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經開始傳入中土的時候算,已經處於佛法的像法時代了,因此對佛法本意的曲解是由不得人的,根本原因還是根性問題。投生像法末法的人根性比正法時代的人差得多,末法時代人的根性就就更下劣了,可以說中國佛教千百年來真正明白佛法原意的人少之又少,這不是貶低中國佛教,而是說這是佛法在流傳中必然的發展過程。

佛法為什麼只能存在一段時間,按佛說的正法500年,像法1000年,末法10000年,之後就沒有佛法在世了,因為人的根性就是這樣,越往後根性越差,越往後對佛法的理解越偏離佛說。

在此基礎上,說一個被徹底被誤解、誤讀、否認、曲解、徹底偏離本意的概念:「空」,還有一個沒有被重視,或者說不以為然或者說也被忽視的佛法綱要:佛說三時判教。

如果理清這兩個「概念」,可能我所說的「佛說法的原意」你就能懂,可能會恍然大悟,也可能會更加混亂,所以理解了是根性問題,不理解還是根性問題,個人有個人的造化,隨緣了。

現在人怎麼解釋空的?

佛教哲學辭典

梵語舜若(sunya)的譯名。原義是空虛、空幻。印度人以發現零的概念而知名,相當於這個零的梵語即是舜若。最古老的佛典之一&(Suttanipata)說有:「須常留意,打破固執自我之見解,觀世界為空。如此則可超越死亡」。一切的事象時時刻刻變化不已,其中並無固定的實體存在。於婆羅門教是認為人的存在根柢有一固定的阿特曼(我。atman),釋尊則以視事物為固定,且執著於它,正是苦惱的原因,而說世界為空。其後,此一觀念以「一切皆空」形成佛教的中心思想。雖說一切皆空,但並非厭世的消極看法,而是意味無固定的偏見或先入觀,一五一十地看清變化不已的諸法(一切的事物、事象)實相。但在釋尊滅後約百年以後的所謂部派佛教的時代,出現了「說一切有部」,認為一切事物皆是有實體的存在,大力提倡「三世實有、法體恆有」等的實有論。批判此種的實有論,而在大乘佛教發展出「空」的理論。此大乘所說「空」的理論,出現於般若經典,由大乘的大論師?龍樹集其大成。龍樹將釋尊所說脫離苦行與快樂兩極端的中道實踐論、及緣起思想,結合空觀。亦即,一切的事物、事象並無本體(梵語svabhava)而為空的存在,且是依其與他者的關係而生起(緣起)的一種存在。但人卻把事物、事象看做固定,時而執著、時而嫌惡。脫離此種的偏見或執著,如實看清事物而展開行動,即相當於中道。如上所述的空∥緣起∥中,雖是龍樹的主張,但在&及龍樹的思想傳入以前,中國早已存在老莊思想的「虛無」觀點。故而,「空」被當做「無」來接受,演變成脫離「無(虛無)」、「有(實體)」兩極的「空(中道)」,即是脫離「空(虛無)」與「假(以實體出現的現實)」的所謂「中」的模式。並且促成了將一切事物從「空」、「假」、「中」的三個觀點進行觀察,以如實認清其真貌(三觀)的中國佛教獨特的實踐法出現。

中華佛教百科

表示佛教根本立場的概念。相對於『有』,而具否定存在實體之意。但並非『無』或『虛無』。音譯舜若、舜若多,又作空無、空性、空寂、空凈、非有等。

佛教所說的空雖有多義,然大致不出人空、法空。人空又稱生空、我空。系以自我(a^t-man)的實體為空;法空則是打破主張諸法之自性(svabha^va)恆存不變的迷執,認為諸法皆由因緣和合所生,並無實體存在。一般而言,小乘說人空,大乘說二空。然小乘亦非全然不說法空,如《舍利弗阿毗曇論》闡明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等六空。《大毗婆沙論》亦說明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散壞空、本性空、無際空、勝義空、空空等十空。特彆強調空之思想者是初期大乘之般若經典,以及歸納《般若經》空義的《中論》。又,此『空』有理論與實踐二面。理論性的空,指一切物質無固定的實體,乃無自性空;實踐性的空,指無所得、無執著的態度。另外,大乘諸經論亦分類解說析空與體空、但空與不但空,以及四空、七空、十一空、十八空、二十空等,為對空義之多種角度的解析。

