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作者并没有过任何了解,不知道他的生平,也不知道作品的创作背景,不知道他本人的写作风格,也不知道他的思想主张,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在我的脑海里能勾勒出作者的形象,起码我有一些仅基于这本书的对作者的看法。

这一定是一本颇让作者满意的作品,作者对他文中提出的观点都十分确信,所以才会言之凿凿地对自己观点定义为「你无法接受的」但「不得不说的」。如此看来,作者当然也是个十分自信的作者。

我想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读者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代入过多感情。毕竟书中一直在批判极端与盲从,批判断言式的说理;而作者的主要写作方式,就是结论的堆积,是充斥了断言的说理,读者一旦代入过多感情,也自然会走向了文中批判的极端和盲从。这是让我觉得这本书颇为好笑的一点。

除开断言的方式,结论的堆积,值得肯定的是作者极佳的文笔和幽默的语言。譬如在讲:只有一种情况下,13个人同桌进餐确实会带来不幸,这种情况就是饭只够12个人吃。再比如文章最后在讲文明时:文明也许仍然华丽,因为久远的历史赋予它的外表尚存,其实它已成了一座岌岌可危的大厦,它没有任何支撑,下次风暴一来,它便会立刻倾覆。

代入平常心来看这本书,有很多有意思且有一定道理的可取之处。文中主要的观点凝练大概就是关于群体的批判,而批判的原因以下只谈自己感兴趣的几个方面。一是群体可以不用承担责任,更容易暴露人的破坏性本能。的确,这里作者提到了一个名词——无名氏。因为群体是一个无名氏,所以群体里的成员就像是不用承担责任,虽然在当代,针对群体犯罪法律也不会姑息,但法不责众的事例也仍然存在。至于人的破坏性本能,把破坏性称之为本能我也不知道恰不恰当,但在群体中,人们似乎更易怒。我在刷微博,看舆论的时候,脑海中常常浮现这样一句话「为什么这个社会戾气这么重?」记得在学习历朝严刑峻法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会感慨太过于残忍,并自豪处在文明社会的我们抛弃了这种刑罚。但在网路上,是马蓉出轨还是三色幼儿园,是北电侯亮平还是日本江歌案,有多少人说要将施害者处之极刑又有多少人随之附和?当然,我们都知道这只是说说而已,但这实质上就是在借言论发泄,暴露的就是破坏性。

而如果说上述的暴虐都有一定原因,那作者提出的另一个观点就让我越发相信破坏性的确是人类的本能,这个观点就是人们常将这种本能作用在动物身上。回看古代,总有君王在固定时间和大臣一起在猎场狩猎,并将其作为一项娱乐活动;而在当代,社会上部分人对狗的不满也让我震惊。我的确承认,这里面可能有人被流浪狗伤害过,被其他人家不拴绳的宠物狗妨碍过,但这都不是暴虐的理由,更不能成为迁怒的借口。我们将毫无关系的人和人之间触犯的行为称之为「报复社会」,我们将这样可以逃脱法律惩罚的人称之为「精神病」;那为什么有人无缘无故向狗投毒,厌恶狗以至于说出杀光死光这种话的人还能获得别人的赞同和理解?冤有头债有主,何况让我觉得有些人是无冤无仇的跟风,要给这种行为找一个借口,破坏性的本能这个我还真能理解和接受了。

在群体里不用承担责任故而更容易暴露人类破坏性的本能是原因之一。其二是群体中容易传染情绪。什么样的情绪?感性而非理性,本能而非冷静的情绪。最近微博上到处都是谈论具惠善和安宰贤离婚一事。这件事情的走向很有趣,很特别,原因是还没有反转,网友站队一致。而回看两宋离婚的时候,事件持续时间不长却不断有新的两方立场的爆料以及站队摇摆不定的网友。为什么这一次如此特别的站队具惠善?让我们来看一下具惠善的金句:他好像只是非常短暂的爱了我一下;就像你当初说服我那样,这次也负责说服我离婚吧;我是住在家里的幽灵,你曾经那么爱过的女人变成了僵尸。如果说离婚事件爆料前后他们的故事唯一没有改变的,大概就是这个像电视剧的画风吧,之前是唯美爱情风,现在是怨妇复仇风。

