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經過辛苦努力之後,可能你覺得那靈感還有更高的來處,如何直接深入靈感呢?


其實日常生活就能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靈感,但我們只是對身邊的事物單純的感興趣,並沒有去了解它,從不同維度審視它,也就是說我們大多時候都缺乏對靈感的探索能力,靈感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需要探究的。

舉個例子,下面是一位丹麥藝術家Olafur Eliasson的裝置藝術。

Photo:https://olafureliasson.net

這個裝置藝術名稱「Din Blinde Passage」又稱你的盲人乘客。這是一個長長的走廊,全長大概39米,裡面充滿了霧。當我們通過時,你可以看到前1.5米,地板是平的,兩端各有兩扇門。這條通道只有一條路,一個為入口另一個為出口。

空間內的霧是由含有無事多元醇的水溶性霧液製成的,多元醇是一種常用於食品生產的甜味劑。

Photo: www.tate.org.uk

作為正常人的我們突然進入了一種讓你很陌生的空間,當你在未知的空間中,人通常會產生一種對空間的錯覺感,我們會對進入的空間似乎感覺沒有邊界,而隨著深入空間,能夠感覺出平穩的平地其實是有上坡的、下坡,我們似乎也是可以摸到空間的邊界。

我們在走進這個裝置中,走到不同的深度時所看到的顏色是不一樣的,我們可能不夠了解到藝術家是他們所要真正所要表達的內容,但是通過這些細小的點給予到我們的一種啟示是我們可以靈活地去運用一些關於的顏色的表現,展示我們對許多事情所表現的情感的變化。

當我們身處在某一個裝置藝術前,我們不僅只是剛剛看表面,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表面的迷幻看到最為核心的傳達意義,從中學習到一些內容並且我們可以運用擴展到項目中。

第一次在走「Din Blinde Passage」時,觀眾會對於空間的自由探索未知中充滿了一開始的好奇,隨著深入進行也會伴隨著恐懼、迷茫、興奮。這件裝置藝術給到我們的還有一點啟發是我們往往忽略了作品本身和觀看者的一種互動關係。

最後,從裝置藝術來說,我們還可以思考到更深遠的一部分,當代藝術的一些好的作品都是複合型的,這也就說對於創作者的要求需要更高的水準。我們不只是對你自己所要申請專業的了解還要在你原有的專業深度上的加深理解,還需要從寬度上去拓寬對不同的專業領域的了解,使你的作品在具有一定深度的同時更具有值得別人驚喜的部分。

Photo: www.tate.org.uk

藝術家不只是單單的要知道怎麼去做相關的裝置,他還需要去研究很多其他的專業領域比如數學、天體力學,就像「Your Spiral View」裝置作品藝術家肯定在前期對於切割的角度、呈現的效果都是通過數學精細的精算過的。

以上,對裝置藝術靈感的探究過程,希望對題主有所啟發。

—————————————————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kang-shishi)

如對藝術留學、保研、院校、專業、作品集、賽事有更多問題,可私信康石石諮詢。


我之前回答過一個關於靈感的問題,但我覺得這個「深入靈感」的問題應該是進階版的。

平時怎麼找靈感?小鬼kai的視頻 · 21 播放

8 年前當被問到靈感的來源在哪裡,我會很直接的回答「來自對生活的感悟」。後面幾年,我的回答依然是來自生活,但打從心裡,我已經意識到這是個一個不失大體很官方的答案,只是我懶得花時間去解釋那麼深而已。因為普遍在國內發問類似問題的人,也是循例客套問問,而不是真的要了解你更深入的想法和理念,但作為客套的開場白,化解雙方的尷尬,這一問必然是個上得了檯面感覺很專業的好問題。所以,像我這樣無傷大雅的回答,真的只是為了 打包給聽者理解圖個方便而已,並沒有實質的意義。

我的行業是服裝設計。為什麼會說我的靈感源自 「生活」 ?

它確實是跟我每天接觸的環境、人和事息息相關,但我告訴你,這樣的解說只能滿足大眾的求知慾,不能滿足設計師的好奇心吧。「受生活的激發產生靈感」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被動的說法,準確來說,是因為你對生活的選擇 推使你能吸收更多新鮮的靈感,歸根究底,這是 主動被動 的區別。

在生活中,無論你走到哪裡,看到什麼,體驗到什麼等都是自己的選擇,是你的選擇影響了你,而不是因為你的生活能告訴你該怎麼做。你日常選擇瀏覽的網站、下載的圖片、閱讀的公眾號等等,每天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想法,而當一個想法在腦海中積攢夠了,才會變成你以為 「突然想到「 的靈感,但其實,你心裡早有預備。

想知道設計師的靈感來源是哪裡??

www.zhihu.com圖標

所以,如何深入靈感?


