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運用了科學手段, 但是醫學不等於科學.

這個邏輯明白嗎? 如果不明白就退散, 不要強行插入,否則也是拉黑的下場.


因為科學本身不治病.

如果科學治病, 那就不用去醫院, 去中科院好了.

現在很多人在黑中醫, 但是他們連起碼的生物學知識都沒有, 偏偏要自詡科學, 要跟你談"宇稱不守恆定律"

按照這種邏輯, 愛因斯坦一定是個好西醫.


治病是個很簡單的事情, 也是超級複雜的事情.

因為人體是最複雜的機體,而不是機器.

我相信每個人都看過病, 對於常見病來說, 你去醫院, 不外乎檢查治療.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感冒發燒.

西醫的流程通常就是這樣: 詢問和檢查病情, 開化驗單, 然後開藥.

簡單不簡單? 非常簡單.

我作為西醫家屬, 我家遇到常見病連醫院都不怎麼去, 除非要用機器檢查.

那你說這裡面醫生用到了什麼科學知識? "病毒和細菌嗎?" 其實他不知道, 他只能通過血象判斷,但是具體到是什麼病毒或細菌, 通常在你病好之前無法得出結論. 往往病好之後你也無需結論.

所以在有些問題上, 不論中醫還是西醫, 都是個經驗問題.

說到經驗, 很多人感冒不去醫院,也不拿葯. 只是依靠經驗, 發發汗,忍一忍, 多數情況下自限性疾病也能好.

但是話說回來了, 都是經驗, 效果和後果也不一樣.

所以呢, 民間經驗不如醫生的經驗. 西醫的經驗反而不如中醫的經驗.

因為經驗這東西, 經驗經驗, 經過長久驗證,才叫經驗,對嗎?

那麼經驗會不會出錯呢? 會. 所以西醫的醫患矛盾很突出.


回答到這裡, 我已經很完全的切題了. 題主問"中醫不是科學為何用它治病".

中醫黑就不要跑題展開了.

利益相關:西醫家屬.


老生常談:

傳:傳承

統:道統

文:文明

化:開化。

那麼什麼叫傳承?這個不用解釋了吧。

道統:舉例,農曆的節日,所有的天人合一觀,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文明:什麼天文地理,文化知識,科學技術,農業,工業,工商,法律,等。

開化:人類的所有非獸性的一切東西。

中醫本來就是正兒八經的傳統文化,治病有什麼問題嗎?

話說只有科學才能治病的這種觀點您了是怎麼得出來的。


@劉海光 舉了個最簡單的例子, 發燒.

西醫的流程通常就是這樣: 詢問和檢查病情, 開化驗單, 然後開藥.

簡單不簡單? 非常簡單.

簡單到傻子都能上醫院給人看病了。

醫院養的都是一群草包……

經驗,經得起重現才叫經驗。

中醫就是因為宣稱的療效不能得到重現。

中醫說艾灸能治腹痛,但是沒人能夠重現出來,明明艾灸就是烤肉,治不了腹痛。


1.你可以看看高中政治書,文化有意識形態和非意識形態,別說中醫了,所有科學都是文化,現代醫學也是文化。2中醫到底是不是科學,可能還真不是,但是你憑藉經驗做事,大多真不能叫科學,但是不影響他診病。3.可證偽的問題,陰陽五行當然不可證偽,但是中醫的診斷包括中藥都是可證偽的,但是如果你把中醫傳統的都廢除了,那就不叫中醫了,你可以那現代的手段做一個科學的衡量,不安全的東西咱可以不用,中西醫也可以配合。


不應該

請中醫粉自己論述一下,中醫到底是什麼?

有人說中醫是科學,有人說中醫是超科學,還有人說中醫不能用現代醫學的方式來解讀,有人說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

再付一張圖,請中醫粉們對圖找准自己的定位

科學,從來不需要用科學以外的東西來維護它


觀點:

中醫的原理是數據總結。

西醫的原理是計算分析。

能不能治全看病理復不複雜。

但我認為一定存在相對於中醫療法跟直接科學的治療方法,中醫的治療總的來說還是歪打正著,通過經驗總結。

例如中藥,出於科學性,只要氣或是神學還未被證明,終究是其中的某些分子起到了治療作用,而配合使用確實就能達到對應的藥物的功效。但相較於現代醫學,這種粗曠的治療法,省去了製藥提取合成的步驟,在某些藥品上就價格低廉;再說刮痧,其實沒什麼特別,就是一項促進血循環的功能,在現代醫學一定是存在有相同療效但更方便副作用小的治療方法的。但出於文化傳承,你大可在網上搜索「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結果均一色是中藥材、食療、艾灸等。很大程度上還是小病中醫治,大病治不了。當病理較簡單時,中醫能夠「渾水摸魚」找到對應中藥搭配,病理複雜時,科學只能是唯一手段。