就是这种言论,不冷静不说理,满满的感性,打动了万千网友。对于他们之间的事情,你我皆不是当事人,我也不知道谁对谁错,只能说具惠善真的很聪明。当代社会已经有了「白莲花」这种词,已经是人们想抛弃这种走感性风的进步了,假如你这样代入一下这件事情,假如现在看到的不是真相,会不会觉得自己是被白莲花欺骗的愚蠢男主,自己引以为傲的鉴婊实力有没有打脸?

除开群体这个大问题,书里面也提到了很多颇有前瞻性的观点,代入到当今仍然不违和。比如对应试教育的批判,比如有关媒体的堕落,再比如对犯罪的看法。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主要是从作者对应试教育培养人才缺乏实战性针对性的角度;关于媒体的堕落是作者认为媒体不再引导舆论而仅仅是提供信息并且一味罗列大众的意见,缺乏媒体自己的观点自身的表态;对于犯罪的看法是作者认为犯罪没有高尚和卑劣的分别,至少对于被害者来说是一样的。在这里我就不得不提以为近几年大火的日本推理小说作者——东野圭吾。不谈他的推理情节和文笔如何,至少让我反感的一点是他讲犯罪套上了情怀,似乎有情怀的犯罪有理由的犯罪就高尚一般。

在这本书中的另一个收获就是我获知了历史的另一面。对于法国大革命,对于巴黎公社,在我的历史课本上基本只有肯定,而作者恰恰相反,是只有否定,秉持著怀疑精神,两方的观点就能为我互相补充。

在这篇文章里,我只想提作者让我觉得值得学习和肯定的观点,里面一些过于偏激且不适宜当今社会的观点就不赘述了。在这本书里,对于群体只有寥寥数语的肯定,就是社会需要群体的热情和冲动,需要英雄主义。这是情感上的肯定,而对于群体的理智是一味的否定。所以听从别人的意见,我打算接下来读《群体的智慧》这本书,把在《乌合之众》里困扰我的问题,在那里寻找答案。


  「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但其强度各有不同」,「群体可以杀人防火,无恶不作,但是也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

  从书上摘抄了几段话。从全文来看,其实书全文都一直在强调「群体是没有智商的感性动物」,刚开始看的时候并不认同,因为它全文都是观点,每一页都在用强烈的主观印象影响读者。但后来我又看了一本大佬推荐的《故事经济学》,虽然这本书没有提过群体的特性,但以外的以前看的好多观点重合,和美国各大媒体的报导方式一样:观众最喜欢的是故事,而不是冷冰冰的事实。然后寒假又读了一遍,深有感触。

  人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故事,而不一定就是事实。

  就像当时大家狂推这本书,而这本书的销售情况也恰巧反应了书名,而大多数人都不觉得这本书是在说自己。

  这就是群体和个人的区别。当一个人自己做一件事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倾向于更冷静,看待问题更全面,也更容易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一旦成为群体,大家更倾向于智力平平,他们更想要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是对的,但一定是感情饱满、有影响力号召感、值得骄傲传唱的事。比如网上逼捐,可能企业的流动现金不多,但公众仍然要求大企业就一定要捐大钱。群众的组成不固定,人员构成也很随意,但其恐怖的传播性和感染力,决定了群众所做的事情不能仅仅是由理性的判断组成,一件事情要滚雪球似的传播起来必须有几大要素(我自己想的,可能不是很齐全):

