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一直很难融入群体。最近学校做了mbti测试,班上只有自己是intj/p,所以想把不受欢迎的原因甩锅给性格。随意问下,就酱


补充几点,被接纳的程度、最终放弃融入群体的原因、额外的收获、对于社交的功利性猜测。

被接纳的程度:可以看很多人的空间,也听过很多人的秘密,不得不说被信任的感觉其实很不错,但无以为报的信任也很沉重。最终得不到回应的人大多都会渐行渐远。

最终放弃融入群体的原因: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别的人可能有别的方法消解或麻木掉这种寂寞,但我不同,我本就太过孤独,而对于一直孤独的人来说,寂寞杀人。

额外的收获:高峰期的时候一条普通说说也能有百来赞和几十条评论,也算是体验了社交的虚荣感以及虚荣之下的焦虑吧。

对于社交的功利性猜测:趋利避害是生物本能,社交在某种程度上,是寻觅可建立双方关系的强者的过程,就这点来说INTP的不争,很多时候并不能吸引某种强而执著的友谊。

君子之交淡如水,浓烈的酒水大概是一辈子都遇不到的机缘。那便冷漠的独自芳然吧。

———————2019.01.31原答分割线———————

这里INTP,分析过自己难以融入群体的原因,大概是因为直觉、敏感和容易发散分析的习惯。

前两年因为想体验和放纵自己的群体融入感而频繁社交,具体的尝试表现为对熟人的邀约不sayno,练习说话之道和成为话题引导者。参加一个聚会,往往不到五分钟就能从群体狂欢的状态抽离出来,或主动或被动地感知到其他人的情绪,像是恭维附和下的不以为意漫不经心、看似一团和气的游戏里又各有各的打算之类的。但也因为很容易从狂欢状态下抽离开,经常注意到聚会中被冷落的人,不自觉地就开始做诸如,把控话题走向和调节氛围,以使所有人都能开心点的事了。然后就收获了很多朋友。。。(大概大家都挺喜欢倾听者的衬托?)私下的小团体约会也会拉上我。总之那段时间挺忙的吧,然后聚会完回去的路上就会推敲哪句话起到什么效果,会不会说多了就被认为虚伪,下一次要不要说一些更深的话。晚上躺在床上,睡不著,又至少花了两个多小时,用手机便签发泄些并不能与人交流的天马行空非常跳跃的脑洞,然后才能睡著。。。

有时候会对真诚待我的朋友怀有歉意,因为人家把老底都揭了(虽然人家可能不是很在意这种事情)但是自己因为表达能力或心理障碍,很难短时间就对别人交心(他们也不一定有耐心理解这样奇特的思维),但还是感觉相较其他人的友谊关系,我这样的太不对等了,所以会有歉意。。。

还算比较幸运,体验期之前就有一位挚友,而体验期交往过的那些朋友中,有幸得到了两位朋友的体谅,现在也维持著很好的关系,并不是全然没有收获的。

在我理解,社交都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交互行为,比如拓展人脉,比如炫耀,比如满足自己的倾诉欲,但是很可惜,对于我来说除了孤独感和存在感需要被某种程度的社交治愈外,社交这项行为通常很少具有其他意义。so to be honest, its a waste of time.(这句可以划掉)所以体验期过了,就渐渐减少了社交时间,也不会特别排斥群体活动,不过如果自己已经安排了优先顺序更高的事情,就会回绝邀约。

提供自己的经历仅供参考,如果题主想要受欢迎,那某种程度需要克制自己的一部分别人无法理解的特质,也并不很难,想要收获些什么,肯定需要付出或忍受些什么,这是很公平的。如果题主困惑于是否有必要变得受欢迎,那么希望这份回答能解部分疑惑。


如果我想,我可以很轻松的融入群体中,我可以成为普通的一员,也可以成为管理者成为领袖。

我管理过数万人的贴吧,也管理过几个千人群,当年混贴吧的时候也有迷弟迷妹,圈子里有的人觉得我很有号召力很有影响力,也有的人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觉得我很能装逼,甚至很虚伪或者很幼稚。

但讲实话,其实我自己很清楚,不管是我那些粉丝,还是那些讨厌我的人,不管是贴吧还是群里,我始终都和他们不是一个圈子。

我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圈子,这个圈子里只有我一个人,那就是我自己。

如果要我自己评价我的社交的话,那就是「我只在我感兴趣的时候进行社交,并且只在我感兴趣的圈子里混,并且只在我想要融入群体的时候融入群体,只在我想要成为领袖的时候成为领袖。」

