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了,写作文的时候想半个小时都只能水三四百字的作为。

还有语文总是七八十分。基础题都基本全对,可全部阅读题加起来都拿不到十分,以前作文都能水个五六百字。可这段时间每次写作文都写不出来,硬编也就编个三四百字,写得我自己都读不下去。

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吗?


初三了,作文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怎么办呢?

要学会用课本呐。

举个例子来说吧。现在我们要写一篇歌颂「母爱」的作文。

抓耳挠腮,不知道该写什么。

那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的课本中,比较经典的,关于「母爱」的课文。

我首先想到了《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写的是史铁生的母亲劝慰史铁生出门散心,最后自己却撒手人寰。

我们当然没有史铁生残疾和痛失母亲的经历,那这篇课文对我们写「母爱」的作文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如果你觉得没有意义,是因为,我还没有给你抽离出这篇课文的骨架。

我把《秋天的怀念》写母爱的骨架抽离出来,其实就是:

我遭受了挫折——自暴自弃——母亲鼓励我——我开始扭转心态

看到没有,这就是《秋天的怀念》的骨架,也是它的行文思路。

你只需要去思考一下,你的生活中,遭遇了怎样的挫折,你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的母亲又是怎样来劝慰你的,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把这些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织一下,按照《秋天的怀念》的框架来安排,就会是一篇不错的作文。

你可能会说,我身上没有经历史铁生那样的遭遇,怎么可能写得深刻?

同学呀,你要追求的根本就不是对标史铁生的深刻,这种深刻本来就不是普通的十几岁的健健康康的中学生能体悟和抒写的。

你要追求的,是学会史铁生是通过什么(即文章的骨架)来写母爱的。

你往这个骨架里填充的应该是你生活中那些平凡而微不足道的小挫折小感动。比如考试考得不好,朋友闹了矛盾,自己被长辈误解等等。

史铁生提供给你了角度,思路,框架,结构,一篇作文,绝大多数的问题,他都给你解决了。你只需要稍稍动动脑筋,想一个自己生活中的事情,然后用丰富的细节来填充史铁生给你的作文骨架,就可以了。

作文,就变得如此的简单,so easy.

退一万步,你的生活一帆风顺。你实在是没有经历过挫折,或者你的母亲没有在你遇到挫折时给予足够的关怀。

那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放弃《秋天的怀念》这个思路,转投其他,而不是按照《秋天的怀念》去进行编造。

为什么不鼓励编造呢?虽然我们有了骨架之后,编造变得易如反掌。

因为,没有真实的经验,你的编造就只能泛泛而谈,无法有细节描写。而没有细节描写的记叙文,就是空中楼阁。

连脚都站不住的作文,怎么可能打动人呢?

在决定转投其他时,我们还是从课本下手,找一下其他的值得模仿和借鉴的佳作。

我又想到了《散步》。

《散步》我以前专门写过,为了省时间(偷懒),我还用这个例子吧。

《散步》讲一家人去散步,奶奶想走大路,因为大路平坦,孙子想走小路,因为小路有趣。作者选择了大路,但奶奶为了孙子,让作者选择走小路。

《散步》的骨架抽离出来是这样的:

发生矛盾——内心活动——化解矛盾

看到没有,这就是《散步》的骨架。

这个骨架下,你总会有事可写了吧。

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每天都充满了选择和矛盾,特别是我们中学生,与父母的矛盾简直不要太多。

母亲逼迫我刷题,母亲逼迫我穿秋裤,母亲不同意我与同桌谈恋爱,母亲不同意我骑自行车上学,母亲不同意我只吃肉不吃菜。对吧,这种事情在我们生活中几乎人人都会遇到。

这就是你与「母亲」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发生时,你经历了怎样的心理过程,最终,这个矛盾是如何化解的,或者是因何无法化解的,把这个写出来,就会是非常出色的一篇作文。

