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现实意义上不实用吗?多炮塔神教总体上炮多但威力小,那为何不试试这种单炮台双管式的呢?


因为坦克攻防的主要矛盾是穿深和装甲,而不是火力密度。一门稍微大点的炮的穿深要比小口径炮高得多,那么我装备一门大一点的炮,你装备两门小炮,我在对抗中是获益的。

只有火力密度成问题的时候,多门炮才有意义,比如自行高炮。

战舰是另一个问题。它们通常已经装备了当时技术条件下口径最大的炮,但依然没有塞满船,所以才装那么多门炮。而且战舰互殴的命中率很低,对火力密度还是有要求的。


更粗更长才是爷们儿的追求

能装两门大口径的,不如装一门更大口径的


一个不到10立方米的炮塔内塞进了几十发弹药,大量的发热设备和一门后座距离少说四五十厘米的火炮和2-3个人,或者可以换个说法,你在一台五菱之光的中后排放上一堆一米长的,三十厘米粗的空心钢管,再放上几个嗡嗡作响不断发热的主机箱外加一根路灯杆以及两三个人,那感觉你会想砸车……现在说再加一门炮和至少一个装填手,里面的人进化成章鱼或者可以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在多炮塔坦克式微后,还是流行过一阵单炮塔多炮管坦克的:

1.德国NbFz,多炮塔与单炮塔之间的过渡,75L24+37L45

2.美国M1战斗车,2挺12.7机枪

3.美国M6重型坦克,76L55+37L54

3.苏联T-34-3,仅有图纸,76L42+2门45L46

5.鼠式,128L55+75L37

单炮塔多炮管坦克没能成功的原因在于,狭窄的炮塔内部空间限制了炮塔内乘员的行动,导致射速并不优於单炮管坦克;而两门火炮不能同时指向不同的目标的天生缺点,又使得它们在战术灵活性上甚至不如M3中型坦克,丘吉尔这样车体炮塔各一炮的设计。所以战后除了自行高炮,自行无坐力炮这类特种车辆,完全看不到其它装甲战斗车辆采用单炮塔多炮管设计。


大口径火炮的后座力大震动大炮口气浪大,如果采用并列双炮的话两炮齐发会互相干扰,分别射击会因为轴线偏离炮塔座圈加剧磨损。

采用并列双炮的装甲车辆要么是口径偏小的自行高射炮,要么是60式、wz141那样的无后坐力炮。双155炮的联盟则是纵列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