之所以存在或是被人用於治病,主要原因還是中國人傳統認知,治療費用低,國家支持傳統文化傳承。


也許,中國人始終都是在一個他們自以為是的意義上誤解了西醫,因為中國人認為的西方並不是真正的西方。在西方,今天中國人認為的西醫只是眾多醫學中的一種,不是唯一,只是主流而已。

另一個更大的誤解就是西方人早已沒有把「科學」這個詞等同於「正確」及「唯一」,而今天的中國人仍把「科學」當作一個好的形容詞。這種理解上的差異帶來了目前在中國和西方兩種截然不同的醫學狀態:傳統中醫在西方比在中國更容易得到繼承。


今天閱讀完加拿大中醫學者的這篇文章,作為一名從事傳統中醫為職業的中醫師,感慨很深,國外的學者對中國目前中醫的現狀了解得如此透徹,深感震驚。因為我工作的單位應該說是目前中國名氣最大的中醫醫院,自從中國解放後,政府加大了對中醫的扶持力度,中醫學院的規模也越辦越大,但作為臨床一線的中醫師,深知目前中醫界和中西醫結合,中醫醫院生存、發展的現狀,也非常明白目前中醫從業人員的中醫醫療水平和現狀。轉載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來源:《中國商界》雜誌 2010年07月21日

——專訪著名中醫學者胡碧玲 (Brenda Hood) 文/蔣科峰 邊靜

照現狀發展下去,「中醫在中國會死掉!」 在中國學習中醫二十多年的加拿大學者胡碧玲吐出這幾個字時,很平靜、很自然,淺藍的眼珠里閃動著睿智的光芒。也許她只是把她對中國中醫的看法如實告訴了我們,也許她覺得發出真實的聲音才能警醒中國中醫。

胡碧玲為了學習中醫,除了在中國中醫藥大學和廣州中醫藥大學求學以外,還經常四處走訪求師,研究學習中醫的各種診療方法和經驗。為學一些獨到的針灸技術,她去過山東學習一種靠傳承沿襲的針灸方法,但所獲不多;她也曾在蘭州一家醫院中學習針灸,而只能靠自己在旁仔細觀察,針灸醫師並沒有有過多的言辭和解釋,胡碧玲只能靠自己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來針灸方案的原理。

▲本文作者胡碧玲(右二)

也許,中國人始終都是在一個他們自以為是的意義上誤解了西醫,因為中國人認為的西方並不是真正的西方。在西方,今天中國人認為的西醫只是眾多醫學中的一種,不是唯一,只是主流而已。

另一個更大的誤解就是西方人早已沒有把「科學」這個詞等同於「正確」及「唯一」,而今天的中國人仍把「科學」當作一個好的形容詞。這種理解上的差異帶來了目前在中國和西方兩種截然不同的醫學狀態:傳統中醫在西方比在中國更容易得到繼承。  

首先,從古到今,大凡文人騷客都略通歧黃之術,販夫走卒也會些治病的獨門偏方,至於武林人士和道家人物,則十有八九都懂些醫術。這不僅從曹雪芹的《紅樓夢》和武俠小說中可以領略,而且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元代名醫朱丹溪四十四歲才開始學醫,典型的半路出家,一不留神成了名醫;上海名醫陳存仁寫的《我的醫務生涯》,披露了更多由文而醫的神人,茲略舉一二:惲鐵樵,上海名醫,商務印書館《小說月報》主編。因長子病故,遂發憤學醫,後正式掛牌行醫。

其主要著作22種,另有《鐵樵函授醫學講義》;陸士諤,上海十大名醫之一,早期鴛鴦蝴蝶派小說家,主要小說有《馮婉貞》、《新孽海花》等,醫著有《醫學指南》、《士諤醫話》等,編著的醫書有《葉天士醫案》、《葉天士秘方》等。由此可見,從古代到1949年,醫者與文人之間並無明確界線,誰若想更進一步成為懸壺濟世的郎中,就可專門拜師學醫,出徒了就可成為當時的專業人士。