比如,你母亲逼迫你穿秋裤。你说你不冷,你不穿。你反抗她对你生活无微不至的关怀。你认为这种关怀几乎等同于专制,自己毫无自由。于是你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孤独的战士,为了反抗这种压迫,你就是没穿秋裤,毅然地摔门而出,在寒风中向学校走去。

如果你在学校感觉冷了,你会不会突然醒悟自己「孤独感」的可笑,并察觉到母亲逼迫你穿秋裤的内涵是对你的爱。然后,以第二天穿上秋裤这种无言的行动作为自己的歉意。(看到么有,矛盾就这样化解了。重点写你态度转变的心理过程,以及你穿上秋裤时的心理活动。)

如果你在学校一点也不冷,但经过一天的冷静,你察觉到母亲逼迫你穿秋裤的内涵是对你的爱,你回家就可以告诉你妈妈:我真的不冷,因为我长大了,我已经能够知冷知热,照料好自己的生活。(看到么有,矛盾也化解了。重点写你是如何克服羞赧与自尊向母亲「示弱」的,以及你母亲听到你这些话的反应。)

如果你在学校一点也不冷,回家后,你仍然很生气,便冲你妈妈发火:我一点也不冷,你还非要我穿秋裤!什么都要管著我!然后你们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最后不欢而散,你感觉自己受尽委屈,非常孤独。(矛盾虽然没有化解,甚至还加深了,但你仍然可以写啊,写为啥没化解,原因在哪里,这种专制的爱,对你而言到底意味著什么。把这个写出来啊,也会很好。但是,我唯一要提醒的,就是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随意指责任何人。反思,你要做的是,反思。反思矛盾为何没有化解,你的问题在哪里,对方的问题在哪里。这样的作文,才是正能量的,有价值的。)

写了这么多,我想聪明的你,一定get到了我的意思。

生活本来可写的内容就特别多。(你看,关于穿不穿秋裤,都可以写这么多话出来。这还只是个提纲而已。)

既然凭一己之力无法取材和组织文本。那就充分地借助课本吧!

关于「母爱」这个主题,我们课本中还有几篇特别好的课文。同学们可以试著像我一样,来整理这些课文的骨架,学习这些作者选材的角度,为自己所用。

然后,这些骨架要推而广之。

你会恍然大悟:原来,作文可写的能写的实在是太多了!

————————

我的公众号:一吨语文,更多作文干货!

————————


本文共3610字,主要包含以下两部干货内容

一.【作文开头如何写】

二.【现代阅读必备答题技巧】

相信可以较好的解决你目前的问题,提升语文成绩。

【第一部分:作文提升】

一是多看,看不同类型的文章,看优秀的范文,试著从范文的结构去模仿。

二是多练,不是盲目的练,而要有技巧。

可以掌握一些写作方法,总结不同类型作文的写法,平时多积累素材,写作时运用三种左右的修辞手法。多研究一下开头结尾。因为阅卷老师基本就看开头结尾和每段首末两句。所以在这一块的处理上要比较谨慎,展现作文的亮点。

以下是一些干货资料,关于作文,你可以试试用以下的方式开头,会让你的作文亮眼一倍。

1、题记式开头

在开头部分先写一小段文字作为题记。这些文字可以是对文章的总结,可以是引子,可以是感触等形式。这样能增强文章的色彩,起到开头点题,吸引读者的作用。

如《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的开头:"轻轻地,你——语文,从我身边走过,留下一串串美妙的音符,时常绕在我身边,鼓励我,激励我,陶冶我。——题记

再如《非同寻常--我是一道风景》的开头:"我不愿生活得像个问号,东张西望找不到自己的跑道,现在我正为梦想起速奔跑——总感觉,我非同寻常。——题记这两篇文章的开头都是用带有统领全文的题记作为开头,上来就把读者引入自己所创设的感情基调之中,起到先声夺人的效用。

2、引用式开头

引用古今中外的诗歌、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名言警句等作为文章的开头。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知识性、文采性、深刻性,同时起到一种装点纹饰的作用。这种引用有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二种形式。