概括的話就是說:佛教的空,不是「無」、「沒有」的意思,這個空,是指所有的事物都因緣所生之法,究竟而無實體。所有事物的本性,或者說它的本質,都是各種因緣聚合而成,本來是沒有這個東西的,不是固有的,這個特徵稱之為空。

也就是說,說桌子空,不是說桌子不存在,而是說桌子是非獨立、非常一不變的存在,是沒有我們以為的那個永遠不變的「自體」。用基本粒子概念來解釋就是說,眼前的桌子空,因為它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而基本粒子是永遠在變化的,因此沒有一個不壞不變的桌子,凡夫認為有桌子存在,是因為我們執著有一個不壞不變的桌子,而佛菩薩是發現了世界是永遠在變化的這個真相,佛菩薩雖然看到了「桌子」,但是它不執著那是桌子。

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緣起性空,真空妙用,當體即空,即空即有等等在佛的經論里沒有的概念。

我只能說,這叫什麼玩意兒?佛不執著不壞不變的桌子,凡夫執著一個不壞不變的桌子,這跟物理學有啥區別,按這麼解釋佛菩薩有何高明,直接學物理學它不香嗎?物理學就是說物質是由基本粒子組成,並永遠處於變化之中,根本沒有一個不壞不變的物體存在,一切都是基本粒子的因緣和合。那還學啥佛啊?學物理學就行了唄。往小了說,隨便大街上拎出來一人,問問他「你是不是認為存在不會死的人,不會變的物體」?,看他抽不抽你。

如果換個思路,承認佛說的「空」就是無,就是不存在,承認佛說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眼前的一切山河大地、男女老少、宇宙星辰根本沒有、徹底沒有、壓根沒有,你可能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哦,原來佛說的是這個意思啊!

應做如夢觀:五蘊皆空的「空」是什麼意思??

zhuanlan.zhihu.com圖標應做如夢觀:為什麼佛說我們面前的世界不存在??

zhuanlan.zhihu.com圖標應做如夢觀:科學怎麼分析「物質世界」??

zhuanlan.zhihu.com圖標應做如夢觀:證明眼前世界不存在的兩種角度?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佛說三時判教

因為佛是對不同根性的人講不同的法,表面看佛法好像小學、中學、大學的內容都有,但是佛講的佛法肯定是有次第的,最起碼的劃分就是聲聞乘和菩薩乘的不同,因此判教就相當重要。

判教以誰為準?首先以佛說為準,如果佛沒有判教,地上菩薩的判教為準,實在不行才找凡夫位的祖師大德。

佛有判教嗎?有的,佛一生說法唯一的判教就在《解深密經》里。

應做如夢觀:佛說三時判教?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在解深密經里,佛認可勝義生菩薩的說法,其實就是佛親口承認了「三時判教」的說法。

佛把佛一生所講的佛法,總結為三個階段。

1,聲聞階段,講「法有人無」的道理。

大乘分兩個階段

2,般若階段,講「人法皆空」的道理,就是說凡夫見聞覺知的一切都不存在。

3,唯識階段,講「唯識無境」的道理,就是說在「人法皆空」、凡夫見聞覺知的一切都不存在的基礎上,講唯有「阿賴耶識」是真實存在,是阿賴耶識的運行讓凡夫眼前產生了好像是外境的存在的假象。

因此到唯識這裡,佛才把所有的佛法完全講完,把有什麼,沒有什麼都講清楚。沒有什麼?凡夫眼前的一切、見聞覺知的一切都不存在。有什麼?唯有每個眾生的阿賴耶識存在。

所以判教重要就重要在這裡,它是學習佛法的大綱,如果沒有一個大綱,學習佛法是非常容易產生混亂的,對於沒有學過佛法看過佛經的人,他會在有的佛經里看佛說「有」,在有的佛經里說「空」,在有的佛經里看到「非空非有」,等等相互衝突的概念。

現在的問題是什麼?

或者沒有看到佛的判教,以祖師大德的判教為依據,首先祖師大德的水平怎麼樣?能跟佛菩薩比嗎?他理解出來的東西是佛菩薩的意思嗎?這是很大的問題。而且跟佛菩薩的判教一比,我們就能發現佛的判教相當乾脆利落,有什麼沒用什麼說的清清楚楚,而祖師大德的判教跟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

或者根本不承認佛的判教,或者曲解佛的判教,說中觀/般若了義,唯識不了義,用中觀批破唯識,這種人也很多。

OK,到此為止吧,懂得人自然懂,不懂的人說再多也不懂,個人因緣個人造化。


謝邀!