學中醫最好是以師帶徒的方式在實踐中學習,我所看到和實踐的結果都證明了這一點。其實東方的學問和技藝都是如此傳授的,如練武、習文、學戲、下棋、繪畫、彈琴等等。若無師,那就先尋師,師肯定可以找到,只要你心誠。此外,醫書也可成為半個老師!舊時的中醫教育是一種開放的體系,無任何門檻,誰都可以學,因為它低可用於修性養生,中可用於治病救人,上可用於悟道得道。但是你究竟能否成為好醫生,能否悟道,只能取決於你的醫道和醫德,決不取決於你的文憑和廣告。

再說,中國幾千年來壓根兒就沒有中醫文憑這東西,中醫高人是師帶徒的結果。如此看來,中國學醫的舊制和習慣法其實是一種比科舉制度和現代考試製度更先進的人才選拔體制,讓社會成為最大的考場,頗有道家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有人說江湖醫生騙人,世上也的確有這種江湖騙子。但那個行業沒騙子?我們一生中真正上當受騙的悲劇是因為江湖醫生嗎?誰也不從中醫教育和體制上找原因。中醫高人都被消滅了,當然只有庸人和騙子當道!我以為,人世間的種種職業中,唯獨醫生最難騙人,因其結果只有兩種:有效和無效。而絕大多數誤人生命的究竟是江湖醫生還是某些正規醫院,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1

中醫是否科學的爭論

中醫作為中國傳統的遺產,一代一代傳承下來賜福給中國人,並豐富了中國博大的文化。它融合了中國傳統哲學與夏商周時期的諸種理論,另加上本地的藥材、醫療用具,形成了一種比較完整的醫療體系。

但不幸的是,近代中醫遇到了西方科學。科學在世界文化里的全面勝利,迫使中醫去迎合西醫的科學觀。具體的說,中醫在西醫面前的失敗來自於「中醫是否科學的爭論」。為了符合馬克思主義和西方科學的唯物主義,中國中醫界刪除了或者改變了很多傳統的概念。但是這種借用外來標準來判定自己,很像用英文的語法來判斷中文是否有價值。  

中國在臨床上已經很少使用中醫和中醫的病名來診斷一種疾病。這有什麼不對嗎?西醫的化驗診斷要比中醫的主觀診斷法更為精確。

然而事實並非這樣簡單。西醫的確在肉體的層次上可以做得很精確,但問題是中醫的治療對象並不僅僅是肉體。如果用計算機作為比喻的話,西醫的診治對象是計算機的硬體;而中醫的診治對象則不僅是計算機的硬體,還包括它的軟體。當「硬體」的標準來要求中醫診治一個「軟體」時,不僅會出現不少誤診,同時還無法按照中醫本身的理論去治療。 

西醫理論根本不承認中醫理論中的氣、經絡、陰陽五行說等等。所以中醫為了「科學化」,其治療配方中的思維就越來越接近西醫的思維模式,現在選葯越來越不按傳統的性味模式相配而是按西方科學的藥理作用相配。 

5年前,我在一家中醫醫院實習時,有一位患胃酸過多的老太太進來就診。老師按照中醫的望聞問切循序診斷後,告訴我們說中草藥里有7味葯能控制胃酸過多,隨後他竟在一個只有12味葯的方子中把這7味葯全用上了!

中醫的思路不應該是這樣的,頂多有一兩味控制胃酸的要就足夠了,其它的葯都是用來調整她胃酸產生過多的原因。這位老師的思路顯然是西醫的「胃病治胃」的思路。第二個星期老太太又來了,顯然這個方子沒有達到療效。這種思維模式的最後結果只會是豐富了西醫而弱化了中醫,於是中醫偉大的傳統就變成西醫的一個附庸物。 

雖然我是一個西方人,但出於連我都不知道的原因,我很熱愛中醫,希望它能豐富人類的智慧,使人不分種族、國籍,他們的身體、心靈均因中醫而得到健康。中醫幾千年來應用了它自身獨特的理論與手段治癒了無數人,它本身就是一個完整而有效的醫療體系,沒有必要以外來的秤桿「糾正」中醫的「不足」。 

