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會老齡化逐漸減少嗎


因為人長大需要時間,人老去也需要時間,人自然死亡也需要時間。

這很殘酷,可這是事實。

父母手裡的房子,假如只有一套,那麼需要等父母死掉才能把這套房子給子女——因為父母自己也要用房子。

可在座的各位有幾個人有把握自己用房子的時候自己的父母已經死掉了可以把房子空出來?

假設父母30歲生了孩子,75歲死掉,那麼子女需要等到45歲才可以使用房子,你感覺子女能等到45歲嗎?45歲之前怎麼辦?還不是要買房子?

所以指望繼承父母的房子自己就不用買了是不大現實的,放棄這種幻想吧。


人口老齡化不可逆,除非來一次戰爭疊加戰後為增加人口出現嬰兒潮。

價格趨勢不可預測,預言者只有兩種人,一種無知者,一種不知道自己無知。

有效市場里,商品價格受供求關係決定,買的比賣的多就漲價,賣的比買的多就降價。

中國住房並不單純是商品,有很大的投資屬性。樓市價格不能反應住房的價值,只反映交易過程中佔比很小的房屋價格,這個價格和大多數住房沒有關係。交易品數量越少,價格越堅挺。

政府對樓市價格把控程度很高。通過供地速度,信貸政策,限購銷售政策可以有效控制交易品或買家數量,保證房價堅挺。

人口老齡化後,房屋數量必定大於潛在買家數量,屆時還是要看政府政策,畢竟能進行交易的房屋數量由政府把控,供求關係也是由政府政府決定。


儘管專家說過:房價趨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但是……

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我國2017年我國新生二胎佔比超過50%,但是全國出生人口及生育率仍然比2016年低。因此,有專家說房價即將見頂;但是也有專家稱這是社會現代化正常進程!

人口負增長對核心城市房價影響較低!

2012年某專家寫了一篇文章《從中國人口出生率看未來中國房價》,文中稱2008年房價跌,2009年房價大漲,是因為「因為1987年出生的2500萬孩子要在這一年前後買房子了」;並且專家預測2012年以後,由於「後繼乏人」,房價會進入轉折點,一路下跌……

然後,我們現在都知道2009年房價大漲最大的原因是4萬億救市,而2012年到現在5年過去了,房價拐點仍然沒有出現!

人口負增長並不意味著大城市人口凈流量為負,人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天性註定了將會往核心城市靠。珠三角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多個國家級城市群,彙集了全球最優質的醫療、教育、商業、購物、娛樂、就業能資源,對人口吸附能力會越來越強。

一二線城市土地資源不會變,建設用地越來越少,需求多了,房價仍然會上漲!


首先,2020年生的孩子,要到2050年以後才能普遍形成購買力。對先下的房價沒影響。你真的打算先熬他個30年?

退一步講,就算從現在開始全國人口減少了:大中城市的人口可是依然會有增加的趨勢,因為農村人都要進城,要享受更好的醫療、科教、文化等等條件。

從2000年到2020年,全國人口從12.6億增加到14億,增加了1.4億,但是村莊數量由73萬變成了53萬,反而減少了20萬個,減幅高達27%。人都哪兒去了呢?進城了唄。

再退一步講,就算從現在開始,城市人口也在減少:你以為城市人口少了,房價就會下跌?供應也會減少啊。

你覺得城市居民樓存量很大,供過於求,房價下跌。可是你的消費也在不知不覺中升級啊,現在讓你住土坯房你還住嗎?我們村兒的住磚瓦房的人都娶不上媳婦了,娶媳婦最低標準都要有商混澆築的了,最好買個房子到城裡。除了實在沒辦法的人,現在誰還願意住筒子樓?

土坯房
筒子樓

再退一步,就算現在開始,房子已經嚴重供過於求:永遠是不均等的入住率。好小區依然高入住率,好的生活體驗。不好的小區入住率過低,物業就沒人管,配套必然出問題。不是今天水泵壞,就是明天電梯卡死,要麼就是後天化糞池爆炸。


從古至今,有哪個佃戶會覺得,地主的土地太多,生的兒子太少,一個人種不過來,終究要低價轉賣給他?