  1、故事性。最能引起人共鸣的永远是感情饱满的故事,一个口号一句「为了联盟为了部落」可能号召起千万魔兽粉丝,但这也是建立在他们经历的生活被魔兽电影的故事所点燃。由故事引发的同理心是最强烈,也是最难扑灭的,即使故事中漏洞百出,情绪之中的群众也会自动脑补为它合理化。当然,也只有故事和时间能解除故事所引发的狂热,比如你讲了一大段理论不如来个「举个例子」更让人印象深刻,举的例子越生活化越接近大众越容易引发情绪。这也是所有的知名选举人与演说家总是会流传出他们小时候发生的故事的原因,不管那件事是否确切的发生过,只要在生活中有可能发生,得出了到了一般人想达到却常常没达到的结果时,即使发生的几率再微小,也会被群众合理化进而神话。

  2、普遍中的特殊性。故事要打动群众,必须要贴近生活,但并不是生活中所有的琐事都能引起群众的注意,你经历过他也经历过,所有人都有的事不叫故事,叫生活。要想成为群众的导火索,必须要从群众中来,站于群众之巅。即使在别人身上不一定发生,至少要能看到发生的希望,或者他身边的人身上能发生也可以,简而言之,就是要能让人yy,而不是高冷到只有爱因斯坦的脑子才能完成。比如说一个教授发现了蜜蜂不会说话,就不如说一个普通小孩发现了这个秘密更引群众注意。故事脱胎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3、抽象性。单纯的故事引起的不是乌合之众,只是一群同理心发作的观众,就像在网上发出一个孤儿的事迹,写的声泪俱下悲惨不已,让人忍不住马上就想捐钱伸手办收养,虽然传播依然会很广,但很难达到所有人戮力同心不顾一切去帮助她的地步,人嘛,总还是要恰饭的嘛。战争是一个很好的乌合之众的例子,所有人可以为了一句「Bake American Better」不顾身家性命,什么钱财权利都是过眼云烟,一声呼号可以热泪盈眶马上冲向战场,连著名的超弦理论的研究者加藤威尔都放下研究投身战场。其中的要素就在故事的抽象性上。一个故事要广为流传,使人群化为群众不仅仅要感人与生活化,还要能从中抽取出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以是精神,可以是梦想,甚至是一句口号一个动作。只有抽象的东西才可以被神话,因为它没有办法被攻击。举一个例子你可以说它发生概率小,更狠的用AB反驳法干它个片甲不留,一旦它从故事中抽离出来抽象化,它就掩盖了后面的事实,把漏洞补的严严实实。比如最近的红十字买蔬菜事件,本来买菜是为了防止哄抢,是正确的举措,但在用心不良的人成了「红十字会黑心贪钱,不顾大家生死」。抽象化一下就叫「红十字——贪」,即生活化又饱含愤慨,在朋友圈里骂两句黑心贪钱红十字简直不要太容易,简洁有力,而且既定印象形成,难以澄清,这就是乌合之众,这就是抽象性的力量。

  大多数人永远正确,但不一定合理。

  因为大多数永远是道德的制高点,站在制高点上,剑锋所指,无往不利。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很荒谬的故事,一披上道德和使命,常常无往不利。也是拿破仑明明没有惊人的武力,却可以让人瑟瑟发抖,仿佛瞪谁谁死亡的buff加身的原因。

  乌合之众,往往是断言后产生的信仰根植内心的大众。


选择性阅读吧,很多东西读起来很枯燥读不懂,对我而言也没什么说服力。部分内容挺有用的,总之我的感受就是在群体中尽量保持冷静,不要让群体干扰了你的判断 营销中应该经常会用到类似的效应。


此时边看书边看香港局势,你能懂得很多


初看的时候觉得是一本普通的书,囿于时代的限制有失偏颇,对于序章的夸赞不甚理解。

然而结合最近时事,这真是一本不普通的书。

以香港为例,gd群体的特征是不是就像书中描述的那样,毫无理性。符合逻辑的推理会被这种群体嗤之以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会选择相信自己想要的事情,以暴力的手段反对所有提出不同意见的人。

而他们自身又表现出强大的团结力,这种群体表现出极端的残暴。领导者大声又肯定地喊著简单又无用的口号,群体却对这种口号深信不疑。

勒庞诚不欺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