近幾十年,主流的西方醫學在西方已發生了一種悄悄的但卻是深刻的改變。替代醫學因能夠解決人們的身心疾病而開始廣受歡迎,中醫是這幾十種替代醫學裡發展最快的一個。

西方人已經發現西醫的模式很難在身心這一領域有所建樹,因為西醫擅長的僅僅是把人的肉體看作診治的對象。所以當有西方學者認為21世紀應該是精神的世紀時,現在我們看到的中醫里的「不足」與「迷信」的那部分,也許恰恰能夠揭開蒙在科學和西醫身上的那塊帘布,從而使中醫得到更客觀、更圓滿的對待。

2

中國中醫自己「不團結」

中國中醫自己「不團結」,這也將導致中醫發展的困難。

首先,中國中醫存在學院派和民間派之爭。「中國中醫有學院派和民間派,學院派以為民間派不懂理論,民間派以為學院派看不了病啊。」

就是誰也瞧不上誰。學院派專業學中醫,但很多卻不能實戰或療效不佳;但學院派看不起民間中醫,以為他們不是科班出身,沒有理論基礎,純粹憑個人經驗治病。學院派指從高等院校畢業的中醫治理者和中醫從業者;民間派指在傳統的師承方式和實踐方式中產生出來的民間中醫。

的確,現在中國的很多中醫院校畢業生都幾乎看不了病,但這樣的說法也不是盡對的,學院派里也有一些很好的醫生,同樣民間派也不乏吹噓之輩和江湖騙子,但一味的爭執和相互看不起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也不利於中國中醫的發展。

其次,中醫保守,經驗秘方不公開交流。

中國很多中醫都有點敝帚自珍,不願意把自己的中醫技術拿出來大家一起交流研討,或者毫無保存地進行傳授。假如說中國的中醫們都能團結一致,把自己擅長的醫術拿出來取長補短,中國中醫肯定能蓬勃發展。

中國中醫的「秘方」、「驗方」之類讓西方人看不懂,他們不能理解中國很多中醫成就,沒有傳承就寧願湮沒而不公開,讓後人在故紙堆里拚命鑽研挖掘,而我們以為一個好的學術成果就是要公開然後保存。

而中國中醫卻以為哪怕是一個普通的藥方都是自己多年的心血所凝,也是在杏林立足之本,哪能隨意傳人,要傳也要傳給自己的後代,所以造成「獨門」、「祖傳」之類在中國中醫當中屢屢可見。

我為了學習中醫,除了在中國中醫藥大學和廣州中醫藥大學求學以外,還經常四處走訪求師,研究學習中醫的各種診療方法和經驗。為學一些獨到的針灸技術,也去過山東學習一種靠傳承沿襲的針灸方法,但所獲很少。

我也曾在蘭州一家醫院中學習針灸,而只能靠自己在旁仔細觀察,針灸醫師並沒有過多的言辭和解釋,只能靠自己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來領悟針灸方案的原理。

3

中西醫結合將導致中醫消亡

中醫藥獨特的理論和方法,與西醫有本質上的區別,不能迫使中醫去迎合西醫的科學觀。中西醫結合是行不通的,我對中西醫結合療法在中國中醫界成為主流感到很遺憾,我覺得現代中西醫結合的思路和效果會加速中醫的消亡。

由於西醫是不會容納中醫的,容納的只是一些技巧,但不會接受中醫的根本理論。

比如,西醫從不承認中醫理論中的氣、經絡、陰陽五行學說等等。所以中醫為了『科學化』,其治療配方中的思維就越來越接近西醫的思維模式,因此中醫選葯越來越不按傳統的性味模式相配而是按西方科學的藥理作用相配。

現在中國的中醫在臨床上已經很少使用中醫和中醫的病名來診斷一種疾病。固然很多人都以為,西醫的化驗診斷要比中醫的主觀診斷法更為精確,但是,西醫也只是在肉體的層次上可以做得相對精確,而中醫的治療對象並不僅僅局限在肉體。

因此,中西醫結合是中醫的誤區,是完全的西化。同時,我以為即使要中西醫結合,也該是中醫容納西醫。

從我自己個人的角度來看,惟一能溝通的方法是把西醫融進到中醫裡面,而不像現在,把中醫融進到西醫裡面,道理很簡單,中醫看病是在生命的層次,西醫看病是在肉體的層次。

政府無為,各類人才就會自然成長,大有可為。這也是為什麼中醫自古就有如此多的流派的原因之一,再加上各地氣候不同,物產各異,更加造就了各地、各類風格不同的中醫方法,所以中醫的天性就是充滿個性的,多元化的,它與西醫從一開始就走的不是一條道。人類返樸歸真的趨勢與中醫的本質有種天然的契合,中醫本身就可以直接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所以,在當今科技發達醫療倒退的情形下,廣東省醫藥臨床學府更建議人人學點中醫,多少不限,總之都會利人利己。再說,這也算恢復了一種古風,一種失傳很久的中國特色。