近朱者赤

靈感的深度,關鍵在於你選擇的內容。當你接觸的信息質量越高,靈感越是飽滿,強強聯手一般都會產出新火花。當然也有例外,並不是所有人的靈感都能像牛頓一樣可以源自一個蘋果墜落的瞬間而思考出偉大的定律。所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詩人看到美景才會有吟詩的雅緻,畫家看到美人才會有提筆的興趣,這樣的靈感激發古今中外多不勝數,但也不鮮有像白居易《長恨歌》里寫的 「回眸一笑百媚生」,他在歌頌美的同時必定有所耳聞。


藝術的格局

在以前的社會,學生在藝術上並不是沒有提升審美的能力,而只能在一個封閉的渠道閉門造車,難以觸外界的信息打開自己的思維。在這樣的環境創作,可以理解為藝術不受影響的純粹,也可以被嘲為審美的井底之蛙,這都讓我們反思自己對藝術的格局。中國曆朝不失具匠人精神的藝術,但如果套用在現今網路的世界,信息量對於國際舞台上未免有點單一。所以,在深入靈感前,我們必須儘可能跳進信息的海洋,因為無牆,才能不斷尋找看待事物的角度,才能綜合成自己獨特的視角把故事說完整,就像新聞記者的求真精神是不可缺少的。


學會篩選

先有信息的質量,再有體量,吸收的內容才會逐漸豐富。當信息體量越來越大,有一件事是必須要學會的:篩選

在信息的海洋里浸淫是一件特別爽的事,尤其是剛開始對新領域的所有事物都充滿著孩子般的好奇心。這種熱度很容易會形成一種具依賴性的淘寶心理,越發興奮過頭而忘記自己尋找的初衷,花了很長時間卻發現一直給自己繞圈子,最後還找不到內容的重心。我想這樣的經歷,應該有很多學生在搜尋資料的時候都有過同樣的痛點吧。

題外話:上個月,有一位大四的實習生在尋找畢業設計的靈感,她花了三天時間坐在電腦前找資料,卻一直被網上亂七八糟的信息帶著走,連帶自己的主題也換了好幾次。也許她,人性本善,看到一個結果就會很輕易和不加思索地相信一個網上信息的含金量。三天下來,我每天都會跟進她的進度,美其言說她在尋找,其實是不會篩選資料,導致她作品想帶出來的信息不夠分量,跟大眾的視角沒什麼兩樣。如果一樣,怎麼會有靈感的深度?


穩固核心

當核心不夠穩固,就難有篩選的能力,不然連一些最簡單的是非題也能一下推翻你所有的想法。所以,關於靈感的深度,信息的質和量都是外在因素,更重要的其實是你自己的內心。我們暫且不說靈感的深度,你更需要一個寬容的心才能篩選出一個更小眾的視角,而藝術應該是表達情感最純粹的方式,所以必須做到言行一致才會有藝術深度的可能。


總結

提升靈感的深度其實有多方法·,我認為,這應該是一次思維上的斷舍離。

  1. 斷開低質量信息的接收
  2. 捨棄沒有支點的想法
  3. 離開大眾客觀的舒適圈

靈感也許是感性的,是瞬間的,是虛無縹緲的,但一些理性的分析希望可以幫助你更客觀的理解關於靈感的那些事。請大家,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以上。


藝術的核心不是靈感,而是看待事物的角度與方式。

當我們用靈感來概括藝術家創作的時候,似乎這個過程充滿了隨機性和不確定性,但事實上一個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往往是方向感比較清晰的,所以很多時候,「靈感」是對藝術家的誤解。

這麼說有點繞,我舉例說明一下。

假如今天有十個藝術家來到了一個畫室,畫室里坐著一個模特,他們今天的任務要畫一個人。

我們假設她就是模特

畫家A想要表達人類自身的美感,因此他會畫下下面的畫。

畫家B是個詩人,他更喜歡詩意的表達,不那麼精確但又具備美感,於是他可能會這樣畫:

畫家C剛和女朋友分手,心情不太好,他可能會這樣畫

畫家D呢,患有抑鬱症,他情緒特別緊張,看著模特感覺到了恐懼:

畫家E他覺得人生特別虛無,他認為現代人就像隨時都能被火燒成灰燼一般:

畫家F覺得這個女孩很酷,他從她的身上看到了一種未來感:

畫家G覺得模特的內心隱藏著魔性:

畫家H認為人的本來面目是猙獰的:

而畫家H正沉浸在抽象的幻覺中:

可以看到,一個模特,在100個藝術家眼中,可能有100種不同的觀察角度和思考方向。

你想表達什麼決定了你會如何表達。

尋求靈感,不如尋求獨特的思考角度和思想深度,這些才是創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靈感來自深刻的體驗。


靈感來自沙宣美髮學院(不是

所有的靈感都來自現實的積累

福樓拜:靈感是一位客人,他從不拜訪懶人。


靈感的來源取決於你現實的積累

當你的積累越深厚,見識越寬廣,那麼就會越容易出現靈光乍現的一刻。就算沒有,你也能憑著積累去做出最正確,最好的東西。

積累不是光去看,你還得去做。

個人觀點,不足處還請擔待。


答主覺得靈感就是對生活感受力的量化與集中處理吧


個人覺得思維(思考方式)會影響靈感的質與量:發散思維就往往有大量靈感,不過可實施的不算很多。

靈感當然也與個人經歷有關係

不過你在某個領域的靈感也與你越來越深入了解這個領域有關。

反正我的靈感都是從學習中產生的。


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自己日常的閱讀、思考,還有不斷的嘗試等等。


靈感就是腦中一霎那的思想火花,那個火花不是憑空就有的,一定是你在這一領域思考這個問題很久之後的一個突然的剎那間的「啪」的火苗,這個火苗還不僅僅是腦子中的一個想法,還蘊藏著你在這個領域的研究及突破以及內心情感的堆積,然後把靈感記錄下來,變為作品,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也許就誕生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