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

從藝術上來說,馮導和張、陳二位不是一個等級的,差了可能還不止一個等級。從商業來說,馮導開創了中國式賀歲片類型,他的成功又不是張、陳能比的。


馮小剛是過時的段子手,張藝謀止於優秀攝影師,陳凱歌是歷史學的可以的哲學家
陳凱歌:在魔幻的路上越走越遠,.........或許是觀眾都不懂他吧,魔幻現實主義題材確實不好拿捏。從《無極》開始到現在的《妖貓傳》。《霸王別姬》之後再無凱歌,期間雖有《趙氏孤兒》、《梅蘭芳》等文藝片挑起大梁,但仍無法超越《霸王別姬》的高度。

張藝謀:2000年後,融入體制內,陸續執導雅典奧運8分鐘,2006.3.23接過執導北京奧運的接力棒,【詳情見紀錄片《張藝謀的2008》,8集詳細記錄了張藝謀備戰北京奧運的過程,成為各大上市公司HR高管必看,因為再也沒有一個調動人力資源的繁瑣工作比奧運會更複雜】漸漸融入體制,2008年後,被譽為「國師」。進入21世紀後,轉戰商業片,《英雄》開啟中國商業大片時代,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一路高歌猛進,《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饅頭宴」,你懂得】。被文化界批為媚俗,雙手沾滿銅臭味,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媚俗」的人,執導了北京奧運會。進入21世紀後,他堅持商業片與文藝片並重,如《千里走單騎》、《歸來》、《山楂樹之戀》。上世紀80、90年代,是他事業巔峰期,他讓中國的電影走出國門,頻頻拿獎,拿到手軟【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全部拿到手,三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但無一斬獲,不過,能提名就已經很不錯了】。可以這麼說,如今的賈樟柯就是接過張藝謀早期電影風格的大旗。賈樟柯說過一句著名的話,我們不能因為這個國家都在跑步,就忽視了那些被絆倒的人。

但是為什麼進入21世紀後,張藝謀轉變風格轉戰商業,那是因為《活著》的禁映,活著之後,張藝謀想明白了,有些題材不碰為好,於是他就轉戰商業了,賈樟柯接過大旗,繼續拍所謂「不好的題材」,雖然步步禁,但是有日本北野武工作室的強力支持,他也不愁拍電影沒錢。1997嘎納電影節,日本著名導演北野武觀看了賈樟柯的處女作《小武》,大呼,這個年青導演是天才,欣賞他的才華,當時宣布,他的電影我要部部投,於是至今,賈樟柯與北野武一直私交不錯。賈樟柯的電影都是憑藉國外獲獎,向國外賣版權賺錢。馮小剛:特例。他自己也說,人家都是執導文藝片出道,獲獎,成名,他是喜劇商業出道,積聚觀眾基礎,有中國賀歲片之王的稱號。近幾年來轉型,如《1942》、《我不是潘金蓮》、《唐山大地震》、《芳華》、《集結號》。希望他堅持下去,拍自己喜歡的電影,用心做電影。他也算是如今業界的良心吧。本來想寫長一點,但是最近感冒了,流鼻滴,身體不舒服,那就到這兒吧。

陳凱歌生命的體驗感很強,霸王和秦王都非常好的生命高度,但社科人文典籍籍接觸太少,所以後來各種後勁衰竭掙扎不起來了,但他從不曾試過投機取巧;馮小剛剛好相反,一輩子卻只會這一招,甚至日漸臻熟,從大腕的虎虎生風到芳華的爐火純青;張藝謀也就是紅高粱而已,後面沒了就顧長衛啥也不是了。

以上。


千人千語,而且評價這種事哪能客觀。電影上各有各的風格,能成大導,甚至是「第X代」這樣的頭銜,絕對有過人之處。馮小剛,能拍喜劇也能拍情懷,能以潘金蓮口吻微博發文質疑排片也能因國慶撤檔淚灑現場。陳凱歌,一部無極褒貶不一我覺得已經是種成功。霸王別姬更奉佳作。妖貓傳歸來,看到的不僅是夢枕貘的書和陳凱歌的構想的盛唐瑰景,更看到他的文人氣質。罐頭會過期,瀑布會枯竭,時間的分秒也會嘀嗒而過。

芳華和妖貓傳,只是對他們的再肯定。

張藝謀,佳作也不少。但是我更喜歡的是他的選角,謀女郎這個詞到現在我都覺得是一種保證。倪妮,周冬雨,都比最近總捆綁天仙的熱片某真腿主角好。只能說,能看到大師的電影,是幸運。

都是不錯的導演。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謝邀,雖然姜文才是我一輩子的男神。但這三位作為華語影壇的標誌性人物,其家喻戶曉如雷貫耳的程度,估計所有看過他們作品的觀眾加起來可以繞地球三圈。喜歡與否兩說,每個愛電影的人都不免會有自己的感受和評價。

