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简直有毛病啊,支持废医验药的人还能叫中医粉?中医粉会支持废医验药?我觉得题主对于 中医粉 黑 的定义是不是有什么误解啊。


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以下两点:

1,古人的记录能不能当成医学证据?即在「验药」之前应该把中药当成药物还是普通的杂草?中医粉当然是认为应该当成药物继续忽悠,「验药」只是锦上添花,为了能买的更好而已。

2,「验药」中无法取得可靠的有效性证据怎么办?中医粉的观点是,那是现代科学不行,你现代科技有病干嘛让中医吃药。

总结一下中医粉的观点是:你验药别影响中医捞钱和吹牛。给中医背书可以,否定中医不行。

中医粉所谓的「验药」。其实只是想狐假虎威,碰瓷现代科技而已。碰上了一本万利,碰不上,以前怎么骗人的现在还照旧呗。这是一种骗术伎俩,根本和「验药」没有半毛钱关系。


废医验药分为两个部分:

1、验药

2、废医

验药部分的精神实质,不管是黑子也好,还是中医粉也好,都是支持的。只有卖假药的反对验药。

神农尝百草这是干嘛?

就是验药呀!

真正的焦点是在废医上。废医指的是废除中医的那套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理论。而采用现代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建立起来的科学的一套规范进行验药。

所以,是不存在废医验药的中医粉的。

而中医黑里面存在著一帮废医废药的人。他们认为中药里充斥著荒谬,一个个去检验太浪费时间,还不如重新验过。


废医验药这个词很多中医粉都理解不了,语言都不过关,更何谈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呢?

遇到过持「验医验药」这种自造词观点的中医粉,要说什么看法,就是别扭、矫情、被害妄想、自欺欺人。这种中医粉往往持一部分的反社会观点,认为很多人要害他,这与其自身思想的矛盾不无关系。某些学中医的研究生尤其具有割裂性,让人担心时间久了他们的精神状态会出问题。


首先 废医验药的就不可能是中医粉,只能是中医黑了。

你验药能理解,废医几个意思?废掉理论的中医还是中医?废掉五行、阴阳还能叫中医?

就像废掉四体液学说的还是希腊医学吗?

而中医粉要保护的是「中医」,而不是「有效的中医」,理解清楚这一点,就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废医验药了


这个提问错得有趣。

中医粉提到「废医验药」就跟踩了猫尾巴一样

题主可以自己翻翻知乎,他们有一万个理由拒绝验药。

什么?你还要再加上「废医」?

妥妥的被认定为中医黑,喷成筛子好不好


屠呦呦就是废医验药

但是中医粉认为她是中医粉

当然只是在获奖后才认为她是中医粉的

以前中医及中医粉都骂她中医黑


http://newxys.com/xys/netters/Fang-Zhouzi/kexueshijie/zhongyi43.txt

◇◇新语丝(www.xys.org)(newxys.com)(xys10.dxiong.com)◇◇

存医存药、废医存药、废医验药、废医废药

·方舟子·

人们说的中医药,指的是中国传统医术,它分为医和药两部分,也即治疗理
论和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等)。有关中医药的存废,也就有了四种可能组
合,即存医存药、存医废药、废医存药、废医废药。其中存医废药(保存中医理
论、废除中药)在实际上不可行,应该没人会主张,所以我们这里只需考虑剩下
的三种组合。

多数中国人都是既相信中医理论又使用中药的,认为中医药都是老祖宗传下
来的,就一定都是正确、好用的,不比西医药(现代医学、现代药物)差,甚至
更好。这种态度,就是存医存药。

但是中医理论体系不过是古人对人体、疾病朴素而粗浅的看法,并不是一个
科学体系,充满了缪误,与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是格格不入的。如果我们相信科
学是普世的,医学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那么就只能相信现代医学,而抛弃
中医理论,也就是废医。

这也是现代以来最初质疑、批评中医的那些人,例如鲁迅、胡适、陈寅恪、
傅斯年、丁文江等人的看法。但是他们虽然否定中医,却并不否定中药,认为中
药还是有用的,可以保留,用陈寅恪的话说,是「中医有可用之药,无可通之
理」。这种态度,就是废医存药。

但是「中医有可用之药」不等于中药就都可用,中药可以保留不等于中药都
要保留。中药有的源自巫术、迷信,有的是经验的结晶。巫术、迷信固然不足为
凭,经验也不一定可靠,里面会有太多的错觉、误传。那么怎么知道哪些中药是
真正有效而且安全的?像中国药监部门那样认为长期使用的中药,甚至是只要在
中药典籍里有记载的中药,就一定是安全有效的,就可以上市,这是很荒唐的。
一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只有经过了科学方法的检验,才能认定。所以在大约
15年前,我提出对中医药应该采取废医验药的态度,废除中医理论体系,用现代
医学取代,并用科学方法检验中药(以及针灸等其他中医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
性。

有很多人似乎也在做著「验药」工作,用生物医学方法验证了很多中药的有
效性,发表了很多论文。但是这些研究是先认定了某种中药有效,然后再去证明,
目的是为了推销中药或宣传中医的博大精深。它们要么非常初步,要么经不起推
敲,要么干脆就是造假,总之,都不是我说的严格意义上的「验药」。目前还没
有哪一种中药被严格地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否则就可以申请获得美国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了。中药厂家也是认可FDA的权威性的,一种中药完
成了FDA认可的二期临床试验就可以当成重大成果吹嘘,误导国内消费者它已经
获得FDA批准。实际上一种药物必须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证实其安全、有效才能获
得FDA批准,而目前并没有哪一种中药通过了FDA认可的三期临床试验。