如《江南的味道》的开头:"多情的江南,让多少文人墨客梦魂萦绕。难怪郑愁予会说:我打江南走过,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满腔的爱恋竟赋予那出水芙蓉。"这是引用名家的散文作为开头,起到很好的作用。

再如《我们就是希望》的开头:"我试著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在这里啊/就是这里啊/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这是引用新诗作为文章的开头。还有引用歌词作为开头的,如《心灵的回声》:"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这种开头可以随著时代的不同而千变万化,要根据内容的需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合理引用当下最耳熟能详的歌词,这不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3、环境描写式开头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这些描写都有特定的作用,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或交待故事的背景,或渲染某种气氛等。总之,都是为突出主旨而服务的。

如《想起了父亲苍白的脸》的开头:"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散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著熟睡的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圣洁的夜空……"这种对夜的描写隐含著作者深深的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所以这段环境描写放在开头十分成功,把我们带入了夜的沉静之中,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

再如《今天,我真快乐》:"夜幕早已降临,深蓝色的天空中挂著一轮金黄色的圆月,月儿旁边是许多眨巴眼睛的星星。街上的人儿三三两两地走著,不时爆发出一阵开心的笑声。"

这种环境描写把自然和人的活动结合起来,给我们一种夜的幽静,人的和谐、快乐、幸福的感受。

4、排比句式开头

用一组能突出中心、句式整齐、气势恢宏、寓意深刻的排比句开头。这能给读者一气呵成之感,有利于突出那种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起到震撼效果。

如《发现,生命的图腾》的开头:「总有这样一种图腾,盛满生活的闪光之处;

总有这样一种人群,走出独步千秋的汗青文化;总有这样一种发现,雕镂人心,永不锈鉵。」再如《语文,我的挚友》的开头:语文,就像清凉甘甜的泉水,畅饮泉水会让我的心变得玲珑剔透。语文,就像浩瀚无边的大海,倾听大海,会让我的心变得宽阔博大。

语文,就像纯洁无瑕的白雪,欣赏白雪,会让我的心变得高尚纯洁。

以上文章的开头显得句式整齐,结构严谨,气势凌人,给人一种美感的享受。

5、抒情语言式开头

这种形式就是在开头部分就抒发强烈的情感,先把读者的感情因素调动起来。这样可以抓住读者的心,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为文章打下一个坚实的感情基调,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如《我要说声"谢谢你"》的开头:"当我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时,我热血澎湃,激动得不能自已,我要感谢我的母亲,感谢她对我的养育之恩。"文章开头就抒发对母亲的恩情,切题直接,而且感情真挚。

再如《黑眼睛,黑头发》的开头:"想来惭愧,对于一个在我生活里出现频率最高、最熟悉的人,我却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记忆中,她就像一块岩石,能吃苦耐劳,有过剩的体力。因此,对于她为我所做的一切,自然看作理所应当,只因她是我的母亲,有著对我的责任。"文章开头就说自己"惭愧",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然后就用抒情性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愧疚的情感。

可以看出,这种开头很容易和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勾起读者心中隐埋的某种和文章形似的情感,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6、设置悬念式开头

这种开头故意设置谜团,而又故意不予理会,或做出某种猜想,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继续关注事件的发展。这种写法能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与作者同喜同乐同悲。

如《问题是否越多越好?》的开头:班里有不少"好问"的同学,有著问不完的问题。下课、午自习,甚至放学后,总能看见他们的身影忙碌地出入老师的办公室,大至一整道题,小至一个标点,事无巨细,一概相问。同学不解,问之,则答曰:君子之学必好问。君子之学必好问,这原本不错,学习怎能无问?可我又不禁质疑:问,真的越多越好吗?