对我来讲社交就像是一种生理需求一样,有时候我确实会装作我很合群的样子去混社交圈,去和各式各样的人聊天互动,会和同城的网友线下面基,有时候会帮忙管理一下团体,但说到底我的社交行为就是一种生理需求,也就是说我忽然想要这么做了,所以我这么做,但要说我多喜欢这么做嘛,那我还真不太喜欢。

但是生理需求嘛,大家都懂的,这种事情没法遏制的,这不是我喜不喜欢的问题,是总有这种需要。

所以在一般维持生理需求的前提下,我的社交圈子还算中规中矩,基本上只要是我常出没的圈子我的人缘都不错,在少数一两个圈子里有一定的影响力,是那种号召大家一起去搞些活动的那种类型。

但这依然不意味著我很合群,更不意味著我是这些圈子里的人,对我自己来讲我很清楚,我既不合群,也不算是任何一个圈子里的人。

之所以我和这些圈子里的人人缘好,之所以我一开口就有人呼应,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因为一种熟悉感和最重要的人格魅力。


不幸福。昨天还被老板约谈不要过于特立独行,要学会尊重领导。

知乎上受欢迎的人格在现实生活中是反的。


我因为父母强势的原因,大学时候基本是自卑低自尊讨好型人格的集合体而且幼稚。

大一一直在讨好别人,努力融进班级。

大二的时候开始抑郁。因为可能只有我在钻研专业,其他人都在攀比。穿的不好,还没钱,而且越讨好别人别人越看不起你,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我。

大三时候开始觉悟。远离人群,独来独往,特立独行。

而且也不讨好任何人。

反而很多人开始接近我。

后来毕业以后也是特立独行,模拟出一个外向人格。应酬交际还ok。

再后来改掉了自卑低自尊讨好型人格和幼稚。

变得独立自主强势。

后来开始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

用来成长和学习,健身。各方面好了很多很多。所以高看我的人越来越多。

我个人价值也越来越大,很多说我太优秀了(个人认为还差很远)

为什么一定要在群体中受欢迎?吹牛逼插科打诨?还是?

我没有刻意去应酬,但是交际越来越广,认识的人越来越牛。

人脉的本质是交换。扬长避短才是关键。很多时候别人喜不喜欢你,和你的性格无关,而在于你能不能给别人带来好处。

与其担心在群体中受不受欢迎,或者天天无效应酬。

不如用那点时间提升自己。


看到暂时没人回答,我来答吧。

我测的是INTP,而且不同网站不同题数怎么测都是INTP,应该是很典型的了。

我直奔主题,不拐弯抹角了。

受欢迎,因为他们知道我没有坏心眼,我什么也不在乎,如果有人背地里耍心机,我一定是最后一个被告知的。因为知道我对谁都没有恶意,他们没有敌对我的。

但是 这种欢迎是有隔膜的,不是他们不接纳我,而是我走不进去。

1.群体会以不同的兴趣结成不同的团体,我不属于任何一个团体。

2.我不喜欢人多的地方,而且从表面别人就能看得出,所以群体活动大家不会叫我。我通常就是一个人的时候刷手机,看到同学几个人一起聚餐或者出去逛街旅游的动态,我点个赞。

3.我是女生(从我答的话还蛮多能看出来),但我不爱逛街,不爱买衣服买鞋,不爱研究怎么化妆(学了最基础的我觉得足够),所以跟很多女孩聊天,我跟不上她们的思维,也不会出去买买买培养一下女孩之间的友谊(我逛街真的很无聊,服了自己)。

4.我不爱说话,永远是被动社交,认识的男孩子屈指可数,而且分分钟把天聊死,所以也都是浅交,过年过节都不会说祝福那种。

5.我没有胜负欲,别人觉得我个性随和不功利(其实我自己常想这是不是自私的一种表现?),有竞争精神的人不会和我太亲密。

6.我(似鸽没有感情的杀手)不会太悲愤,如果有什么大事(比如一些社会新闻)发生,我关注但不是很在乎,因为我觉得如果我只能通过网路或者媒体去在乎某个事件是没有用的(欢迎大家指正我),我认识会因某个新闻就落泪或者义愤填膺食不下咽的人,我也没办法和他们深交。

7.不同的群体对我不同。小时候因为性格太内向,有被群体孤立欺负的经历。之后遇到的都是善良可爱的人,待我非常友好~

说著说著又偏题了啊……

仅第四段是正经答案(滑稽,溜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