有些反中医的人因此采取更极端的态度,认为「废医验药」已经过时,应该
废医废药。他们的理由是已经对中药验了这么多年了,没有一种能获得FDA认可,
可见中药都是没有用的,没必要再验了。他们这么想其实是受了中药研究者的骗,
把我前面说的那种旨在为中药做宣传的假验药当真了。其实真正从事验药的很少,
按FDA标准来验的更是寥寥无几。不要说检验中药的有效性了,连相对比较容易
做的中药安全性检验工作国内都没有系统地做,马兜铃酸中药的危害还要靠国外
研究者发现,可谓中药界的耻辱。

提倡废医废药的人还有个理由,认为从天然产物中发现药物的研究已经过时
了。虽然在现在天然药物研发已不是新药研发的主流,但是这并不意味著天然药
物研发已经过时,不可能再有所发现。例如,去年FDA批准一种治疗癫痫的新药,
就是从大麻中提取的大麻二酚。在FDA批准的药物中,超过三分之一源自天然产
物,其中大约一半源自哺乳动物,四分之一源自微生物,四分之一源自植物
(Drug Discov Today. 2016 Feb;21(2):204-7)。在源自植物的药物中,80%与
其传统用法有关。(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1 Mar;109 Suppl 1:69-75.)
这其中,几乎都与中医药无关,我知道的只有麻黄碱是源自中药麻黄。这并不意
味著中药只有这一种可用。有些中药已被发现含有有望成为新药的成分。例如中
医传统上用于治疗疟疾的常山很早就被发现含有抗虐成分常山碱,只不过毒性太
大没法用于临床,但到现在仍有人在研究把它改造成抗虐新药(反倒是著名的青
蒿素其实和中药没什么关系,我以前已多次论证过)。

可见废医废药不过是一种偏激的观点。对待中医药的理性态度,依然是废医
验药。除了研发新药,更紧迫的是系统检验常用中药的安全性。想要禁止人们使
用中药不可行也没必要,但至少应该让人们知道所用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不
能一直以「尚不明确」糊弄人。

2019.9.2

(XYS20190911)

◇◇新语丝(www.xys.org)(newxys.com)(xys10.dxiong.com)◇◇


验完药,中医基本也就废了。你看看青蒿素提出来治病还需要君臣佐使么?越是云里雾里,越是故弄玄虚才能利益最大化。


我对中医一直的观点都是验医验药标准化。通过的留通不过的扔。

对的,我早就是个知乎硬点的中医黑。


废医验药还叫中医粉?

呵呵,比中医黑还黑啊


其实中医黑才不管你搞啥,只要你能证明你能治好病,哪怕是奥特曼医或者JOJO医都没有问题。


不会有的。

屠呦呦验了几百上千个方子才提取到一个有用的青蒿素,可以算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其他的,就算你穷尽中医有史以来的所有方子,也很难找到几个有用的,这不是打他们脸吗。


废吧废吧,废了也就没那么多废话,都别看中医,反正我会


废医验药,胡说八道!

真正懂医的人看到这四个字都笑尿了。什么是医,什么是药都不知道。

实在懒得写了,费劲写一堆也没啥用。简单点说中医的药和西医的药是不一样的。用西医的方法提取药用在中医身上是不会有太大效果的。没有医,也就没必要有药,一个简单的感冒,不同岁数,不同体质,不同季节,要开不同的药。光药方就十几种,这十几种药还要根据情况有不同的比例,服用后还要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你废了医,怎么开药?你以为从药里提取有效成分做成药片就能治病了?笑死!


废医验药就是要断了中医的根,这是最黑的中医黑好伐。。


废医验药?你们这是在浪费国家资源,中医就是跳大神喝符水的东西,你废了跳大神就能把喝符水验出花来?


先说个题外话,提到废医验药,很多人都会说到双盲试验,并以此为金科玉律。

其实现代药物也很多不做双盲试验的,或者说没有做完整的双盲试验。举个例子,著名的普利类药物(蒙诺) 沙坦类药物(科素亚),它们都对其降压功效做了完善的双盲试验,然而,这两类药物主要被应用在降低尿蛋白 控制慢性肾炎进程上,针对这个治疗效果做过双盲试验吗?没有,甚至也没有几例应用此药物成功控制住病情的案例。但是这么多年来,这两类药物仍然是肾炎患者的指导用药,这两类药物还是被称为近20年来最伟大的肾病用药发明。

双盲试验本身是片面的,很多药物的疗效并非简单直接,尤其是慢性病,药物开发基本上走 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缓解症状的路线。在长达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治疗中,影响因素太多了,很难判断,往往还没有总结出药物的全部数据,就被新一代的药物淘汰了。

回到正题,我觉得废医验药,不是简单的把医理扔进垃圾桶,把现在所有的药方验证治疗效果,正如上面所说的,验证一种药的治疗效果很多时候是难以完成的,无论中药西药。

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及融合,关键在于如何准确定义中医中所辩的「症」,尤其是现代医学不认为那是一种「病」的情况,能够把中医中的「病」转化成现代医学能够精确定义的「病」,验药才有意义,否则只能是徒劳


这完全是撕逼大战吗 都在秀存在感 建议粉和黑集资去验药 用数据说话 不要人云亦云


中医关键的就是理论,理论通了,什么都是药。声音,颜色,时间,食物,方位,什么都可以作为药来调理人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