文章在开头就提出"问题越多越好吗?"的问题,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想知道答案和自己的是否一样,可是作者就是不说,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再如《活力四射的初三岁月》:白驹过隙的一瞬,我抬起头,感觉到岁月正随风吹散,不仅颜面叹息,内心漾起的是一丝欣喜和怀恋。活力四射的初三岁月,青春律动的我们挥汗如雨,只为灿烂在六月。那段岁月是美妙的……文章表达出对初三生活的怀念,说它是"活力四射",可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让读者继续跟著作者的思路看下去。

7、特写镜头式开头

这种开头用一个特写的镜头放在文章开头,把事情或者感情特写化,让读者通过这个特写进入文章的正文。

如《一次难忘的实践》的开头:酒红色的幕布拉开了,色彩缤纷的旋转舞台上,灯光闪耀。在窗外迷人的月光和闪闪星星影射下,音乐会终于开始了。本文开始就把镜头对准绚丽的舞台和迷人的月光,用以渲染一种焦急的气氛。

又如《我的爷爷》的开头:一双没有光彩的眼睛深陷在如枯井一样的骨框里,眼珠有气无力的盯著我,泪水将流未流,泪珠想滴未滴,就是爷爷这双眼睛看著我长大……本文的开头把视线全都集中到爷爷的眼睛上,通过眼睛的描写来表达我对爷爷深沉的爱。这种形式和以描写开头有相似之处,有时候可以二者结合起来用,这样能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8、比喻语句开头

开头使用比喻,可以使文章生动活泼、简洁明快,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这样既可以增强文采,又能说明道理,容易使读者接受。

如《学习贵在创新》的开头:"创新,是学习的生命力。它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中放射出万丈光芒,引导人们不断前行,并且走向成功。"

再如《读父亲》的开头:"父亲是一本饱含哲理的书,在书页间流露著伟岸、正直,每一字每一句都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很小的时候我就在读他。虽然我谈到的只是很肤浅的一小部分而已。但我就是这样在读他的过程里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体验、理解。"

9、直切主题开头

又叫"开门见山"式,就是一开头就直截了当地切入主题,揭示文章中心。优点是入题快捷,利于读者把握文章中心、基调和思路。

如《生活中的一个好习惯》的开头:"我生活中有一个习惯,妈妈说这个习惯好。我比较文静,从来不在外面乱闯,要是让我在玩和看书之间挑一样的话,我一定挑选后者,这是我生活中的好习惯。"

又如《精彩的夜晚》的开头:"在乡村,最美的不是黎明,也不是盛夏的树阴,而是那美丽的夜晚。"

10、下定义式开头

这种技法开头就对某种现象、思想、事物等下一个有个性的定义,把自己的看法先声夺人的表达出来。使读者不自觉地就跟著文章的观念走,逐步认同作者的看法,从而达到一种共鸣。这里的定义要新鲜,有独到之处。

如《珍惜》的开头:"世界上最长而又最短,最多而又最少,最慷慨而又最吝啬的是时间。"

再如《厚道人》的开头:"厚道人,是待人诚恳,做事诚实,能宽容,不刻薄之人。"这里对"时间"和"厚道人"的看法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可能读者的看法有不同之处,这就使读者想继续读下去看个究竟,然后和自己心中的观点作比较,从而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第二部分:阅读提高类】

关于阅读方面的提升,你可以掌握一些文章的必备答题技巧,比如以下


语文提升?

www.zhihu.com图标

谢邀!

运用扩句法练习。有题目开始扩句,无限次扩充下去,内容就出来了。百试百灵的方法。


短期的话买点《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这三大文学杂志看一看其中的短篇小说和文章,尤其是《意林作文素材》很实用,紧跟时代话题、不俗套,照葫芦画瓢的话分数都不会低。

阅读理解方面短期肯定只能强化训练,买本单独的阅读专项训练,坚持每天做1-2篇,然后把自己写的和标准答案仔细核对,看看哪一些是你没有想到的或者答的不准确的,再回到原文中去体会。

长期肯定是要增加阅读量,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这就需要你拿出时间来多读经典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