以下純屬個人視角,非專業影評和人物研究,不喜勿噴。按題主的排名順序來,先說馮導。

一位被導筒耽誤的演員,不論客串還是主演,都可以讓人暫時忘記馮小剛是誰,而記住角色本身。人稱小剛炮,在各種訪談發布會等公開活動中,經常言語犀利不留情面。但導演風格以喜劇片商業片見長,賀歲電影的鼻祖,曾稱霸國產票房的靈丹妙藥。近幾年嘗試追求藝術性,試探觸碰政治訴求,遭受不少質疑。所有作品中,個人最喜歡《甲方乙方》,雖然不具備所謂"大片"質感,但馮氏喜劇的精髓盡在其中,真摯也幽默,機靈卻不招人煩。

老謀子

只有輕輕一聲嘆息。不認同"鞏俐之後,再無張藝謀"的說法,但屬於老謀子的藝術輝煌大概真的定格在了九十年代。近幾年有不少影評人跳出來為《英雄》翻案,我也認為《金陵十三釵》是部好電影,可再難找尋看《紅高粱》《活著》時直擊內心的震撼,和那些獨屬於中國歷史和民族個性的烙印。1997年的《有話好好說》尚能感受到老謀子作為一名導演對自己藝術品味的絕對自信和蓬勃創作力,敢於解構,敢於忽視鏡頭放棄色彩,回歸劇本和故事本體。時間到了2016年,那個喊出"安紅,額想你"的張藝謀早已不知去向,只剩國師盛名之下中外聯手打怪的屏幕災難。

陳凱歌

估計是這三位當中被噴得最慘的一位,饅頭血案至今仍被拿來調侃,以及最好的作品出自其父之手的流言不絕於耳。針對以上我的原則是,可以批評作品不好,但不要人身攻擊,毫無證據的說剽竊代筆,是對創作者最大的侮辱。凱歌導演的藝術之路,成於男男之愛,毀於男女之愛(作品中的,與配圖無關)。一部《霸王別姬》唱盡愛的輓歌,一部《無極》卻讓人愛無能。最近的電影《妖貓轉》,美工和視效登峰造極,敘事節奏即便有些失衡,也講完整了一個帶有哲學意味的故事。然而,但是,竟然,又雙叒叕的敗在了感情線上,可以為一人赴死的愛在這個時代看起來像個笑話,畢竟現在流行前任3啊……最後,手動歪個樓,我男神啥時候出新片啊?!
我喜歡王家衛耶


我喜歡李安和徐克 這三位並不大了解,就不評價了。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馮小剛給我一種把老炮兒那種生活氣放在作品裡的感覺。張藝謀好像喜歡走深刻,感情,大的感覺。陳凱歌emmmm,不知道。個人感受。
就 不評價拍攝的時候,導演有多少權利多少表達,有多少人在和導演制衡都是看不見的因素,所以很難在起跑線不同的基礎上去比較平價。要是真的想要了解某一個導演的話可以看看他的採訪,導演都是很真誠的,聽他們講話基本上就會了解很多了,十分不建議做一些莫須有的揣測和分析,這是對這個職業極大的不尊重。ps 我看別的回答有人不屑的說我只喜歡王家衛賈樟柯,我真是笑了,評價和喜歡有什麼關係??這麼迫切的想表達自己嗎?電影水很深,別以為知道兩個做藝術片的導演看過兩部片子就進入電影聖殿了,那是淺嘗輒止,屁股都看不到。

不請自來

不要用評價普通商業片的角度來評價藝術片,三個導演類型不同,馮偏商業化一些,其它兩位導演更注重作品的內涵與藝術性

國內的絕大部分觀眾的水平也夠不上欣賞高層次作品的水平。

不是每個都能聽得上悲愴奏鳴曲,D大調奏鳴曲第一樂章這樣的歌,從受眾角度人們更喜歡夜的鋼琴曲,kiss the rain

放到電影也一樣

總而言之,一般人的審美水平並不能達到能夠客觀評價兩位導演的水平

在我看來,都很優秀,電影沒有全部看完,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都是真不錯的導演,都會高峰和敗筆。老張很有才華,不愧是第五代的代表人物。老陳的才華似乎霸王別姬一次性大就用完了。個人感覺他似乎靈性不足。對自己的認知也不足,電影里缺乏特別有意思的亮點。老馮一直是個不錯的導演,每一部劇都能打動人,但我覺得他每一部劇距離一步特別好的劇都差那麼一點東西,真的說不清。今天剛剛滿懷期待看了芳華,其實沒找到預期中的淚點,豆瓣評價還是中肯的。感覺上老馮的巔峰還是客串的那一次演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