今天為病中親友開解,正好寫了點小文字,您可以看看,看是過份解讀了佛法,還是越學越覺得不能解佛法大海於萬一。

下為正文:

為親人開解,雖雲針對,實為試圖以大白話闡述顯教入門之共法共途,故錄之,希有益

二哥,這陣子辛苦了,身心受大苦時,重要的是不要被苦擒獲征服,而是要明白什麼是苦以及如何滅苦,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簡單討論與剖析苦及苦的止息。

首先,苦的生起以及如何知覺苦,先談知覺好了,知覺是怎樣子的:根、塵、識。

根就是我們感知、思維的器官:眼耳鼻舌身意。

塵則是感知、思維的對象:色聲香味觸法。這裡有個重點,對象是包括全部物質界和精神界的。

識:對根塵相觸和合而生的現象界進行認識與了別的功能,共八識,今天我們暫時只涉及前六眼耳鼻舌身意識,而不討論末那與阿賴耶識。

好,通過對感知體系的定義與分列,可以認知到我們的世界非唯物非唯心,而是相互作用,相應而起的心物一元、主客一如的世界。

表面上看認識到這點對我們目前並沒什麼幫助,只是玄談,但其實恰恰因為此才提供了我們滅苦解脫的可能性,暫時可以這麼講:既然是普遍聯繫,相應而起。那麼心身互動,身有限而心無限,自主內心,心的解脫就意味著無限的可能。

能想明白嗎?想不明白也沒關係,暫時放一放。

下面進入最最關鍵的一點:緣起觀!

以前反覆強調過,如實觀察,會發現宇宙萬有(一切事物現象)均依一定條件(因緣)生起。那麼當我們的視角不自我拘泥於萬有中的某一有,而是擴至萬有,是不是會發現萬有普遍聯繫、互為條件、互為結果、不斷變化,互相支撐生滅?

好,再把視角轉為某一有,構成此有的諸多要素條件是不是一直在變?那麼此有是不是隨變?此有會是獨存而恆常不變嗎?

當然不會,這叫無常觀。

明白無常有什麼好處呢?我們的心就不會被困在某種有態不得疏解,比如:有痛。擴下去就是比如:有死。

說到死,再思考一個問題:既然事物現象隨時隨地發生變化,那麼一個變化後的東西還是原物嗎?是不是原物已滅新物生起?

這叫剎那生滅,即生即滅,無物可住。

吃奶的老偉和如今病床上的老偉,認識小華前的和後的,是同一個嗎?奶你和病你是如此不同,從身體到心理,奶你早已滅去。

明白了嗎?世人常處生死中,方生方死,如浪花般旋起旋滅,剎那生滅,所以沒什麼好怕的,畢竟其實早就習慣了。

也許會問,那麼是什麼在相續,相續以奶你為你,直至以病你為你?是記憶嗎?記憶靠的住嗎,如何認定是記憶而不是缸中之腦或不是黑客世界的尼奧?這就涉及到末那識與阿賴耶識了,今天先不聊,以後有條件我們再討論。

現在聊當下:滅苦及其實操。

前面試圖用大白話,沒太用佛教語言,但其實就是佛法:緣起觀乃至無常觀無我觀生滅觀苦空觀,合在一起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中的苦諦,不了解沒關係,下面咱們繼續白話。

說到滅苦,首先得知道什麼是苦,苦是什麼?

建議先思考下,或者回頭看看緣起,嘗試觀察思維(如理思惟、如實觀照是我們一直強調並堅持的喔),推論給出一個答案,再繼續討論。

好,苦就是無常。無常苦空是一切事物現象的本質,從緣起可知,事物永在變化無常中,這種無常是永不止息剎那不停的,而這種變化或者叫生滅的不自主不可控就是最大的苦。

當下的痛能控制嗎?

或云:麻藥嘛。這是控制還是欺騙?這只是欺騙感官。

Ok,苦是苦在幻變無常,不自主不可控。那麼對於一個不明理的人來講,就只有咬牙承受,無人可替亦無可緩解,這叫白白受苦,枉生枉死,這個意義上,根本的最大的苦是無明之苦。

無明就是不懂事不懂理,反覆輪迴,白活了一場又一場。

下面繼續推證:緣起觀之,苦是苦在無常,那麼明白了此點,是不是苦也是無常的?苦也是靠不住的。

能想明白嗎?