不知何故,中醫專業是按理工科招生的。其實這是個地道的文科專業,甚至可以歸為藝術類,唯獨不應歸入理工科,這大約也是官員們一心嚮往科學的結果。中醫無論從文字、醫學、歷史、哲學、藝術、玄學等各方面看,都是與中國文化聯繫最緊密的「學科」,因為其中充滿了道,所以有文科天賦的人學中醫比理工科天才更得心應手。我將認識中國字的人都稱為文人。作為一名文人,我學中醫是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所致。文人識字,所以可以先讀醫書,書就成了第一個老師。我就是這麼開始的。可惜在人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不易,摧毀自己的興趣倒不難。我堅信只要真心學醫求道,自會碰到有緣人。果然,當我真心誠意地尋找學醫的師傅時,他們就一個個出現了,有的在鄉下,有的在城裡。看似你在找他,實際上他也在找你,有緣之人遲早會碰面。

中醫內容在很多人眼裡就是中藥。其實中醫的內容之豐富超出我們的想像。僅從大的方面就可分為內治與外治,而外治的內容更豐富多彩。只要搞通了中醫的一法,就容易觸類旁通,治療方法多了,就能不拘一格結合運用,哪種方法適用就用哪一個。關鍵是必須跟著師傅在臨床實踐中學習。從實質上看,中醫不是治病而是治人,其法在於調節陰陽平衡,故凡調節陰陽平衡之法皆為中醫之法,其法並無高下之分,端看那種法更合適。從廣義上講,中醫之法亦是治國之法。所以「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之說很有道理,因做良相與良醫之道相通。

中國是文化的中國,數千年來以文教化四方而少有武力征服;而中醫承載著中國文化的核心――道。故曰:中醫亡,則中國文化亡,文化即亡,則中國名存實亡!決非聳人聽聞!

此外,西醫大多以為疾病一定與各種細菌侵進、局部病變等有關,中醫看病,是把人看成一個整體,而不只是集中在患病的部位。

中醫的重要特點是「辨證論治」,通過「看、聞、問、切」四診,搜集到患者的證據,透過證候(現象)捉住疾病的本質,分清邪正,扶正祛邪。因此,中醫更加具有整體觀,而中醫宏大的內涵足以夠容納西醫。

4

中國人要樹立對中醫瑰寶的自信

中醫是中華民族文化中非常珍貴的瑰寶,可在我周圍從事中醫藥事業的人中卻有許多人一知半解,信心不足。

目前有人主張應該做中醫藥「國際化」、「現代化」的工作,其實這不是中國人應該做的,中國人首先要對自已的東西有信心,中國的傳統文明在哪裡?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哪裡?

雖然完全照搬傳統已不現實,但中醫現代化實際上首先還是個傳承的問題。中國人只需要更多地把中醫本質的東西學好,做好,做到位,那就是最了不起的事了。至於翻譯、介紹中醫藥這樣的事更多地應該是外國人來做。

如果中國人都堅信,世界範圍內中醫就是治療疾病最好的東西,並且能把中醫很好地傳承發揚,無論從哪方面解釋也好,應用也好,中國人都對自已傳統的東西認識到了其寶貴的價值,都承認了其不可估量的價值。

那麼,外國人誰認為中醫藥好,那就應該由他們自已來完成中醫藥「國際化」的工作。如果真需要,外國人自會想方設法地把中醫藥變成自已有用的東西來學習使用。

作為中國人的中醫人,現在迫切需要的是靜下心來研習中醫經典。

中國中醫文化生生不息,幾千年來服務於世人,是集大成的科學,尤其像《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典籍為我們今天學習中醫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和財富,都需要愛好中醫藥的民眾及中醫藥行業的專業人士去用心、靜心地學習、臨床實踐。

但現在很多中國的年輕人特別浮燥,對負面的東西好像挺感興趣。學習和做事都不願意下功夫,對傳統文明和文化理解得少、埋怨得多,不接受傳統的思考方法,使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面臨失傳,還不用說中醫。

