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產生這個「我」之前是什麼狀態呢 是和佛一樣嗎?那本初佛 又是如何出現和成佛的?成佛涅槃後應該什麼都沒了 歸於寂滅 為啥還有佛和菩薩的概念 既然成了佛 那就還是有一個我


生命的真相?

mp.weixin.qq.com

你住在山的這一邊,衣食無憂,悠閑,每天就喝喝茶,賞賞風景,睡睡覺。

但有一天你想去山的另一邊看看,於是上路。但路上不比家裡,費腳力不說,渴了也不一定馬上就能喝到水,餓了也不一定能馬上吃到飯。更何況,前路是未知的,得自己探索。

所以,種種煩惱就來了。你想回家,但又不甘心,因為其中有苦,也有樂。

有時候就算下決心想回家,卻發現自己迷路了,走不出去。不過畢竟不遠,最終歷經千辛萬苦,還是回到了家裡,歡喜得都快哭出來了。但十天以後,又想出去了,想探索新的路徑。現在,給在家的你一個稱呼:阿羅漢;給勇敢無畏開拓前進的你一個稱呼:菩薩;給在路上的你一個稱呼:凡夫;給已經所有路都走遍的你一個稱呼:佛;每一次上路的你加在一起給個總稱:眾生;給最終從迷路中走出來回家的你一個稱呼:解脫者。

給迷路一個稱呼:無明。

給找到路一個稱呼:覺悟。給在山中打轉的現象一個稱呼:輪迴。給在家休息一個稱呼:涅槃。所以實質上,凡夫就是佛,就是菩薩,就是阿羅漢。只不過境界各各不同。眾生都是在路上的佛。生命的真相就是如此,或住或離,或靜或動,或一或多,或無或有,都是佛性。清凈就是認清這個事實,在家裡就好好休息,在路上就好好探索。不要為在路上遇到的困難而煩惱。也不要瞻前顧後,山的對面也不一定非要去,家也不一定不能回。

來來去去,自己做主。

這也有個稱呼,叫如來。


禪宗,抱著一個話頭如「拖死屍的是誰?」「念佛的誰」「打妄想的誰」

比如你問這個問題?反過來自己去找到底誰在問?是身體在問嗎?死人身體在,卻無法問!那是思想在打這個妄想嗎?思想都是生滅的,一會念頭過去了,還有這個問題嗎?

這樣追問,一但時節因緣成熟了,就明白了!這樣的方式不同於說道理,講道理聽了沒用,就算理解了,也不是你的真實感悟。

佛教講無明,但什麼是無明?最初的狀態,假如是個常量,恆長不變,那就一定不是真實的,它生不出無常來。佛教講,諸法不自生,不共生,不他生,不無因生,名為無生。

不是無生出個有,然後一生二,二生三,最後生出萬物,諸法本來如此,並不是生出來的。你問「我」的時候,就是在騎驢找驢,心外覓心,自然找不到答案,但是你說這就是,那是什麼?

無明與覺性,兩個是什麼關係?你覺得有我時,那就是無明的開始,而這個問題說起來,若是善根利者,會渾身冒冷汗,無始劫來就從來沒覺悟過,也從來沒有不覺,就好像做夢一樣,夢是夢,沒有為什麼?

如佛《楞嚴經》中所講,妄想還有原因嗎?你在妄想之中,本來就是做夢,還要有原因嗎?


佛說的核心不就是「無我」嘛。只是個假象,實質哪兒都沒有!


對凡夫來說五蘊就是真的,就是我的

最明顯的男女慾望和疼痛和死亡

凡夫五蘊全部是真的,是我的

我的身體,我的命

我的快樂,我的疼痛,我的錢財房車,我的女人,我的兒子,我的父母。

地震死人,瘟疫死人,一下子幾千幾萬人死了,凡夫一定認為是真的,是真的苦。

凡夫不修行禪定和觀照生滅不可能見到無我

只會繼續真的受苦。

凡夫和佛的差距,煩惱和菩提的區別,一根水管打了十個結,和一根沒打結的水管。

一根水管打了十個結,和一根沒打結的水管,共同點都是水管,但打結的沒法用,必須解開才能用

凡夫眾生和佛阿羅漢的區別就是多打了十個結,五下分結和五上分結

初果解開身見,戒禁取,懷疑三結,三果解開貪嗔二結,五下分結就解開了,

四果阿羅漢解開五上分結,無明,色愛,無色愛,我慢,掉舉,達到無上涅槃


執著於「有」、有「我」,有相,始終在六道里輪迴,什麼都沒法談。基本知識:今天的張三還是昨天的張三嗎?幼兒園的你在哪裡?小學的你在哪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