以痛為例,痛這種現象也是因緣條件所生,既然因緣條件生,那麼前面己證:剎那生滅。當你覺知時,痛己滅去,然後又循環,新痛起,又覺知。換言之,痛是靠不住的,知覺也是靠不住的。這叫不實。

把不實當實,以無常為常,這正是苦相綿延的原因所在。

其實以上說的是空性正見,要明白此理很難,是一大關,古今萬千佛弟子學了一輩子止步於此不知多少。

不明白也沒關係,留下菩提種子,以後的日子努力學習修證,終必有成。

下面聊實操。

實際操作法其實很多很廣,念佛、誦經、四禪八定、真言、戒護等等等等,路萬千,終不過八字: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各人因緣根器不同,所以路要二哥你自己找,下面引用師友並結合自證(下面括弧里的理解,或許狗尾,僅供參考),嘗試用白話解釋下諸多制心法門之共法關鍵:

你需要注意力足夠集中在某種相(所以說路要自尋,因為所緣不同,我個人是佛號)上才行,也就是定力。

比較有趣的地方是,當你注意力夠集中時,你才能發現你的注意力不能徹底穩定的集中(如果徹底穩定了,那不是違背緣起嗎?),而此時,你通過並沒有徹底穩定的注意力會發現(以幻修幻),你所知道的貌似穩定的一切從來因為注意力的不穩定而不穩定,而此時,你就會想去探究一個問題,那就是注意力從無到有的那個點在哪?因為這個點,也就是意味著你知道的一切,從無到有的點。而那個點,同時也就是念起的點。

因為你仔細想想找到這個點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有個所謂的看不到的玩意,不需要任何念頭和注意力,也在知道事情啊[調皮](此處與一切神論或靈魂說的分野在於:無所得心,畢竟空)

因為通常人們覺得知道事情是因為思想或注意力,然而,一旦洞悉了注意力從無到有的那一時刻,就等於證得了知道事情的那個玩意,不是所謂的注意力了或思想了唄。

(大概念上一切修法都是禪定,禪定並非坐成無知無覺的枯木冷岩,而是活潑潑的,置心於一境,活潑潑的去觀察與發見。首先你要認知事物,也就是所緣境。那麼要認知,必定是根塵相觸而生識,觸則必定是凝聚注意力,而注意力能恆定嗎?不是同處無常遷變中嗎?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注意並知覺叫知道的話,那麼知道在知道的是什麼?誰在知道?能所雙泯。)

最後說幾點:

一、既然最後講實操,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講,而是從教理入手。因為修行人千萬記住:正見為導。根本正見立起來了,畢竟解脫,而如果正見偏了,基本上就都完蛋了。

二、後面的一些內容很難,難在1、我也僅是個懵懂,路上人而已,未來大家共同參學探究。2、到那個程度,非言語境,非思議境,關於此,後面我會再貼一篇師友們的討論過來。

祝二哥早日脫苦得解

再最後,迴向(整個大乘佛法之根本,以後任何修行完畢都要如是發心迴向):

凡有功德,悉皆迴向阿彌陀佛凈土

迴向法界一切眾生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南無(至心歸命)阿彌陀佛

附錄:

語言的作用是指向作用,而指向的意思是說可以用語言符號來對應不變的對象。問題在於,相上來講,沒有對象是從來不變的,而且沒有對象是單獨在變化的。根,念,境總是在相依而變。所以,語言的指向作用在最嚴謹的角度來看是失效的,而語言一旦失效,也就意味著邏輯的作用失效了,因為沒有任何邏輯,是不通過語言符號構建的,也就是說任何邏輯只能作為假立而使用。一旦認為是完全精準的,那麼就錯了。

