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谢谢你的邀请三连

我开的是混动豪华,一年开了1.7w公里,胡乱说几句,仅供参考。

优点其实就像网上说的一样,开起来很舒服,平顺丝滑,底盘质感稍微高级那么一丢丢,不管日常城市还是高速,动力绝对够用,油耗5-6,佛系开车可以3-4

方向盘稍微重一点,整体开起来感觉有点像开船,可能是因为车比其他车型长10cm,反正不如德系双雄好开

后排腿部空间在日系里面算是不错的,但是头部空间就略显不足,如果你身高超过180,可能会感觉到压抑。

车长将近5m,所以不好停车和拐弯,如果你不是老司机就建议你买尊贵,毕竟带雷达和环影

内饰有味道,很长时间散不去

主雨刷好像设计有点问题,不是很耐用,好像凯美瑞也有这个问题,应该是通病,但是问题不大

车整体的隔音中规中矩,但是因为是双擎,汽油机不启动的情况下是真的安静,所以车里有什么动静都听的一清二楚,后排座椅下面是电池,里面应该是有个小风扇散热,会有噪音,但是声音不大

整体来说,亚洲龙混动觉得是值得入手的,现在应该有1w左右的优惠吧,混尊落地25.5左右?

暂时想起来这么多,希望能帮到你


今年4月份,第十四代皇冠宣布在国内停产,消息甫一公布,引得一片唏嘘,让人猜想丰田家族内中大型豪华轿车后续何以为继。但仔细查阅销量表现,大家不难发现经验老道的丰田已然为皇冠找到了一位合格的接班人,这便是亚洲龙。

截止10月,亚洲龙已连续五个月销量过万(乘联会综合数),表现优于前辈皇冠,和众多德系豪华车平起平坐,堪称不辱使命。


亚洲龙凭什么做丰田新旗手?—产品定位简析

查阅历史,其实亚洲龙一直就主打大体量和高级感,在其发源的北美市场一直在尺寸上领先ES,ES直到第六代(XV40)才将轴距提升到亚洲龙同等级别。。

2019年广州车展我对比了亚洲龙、ES和凯美瑞,从质感和设计语言上看,亚洲龙也已明显与ES等量齐观,定位高于凯美瑞。亚洲龙在豪华和舒适氛围上的打造由外而内,显而易见。

全新TNGA架构将亚洲龙与ES进一步拉近,从高度一致的车身架构设计、深刻影响行驶品质的底盘结构选型到最为核心的动力总成,亚洲龙均体现出与ES同根同源的关系。

站稳20-30万的中高级核心市场,亚洲龙底气十足。


欲代」皇冠」,必承其重—混动旗舰版实车体验

静态:外观气场强大,内在日式豪华

和大哥13代皇冠并肩,气场丝毫不输

虽是旗舰身材,但大嘴格栅、修长三角窗和立体贯穿尾灯让整车丝毫不显臃肿,同时提供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时尚感。

内饰豪华感并不浮夸,舒展的横向设计和强壮的纵向大屏相得益彰,富有辨识度。整体功能乍看没有什么花哨概念,并不显山露水,实则方方面面体贴周到,非常有日系车内敛知心的感觉。最典型的如座椅设计,初坐感觉略硬,实则支撑到位,包裹得体,辅以这个级别应有的通风、加热等多项功能,在高速上一口气跑两三个小时也完全没有疲惫感。HUD、JBL音响、后排遮阳帘、老板键和后排多功能中央扶手也绝对对得起旗舰轿车的名号和后排乘客的期待。

动态:行驶质感高级,动力总成先进

到跑高速,此次体验亚洲龙有近一周时间,历经六七百公里,包含四百公里高速和一定距离的城市高架路、地面道路,而亚洲龙混动旗舰版也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首先是极其平顺的油电切换衔接。如果要用传统印象中的发动机振动来识别动力输出模式,驾驶员的脚掌怕是需要极高的敏感度。更可靠的办法或许是仔细聆听前舱的发动机声音(这也是希望亚洲龙能够提升的地方),或者直观地打开大屏,查看频繁无缝切换的多种动力输出模式。急加速时的油电共同作用和松油门滑行/制动时的动能回收,都非常顺换,绝对不会造成不适。