長期看人口、中期看流入、短期看政策

生育數量肯定是房價的重要因素,一點問題沒有,但是人口是個慢變數,不是今天看到新聞哪裡哪裡生育率再創新低,人口馬上就下來了。人均壽命的延長還會減慢人口總數降低的過程,也就是老齡化。房子也不是期貨股票,不是看到一個遠期變化,就馬上要跌價的。人們是基於現時的需求和現時的判斷持有房子,而不是盯著平均至少30年後才能形成購房購買力的新生兒數量。

什麼是中期看流入呢?即使中國人口數在減少,但是城鎮化的進程在進行,越來越多的人未來會居住在城市,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規律,人類文明可以說起源於希臘的城邦,城邦就是最早的城市。同樣是城市,東北的可能有人口凈流出,深圳可能是凈流入,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短期政策包括房貸利率、首付比例、房住不炒政策、限購限售等等。

所以如果要看未來的房價,不說時間維度不說區域,等於沒有問。如果看20年長期來講,房價跟隨通脹,有上漲的趨勢,但是新生人口數量逐漸減少,這是利空因素,考慮到居民資產絕大部分在房產,銀行信貸大量在房貸,政策追求房住不炒,最後的結果也就是房價持平或則微漲,中心城市小幅上漲。


散戶效應

有人48買的中石油 現在還沒割肉呢

房子跌了也不耽誤自住 居住用途也是很重要的

出租也能收回來點錢 除了有急事需要錢的人

一般不會急著降價賣 大家的心理預期都很高

很多人還是認為房子會繼續漲

因為過去20年的經驗和思維已經固定了

日本和美國房價暴跌前 也是沒人相信房價會崩

大家都認同的東西 往往泡沫最大

比如一線城市的房產 所謂的核心資產

跌起來真的很可怕..........

全款買也就算了 貸款別急著上車了……

最起碼2023年會有一個小跌 15%左右是合理的

也算是軟著路了


誰說房價沒掉?你不關注不願意買的很多地方都掉了。

哪經濟發達,哪人口流入,哪就會曲折向上。這些地方你覺得貴,但是想買。


燕郊 天津 東北 山東。。。。 沒掉價嗎?

未來的房價,你喜歡的那個城市還會漲唄

可以去看看青山布衣的分析,貨幣跟房子綁定了

舉個例子,美女名媛拿個LV去銀行做抵押貸款,沒人理你。醜八怪拿個優質房源去銀行做抵押貸款,分分鐘貸給你。

說明:在銀行眼裡,美女不值錢,奢侈品也不值錢,只有房子最值錢。房子那是穩得一批


一二線不會落,漲不漲看三四線人民的消費能力

三四線穩定下降,不過不會很快 10年左右吧

別扯什麼巴拉巴拉一堆。大趨勢是這樣。

如果現在有能力,真的農村搞一搞。整個村長噹噹


這個問題和大多數高談闊論的UP主一樣,都沒有理解房價的本質,或者他們是不想說。

本質就是供需關係,你生的再少,好房子就蓋那麼多,買不起就睡大街或者自己挖洞去。

至於這個供需關係不能多說,那些經歷過鬼城的地方房價都不高,新房子供應多的地方也不高,那麼高的地方是因為啥,真的以為美國放水中國房價就漲嗎,人家真不想背這個鍋,你自己品吧,少看網上的回答,小心被誤導。


人少到沒人的地方,就成了廢墟,誰去標價?

抱團取暖的地方,繼續擠

如果人真少了,18億畝耕地只需17億畝了,多來出的1億x666平方≈666億平方,住宅≈666*10%≈66*2≈132億平方,人均能增加不少?

房價相對收入與生娃,會趨勢性降低,娃娃們更重要了


你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是因為你所謂的「房價」是指的核心城市的房價,比如省會城市。這就跟出生人口關係不太大了。因為核心城市哪怕生育率低,也擋不住源源不斷的新增人口。全省的人都往裡面去,房價自然高。

上海每年的新出生嬰兒都在減少,而且是大幅度減少,但是上海房價掉了嗎?我們分析問題,總是容易混淆一些概念,我敢說現在大部分討論的房價,絕大多數都是說的核心城市。

核心城市沒有規定必須讓所有人都買得起房,你能買的起的地方,大概率不會說貴。


房子已經像是金融了。快失去了它本來的屬性。


拋開城市地段談房價都是耍流氓。 誰說房價沒掉? 我老家縣城的房價08年到現在就沒漲過。基本三四千一平隨便挑。有人關心么?沒人關心 因為你不想要。 你只關心上海的地鐵房。北京的學區房。廈門的海景房。你關心別人也關心。你想買別人也想買 鶴崗沒人要的房子掉到白菜價了 沒人想買沒人關心就沒人知道房價掉了

中國房價已經開始兩極分化了 一線城市的學區房。人口凈流入城市的交通房不會掉的。會掉價的只是十八線小城市 東北這種老齡化嚴重的城市 只要房子還綁定教育和醫療等社會資源。 那麼在遠程辦公 遠程醫療 遠程教育普及值錢 綁定社會資源多的房子不會掉


影響滯後了,大面積的降價也不可能


銀保監會堅決打擊炒作房價


起碼不會降 哪怕把多餘得拆掉


因為房價是市場主導的,跟人口沒有直接關係,也許就是中國特色吧。未來房價趨勢肯定是政策說了算


因為沒房的人是少數人


房價只是個故事,掩耳盜鈴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