其實,僅僅無常是不夠的,一者,必須是剎那無常,否則不夠徹底。二者,必須是一起在剎那無常:比如,當看到所謂的對象時,不要僅僅去體會這個對象是無常,而同時去體會,這個對象(色法)無常時,眼識此時也是無常的,同時,還要去體會眼根此時也是無常的。也就是明白所謂的對象無常,其實也可以說是眼識無常,眼根的無常,三者的無常是一起發生的,而不是每一個獨立的在發生。這種明白,一開始,是要從思維入手,借著思維的輔助,去用體會去驗證,讓這種體會成為一種不靠思考,也清楚的體會。而體會時,也就是等於說所謂的體會對象,不再是所謂的環境了,而是:肉體的感官系統,各種思想和情緒,以及此時此刻的所謂環境。而當把所謂的肉體感官系統,思想和情緒,還是此時此刻的環境,都是作為體會對象的那刻,所謂的自己就已經等於從所謂的肉體感官系統,思想和情緒,和此時此刻的環境中剝離出來(不是真的剝離,而是對治了身心為自己這種錯覺)。也就是說所謂的自己,已經成了體會本身,而不再是所謂的環境,所謂的肉體感官系統,或所謂的思想和情緒。於是乎,只有不變的所謂體會,和相依的剎那無常。

關於止觀,到底哪個更究竟或說可以永遠不變。可以通過一個簡單邏輯來知曉:任何人為添加而出現的東西,必然會因為添加的消失,而消失。修禪定是什麼,是人為的去集中注意力,讓注意力提升到一定的境界,那麼也就必然會因為注意力集中度的喪失,而失掉這個境界。禪定其實就是相當於一個科學用的所謂的顯微鏡,你能讓顯微鏡一直用下去,不壞嗎?所以,關鍵不是顯微鏡本身,而是通過顯微鏡發現的結論。而發現就是所謂的觀。而這裡就等於,通過顯微鏡發現,所謂的身心境,其實本來就無法影響觀察本身分毫,而明白,自始至終都是陷入了某種因為觀察不夠細,且各種先入為主而構建的誤區當中。所以,從解脫輪迴的角度,也就是等於時時刻刻注意不要再陷入這個誤區中就可以了。而這個注意要達到的效果,不是為了添加一種打掉誤區的力量。如果認為,注意力是為了打掉誤區,那麼又陷入了另一種添加中。這個注意要達到的效果,是要讓誤區,因為不再進行任何人為添加而自己消失掉(因為即生即滅)這是唯一徹底的方法,也就是放棄任何方法。

舉個例子。如果你有禪定功夫,你可以通過禪定,來讓自己身體清涼,來打消身體產生的熱感。因此,你就不會因為炎熱而產生煩惱。然而,你是不怕熱了嗎?不是啊,不過是別人用空調時,你通過禪定產生空調的功能罷了。要是這樣就叫不怕熱,那我直接開空調的效果,和禪定沒差別啊。而不怕熱是什麼呢,我不用禪定,我就是觀察我身體的熱感是怎樣變化的,此時情緒是怎樣變化的,想法又是怎樣變化的,在觀察的過程中。對熱的害怕或厭煩,不再出現。而之所以不再出現,而是因為通過觀察而出現的瞭然:熱就熱唄,反正即生即滅。

所以,涅槃是發現出來的,不是通過禪定來維持出來的、

定的作用是輔助慧。當發現了自在慧,就會發現定力只可用,不可靠。


你要指出具體哪一部經的那一句話被過分解讀了。以凡夫的三觀和見地去解讀佛經肯定會有過分或不足之處。


談不上過分解讀,只能說曲解。

比如,佛說,即非,是名。有人說是辨證法。

這一類的解釋很多。

先避免受誤導,應該看一看唐朝時期法師們的解釋,與古印度法師的解釋。言必有據,據指的是古代名法師曾經這樣說過,或者佛經有這種說法。名,就是名氣大,雖然有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之說,但傳承多年的名也不是白來的。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地藏菩薩

熊貓因為推崇而被超級喜歡吧

直至有一天傳聞熊貓傷了飼養員

世人才幡然醒悟,熊貓不是貓,而是熊。

而佛法不一樣

佛法的作用是讓一個人逐漸的完善自我,最終讓人離苦得樂,得自在,得大解脫,登極樂凈土。

推從備至也毫不過分

至於您說過分解讀,不明您的意思

佛法是沒有缺點極致完美的

再如何過分解讀也還是極致完美的


沒有。

世間人對佛法的信心一直不夠堅定,對經文內涵的充分理解都談不上。


現在就有過份解讀的,而且不在少數。

本來就是講道理的話,總是要解讀點密意出來。

佛陀生怕咱們看不懂,他怎麼會搞那些個密意呢?


佛經一直被過分解讀。這種情況我們叫「迷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