。所以諸葛亮強調的是同時佔據荊州益州,蜀漢失去荊州也是其無力北上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是地理方面。

那在政治上又如何呢?

你可以試著畫一下公元207年至公元222年關於蜀漢方面的時間軸,找一下一個標誌性的事件。不難發現,207年至214年左右是劉備軍閥的迅速發展期,而此後至219年劉備實力達到鼎盛。此時,劉備稱漢中王,確實做到了「跨有荊益」。

但是219年荊州失守、關羽傳首洛陽之後,漢中王的勢力開始走下坡路。緊接著(220年),漢魏更替,漢獻帝禪位與魏武王曹操之子曹丕,曹丕是為魏文帝,謚其父為武帝,三國正式開始。第二年(221年),漢中王對外宣稱原漢廢帝(獻帝)已死,於是在成都稱帝,是為昭烈帝,追謚原漢帝劉協為孝愍帝,蜀漢建立。222年,孫權稱王,建吳。不久後,漢吳發生夷陵之戰,漢軍慘敗,昭烈帝白帝託孤,崩,子劉禪嗣位,史稱後主。

以上是荊州失守後的大事記。

普遍認為,荊州失守是劉備軍閥集團開始衰落的標誌,而夷陵之戰更是大幅地消耗了蜀漢實力,使蜀漢變成最弱一國。這是蜀漢在國力上的缺陷。

在對外方面,蜀漢做得還算可以:東面在後主時期保持了較好的漢吳聯盟,保證了東面穩定;南面恩威並用,採用了較為緩和的民族政策,安定了如今雲貴地區的地方勢力。

但是諸葛亮執政時不斷的北伐既沒有和東吳配合,也沒有合理調用地方勢力,有種孤軍北上的感覺,更是在不斷的消耗本就虛弱的蜀漢國力。蜀漢實力與魏吳二國的對比,就決定了短期內蜀漢難以興起的情況。

再看看關於人才上,當時的曹魏可謂人才濟濟,無論是漢獻帝時曹操執政,還是後來的文帝、明帝時期,甚至是三少主時司馬氏執政時期,曹魏方面對人才的發掘和任用力度都是漢吳二國難以比肩的。相比曹魏,蜀漢對人才的發掘力度是相對較弱的,這也在極大程度上決定了蜀漢難以長久(如果蜀漢不改變的話)。當然,不可否認,這也與當時中國的地區經濟發展有關。

說到經濟發展,曹魏地區的黃河流域從遠古時期就得到了發展,畢竟是南北朝前的經濟重心嘛。到了秦漢時期,黃河流域的發展就已經領先了其他地區一定距離。而當時蜀漢所佔據的益州地區,是向來被人視作蠻荒之地的地方,即使在漢朝,川蜀雲貴地區的開發程度仍然較低。在三國時期,川蜀之地才得到了真正的發展,在經濟上蜀漢也是劣勢。

綜上所述,蜀漢政權里里外外都不具備北上滅魏的條件(如果中國格局和魏吳二國無重大變故的情況下),所以對於題主的問題,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附上解題思路,可供題主參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