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问,我知道自己真的很差劲,很多人会说对父母的关爱难道不是自然而然的吗…我从小很少在父母身边长大,小时候也是很爱父母的,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很容易对爸妈发脾气,会很容易不耐烦爸妈的唠叨,觉得看法想法很容易冲突,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觉得任何事情从来都没有通过商量得到解决,从来都是不停的争吵跟吼叫声,回家不愿意跟父母聊天,只愿意自己玩自己的,我该怎么办


你可能年龄还小吧,我以前也这样怨天怨地的,把父母给我的关怀看成是他们对我的控制,工作几年心理成熟点了,能够理解父母的唠叨,包容他们的缺点,接受他们的不完美了。其实关爱父母很简单的。跟他们说话都顺著,自己想做什么最好跟他们商量下(不管你做没有做好决定),平时在外多打电话,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就做好润滑剂的角色。随著他们年龄越来越大会越来越唠叨和使小子脾气的,摆好自己的心态,做自己的事说他们喜欢听的话就够了。

邀请我是因为知道我也是这样吗?

虽然心里知道这都不对,应该要尊重父母包容父母有耐心有孝心,要知道只是时代变化太快,三观差异太大…等等等等原因。

但我还是做不到,依旧像题主一样。

我父母离异,说对我没有影响那是假的,那具体有什么影响我也没觉得。所以我没觉得原生家庭怎么怎么我之类的。可能很多潜移默化的东西我感觉不到别人能感觉到吧。

所以我的办法就是离开。

毕竟距离产生美,会忘记很多冲突只记得美好。

自从我生养了两个孩子以后,我越发的觉得孩子和父母本就是一种陌生的关系。要建立亲密关系就像追男生追女生或者交知心朋友一样复杂。毕竟孩子也是个独立的个体,从小就有自己不同的脾气。我经常需要通过聊天观察去了解孩子的需求。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花心思,可是我们的父母不曾独立地看待我们,只是把我当作附属品,觉得很多事理所应当是这样,所以才会有冲突。

理解到这里其实你应该也就能想通了,父母不是天生就是会做父母的,在做父母之前他们也许连自己都还没做好,同样 你也许还没懂自己就要学会去做别人的孩子,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抱著这样的想法,也许关系会有些许改变。

先列举一下在平时沟通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情况,想想,在这些情况下应该如何操作,如:

触发自己不可妥协的底线;

可商量的事情,但自己稍占道理;

在被唠叨的时候;

。。。

其实这是比较笨的方法。

察言观色在交谈中是一项重要技能,不过对我来说,这玩意非常的累,对于父母这样熟悉的人,不可能长期这么干。所以,熟悉他们的节奏,把握住自己的节奏,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在接受和反馈中找到平衡,于是随心所欲。这是我的方式,不一定适合你。

还有最后一招,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开诚布公,说一些肉麻的话~


请问题主是不是怀著「你们作父母的,小时候都不怎么管我,都不了解我,我需要你们陪的时候不在,所以我现在做的你们不会懂」的心理?
谢邀。

最可怕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父母最想要的仅仅是一通电话,一个拥抱,一个撒娇,一份心意。题主应该年纪不大,因为等你中年之后你会越发得觉得家庭的重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