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这部电影并没有感同身受,妈妈不是像李焕英那样宠爱女儿的母亲,犹记得我在小时候被她虐的半死不活的样子。我现在自己也当了母亲,感觉骨子里也有股偏执,好怕变成跟我妈一样的母亲。说真的,看完电影我叹了口气,有种羡慕有种恨意,五味杂陈。


在读初中的时候,学校有一次叫家长来学校和学生一起听一个教育专家的讲座,其中主要是感恩的话题,再辅以音乐,全场在坐几乎都哭了起来,除了我同桌。我也痛哭流涕,赶急摸出了手机(偷偷带的,是走读,当时的气氛也顾不上被老师看见了)给我爸妈打电话说我错了,扒拉扒拉的。我妈以为我怎么了,居然还晓得认错,问题是莫名其妙的把她吓了一大跳。紧接著是卖书环节。。。。。

后面回教室,我问同桌为什么不哭,我同桌一脸淡定给我说,为什么要哭,平时自己对爸妈很好,哭是代表愧疚,这没什么好愧疚的。

从那以后,我对爸妈也不再任性。所以看了电影除了感动,也没什么好哭的,毕竟自己和爸妈幸福著呢。


不为剧情所动的,不是经历过就是认清现实。


我看完《你好 李焕英》没有哭。

是真的没有哭,而且我自以为自己是一个泪点很低很低的人,但是我没有哭。

我必须承认,《你好 李焕英》是一部好电影,真的很有趣,可以说我觉得很好笑,但是我真的没有哭。

我看完后,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正常人,但是我清楚,我对我爸妈的爱,是直接的,我的爱对他们从来不会含蓄,向来都是直接的表达。

因为我知道,父母与孩子,最直接地表达爱意,是非常重要的。

我不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一个什么都可以做到完美的孩子,我也不算一个很听话的孩子,但是我是一个永远让父母高兴的孩子。

这里的高兴,不单单是我的成绩,我的成就,因为我终究不是一个成绩多好,成就多高的孩子,但是我永远知道如何让他们开心。

我虽然不是一个总是获得赞美的孩子,但是我永远会对我父母做的一切,对他们的生活,表示赞美。

我觉得,作为一个孩子,我对于父母,我是一个很称职的孩子。当然,他们作为父母,对于我,也是用著自己的方式无条件地爱著我。

所以,爱是相互的,我珍惜与他们之间的缘分,所以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就永远不要吝啬自己对父母的爱,就像他们永远将全部的爱给予我们一样。


我妈妈和电影中典型的慈爱母亲形象截然相反。电影前部分好笑的地方我也笑不太出来,只感觉社会死亡现场的尴尬;后部分默默听著我右边的女生哭到打嗝,我默默喝奶茶……

看完电影后说实话挺失望的,我还准备好了纸巾,可惜眼角从头干到尾,不像小红花那种激烈的亲情戏更能触动我,和我与家人的争执挺像,就想到了自己,哭的稀里哗啦可惜没有带纸巾……

我想应该是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家庭不同,李焕英代表的是典型的中国伟大母亲形象,能感动更多的人,可是总有像我这样的例外呀。


看完《你好,李焕英》时间都去哪儿了呢?这个春节没能回成都,还好疫情减缓,过不久又可以爽快的回去啦~去看油菜花花~去吃小龙坎儿了~ 这几年没有时常在父母外婆身边,总觉得有的东西没法表达。尤其是小时候的时光,那段美丽的童年~忘了在哪里听过一段话:「这个世界,再没有任何人,能像父母一样…0 赞同 · 0 评论查看完整文章

实际上真湿润了眼眶!身边亲人只有我们去珍惜,而不是哭就能代替的!好好孝顺父母,认真做父母,这才是最重要的!


可能很多男的很多女的,和很多男朋友女朋友看了很多遍,所以不可能每次都能哭!正常情况下总会有个点想哭,必竟确实很符合中国人的经历,人家也是专业人士拍的!现在都大数据了!拍出来大众会有什么反应那都被拍片人的拿捏的死死的啦,就算贾玲不专业她团队是专业的吧,不然她也不是个有钱人,不会拿自己的钱开玩笑,而且喜剧人情商本来就高,也不会想不到什么样的呈现方式会让人哭!人家很懂人性的!


看电影之前我以为我会感动流泪,因为平时我是一个泪点很低的人,但是从始至终我没有留下一滴泪水,我觉得是跟我的人生经历有关。我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从此我的人生少了很多与妈妈的故事,我的人生哭也好,笑也罢,也终是我一个人的归途……


嗯,昨晚才看的这部电影,朋友推荐了几次,说很是感动

看的过程并没有哭,甚至有几场贾玲的哭泣让我出戏

我觉得一部分主要还是对这种情节有代入感,有代入自己的父母,所以自己觉得有所亏欠,当看到后半场时就绷不住了;

另一部分个人觉得是情节渲托的,一起看电影的男生哭的稀里哗啦,问哭的原因,只说是到那个情节就不行了,忍不住(惨的是我们都没有带纸巾,只能糊在衣服上了)。

嗯,还是挺有记忆的一天的。


我是属于泪点特别低的人,但是看这部电影完全没有哭,反而全程觉得好尴尬...

因为《你好,李焕英》的剧情和我之前所看过的一部电影剧情走向太相似了!!


可能太小就失去了母亲,十岁不到的年纪还没好好感受什么爱就已经失去至亲了。过早的认识到人世间的苦楚,没有父母的温暖成长的自己更像折断翅膀的小鸟。看这部电影可能早几年会代入感很强,会哭。可是想到自己的经历比主人公更惨就哭不出来,现在自己对妈妈这个词已经马赛克很多年了,没有那么多感同身受。因为自己只是一只可怜虫,在努力生活罢了。很多不愿提起的事情只是不愿意自揭伤疤而已,只是隐藏却从未好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