非常有意思的能量流向图,各种模式切换流畅而无感

这一切得益于混动版的搭载丰田THS 动力总成,40%+超高热效率的Dynamic Force Engine和平行轴布置的发电机/电动机,在布置尺寸、输出效率、行驶油耗等多个方面都有上佳表现,而E-CVT的平顺性相当出色,考虑到其中高级行政车的定位,这套动力总成的匹配和调教非常称职。毕竟亚洲龙绝大多数时扮演的是一个优雅、从容、斯文的角色。

而TNGA GA-K平台既然诞生了ES这样的豪华标杆,架构高度同源的亚洲龙在行驶品质上也绝不令人失望。对于大幅的路面冲击,悬挂显得柔和而富有韧性,既不会硬到恼人,也不会过于摇晃而使人有」坐船」的眩晕感;但值得提升的是对于细小冲击的过滤,有待于做得更为干净,一来更符合它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二来平顺静谧的混动系统也会放大那些细碎的声音。打造高级感,对于任何一台立志于担当旗舰的车型来说,都是永无止境的课题。

与兄弟ES的底盘结构高度一致(图片来源于汽车之家,侵删)

与兄弟ES的底盘结构高度一致(图片来源于汽车之家,侵删)

除了悬挂外,转向则给到我一些惊喜。转向手感紧实,虚位很小,伴随著打轮角度增大的转向力也非常线性,让我在各个速段驾驭这台堪称庞大的亚洲龙时都充满自信。近五米的车身对于转向的响应也很及时,能够立刻给到你指向上的反馈,但是幅度非常沉稳优雅,不急不慢。

我大多数时候都非常享受这套性格统一的架构组合带来的驾驶感受。不过在高速上也尝试过Sport模式做一些相对激烈的动作,车子给我的反馈似乎就是:我可以配合你玩一会,但是我实在不推荐我们这样相处。于是自然地切换回悠闲模式,瞄一眼仪表上的「节能波段图」,你会获得另一个维度上的满足感。


亚洲龙混动---丰田的第一性原理?

几天体验下来,感觉其车主形象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面前:他们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但对品牌、品质有自己的见解和坚持,绝不盲从。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个综合实力均衡的出行伙伴。

这价值观听上去就非常的丰田。亚洲龙在做的恰恰是:以富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不输豪华品牌的品质感和档次感;以创新引领的技术,提供最为直接的使用利益:舒适平顺和低成本。

这便是一台得体的中高级行政座驾需要提供的最核心价值。看似传统的追求,我却读出了狂人马斯克的意味,直击用户需要的本质.

当然亚洲龙还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改进,比如局部的NVH表现,比如互联车机的体验,比如驾驶辅助的部分功能,可我仍然相当推荐入手,相比同门兄弟,它有更优异的性价比;相比有些德系对手,它的可靠素质和贴心设计更会在历久的使用中不断给你带来惊喜。

这便是我,一个16年欧系车主与丰田车最长的一次相处,也让我相信:人生中或许真的绕不开一辆丰田,而亚洲龙是它们家最优秀的课代表。


日系车里面的丰田一直是我比较看好的品牌,记得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有的人不明白为什么丰田的二手车这么保值,然后车主打开了开了20年的丰田的发动机盖子,结果发现里面竟然没有一滴的漏油痕迹。那么丰田的混动技术是独立一个体系的。可以说撑起了日系一片天,比本田和日产早很多年,我还记得很多年前丰田那款普锐斯,国内很少有,香港很多。

回到提问本身,亚洲龙混动版值得入手吗,个人认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值得,毕竟混动版贵几万块呢,但是省油是必然的。油价上涨,混动车不香吗。


先说结论,这款新车就目前上市至今2年多的时间里,表现得确实不错

我当初是被这张图一下子就吸引住了

每个月1W左右的销量也表明了这款B级车的竞争力还是很不错的

先说油耗,我由于在广东常年炎热,要开空调,坐标广州 堵车蛮多的

油耗在5-6之间,加满油92的 大概260多块中石化,能跑

800公里左右

再说悬架,个人觉得有点硬,尤其过减速带的时候,挺震的

加速啥的真的很快,反应很快,指哪打哪,操控来说我觉得是真的OK的

空间来说,高度差了点,宽度和长度没的说,很舒舒服

中控看久了发现 习惯了,不丑了哈哈哈哈

真的 看久了对久了 就觉得不丑了

两个角度看看这个侧面腰身,真的很好看窝

提车是这样的

最后送一个头像图吧哈哈哈 算是福利了


丰田的亚洲龙混动版想入手的话是可以考虑的,单从外观上来讲这款车也是现代感十足,唯一一个不足的就是里面的智能互动屏操作起来有一点别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