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人说太空没有能量提供,那这种生物可不可以自身提前在星球上储存好能量,再进入太空生活。

我不太会描述我的疑问,如果懂我的意思,可以回答下,我修改问题

修改一:@southguo 提供问题


已知进入太空生活过的生物中绝大多数(不管是看个体还是看物种)都没有科技这一概念:许多生物都借助了人造的太空飞行器进入过太空,除了人类有意放上去的实验生物还有许多许多搭便车的微生物。但我猜题主想说的不是这种,因为它们仍旧是借助了人类科技的力量才上天的。

有没有生物不借助人造物去过太空呢?实证是没有的,但理论上的可能性是有的。前几年Nature Geoscience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对火星的过度保护「的文章:

为了防止人为污染火星」生态「,美国的NASA要求所有去火星的探测器都要严格灭活避免把地球上的生物带去火星。此文作者则认为这样的要求没有必要,论点之一是在火星和地球之间本来就会有偶尔的物质交流(地球上找到过来自火星的陨石,同理火星上也应该有来自地球的陨石),这些陨石里可能就携带了星际旅客,并且按照目前的证据至少在理论上是有可能活著到达火星的。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拼了命的灭菌消毒避免探测器污染火星实在很可笑,因为历史上火星早就被地球污染过不晓得多少次了。

如果你觉得这说的有道理,那么的确很可能已经有生物没有科技概念也没有借助科技产品就去太空生活过了。然而我猜题主想说的可能也不是这种撞大运(抑或是倒大霉?)的太空生活,而是类似进化出某些特征主动去外太空过一段日子之类的意思。

如果是这样,那我只能说有理论上的可能性,意思是我们并没有什么好理由说绝对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可能性跟」地球有可能明天就会毁灭「一样,是纸上谈兵式的可能性,不见得有什么实际意义。


题主想问的是「是否有生物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也能在太空环境中生存」还是「是否有生物能够凭一己之力进入太空之中」?

如果只是前者的话,介绍一种可能是地球上最逆天的生物:水熊虫

水熊虫(Water Bear),人送外号「小美」,这是对缓步动物门(Tardigrata)生物的俗称,有记录的约有900余种,其中许多种是世界性分布的。

  水熊虫体型极小,最小只有50微米,而最大的则有1.4毫米,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清,身体表层覆盖著一层水膜,该水膜用于避免身体干燥,同时可呼吸水膜中的氧气。  水熊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强的生物,可以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在外太空生存,在喜马拉雅山脉(Himalaya mountains)(6000m 以上,曾在5546米处发现过)、温泉、南极和深海(4000m 以下)都能生存。

关于这货逆天的生存能力——

电镜下的水熊虫,水熊虫在干燥状态或环境恶化时,身体会缩成圆桶形自动脱水静静地忍耐蛰伏(隐生现象),此时会展现惊人的耐力。生命力超强,能在冷冻、水煮、风干的状态下存活,甚至能在真空(vacuum)中或者放射性射线(Radioactive ray)下存活。

感觉三体人的身上就有这货的影子

再说太空生活——

瑞典克里斯蒂安斯特大学(Kelisidiansite University)的伊格玛及其同事认为,如果地球上有动物能够在太空恶劣环境下生存,缓步动物当是首选。因此在2013年9月,他们选择了两种缓步动物R.coronifer和小斑熊虫(Tardigrade milnesium tardigradum),在干粉状态下放入欧空局BioPan-6太空舱,并将其送入了太空轨道,进而观察这种生物在太空中会有什么表现。

这些缓步动物在太空中,经过10天暴露在辐射(radiation)、真空(vacuum)及低温(low temperature)条件下。结果发现,R.coronifer无法在紫外照射的条件下生活,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DNA受损所致。不过,有3个小斑熊虫样本却未受影响。在滤去紫外线的条件下,这些经过恶劣太空条件考验的小动物同对照样本一样,可排卵,并可脱壳成活。该结果发表于《当代生物》杂志。

水熊_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图标


首先你要明确一个概念,进化并不是主观的,不是你想进化就能进化。其次,进化是不定向的,你也不知道进化会朝著那个方向进行,但是最终留下来的一定是对生存最有利的。最后,进化是非常缓慢的,你想人直立行走并不是一挺直就直立行走了,而是足足进化了上百万年,到现在依旧有痔疮,颈椎病等问题,说明进化的还是太快了。

综上所述,不可能有生物进化到能在太空生存,因为你要在几百万年乃至上亿年中进化出独立的内部封闭循环系统,远航系统,能量系统而且还要保证你这些无关紧要的进化不会让你被自然选择淘汰——剃刀理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你说这怎么可能进化出来?


我换个角度分析哈。

假设真有这么一种生物,它重100克。根据动能方程,它把自己射上天最少得要100*(7.9*1000)^2/2=312*10^7焦能量。什么空气摩擦力等等算它3200MJ(兆焦耳)汽油大概是46MJ/KG。要是它吃石油的话大概需要吃695倍自己体重。我觉得它得吃铀。算错请指正。

不过,万一有被陨石撞上空间的微生物,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第一问,除了人类以外,没有。

第二问,因为上一问是否定的,所以第二问不需要作答。


我觉得可以试验一下。

假设人类建成了太空电梯,一万年之后,会不会有生物沿著梯道往上,进化出太空生存的物种。


目前地球上已知的生物不能。


谢邀,

在已经测试过的已知微生物中有且仅有 地衣lichens (Rhizocarpon geographicum and Xanthoria elegans) 在宇宙环境中生存繁殖过两周。

这一实验由欧洲航天局在2006年五月实施。对应题主原问题第二问题表述:并不是它自身要进入太空。

对于生物学家来说,主要考虑微生物外太空生存所收到的微重力、各式辐射(其中尤其是UV对核酸损伤很大)、真空环境、等等。

建议阅读

Space Microbiology

Gerda Horneck, David M. Klaus, and Rocco L. Mancinelli

Microbiol Mol Biol Rev. 2010 Mar; 74(1): 121–156.

doi: 10.1128/MMBR.00016-09

根据目前已有材料个人认为Prion可能也可以在外太空保持生物活性。但未经实验证实。

受重力影响,地球大气被局限在一定高度,另外需要考虑到宇宙速度,大气中悬浮微生物、生物,理应无法直接自身进入太空。目前,未见自然届中有能达到或超越Kármán line的生物获得报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