中醫是這些危機當中的其中一個特殊的領域而已。如一些學生對中醫古籍的學習,就認為太難了,古文太難理解,更不願去記誦了。據說中醫博士生通讀過《黃帝內經》的不到10%,但願不要是這樣。

其實近百年來,中國崇洋媚外的情結好像很嚴重,引進的好多國外科技,實際只是產品,而不是文化。如手機、電腦及醫療器械等,實際上是吸收物質層面的東西更多,許多學到的只是皮毛,卻丟失了自已最寶貴的東西,比如忽視了中醫文化的精髓。

作為中國人應該看到,為什麼現在外國關注中醫的人多了?因為中國文化外國人很多是看不明白,也學不到點子上的,或者說連看都沒看到。

目前可以說西方對中醫的接受程度比中國還要高。為什麼?因為他們看重療效,理論不理論的他不管,他就看你實質的療效。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顛倒過來的現象:洋人開始重視中國的東西了,中國人才開始重視。

所以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定要靜心地去研習中醫,這需要過程,需要刻苦的鑽研,需要用心地總結傳承,需要不斷地突破創新。必須要用真正的中醫思維和方法給人看病,不要誤入西醫的思維範疇,不要把中醫的精華捨棄了,留下中草藥和針灸等中醫的手段來作為西醫思維的工具。

5

中醫在海外比西醫更受歡迎

其實,中醫在國外發展得非常好。在歐美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有中醫診所,尤其是北美洲,往往規模較大。我知道同仁堂也已經進入北美洲,在溫哥華、多倫多都開設了分店,並且生意非常地好,往往都是病人主動求診。

現在西醫藥在外國人的眼裡快走到盡頭了,主要有幾個弊端已令眾人警覺,首先是發現病症後需要大量的檢查,費用高昂,開刀更是天價;其次是很多疾病一旦發生,便面臨終身吃藥的痛苦,有的藥物還會很快產生耐藥性;再次是西藥作為化學合成物,會有各種未知的毒副作用。

世界文明程度的進步,僅靠單一的現代醫學技術已不能應付這種複雜的新局面,醫療模式的轉變和回回自然潮流的掀起,以及人們對化學藥品副作用的熟悉,使國際醫藥市場中傳統藥物的用途和影響不斷擴大。

主流的西方醫學在西方已發生了悄然而又深刻的改變,西方人已經熟悉到西醫療法的不完善,並開始尋找一些其他辦法,包括中醫在內。替換醫學因能夠解決人們的身心疾病而開始廣受歡迎,中醫是幾十種替換醫學裡在西方發展最快的一個。

西方學者以為21世紀應該是精神的世紀,而西醫擅長的僅僅是把人的肉體看作診治的對象,很難在身心這一領域有所建樹。

據統計,現有60%以上的歐洲人使用傳統藥品,歐洲佔全世界草藥市場份額的44.5%;而美國公眾和醫學界逐漸熟悉到中國傳統醫學的安全有效和通用廣泛的特點,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願意接受中醫治療。

美國的38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早已經批准針刺醫療活動,每年有100萬以上的患者接受過針刺治療,針刺醫師達到1萬多名,同時從事針刺的西醫師約有3000人。而我已經從廣州中醫藥大學取得了博士後學位,也即將前往美國的一所大學擔任中醫相關課程的教學。

但是我擔心的是,中醫在中國在大陸可能會慢慢地逐漸走向衰弱走向消亡,反而會在國外的一些地方會慢慢地興起。

由於中國大陸的醫學環境是不能夠支持中醫發展的,中國中醫現在的研究也都是在用西醫的理念,而不是用中醫的思維模式來進行研究,中醫在中國可能就失去了發展的土壤。當然,沒有了發展,任何一件事物都會很快死亡。

中醫知識分享學習針灸/推拿正骨/三伏貼關注公眾浩(貴柔守雌


我們不用文化治病,也不用科學治病,我們是以醫學治病!

中醫是傳統醫學。我國以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共同為病人治病!


是中醫不是科學,還是你對中醫的科學選擇性失明?

以刮痧為例。按中醫理論,就是什麼氣啊,陰陽五行之類的,你說不科學,好的。那我換個解釋方法:刮痧,是一種使用特殊器具和藥物刺激人體局部毛細血管,使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從而加快血液流速促進新陳代謝,從而治療疾病。

可以了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